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七中学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练习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七中学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练习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2-03 21:5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甘肃省武威市九年级
物理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练习卷二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棒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扫地溅起的灰尘是分子的运动
C.花香袭人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D.海绵容易被压扁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2.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许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
C.用透明胶带能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利用了分子引力的作用
D.“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3.图示意了某种物体常见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状态时,物体最容易被压缩
B.物体从乙状态到甲状态,分子间的引力变大
C.丙状态时,物体的流动性最明显
D.甲状态时,分子的位置固定,不会运动
4.如图所示,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水分子在做热运动,冰块分子热运动可能停止
B.冰块分子热运动可能比铁水分子热运动剧烈
C.铁水分子之间只有斥力,冰块分子之间只有引力
D.冰块虽然温度很低,但它也具有内能
5.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冰的内能为0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6.同学在瓶中加入少量水,做如图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断的向瓶内打气,使得瓶内的气压增大,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当瓶塞跳起来时,水蒸气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
C.白雾未消失时,如果马上盖上塞子,再次向瓶内打气,则会看到液化现象
D.此实验能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7.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该物体吸收了热量
C.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
D.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来说是等效的
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
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9.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有3kg和2kg的纯净水,用不同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丙图知,甲杯中水的比热容大于乙
B.甲、乙两杯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之比为13∶5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杯水升高的温度之比为4∶5
D.加热相同时间时,两杯水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10.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比热容与状态无关
C.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更多
D.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11.如图,标准大气压下,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200g物质甲和300g水持续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5min,水吸收的热量大于甲吸收的热量
B.曲线A是水的温度—时间图象
C.0~10min,甲物质的比热容为
D.10~15min,甲物质的内能增加了
12.下列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性有关的是( )
A.夏天,洒水车在马路上洒水降温
B.冬天,北方菜窖里放几桶水,以防窖内的菜被冻坏
C.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类糖分积累,瓜果香甜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
二、填空题
13.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现象说明甲醛分子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当两滴滚动的小水珠相遇时,就汇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说明分子 。
14.当荷叶上的两滴水珠相遇时,能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 ;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均选填“引力”或“斥力”)。
15.津津正在学做天津特色菜“贴饽饽熬鱼”。烹饪时主要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食材的内能;闻到鱼香,表明分子在 。
16.在某运动会上,有的运动员使用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自行车,该车平均每加一次空气可行驶200公里。在用打气筒打气的过程中,筒内空气的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17.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对火药的爆炸描述有:“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齑粉”。小明在玩甩炮,他只要稍用力将甩炮摔向地面,甩炮就可以爆响。甩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 方式,使它的内能增加,火药爆炸时产生的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后,自身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降低。
18.小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均为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加热,给水加热是通过 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则水在内吸收的热量为 J,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
19.宁夏银川市的阅海公园,是目前银川市面积最大、地貌保持最完整的一块生态湿地,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有很重要的意义,其中它可以有效地调节气温,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干泥土的大,所以在相同的日照下,湿地湖泊较多的地区其温度变化量较 (选填“大”或“小”);一到春天,公园里花香四溢,这是 现象。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许多城市大力开发湿地公园,修建人工湖来调节气温,这是利用水的 较大。一瓶水喝掉一半,剩余水的比热容 ;剩余水的密度 (后两空均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1)图a和图d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图d中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中应该使用 (选填“温水”或“冷水”);
(2)图b和图 两个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
(3)图c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 ;
(4)如图所示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物质从甲图变化到丙图时,分子间作用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小明利用如图装置所示,可完成以下两个探究实验:
实验一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
实验二 “探究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
(1)“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
①甲、乙虚线中应选择的器材组合是 (选填“A”、“B”、“C”、“D”)。
A. B. C. D.
②小明设计了两个方案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方案一: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方案二: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你认为 (选填“方案一”、“方案二”或“两方案都”)可行;选用上图合适装置加热相同一段时间后,绘制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由图像可比较出 。
(2)“探究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正确选择实验器材,实验中应控制燃料燃烧的 (选填“时间”或“质量”)相同;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选填“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当燃料燃尽时,小丽记下了各个时刻烧杯中液体的温度,绘制了图丙的图像,则可初步判断燃料 (选填“a”或“b”)的热值大。
四、计算题
23.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火炉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kg,温度为20℃,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kg、20℃的水中冷却,使水的温度最高升高到36℃。不计热量损失,水的比热容,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该合金钢的比热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D C D C D D
题号 11 12
答案 D D
13.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之间存在引力
14. 引力 斥力
15. 热传递 运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6. 增大 做功
17. 做功 减小
18. 热传递
19. 小 扩散
20. 比热容 不变 不变
21.(1)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水
(2)e
(3)空隙/间隙
(4)变小
22.(1) B、C 两方案都 小于
(2) 质量 温度计升高的示数 b
23.(1)水吸收的热量
(2)不计热量损失,刀具放入水中放出的热量
该合金钢的比热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