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3 21:5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昌二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月考(二)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庄子游鱼之乐所体现的思维,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通世界以为一,这一理论在中国美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鱼乐之辩中,庄子以知游鱼之乐而发出会心的感慨,惠子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诘难之,透露出道、名二家的不同思想指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的问难若从理性角度看,是完全合理的:鱼的快乐是鱼的体验,人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出游从容”,是鱼游动的样态,并不表示鱼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庄子与鱼别而为二,二者各为孤立的世界,不存在相通的物质因缘。因此,从科学角度看,庄子的论断不成立;从逻辑上看,庄子的推论也无根据。
游鱼之乐这个论题的要点之一,就是“知”,惠子认为,鱼之乐不可“知”,但庄子说“我知之濠上也”。这句话是此论辩的关键。正像宣颖所解释的:“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也。”正因“我”来到这河边,徘徊在河的桥梁上,正因“我”心情的“从容”,在这从容游荡中,“我”感到无拘束的快乐,所以“我”“觉得”游鱼是快乐的,山风是快乐的,白云是快乐的,鸣鸟是快乐的。这是诗意的目光、审美的目光。
惠子守其孤明而不与万物相通之心,而庄子却致力于凿通孤立世界之间的界限,是人与物关系的“绝地天通”。他以诗意的眼光,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以天心穿透世界。他在桥上看鱼,鱼在桥下优游,在他的感悟中,桥没有了,水没有了,“我”没有了,鱼和“我”的界限也没有了,世界即如一大河流,他和鱼都在这河流中优游。鱼非“我”眼中所见之鱼,而是在“我”生命中游荡的鱼,“我”也非故常之“我”,而是“丧我”之“我”。在“遇”而不是“目视”中,二者会通合一。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如果站在人与天分离的角度看,天是天,物是物,我是我;如果站在诗意的立场看,“我”与世界的界限打破了,“我”和世界融为一体,还归于世界的大本。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意的眼光,就是从生命的角度看世界。庄子所反复强调的“天地与我并生”、“磅礴乎万物以为一”云云,即是说“人在世界中”,人并不在世界之外。人在世界中,是世界的“在”者,而不是“观”者。
庄子将会通物我的纯粹体验境界称为“物化”,“化”于物,“我”就是物,没有了物我之间的界限。“物化”是和“对象化”相对的一个概念,它将人从“对象化”中拯救出来,让生命自在显现。濠梁上的快乐,是非“对象化”的境界,这一思想在后世中国美学中得到了丰富。
(摘编自朱良志《游鱼之乐——会通物我》)
材料二:
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即每个人对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庄子看到绦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也是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
正如我们常说云飞泉跃,但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常说山鸣谷应,但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而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既然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那我们可以从这个前提中抽出两个结论来:首先,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我把自己的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其次,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城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摘编自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庄子“知鱼之乐”是因为他凿通人与鱼之间的界限,与鱼会通合一、融为一体,达到一种纯粹的体验境界。
B. 在鱼乐之辩中,惠子的问难比庄子的论断更加合理,是因为人与鱼别而为二,二者不存在相通的物质因缘。
C. “物化”打破了人与物之间的界限,使人与天地、万物并生为一,让人摆脱“对象化”对自在生命的束缚。
D. 欣赏往往含有创造性,即使对同一物象不同人所见也未必相同,因为个人情趣会影响所见之物呈现的形象。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庄子的“游鱼之乐”与云飞泉跃、山鸣谷应,都打破了自我与对象的界限,将个人的主观经验转移到对象上。
B. 每个人都会凭自己的主观经验来“以己度人”、感知外物,所以,每个人感受到的世界必然是完全不同的。
C. 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感受、了解外物,便能产生美感体验。
D. 美感经验旨在陶冶性情,人在与物的往复回流过程中,往往能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受到美的意象的浸润。
3. 结合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移情作用”的一项是( )(3分)
A. 唐代诗人杜甫目睹了安史之乱时长安城满目疮痍的景象后,写下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
B. 宋代沈括在高度赞扬王维所画的“雪中芭蕉”时,提出“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的观点。
C. 唐代诗人白居易杭州刺史任满后,返归洛阳修心养性,写下“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的诗句。
D. 清代画家石涛曾描绘自己的创作过程为:“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
4. 苏轼点评文与可的竹画:“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概括文与可竹画“无穷出清新”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冬天的橡树(节选)
【苏联】尤里·纳吉宾
雪下了整整一夜,盖住了从乌瓦罗夫卡通往学校的窄窄的小路。只有循着隐约可辨的足迹才能摸索着前进。女教师穿着一双镶毛边的小套靴,小心翼翼地探着步子,以便一旦陷进雪里,才好立即把脚收回来。女教师住的地方离学校不过一里来路,所以她只把短大衣往肩上一披,头上匆匆系上块薄薄的毛头巾就走出来了。天气严寒,阵阵袭来的冷风,卷起刚刚落在冻实的冰面上的小雪花,纷纷扬在她的身上,弄得她从头到脚都是雪。可是这一切却使这位刚刚二十四岁的女教师感到快活。
一月的早晨,空气清冷,洒满阳光。女教师不由得浮想联翩,她满心愉快地想着生活,想着她自己。离开大学的校门来到这里才刚刚两年,而她已经获得了能干而有经验的俄语教师的美名,到处都知道她,器重她,尊敬地称呼她安娜·瓦西里耶夫娜。
今天安娜的头一节课在五年级甲班。当宣布上课的刺耳铃声还没有响完的时候,安娜已经走进了教室。孩子们唰的一声起立向老师问好。然后便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前几分钟教室里还静不下来,课桌盖砰砰直响,凳子发出吱吱扎扎的声音,还有人大声地叹气,看来是为悠闲自在的时刻即将结束而惋惜。
宣布上课的铃声响起,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今天,我们继续讲词的分类……”
“可以进来吗?”半掩的门口露出一个小小的身影。他破旧的毡靴上亮晶晶的冰花正在融化,圆圆的脸冻得通红,眉毛上染了一层白霜。
“又迟到了,萨乌什金!”像大多数年轻的女教师一样,安娜也喜欢表现得严厉些。可现在她说话的语调显然是在抱怨了。萨乌什金赶紧溜到座位上。
“都听懂了吗?”安娜向全班问道。
“听懂了!”孩子们齐声回答。
“好,那么你们来举例子。”
有几秒钟的工夫,教室里鸦雀无声。最后,终于有人不甚有把握地说道:“猫……”
“对。”安娜说完就马上想起去年那个班上的学生举的头一个例子也是“猫”。
这一下,闸门打开了。“窗户!桌子!屋子!轮子!…”“拖拉机!椋鸟巢!小钉子!……”
“好了,”安娜说,“我看你们都明白了。”
大家都只好停住了嘴。突然,萨乌什金如梦初醒似地从课桌上欠起身来,高声地喊道“冬天的橡树!”
孩子们哄然大笑起来。
“安静!”安娜用手拍了一下讲桌。
“冬天的橡树!”萨乌什金又重复了一遍,他既不理会同学们的笑声,也不理会老师的呵斥声。他举例时的神情语调不同于别的同学,像是在倾吐内心深处再也按捺不住的幸福的秘密。
安娜一点也不明白他这莫名其妙的激动,竭力掩饰住怒气:“坐下,萨乌什金,这就是你迟到的结果。‘橡树’是名词,而‘冬天的’是什么词,我们还没学到。下课后请到教员休息室来一趟。”
“坐下!”当萨乌什金走进教员休息室时,安娜对他说道。孩子高高兴兴地坐到软软的圈椅上,借着弹簧的劲儿,颠晃了几下。
“请你解释一下,你为什么总是迟到?我知道你上学只要走十五分钟的路程,我要找你父母谈谈。”
“安娜·瓦西里耶夫娜,我可只有妈妈。”萨乌什金笑了一下。
安娜的脸微微一红。她想起来了,萨乌什金总是把母亲叫成“淋浴室的保姆”。他的母亲在水疗疗养院工作,是个又干又瘦,满脸倦容的妇女,双手整天泡在热水里,变得又白又暄,像布做的一样。她的丈夫在卫国战争中牺牲了,算上萨乌什金,她一个人拉扯着四个孩子。真的,这位妇女的操心事本来就够多的了。但是安娜还得见见她。
萨乌什金领安娜走一条穿过林子的近路。枞树上那冰坠雪压的枝梢在身后合拢,顷刻间他们进入了一个恬静安谧的魔幻世界。一群群的喜鹊和乌鸦不停地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摇动树枝,碰落球果。
“这里刚刚走过一只驼鹿!”萨乌什金指着地上的足迹说道。说起驼鹿,他简直像是在谈论自己的一个什么好朋友似的。接着,他又赶忙说:“不过您甭害怕,驼鹿可老实呢。”因为他注意到了女教师匆匆投向树林深处的目光。萨乌什金走到女教师前头,微微弓着身子,留神地看着自己周围。
树林里的小道蜿蜒曲折,纵横交织,把他们愈引愈深。突然,远处透出一道缝隙,射来一束烟青色的亮光。林中顿时出现一大块空地,空地中央一株巨大的橡树岿然矗立,银装璀璨。
“啊,原来这就是冬天的橡树。”安娜怯怯地向橡树走近了几步。
“安娜·瓦西里耶夫娜,您瞧!”他使劲儿推开树旁的一大团雪,刨出一个小坑,坑里有个小圆球,裹在烂成细蛛网似的败叶中,叶子上戳出许多尖尖的针刺。安娜一下子就猜出这是冬眠的刺猬。
“瞧它包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萨乌什金小心翼翼地给刺猬盖上那床不讲究的被子。
接着他继续领着安娜参观自己的小天地。橡树根上还收留着许多房客:甲虫、蜥蜴、瓢虫……有的躲在树根底下,有的藏在树皮缝里,它们就这样在沉睡中熬过冬天。这株强健魁梧、生机勃勃的大树,在自己身上蓄积了那么多热量,使那些可怜的小生灵获得栖身之所。安娜十分感兴趣地、快乐地观察着这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森林的奥秘。
突然,她听到萨乌什金着急的喊声:“啊呀,我们已经见不到妈妈了!”
安娜赶忙把表凑近眼睛——三点一刻了。“那又怎么样呢?萨乌什金,谢谢你陪我在林中走了一趟。”
萨乌什金的脸红了,他非常想对老师说,今后他再也不迟到了,可又怕自己做不到。他拉起外衣的领子,对老师说:“我送您……”
“不用了,萨乌什金,我自己回得去。”
他用怀疑的目光望了望老师,然后从地上捡起一根棍子,折去弯的一头,递给安娜·瓦西里耶夫娜。
“要是驼鹿冲着您跑来,您往它背上揍一下,它就会逃走的。不过,最好还是只挥挥棍子,使它害怕就够了!不然,它生了气,可就会跑掉,再也不回到这森林里来了。”
“好,萨乌什金,我一定不打它。”
走出不远,安娜又回过头来,最后一次望着那株老橡树。橡树脚下,模模糊糊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原来萨乌什金并没有走,他在远处保护着自己的老师哩!
她向孩子挥了挥手,沿着弯曲的小道缓缓走去。
(节自中短篇小说集《冬天的橡树》)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尽管女教师从头到脚都是雪,但是感到快活,描述了她在雪天的独特反应,展现了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B.在课堂上举例“冬天的橡树”,显示出萨乌什金对自然有着独特的感受,突出了他对自然敏锐的观察力。
C.女教师决定去见萨乌什金的母亲,主要是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
D.萨乌什金想不再迟到,说明他内心希望成为守时的好学生;但又怕做不到,暴露出他的不自信和逃避心理。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冬天里一个清新的早晨”,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后文冬天的橡树独特的气质相呼应,为人物的出场和活动营造氛围。
B.“他脚穿一双旧毡靴,靴子前端沾满了泥”这一细节,暗示萨乌什金常走森林的近路,为后文带领老师探索森林埋下伏笔。
C.小说运用拟人、夸张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森林中的各种动物,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萨乌什金的丰富想象力。
D.“啊,我们已经见不到妈妈了!”,女教师错过了家访时间,制造了意外和遗憾,引发了读者对这次家访意义的思考,使主题得到深化。
7.小说标题“冬天的橡树”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8.女教师在与学生萨乌什金相处过程中,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节选自《礼记·大学》)
材料二: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
姑尝本原若众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恶人贼人生。”是故别①非也。是故子墨子曰:“兼②以易别。”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藉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举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为彼犹为己也。然即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即必曰天下之利也。”
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③。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者,其故何也?
故君子若欲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当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
(节选自《墨子·兼爱下》)
【注】①别:指将别人与自己区分开,分别对待(指相恶)。②兼:指视人如己(指相爱)。③正:同“政”。
9.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所谓平天下A在治其国者B上老C老而民兴D孝E上长F长而民兴G弟H上恤孤I而民不倍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与《论语·八佾》中“人而不仁”的“而”字用法相同。
B.事,侍奉,与《论语·颜渊》中“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的“事”意思不同。
C.“若大国之攻小国也”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无辞让之心”的“之”用法不同。
D.贼,残害,与《墨子·兼爱》中的“视人身若其身,谁贼?”的“贼”字意思相同。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认为,管理家族时所提倡的孝顺、尊兄和仁慈可以用来侍奉君主、长官以及使役民众,可见家族风气影响着国家风气。
B.材料一认为,君主或士大夫能够关注民众的喜好,并与民众同好同恶,顺应民意民心,才能真正成为民众的父母官。
C.材料二认为,天下之害的根源是国家之间的以大欺小,人与人之间的以强凌弱,以及君臣父子都没有尽到应尽的本分。
D.材料二认为,如果以相爱来施政,可以让没有妻室儿女的老人有人奉养,没有父母的幼弱孤童有所依靠而长大成人。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者,其故何也?(4分)
(2)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苏武传》(4分)
13.两则材料对治国理政分别提出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酬舒三员外见赠长句
白居易
自请假来多少日,五旬光景似须臾。
已判到老为狂客,不分当春作病夫。
杨柳花飖新白雪,樱桃子缀小红珠。
头风不敢多多饮,能酌三分相劝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抒发了诗人病假在家的感慨,时光如梭,五旬的时间似乎转眼间就已过去。
B.诗人表示已经决心成为狂放不羁的人,未料想在春天美好的季节做了一个病夫。
C.尾联写诗人的心情没有受到头痛的影响,是因为朋友邀请他一起饮酒欣赏春光。
D.整首诗形象地描绘了春景和诗人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的态度。
15.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屈原列传》中,称赞屈原文章《离骚》“言浅意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做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战士们在前方杀敌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4)《锦瑟》中诗人化用庄周、望帝两个典故来营造朦胧迷离、悲戚哀怨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6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随着秋叶飘落冬意渐浓,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具挑战性的季节,人们往往因畏寒天短等原因而减少户外活动,选择待在温暖的室内。其实,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甲),通过锻炼让身体保持健康和活力。
运动是良医。低温状态下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会相应减慢,运动能够加速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更有效地燃烧卡路里,更好地吸收营养;也能促进血液循环,(乙),这些白细胞是身体抵抗病毒和细菌的天然卫士。
值得一提的是,秋冬季健身虽有诸多好处,但是需要注重科学运动。
首先,(丙)。有人说,滑雪是冬季最受欢迎的运动;有人说,雪地跑步是冬季户外锻炼的绝佳选择。事实上,无论跑步、八段锦、热瑜伽、健步走、广场舞、太极拳、滑冰……每个人都有自己偏好的运动项目,应根据自身情况, A ,选择适合秋冬季节的有氧运动、团队运动或静态运动。
其次,增加运动量要适度。天气较凉时,身体的脂肪含量较夏季有所增长,体重和体围也会相应上升。适当增加运动训练量,特别是增加一定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身体机能,防止脂肪过多堆积。但健身并非运动量越大越好,要坚持科学、适度原则, B ,贵在坚持。
此外,低温环境下健身时要注重细节。秋冬季节,①人体各方面保护性机能减少,②运动前要先热身,③可通过快走、慢跑、伸展等运动唤醒身体各个关节,④让身体发热至微微出汗,⑤然后再投入各类体育运动;⑥运动后则应及时擦汗、做好保暖,⑦预防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而锻炼是保持健康的关键。让我们行动起来,用体育锻炼来抵御寒冷,迎接每一个充满活力的日子。
17.下列选项中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B.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
C.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徐志摩《再别康桥》)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第六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下列各句中,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经常去北京、上海等城市参观学习,又肯动脑筋,他的见解往往比别人高明。
B.吴晗说过:“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所以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
C.会议开了一半了,张主任还没来,一定不是生病了就是路上又堵车了。
D.别看咱们组的李师傅个子不高,貌不惊人,但思考问题时比谁都周密。
22.“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鲁迅先生这两句话分别运用了两个三段论推理,对这两个推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分)
A.第一个是有效三段论推理,第二个不是有效三段论推理。
B.第一个不是有效三段论推理,第二个是有效三段论推理。
C.两个三段论推理都是有效的。
D.两个三段论推理都不是有效的。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屈原洁身自好,坚守美政九死不悔;苏武羁留匈奴,持节牧羊终坚守无怨;“坚守”令人动容。而苏轼历尽坎坷,以“旷达”之心笑对人生风雨,启示人们不必过于执着,亦令人深思。
“坚守”,抑或“旷达”?对此,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11月月考参考答案
1.B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惠子的问难比庄子的论断更加合理”错,过于绝对。依据原文“惠子的问难若从理性角度看,是完全合理的……从科学角度看,庄子的论断不底立;从逻辑上看,庄子的推论也无根据”可知,脱离了原文中“若从理性角度看”“从科学角度看”“从逻辑上看”等前提限制,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 )
2.A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每个人都会凭自己的主观经验来‘以己度人’”“每个人感受到的世界必然是完全不同的”错误。从原文“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即每个人对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等处来看,“都会”“必然”过于绝对,推断无据。C.“当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感受、了解外物,便能产生美感体验”推断不当,原文为“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即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移情作用),不一定就能产生美感体验。D.“美感经验旨在陶冶性情”不符文意,原文为“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可见陶冶性情并不是美感经验的目的。故选A。)
3.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四个论据中,ACD均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符合论点。B.沈括该观点强调的是书画创作应当得意而忘行,重意而轻形,不属于“移情作用”的范畴。故选B。)
4. ①文与可作画时达到一种“见竹不见人”“其身与竹化”的创作境界,即以诗意的眼光来作画,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
②文与可创作时消除物我之间的界限(达到会通物我(或“物化”)的纯粹体验境界),从而,摆脱“对象化”的束缚,展现生命的自在;
③文与可创作时不仅能够移情于物,还能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在欣赏中融入创造性。
(答对其中任意一点给3分,两点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相应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与可竹画之所以能达到“无穷出清新”的境界,正是因为他作画时“见竹不见人”“其身与竹化”,这符合材料一中的“会通物我”“物化”等观点。
①根据“以诗意的眼光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以天心穿透世界”可知,“见竹不见人”是因为文与可以诗意的眼光来作画,超越“人”的态度、超越科学功利的视角。
②根据“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通世界以为一”“致力于凿通孤立世界之间的界限,是人与物关系的‘绝地天通’”“会通物我的纯粹体验境界称为‘物化’,‘化’于物,‘我’就是物,没有了物我之间的界限。‘物化’是和‘对象化’相对的一个概念,它将人从‘对象化’中拯救出来,让生命自在显现”分析,“其身与竹化”,是说文与可作画时,在“神遇”中,消除物我之间的界限,摆脱“对象化”的束缚,自然之竹和心中之竹会通合一,达到了“会通物我”的创作境界,生命得以自在显现。
③根据“我把自己的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可知,文与可创作时不仅能够移情于物,还能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在欣赏中融入创造性。
5.D(“逃避心理”错)
6.C(“夸张手法”错)
7.①冬天的橡树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挺立,是小生灵的栖身之所。②蕴含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象征着萨乌什金的坚强、乐观的精神。③是萨乌什金的情感寄托,也承载着女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守护。(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意思对即可)
8.①女教师因萨乌什金总是迟到而感到不满。②跟随其看到森林的奥秘时,感到震撼。③得知萨乌什金迟到的原因,因他对生命的敬畏和爱护而感动。④离开时对学生给予自己的保护感到温暖。(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
9.BEH
10.A(“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中的“而”表转折,“人而不仁”中的“而”表假设)
11.C(天下之害的根源是“恶人贼人”)
12.(1)不知道天下的士人,听到相爱之说而加以非议是什么缘故呢?(“闻”“兼”“非”各1分,句意1分)
(2)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壮”“朝夕”“收系”各1分,句意1分)
13.①材料一:要在齐家的基础上治国,方能治天下;②居于上位的人要以身作则,有同理心,争取民众的拥护。③材料二:要以兼爱来施政治国。(每点1分,答满3点给4分)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所谓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因为自己家族的人不能管理好而能管理好一国之民,这是没有的事情。孝顺,可以用来侍奉君主;尊兄,可以用来侍奉长官;仁慈,可以用来使役民众。一家仁爱相亲,一国就会仁爱成风;一家谦让相敬,一国就会谦让成风;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大乱。这就叫做治理好国家首先要管理好家族。
所谓要平定天下,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居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就会孝顺成风;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长,百姓就会敬重兄长:居上位的人怜爱孤小,百姓就不会背叛信义。厌恶上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下级;厌恶下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上级。百姓喜爱的他就喜爱,百姓厌恶的他就厌恶,这就是所说的百姓的父母。这就是说得到民众的拥护就会得到国家,失去民众的拥护就会失去国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
材料二:
墨子说道:“仁人的事业,应当努力追求兴起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然而现在,天下之害,什么算是最大的呢?回答说:“例如大国攻伐小国,大家族侵扰小家族,强大者强迫弱小者,人多者欺凌人少者,狡诈者算计愚笨者,尊贵者傲视卑贱者,这就是天下的祸害呀。又如做国君的不仁惠,做臣下的不忠诚,做父亲的不慈爱,做儿子的不孝敬,这又都是天下的祸害。”
姑且试着推究这许多祸害产生的根源,这是从哪儿产生的呢?这是从关爱别人有利别人产生的吗?就必然说:“不是这样的。”必然要说:“是从憎恶别人残害别人产生的。”所以分别对待是不对的。所以墨子说:“要用相爱来取代相恶。”既然如此,那么可以用相爱来替换相恶的原因何在呢?回答说,“假如对待别人的国家,像对待自己的国家,谁还会动用本国的力量用以攻伐别人的国家呢?对待别人的城邑,像对待自己的城邑,谁还会动用自己城邑的力量用以攻伐别人的城邑呢?对待别人的家族,就像对待自己的家族,谁还会动用自己的家族用以侵扰别人的家族呢?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既然如此,那么国家、城邑不相互攻伐,个人、家族不相互侵扰残害,这是天下之害呢?还是天下之利呢?就必然要说是天下之利了。”
现在我将寻求兴起天下之利的办法而采取它,以相爱来施政。因此年老而没有妻室儿女的,有人奉养而终其一生;没有父母的幼弱孤童,有所依靠而长大成人。不知道天下的士人听到相爱之说而加以非议是什么缘故呢?
所以君子假如想要做仁惠之君、忠诚之臣、慈爱之父、孝敬之子、友爱之兄、敬顺之弟,对于兼爱就不可不去实行。这是圣王的大道,万民最大的利益。
(节选自《墨子·兼爱下》)
14.C(“因为朋友邀请他”错误,应该是“他邀请读者,即舒三员外,一起饮酒欣赏春光”。)
15.①情感表达:颈联借景抒情,描绘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3分)②结构安排:颈联节奏舒缓,使整首诗歌的节奏更富变化之美,全诗得以呈现出委婉从容的韵致。(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6.(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7.D(A项是通感,将嗅觉与听觉相通;B项是拟人,春风似有“相惜”之意与“殷勤”之态;C项是借代和夸张,“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谈笑间采用夸张手法。D项和原文划线句都是暗喻手法,“是”为比喻词。故选D)
18.示例:A量体裁衣B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每答对一处给1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19.①可修改为:人体各方面保护性机能降低;⑦可修改为: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①句为搭配不当,“机能”应搭配“降低”;⑦句为语意重复或表意不明,“预防”和“避免”不宜连用,此处可删去“预防”或“避免”。每指出并修改正确一处,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0.示例:(甲)我们应该增加户外运动(乙)提高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丙)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1.A (B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的“中国人”是一个集合概念,“有骨气”是“中国人”整体具有的属性,个体未必都具有,因此不能推出“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这一结论。C项,“生病了”和“路上又堵车了”只是张主任开会没到的原因中的两个,还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因此“一定”过于绝对,可以说“可能”是“生病了或者路上堵车了”。D项,相貌好坏、个子高低和思考问题是否周密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属于强加转折。故选A)
22.B (三段论推理包含: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鲁迅的第一句话中,“甲生疮”不属于“一般性原则”,“中国人”不属于“特殊化陈述”,而是更大范围的问题,推理错误。第二句话推理正确。故选B)
23. 材料先列举了屈原与苏武的坚守,接下来列举了苏轼的旷达。两组例子,两个角度,前者说坚守,后者说旷达,由此引出下面的写作任务。写作任务给出了写作的话题范围“坚守与旷达”,同时给出了写作对象就是新时代的青年,最后要求写成议论文。
要想写好这篇作文,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坚守,什么是旷达;应该对什么坚守,对什么旷达。坚守指就是坚持、坚定和执著,尤其是对一些品质、道德修养、底线、原则、规矩等问题需要坚守。而旷达指的是心胸开阔,能够改变或接受,甚至有的时候是妥协,一般指的是对待一些困难或挫折的时候,遇到一些难缠的人或事的时候,需要变通,这样也是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和解。就像材料中的苏轼一样,无故被贬,但是他懂得变通,变得达观通透,最终成就一个千古流芳的苏轼。坚守与旷达并不矛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说流水,既坚守自己的理想,向东流去,流向大海;又懂得变通,当碰到障碍的时候,就会转弯,但这并不影响流向大海的目标。这就是坚守与旷达的关系。因此写作时,既不能只写坚守,也不能只写旷达,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