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3 20:4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矛盾的斗争性的问题中,包含着对抗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在人类历史中,存在着阶级的对抗,这是矛盾斗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无论在奴隶社会也好,封建社会也好,资本主义社会也好,互相矛盾着的两阶级,长期地并存于一个社会中,它们互相斗争着,但要待两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双方才取外部对抗的形式,发展为革命。
炸弹在未爆炸的时候,是矛盾物因一定条件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的时候。待至新的条件(发火)出现,才发生了爆炸。
认识这种情形,极为重要。它使我们懂得,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不能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而使人民获得政权。共产党人必须揭露反动派所谓社会革命是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等等欺骗的宣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革命论,使人民懂得,这不但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整个人类的历史和苏联的胜利,都证明了这个科学的真理。
但是我们必须具体地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情况,不应当将上面所说的公式不适当地套在一切事物的身上。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相同。有些矛盾具有公开的对抗性,有些矛盾则不是这样。根据事物的具体发展,有些矛盾是由原来非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对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则由原来是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非对抗性的。
共产党内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如前所说,在阶级存在的时候,这是阶级矛盾对于党内的反映。这种矛盾,在开始的时候,或在个别的问题上,并不一定马上表现为对抗性的。但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这种矛盾也就可能发展为对抗性的。苏联共产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列宁、斯大林的正确思想和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的错误思想的矛盾,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有表现为对抗的形式,但随后就发展为对抗的了。目前我们党内的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没有表现为对抗的形式,如果犯错误的同志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那就不会发展为对抗性的东西。
经济上城市和乡村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在中国的国民党统治区域里面,那是极其对抗的矛盾。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面,在我们的革命根据地里面,这种对抗的矛盾就变为非对抗的矛盾,而当到达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这种矛盾就会消灭。
列宁说:“对抗和矛盾断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这就是说,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它的一切形式,不能到处套用这个公式。
(摘自毛泽东《矛盾论》)
材料二:
毛泽东写作《矛盾论》,主要是批判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
在人类认识史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是两种互相对立的宇宙观。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丰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但在传统的素朴的形态中,这种思想还不能成为现代意义上社会全面变革的指导思想。大约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放眼世界,寻求能够指引中华民族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理论。经过反复探索和尝试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包括马列主义哲学,用这种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学哲学目的明确,就是要用哲学,他把哲学当作认识的工具,把研究哲学称作“工具的研究”。在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毛泽东确立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早在毛泽东1913年写的《讲堂录》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话“天下万事,万变不穷”“人不能有俄顷不变化者”。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特别强调的“能动性”观念,据考证,来自《孙子兵法》的“能为”观念,植根于《易经》以来的“通变”思维方式。毛泽东说,“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一切运动形式的每一个实在的发展过程内,都是不同质的。“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在复杂的矛盾关系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的矛盾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但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会发生变化的。许多学者都认为,毛泽东对辩证法学说最显著的贡献,在于他详尽地阐发了“主要矛盾”及“主要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方面”这两个概念。美国学者施拉姆就认为,“在中国,由于国内形势和与列强的关系都是不稳定的、不可预测的,因此,在一个既定时期内,要确定哪种因素或矛盾是占主导地位的,就不仅仅是个复杂的理论问题,而且是迫在眉睫的策略需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需要意识到特殊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矛盾的含糊性和复杂性,并把这种深刻的认识在实践活动中具体化。他们能否做到这一点,与当时革命斗争的成败关系极大。
在《矛盾论》“结论”中,毛泽东强调,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时,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和非主要的区别;研究矛盾的普遍性时,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这两点对于我们克服教条主义,至关重要。
(摘编自郭湛《〈实践论〉〈矛盾论〉与百年中国历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的两阶级在同一社会中长期并存斗争,矛盾迟早会产生;在阶级社会中,革命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
B.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由一方向另一方转化,两种矛盾是否转化取决于事物的具体发展。
C.青年毛泽东研究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以及马列主义哲学的目的在于应用,他把哲学作为一种认识工具来使用。
D.施拉姆认为,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判明占主导地位的是哪种矛盾或因素是理论问题,更是策略需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济上,城市和乡村在过去可能具有的对抗性矛盾,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会彻底消失。
B.中国古代有朴素的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思想,但其不能成为现代社会变革的指导思想。
C.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有源于中国古代著作如《易经》《孙子兵法》中的思维方式或观念。
D.矛盾有不同斗争形式,对抗是其中一种,注意这些形式的区别有利于克服教条主义。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作为论据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第一次统一战线时期,中国国民党实行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所以它能成为各阶级的民主革命的联盟。
B.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存在矛盾,但同时它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内人民并不放松其斗争和压迫。
C.土地革命之后,拥有土地的地主阶级转化为失掉土地的阶级,而曾失掉土地的农民却转化为拥有土地的小私有者。
D.中国共产党内一些同志正确思想和陈独秀等人错误思想的矛盾,开始时没有表现为对抗形式,但随后发展为对抗。
4.材料一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请分别指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是矛盾的表现形式,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请根据材料,谈谈共产党人在这一过程中的哪些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车
李樯
父亲驾着他的马车再次消失在秋日清晨的迷雾中。当太阳驱散雾霭,你能看清我们的村庄安静地低伏在原野深处,村子里杂树丛生,炊烟氤氲在高过房顶的巨大树冠的叶丛中,为在树杈间捉迷藏的孩子提供着蔽障,它们或直或弯着飘向蓝天,去追寻白云,并像父亲那样飘向远方。①鸡和狗在村子里寻食、闲逛,或像孩子们一样追打嬉闹,但没有谁乐意远离,没有谁会像父亲那样毫无眷顾甚至有些迫切地离去。
我和妹妹不知道父亲是从哪一条小路离开的。母亲告诉我们,往往是天还没亮,我们尚在睡梦中,他就悄悄起身,蹑手蹑脚地套好马笼头,将用油毡布裹好的干粮、被褥等搬上马车,轻轻推开院门后把马车赶出院子,再回头掩上院门。父亲跨坐到车辕上,扬起他那杆心爱的马鞭,“驾”,父亲轻喝一声,鞭鞘会发出一声还不至于把我们惊醒的脆响。
无论他是趁着黑魆魆的黎明,还是身披西天一弯月牙的淡光,从哪一条小路离开,我们都会从母亲那里得知,父亲的去向只有两个方位,一个是西北,一个是东南。每年秋收后一切拾掇停当,到来年开春田野里的麦子开始吐穗期间,父亲都会消失一段时间。他每次回来,母亲都会说,你怎么没死在外边,你死到外边去吧。
父亲的马车一度是用来贩运石头的。他把东山开采的石块贩运到我们村或邻近的村子,卖给那些需要盖新房子的人家。用石头砌地基,比容易粉蚀的青砖好,所以打算翻盖新房的人家,都会事先购买一批石头堆砌到自家院子前。砌地基时再请来石匠,将那些大小不一、棱角参差的石块整饬成方石、条石,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形状。
吴大伯就是父亲带到我们这个小村庄的石匠。他白天干活,晚上摇身一变,变成一位说唱艺人。他的自行车上除了驮着铁钎、长柄和铁锤,后座上还挂着一条发黄的旧布袋,里面有一面牛皮鼓、一根打鼓棒和一对月牙形铜片。父亲说,那对铜片叫鸳鸯板,成双成对,不能分开。两块铜片夹在左手的五指中,互相撞击,便发出清脆悦耳的和音。到了晚上,父亲会帮吴大伯在秋收后的打麦场上架起牛皮鼓,村人们纷纷拎着小板凳来到打麦场,坐到吴大伯对面,借着月光巴巴地等着。吴大伯呷一口茶水,清清嗓子,左手举起鸳鸯板,右手扬起打鼓棒,咚,叮当当,叮当当,“闲言碎语休多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那些年吴大伯说唱的一部《水浒》,就足够糊弄一村庄的人了。戏才唱到半截,整饬石头的工作就结束了,他便会卷起铺盖,奔向别的村子。有人央托父亲,等老吴闲下来再把他请来嘛,好歹把剩下的大半拉子唱完!父亲承担着吴大伯助手的角色,安排食宿,各家起点谷子,凑成半袋子,绑到吴大伯二八大杠自行车的后座上。有人说父亲其实是吴大伯的弟子,但母亲并不赞成这些,她对父亲说,瞎弄什么,人家来挣了钱,还驮一口袋粮食回去,你落个什么,有那工夫还不如去一趟东山,多倒弄一车石头。②父亲并不搭理母亲,总是一句“你懂个屁”,便拍拍屁股出去了。
终于,父亲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家伙,一只脸盆大小的牛皮鼓、一根打鼓棒、一对鸳鸯板、一副鼓架。他悄悄叮嘱我,这是从一个死去的老说唱艺人家里淘来的,不要告诉母亲。他有时会让我跟在身后,帮忙抱着鼓架来到村东头的大芙蓉树下,背靠树桩支好大鼓,“咚”的一声,父亲向饭后的村人发出好戏即将开场的信号。“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吞了吴……”母亲仍然不赞成这些,瞎弄什么,又没人给你一个子儿、一瓢谷子,有那工夫还不如去一趟东山。父亲仍是那句话,你懂个屁。
在我们村庄所处的整个大锅笼罩的天底下,父亲时常背着双手,一个人走向村外的麦田。他的身影在那几条小路上交错出现,有时在露水挂满叶梢的清晨,有时在彩霞漫天的黄昏,春夏秋冬,风雨或飘雪中,他的身影显得孤单,没人能理解他心底挣扎着的那份孤独。③有时我会跟在他身后,没什么话说,只是左蹦右跳地在小路两边的杂草丛中捉蚂蚱,用一根狗尾草把那些蚂蚱串起来,带回家喂给鸡儿们。
不知从哪天起,人们盖房子时兴起轧钢筋浇水泥的地基,没有人家再需要石头。④父亲的马车常常空载而归,一些嵌进车板夹缝的石子儿默然无声,硌疼了父亲和母亲的眼神。他的大车闲置下来,多半闲置在西南角的草棚下,失去了往日的尊严。他那条用麻线缠成手柄的马鞭,鞭杆由三根竹条咬合编织而成,鞭鞘是根韧劲十足的牛筋线。当父亲挥起鞭子,赶着大车前往东山,那鞭鞘的嘶啸声是令母亲安心、令我和妹妹敬畏的声音。但现在父亲没理由再去东山了,那鞭声听上去也变得喑哑无力,不再如往日那般悦耳。
从西北方向骑车而来的吴大伯再也没有出现过,父亲打听到他常去东南的一个市镇,具体是哪个市镇,谁也不知道。父亲搬出那套闲置已久的马具,掸去上面的灰尘,牵出一身纯栗色皮毛的高头大马,为它修好脚掌,驾上马车便出发了。每年秋收后,他都要离家出走,在外游荡整整一个冬天。有人说他去寻找师傅,有人说见过他在十里八乡游走说唱,也成了一个像吴大伯那样的说唱艺人。
我常常爬到村口那株高大的柳树上,眺望远方,期待看见父亲的大车突然出现在村东小路的尽头。然而他跟他的大车就像一只飞走的鹰,低矮的村庄和平坦的麦地并非他的归宿,只有我们从未见过的高山,哪怕寒风凛冽、白雪飘舞,才是他向往的地方。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大伯的出现是小说的一个关键性情节,他打开了父亲及其他村人的精神空间,激起了他们对平庸生活的不满。
B.父亲的心里有着属于他自己的执念,有着不被封闭的村庄理解的孤独与寂寞,也有着对远方的深切憧憬与不懈求索。
C.小说中的大车一度是父亲贩运石头的工具,也是他走出村庄、奔向远方的工具,从小说的隐喻设计来看,大车与父亲是异体同构的。
D.与传统的为了家庭而甘于牺牲、负重前行的父亲形象不同,本文所塑造的父亲试图去实现精神上的突围,努力去成为他自己。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用鸡、狗和孩子们的安于现状反衬出父亲对于现状的不满,以及对见识外部世界的渴望。
B.句子②类似的表述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揭示了父亲和母亲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情感对立和隔膜。
C.句子③中“我”把蚂蚱串起来,“带回家喂给鸡儿们”等行为说明当时的“我”还不能真正理解父亲的“那份孤独”。
D.句子④中“硌疼”一词颇有意味,既写出了父母因马车不能再贩运石头贴补家用的巨大失落,也表现了父亲没理由再去东山看外面世界的沮丧。
8.对于父亲来说,母亲和吴大伯分别代表了哪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请简要概括。
9.如果把这篇小说的尾段改换为如下内容,就属于败笔,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
【改文】
我常常爬到村口那株高大的柳树上,眺望远方,期待看见父亲的大车突然出现在村东小路的尽头。果然,临近年关的时候,父亲驾着马车回来了。我和妹妹飞奔出去,看见父亲满面红光,一副当红的说唱艺人的模样。母亲也出来了,看着父亲马车上满载的谷子,听着父亲讲着走南闯北说唱的经历和收成,满心欢喜。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①。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②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③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④,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节选自贾谊《论积贮疏》)
【注】①渫:xiè,流通。②复卒:免除兵役。③鐵:通“纤”,细致。④泛:覆灭。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积A贮者B天下之大C命也D苟粟E多而财F有余G何为H而不成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爵,指爵位,材料中“五大夫”属于爵位,“请卖爵子”的“爵”也指爵位。
B.劝,指劝勉、鼓励,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者”中的“劝”词义相同。
C.汤池,指沸水翻腾的护城河,与成语“固若金汤”中的“汤”含义不一样。
D.饥穰,指荒年和丰年,材料中为偏义复词,只取荒年义,而不取丰年义。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晁错认为,允许百姓用粮食来受赏或免罪,那么可以让富人得到爵位,让农民得到钱财,让粮食得到流通,可谓一举多赢。
B.晁错认为,按照目前法令,交纳相应粮食所得回报,远远超过提供一匹战马所得回报,这是“贵粟”的表现,是很合理的。
C.贾谊认为,汉朝建立近四十年,公家和私人的积贮少得令人痛心,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生产粮食的人极少而耗费的人很多。
D.贾谊认为,要让公家和私人的积贮充足,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就要着力扭转“背本而趋末”的偏向,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13.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14.晁错和贾谊都强调粮食的重要性,但出发点有所区别,请结合材料说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
宝钗分①,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注】①宝钗分:分钗,以作留念。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三句为追忆语,点明了分别的地点,河岸边烟雾茫茫,柳荫幽暗浓密。
B.词末三句以责问语化用“今日已从愁里去,明年莫更共愁来”句,更富韵味。
C.全词以“春归人未还”贯通上下阕,词面上不着一“怨”字,却笔笔含“怨”。
D.本词由情态描摹转入氛围烘托,表情达意秾纤绵密,显示了辛词婉约的一面。
16.沈祥龙言“词贵愈转愈深”,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如果用《〈老子〉四章》中的话来评价王阳明,王阳明能“破山中贼”,这可谓“”;王阳明又能“破心中贼”,这可谓“”。
(2)《〈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文采和质朴兼备才有人格魅力的两句是:“,。”
(3)《大学之道》指出,天子不能依仗权位置身事外,庶民也不能因为地位低微而放松要求,而要“,”。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经济发展大潮中,有些“小变化”格外 A 。①网络平台数据显示,②今年以来,③“徒步”“骑行”“露营”等关键词搜索同比有大幅度增长;④而与这些关键词深度绑定的冲锋衣,⑤去年四季度线上销量同比增长1.4倍,⑥一跃成为深受大众消费市场所青睐的单品。这些小变化显示出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玩”出来的户外运动产业既时尚又健康,表明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提升。徒步登山、潜水冲浪、滑雪骑行,户外运动蓬勃发展折射出人们对于多元化、个性化的美好生活的强烈需求。户外运动( 甲 ),增强心肺功能和协调能力,还兼具社交属性强、新鲜有趣、参与门槛低等优点,因此广受各类人群的喜爱。户外运动的流行,户外运动产业的爆发,展现着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彰显着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
我国幅员辽阔,高山、峡谷、湖泊、草原、沙漠等多元的自然景观为户外运动提供了 B 的条件,也为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去年,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等部门出台《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这为户外运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以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城市马拉松为例,这项户外运动拉动了当地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消费需求,带动了户外装备、运动鞋服等销售,提升了当地的曝光度和城市形象,真可谓 C 。
往深层看,户外运动产业可为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新路径,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在四川阿坝,四姑娘山周边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超80座,进入性和可登高性均符合户外运动要求。当地推动四姑娘山从“山地观光”向“山地户外”转型,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全业态山地户外型世界旅游目的地。今年端午假期,四姑娘山的众多徒步线路异常火爆,当地依靠户外运动摸索出了一条以绿色好生态带动健康产业、服务健康生活的发展路径。可见,( 乙 ),既能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增添乐趣,又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参与门槛低”被列入户外运动的“优点”,是否合乎逻辑?为什么?
22.文中最后一段加点词语“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表达效果比“自然资源”和“经济效益”更好,为什么?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习近平主席2023年新年贺词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苏轼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简析:
  一、现代文阅读
  1.A
  “矛盾迟早会产生” 错误,材料一指出 “互相矛盾着的两阶级,长期地并存于一个社会中,它们互相斗争着,但要待两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双方才取外部对抗的形式,发展为革命”,并非迟早会产生对抗。
  2.B
  “中国古代有朴素的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思想” 错误,材料二说 “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丰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但在传统的素朴的形态中,这种思想还不能成为现代意义上社会全面变革的指导思想”,未提及形而上学思想。
  3.D
  材料一观点为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且矛盾会因事物发展而发生性质转化等。A 项说的是国民党的政策,未涉及矛盾的对抗性及转化;B 项讲国民党与日本、共产党及人民的矛盾关系,未体现矛盾转化;C 项说的是阶级成分的转化,并非矛盾性质转化;D 项中国共产党内矛盾由非对抗发展为对抗,符合材料一观点。
  4.
  比喻论证:“炸弹在未爆炸的时候,是矛盾物因一定条件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的时候。待至新的条件(发火)出现,才发生了爆炸”,把炸弹爆炸前的状态比作矛盾未激化时的状态,形象地说明了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化,从相对稳定到激化对抗的过程,使抽象的矛盾变化易于理解。
  引用论证:“列宁说:‘对抗和矛盾断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 引用列宁的话,有力地论证了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非全部形式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5.
  认识方面: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明白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不同矛盾有不同性质和斗争形式,如阶级矛盾、党内矛盾、城乡矛盾等在不同社会环境下性质和表现不同。
  做法方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革命论,在阶级社会中认识到革命和革命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具体研究各种矛盾斗争情况,不教条式套用公式;在党内,当出现错误思想时,若能及时改正则可避免矛盾发展为对抗性;在社会发展中,关注矛盾的转化,如城市和乡村矛盾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变化,积极推动矛盾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化。
  二、现代文阅读
  6. A
  “吴大伯的出现…… 激起了他们对平庸生活的不满” 错误,吴大伯的说唱给村人带来了乐趣,但并没有激起他们对平庸生活的不满,从文中 “有人央托父亲,等老吴闲下来再把他请来嘛,好歹把剩下的大半拉子唱完” 等内容可看出村人对现状较为安于。
  7.B
  “揭示了父亲和母亲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情感对立和隔膜” 错误,父亲说 “你懂个屁” 只是表明他与母亲在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上存在分歧,不能说明情感对立和隔膜不可调和,从文中整体来看,家庭关系仍在正常维系。
  8.
  母亲代表着务实、注重家庭物质生活的价值取向。她认为父亲捣鼓说唱等事情没有实际收益,不如去贩运石头挣钱补贴家用,关注的是家庭的经济利益和物质基础的稳固。
  吴大伯代表着追求精神文化、富有情趣的价值取向。他白天是石匠,晚上是说唱艺人,其说唱丰富了村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父亲受他影响也开始追求说唱艺术,体现出对精神世界丰富性的向往。
  9.
  主题上,原文结尾表达了父亲对远方的向往,追求精神突围,不被村庄所束缚,主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开放性,引发读者对理想、追求等的思考;改文则将主题局限于父亲外出说唱获得物质回报后家庭的美满,使主题变得浅俗。
  人物形象上,原文塑造的父亲是一个执着于精神追求、孤独前行的形象,他的离开与归来都有着对理想的坚持;改文使父亲形象变成了一个外出挣钱获得成功后回归家庭的普通形象,削弱了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和感染力。
  艺术效果上,原文以 “我” 的期待和父亲的未归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余韵悠长;改文将故事结局完整呈现,使文章缺乏了留白的艺术美感,显得平淡无奇。
  二、文言文阅读
  10. B D G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意思是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而财物有余,做什么事情会不成功呢?
  11.C
  “固若金汤” 中的 “汤” 也是指沸水翻腾的护城河,含义相同。
  12.C
  “原因就是生产粮食的人极少而耗费的人很多” 表述片面,汉朝积贮少的原因还包括 “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等多种因素。
  13.
  (1)生产物资有时间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匮乏。
  (2)如果不幸遇到方圆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百姓呢?
  14.
  晁错出发点是使民务农,通过贵粟政策,如让百姓用粟受爵除罪,来达到主用足、民赋少、劝农功的目的,同时增加塞下粮食储备,从国家治理的政策层面强调粮食重要性。
  贾谊出发点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他认为粮食不足会导致民不聊生、社会混乱,只有积贮充足,才能在面对自然灾害、边境危机等情况时有所应对,从国家安危和社会秩序稳定的角度强调粮食重要性。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 D
  “由情态描摹转入氛围烘托” 错误,应是由氛围烘托转入情态描摹,上阕主要写晚春的景色氛围,下阕着重对人物情态动作等进行描写。
  16.
  上阕先写分别场景,以 “烟柳暗南浦” 等景烘托出离情别绪,此为一转;接着写怕上层楼及风雨、飞红、啼莺等,将伤春与怀人融合,情感加深,又一转;下阕先写以花卜归期的细节,“才簪又重数” 表现出盼归的急切与忐忑,再转;最后以梦语责问春,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层层转折,将思妇的思念、哀怨等情感表达得愈转愈深。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
  (1)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2)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 A. 引人注目 B. 得天独厚 C. 一举多得
  A 处,说这些 “小变化” 能被关注到,“引人注目” 合适;B 处,我国自然景观为户外运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得天独厚” 强调条件优越;C 处,城市马拉松有多种好处,“一举多得” 符合语境。
  19.
  序号:⑤;修改:去年四季度其线上销量同比增长 1.4 倍。
  序号:⑥;修改:一跃成为大众消费市场青睐的单品。
  ⑤句 “线上销量同比增长 1.4 倍” 前面缺少主语,应加上 “其”;⑥句 “深受…… 所” 句式杂糅,应删去 “所”。
  20.(甲)不仅强身健体 (乙)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甲处,后面说兼具多种优点,前面应填与强身健体相关且与 “还” 搭配的句子;乙处,根据后面 “既能…… 又能……” 可知,此处应填 “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21.合乎逻辑。因为 “参与门槛低” 使得更多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条件等的人群都能够参与到户外运动中来,如徒步、骑行等运动不需要太多专业设备和高超技能,这扩大了户外运动的受众范围,所以是其优点。
  22.“绿水青山” 和 “金山银山” 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和美感,能够让读者直观地联想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而 “自然资源” 和 “经济效益” 表述较为直白、抽象,缺乏感染力和形象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户外运动产业与生态、经济之间的美好联系与互动。
  六、作文
  23. 【审题立意】
  材料中习近平主席的话强调只要去行动,即使路远、事难也能达成目标;苏轼的话意思是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立意可从为实现目标要勇于行动,不畏艰难险阻,如在个人成长中面对学业、梦想的追求,要付诸行动,克服困难;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进程中,面对各种挑战,如科技攻坚、脱贫攻坚等,要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努力实现长远的伟大目标等角度出发。
  【写作示例】
  《行难路,图远谋》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习主席的新年贺词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古往今来,无数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真理:唯有勇于踏上艰难之路,志图长远,方能成就非凡。
  回首往昔,玄奘西行取经,一路穿越沙漠戈壁,历经无数艰难险阻,行程万里。他所面对的,是荒无人烟的大漠,是穷凶极恶的盗匪,是语言不通的异域。但他心怀对佛法的虔诚与对文化交流的宏愿,毅然决然地踏上征程。每一步,都是对未知的探索;每一次困境中的坚守,都是对信念的执着。正是这不惧路遥、无畏事难的行动,让他取回真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现代社会,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亦是如此。从 “东方红一号” 的成功发射,到如今 “嫦娥” 奔月、“天问” 探火、“神舟” 载人翱翔太空,航天人们面临着技术封锁、资金短缺、环境恶劣等重重困难。然而,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每一个数据的精确计算,每一个零件的精心研制,每一次发射的紧张筹备,都是他们向着浩瀚宇宙迈进的坚实步伐。他们以无畏的勇气挑战航天领域的至难,以长远的目光谋划着中国航天的至远未来,让中国在世界航天舞台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于个人而言,我们在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学业的压力,升学的竞争,技能的提升,诸多困难如高山横亘。但只要我们心怀梦想,付诸行动,从点滴做起,如古人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攻克难题,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跨越重重障碍,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路虽漫漫,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奋勇前行;事虽艰难,只要我们勇挑重担,精心谋划,就一定能够抵达成功的彼岸,创造出属于我们的辉煌,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