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灰雀
情境任务——破案
灰雀去哪儿了?
目
录
任务一:初识灰雀,感受可爱
任务二:初读概括、梳理案情
——借助关键要素,讲清故事内容
任务三:争当小福尔摩斯
——关注男孩言行,读明故事真相
任务四:化身心理分析师
——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任务一:
初识灰雀,感受可爱
雀
“雀”字,上面“小”字没有钩,下面“隹”字像鸟尾。
“隹”是指短尾鸟,因此“雀”泛指小鸟。
上下结构
有的胸脯是粉红色的
有的胸脯是深红色的
说一说:灰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漂亮
可爱
列宁出生于1870年,距离现在有150年左右。他是苏联人,“苏联”这个国家就是他和其他革命者共同缔造的。
面包渣
huò zhě
zhā
或 者
惹人喜爱
rě
胸 脯
xiōnɡ pú
可惜
xī
列宁
仰望
nínɡ
yǎnɡ
诚实
chénɡ
郊
养
粉
谷
粒
男
或
者
冻
冷
惜
肯
诚
yǎng
羊字头的三个横长短有变化,间距要匀。
huò
第一笔横要短,稍向上斜,斜钩要舒展,撇要穿插到提的下面,最后一笔是右上角的点。
任务二:
初读概括,梳理案情
——借助关键要素,讲清故事内容
1. 数一数,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 有几个自然段的开头是表示时间的词语,你能找到它们吗?
初读概括,梳理案情。
学习提示
初读概括,梳理案情。
有一年冬天
一天
第二天
第1自然段
第2-10自然段
第11-13自然段
初读概括,梳理案情。
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天,列宁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男孩告诉列宁____________
第二天,列宁又看到灰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读故事,思考: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说没看见
那只灰雀在枝头歌唱
故事还真是蹊跷。你们知道那只灰雀昨天去哪儿了吗?
任务三:
争当小福尔摩斯
——关注男孩言行,读明故事真相
调查受害者———灰雀
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灰雀的语句,画下来。
调查结论:灰雀失踪案的起因正是因为灰雀的惹人喜爱。
调查当事人———列宁
列宁都对灰雀做了什么?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看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原
文
……每次……都要……经常……
列宁喜爱灰雀
调查当事人———列宁
想象感悟。想象列宁找遍树林的样子,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原
文
调查结论:
列宁如此喜爱灰雀,他不会抓走灰雀。
你知道那只灰雀昨天去哪儿了吗?
真相只有一个
我们来做一回小福尔摩斯,到故事中去寻找证据,说明真相。
灰雀被男孩抓走了,在男孩家里。
关注男孩言行,读明故事真相
默读课文,画出“灰雀被男孩抓走”的相关证据,
并圈出可疑之处。
(1)默读课文,寻找证据。
(2)小福尔摩斯结合证据和其中的疑点作案情分析。
学习提示
关注男孩言行,读明故事真相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证据1
疑点分析
说话吞吞吐吐,其中必有隐情。
朗读指导:放慢语速、放低声音,读出男孩的吞吞吐吐、紧张心虚。
关注男孩言行,读明故事真相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证据2
疑点分析
内心如此矛盾,这事八成与男孩有关。
朗读指导:读好关键词,体现男孩的矛盾纠结。
关注男孩言行,读明故事真相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证据3
疑点分析
知道灰雀还活着,又确定它会飞回来,看来灰雀就在男孩的掌控之中。
朗读指导:通过加快语速、提高音量,读出男孩非常急切地想告诉列宁灰雀会飞回来。
关注男孩言行,读明故事真相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证据4
疑点分析
男孩再次表示肯定,灰雀显然是被他抓走的!
朗读指导:读出男孩肯定的语气。
关注男孩言行,读明故事真相
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证据5
疑点分析
男孩看到灰雀又回来了,不但不惊喜,反而低着头,多反常啊!
朗读指导:通过放慢语速、放低声音,读出男孩的行为反常。
任务四:
化身心理分析师
——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故事还真有意思!男孩抓走了灰雀,列宁也知道了真相,但是在他俩的对话中,却是一个不敢讲,一个不揭穿。
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再来尝试做一回心理分析师,通过品读对话,走进他们的内心。
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对话,想一想列宁和男孩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在想什么。
学习提示
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人物的语言中,有时隐含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意思,这就叫潜台词。心理分析师们,让我们一起来仔细揣摩一下。
人物语言 内心想法
“没……我没看见。” 男孩想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想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男孩想
“一定会飞回来!”
“会飞回来?” 列宁想
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创设情境引读,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当列宁向男孩询问失踪的灰雀,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情境1
此时,男孩想:……
我可不能把抓灰雀的事告诉他。我要是告诉了他,肯定会挨批评的。
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创设情境引读,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看到男孩说话吞吞吐吐,列宁说灰雀———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男孩还是没有讲,列宁又自言自语地说———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情境2
这时,列宁心里在想:……
灰雀现在不知道怎样了。这么好的灰雀,要是死了多可惜啊!
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明知男孩的回答十分可疑,列宁为什么不直接追问男孩灰雀的去向,而是反复说灰雀可怜、可惜呢?他想:……
思考1
要是直接追问,男孩可能会很难堪。还是不要揭穿他吧。
原来,列宁懂得男孩内心的顾虑,是在保护男孩的自尊心。
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列宁真的是在自言自语吗?此时他又想:……
思考2
说不定男孩听到我的担心,就能把灰雀放回来。
原来,列宁是在用对灰雀的担心感化男孩。不仅保护男孩的自尊心,还积极想办法感化男孩,真是用心良苦。
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创设情境引读,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听到列宁的担忧,男孩连忙说灰雀———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又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
情境3
男孩说得那么肯定,这时他心里想:……
别担心,灰雀在我家里,它好好的呢。放心吧,我明天就把灰雀放回来。
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创设情境引读,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听到男孩说得那么肯定,列宁又问———
“会飞回来?”
情境4
这时,列宁在想:……
你可要说话算话啊!相信你会把灰雀
放回来的。
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创设情境引读,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二天,灰雀回来了,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情境5
此时,低头站在白桦树旁不吭声的男孩心里在想:……
您可千万别批评我啊!我以后再也不
会把灰雀抓回家了。
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故事读到这儿,你想对男孩或者列宁说些什么呢?
我想对列宁说:“( )。”
我想对男孩说:“( )。”
男孩的善良、诚实打动了你。列宁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做出的卓越贡献,更在于他对一个普通男孩的理解、宽容与呵护。
比较讨论,深化主题
你觉得男孩爱灰雀吗?
他与列宁对灰雀的爱有何不同?
比较讨论
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
美好的品质,
犹如温暖的阳光,
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课堂延伸
列宁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小时候也犯过类似的错误,是妈妈的教育感化了他,使他勇敢地承认了错误。
故事《诚实的孩子》就讲了这件事,课后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类文阅读-25灰雀
黑鱼母亲
一位垂钓新手去郊外钓鱼时,由于没有经验,竟然忙了大半天,一条小鱼都没有钓到手。正在他感到十分沮丧的时候,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人正在用渔叉抓鱼。出于好奇,他丢下鱼竿,连忙跑过去看热闹。
这条小河中,长着许多水草,而河中间没有水草的地方,正好有一团青乎乎的小黑鱼苗在游动,两个农民正在黑鱼苗旁边忙碌着。其中一位农民举着一把渔叉,随时准备叉鱼,另一个农民则用竹竿吊着一只小青蛙,在黑鱼苗的旁边晃动着,吊起的青蛙不时地吞食着小鱼苗。正在这时,突然从水草中蹿出一条大黑鱼,只见它一口咬住了青蛙。与此同时,举渔叉的那位农民迅速将渔叉刺向大黑鱼,渔叉不偏不倚地刺中了黑鱼的肚子,黑鱼在拼命地挣扎着,渔叉在河里晃动着。此时,黑鱼的鲜血已将渔叉染红。
原来,黑鱼妈妈平时总是躲在鱼苗不远的水草中,暗中保护着它的孩子们,以防止青蛙来偷吃。农民知道有黑鱼苗的地方,附近就一定会有大黑鱼,于是用一只青蛙来作诱饵,以引诱黑鱼出来。黑鱼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挺身而出吃青蛙的。
1.文中“新手”一词的意思是( )
A.新参加工作的人。
B.第一次或者刚开始做某件事的人。
C.没有技术或没有经验的工人。
2.“不偏不倚”的意思是 。像这样“不X不X”式的词语还有 、 等。
3.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B
2.不偏不歪,正中目标 示例:不慌不忙 不知不觉
3.本文主要讲了一位垂钓新手看到农民用青蛙作诱饵,而黑鱼妈妈舍身保护幼鱼的事。
4.示例:我想到了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我们要敬爱自己的母亲,也要对动物的母亲致以敬意。
勇敢的“胆小鬼”
玲玲是班上有名的胆小鬼,什么都怕。她最怕爸爸生气。她爸爸发起火来,还吼孩子呢。
一天,我上玲玲家去玩,一进门就看见有只小鸟儿被拴在木棍上,正在扑腾着乱飞……
我问:“哪儿来的小鸟?”那是只( )的小鸟,( )的羽毛闪耀着( )的色彩。
玲玲说:“爸爸从街上买来的。”
“好可怜啊,它一定想妈妈啦。”
玲玲摇摇头,笑了:“不对,它一定是鸟爸爸,瞧!还长着胡子呢。”
“长胡子不一定就是鸟爸爸。小兔、小猫也长胡子呢。”
忽然,玲玲笑脸不见了,她说:“咱们放走它吧。”说完,她抬头朝门外看了看。
“那你不怕爸爸生气吗?”
玲玲一抬头,说:“不怕!顶多不就是挨几句骂吗?”
玲玲让我帮她捉住小鸟,她小心地剪断了绳子,小鸟被放走了。
小鸟落在窗外的树上,用嘴整整羽毛,“啾啾”叫了两声,仿佛在说:“谢谢!再见!”
看着玲玲拍手快活的样子,我忽然想:“看起来,她不是个一般的胆小鬼,而是一个勇敢的胆小鬼!”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斑斓 美丽 油亮
2.选文的题目给“胆小鬼”加上引号的作用是( )。
A.引用 B.否定 C.特定称谓
3.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玲玲一抬头,说:“不怕!顶多不就是挨几句骂吗?”
这句话表现了玲玲 。
(2)她小心地剪断了绳子,小鸟被放走了。
句中的“小心地”写出了玲玲 。
4.读一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觉得玲玲是个胆小鬼吗?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5.读了这篇选文之后,如果你看到有人捉鸟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参考答案
1.美丽 油亮 斑斓
2.B
3.(1)坚决要保护小鸟,不怕挨骂的精神
(2)唯恐伤害了小鸟,小心翼翼的样子
4.我觉得玲玲不是一个胆小鬼。虽然她平时胆子小,但是关键时刻却能够冒着挨骂的危险爱护小鸟,说明她不是真的胆小,而是个勇敢、善良的孩子。
5.示例:我会说服他们把小鸟放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 灰雀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推敲人物的内心想法,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语文要素】
4.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爱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对话体会列宁、小男孩心理变化的过程。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简介灰雀:你们见过灰雀吗?灰雀是一种十分招人喜爱的小鸟,你们看!(出示图片)你喜欢灰雀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课件出示列宁照片,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列宁的资料,简介列宁)师: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也很喜欢灰雀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列宁和可爱的小灰雀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让学生自由举手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灰雀 郊外 养病 粉红 谷粒 男孩 或者 冷冻 可惜 肯定 诚实
4.指导书写。(或:不要漏写右边的撇和点。者:书写时撇要伸展。)
5.理解词语。
可惜:值得惋惜。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的样子。
三、朗读课文,体会喜爱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但他不直接批评他,而是通过交谈,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园的故事。)
2.你从哪儿感受到灰雀招人喜欢?带着喜爱的心情读一读。
(1)课件出示: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2)你从哪一个句子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画一画,读一读。
(3)课件出示: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每次”“都要”“仰望”“经常”,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四、总结拓展
列宁太喜欢灰雀了,所以他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你有没有相似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能从列宁的语言进一步感受他对灰雀的喜爱,也能感受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重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带着问题边默读课文边推敲人物的内心想法,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难点)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灰雀》,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升华感情
1.我们知道列宁对灰雀十分喜爱,可是有一天,当列宁拿着精心准备的谷粒来到白桦树下,却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1)课件出示: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2)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
(3)指导读句子,体会列宁的急切心情。
2.自由读第3~10自然段,体会人物心理。
(1)课件出示: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2)想象列宁说这些话时的心情,体会列宁对丢失的灰雀的担心和惋惜。
(3)追问:列宁为什么不直接问男孩是否捉走了灰雀,而是充满感情地说这样一句话呢?(此问题如果解决有困难,可以留待理解最后三个自然段之后再回顾。)
(4)体会男孩爱灰雀。(重点从对话中体会)
①“没看见”说明男孩爱灰雀,把灰雀捉回了家。想独占灰雀,谎称没看见。
②听了列宁的话,男孩心里是怎样想的?他为什么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3.分角色朗读对话。(指导读出男孩心里的愧疚及放鸟归林的决心)
4.讨论:列宁和男孩都喜爱灰雀,但是爱的方式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爱?
师过渡:第二天,列宁像往常一样来到公园,他看到了什么呢?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同桌相互交流。
5.体会列宁爱男孩。
(1)师:男孩真的把灰雀放回公园了吗?从哪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果然)结合上下文理解“果然”的用法。(表示列宁的猜测是正确的,也体现小男孩的诚实守信)
(2)课件出示: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3)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列宁是为了维护男孩的尊严,因为他已经知道那个男孩是诚实的。)
6.针对最后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
(1)预设: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2)列宁为什么没再问那个小男孩?(此处可回顾之前没有解决的问题。)
(3)男孩明明撒谎了,为什么列宁还认为那个男孩是诚实的?
(4)学生讨论解答。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喜爱。
师小结:爱的力量使灰雀重归大自然,男孩改正错误,这多么让人高兴!
三、总结延伸
列宁不仅爱灰雀,更爱孩子。请同学们课后读读列宁其他的故事,看看自己还能受到哪些启发。
[教学板书]
25 灰 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