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部编版三上第八单元
革/命/人/生
一个粗瓷大碗
目录
革/命/人/生
1
聚焦大碗,质疑默读
2
学习词语,感受艰苦
3
创设情境,讲述故事
4
角色体验,升华人物
5
阅读链接,丰满形象
01
革/命/人/生
聚焦大碗,质疑默读
聚焦大碗,质疑默读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文物展品
说一说:这是什么?
这是一只平常的大碗
一只做工粗糙的大碗
一只粗瓷的大碗
爷爷那一辈用过的
聚焦大碗,质疑默读
这个粗瓷大碗为什么会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
这个粗瓷大碗是谁的?
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故事呢?
你还想了解到什么信息?
聚焦大碗,质疑默读
这个粗瓷大碗为什么会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
原来这里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默读课文:注意不指读,不出声。
02
革/命/人/生
学习词语,感受艰苦
字音
侦察
zhēn
陈列
赵一曼
chén
màn
联军
lián
gāng
搪瓷缸
huán
归还
liáng
高粱
dùn
一顿饭
多音字
还
hái
huán
还有
还早
归还
还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一级政治首长
指部队、机关中担任递送公文等联络工作的人员。
军队中特指负责饮食制作、前送与分发的人员。
东北抗日联军
团政治委员
通讯员
炊事员
学习词语,感受艰苦——①梳理人物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由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义勇军等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在非常困难的环境里,独立奋战14年,历尽艰辛,战斗数万次,牵制与消灭大量日本关东军和伪
满洲国军及警察,振奋了民族精神,
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有力地
支援和配合了其他抗日战场的作战,
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习词语,感受艰苦——①梳理人物
赵一曼(1905-1936)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1935年,赵一曼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英勇就义。
学习词语,感受艰苦——①梳理人物
学习词语,感受艰苦——①梳理人物
故事主要发生在哪两个人物身上?
赵一曼
通讯员
学习词语,感受艰苦——②了解战争环境
野菜粥 橡子面 草根汤 高粱米饭
东北抗日联军当时的日子非常艰苦,常常没有粮食吃。他们只能吃又苦又涩的“野菜粥”,或是用橡胶树的果实磨成的粉做的“橡子面”,也是苦的。 实在没吃的,就只能喝“草根汤”,有时候,得到一点高粱米,做成“高粱米饭”,但这些都是给伤病员吃的。
读着这组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03
革/命/人/生
创设情境,讲述故事
创设情境,讲述故事
默读课文,借助思维导图说说课文围绕“粗瓷大碗”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并填空。
送给赵一曼
一个粗瓷大碗
犯急
将粗瓷大碗送给七班做菜盆
通讯员
赵一曼
让通讯员还回去
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
倒掉高粱米饭,盛了半碗野菜粥
有一回
开饭了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
创设情境,讲述故事
如果你是军事博物馆的讲解员,请你来给大家简单讲一讲《一个粗瓷大碗》的故事吧,注意把故事讲清楚!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只粗瓷大碗,是革命烈士赵一曼同志用过的。这里还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时,东北抗日联军的日子非常艰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回,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设情境,讲述故事
“军事博物馆小讲解员”评价标准
表现 评价
(1)有对象感。讲解时面向观众,大方自信,声音响亮。 ★★★
(2)有故事感。联系当时艰苦的战争环境,把故事讲清楚。 ★★★
(3)有画面感,适当加入人物语言、表情、动作等,把故事讲生动。 ★★★
04
革/命/人/生
角色体验,升华人物
角色体验,升华人物
一送一还,碗中有情;
一盛一倒,碗中有爱;
一次就丢,彰显品质。
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联军中的小战士, 面对赵一曼的行为,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她吗?
角色体验,升华人物
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联军中的小战士, 面对赵一曼的行为,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她吗?
赵政委为什么要还碗?
问题1
赵政委为什么要把高粱米饭倒掉,盛野菜粥吃?
问题2
赵政委为什么又把碗送给战士呢?
问题3
角色体验,升华人物
同桌角色互动:同桌之间一个当小战士,一个当赵一曼,试着说一说。
(1)赵政委你为什么要还碗?
(2)赵政委你为什么要把高粱米饭倒掉,盛野菜粥吃?
(3)赵政委你为什么又把碗送给战士呢?
角色体验,升华人物
赵政委你为什么要把碗还回去呢?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可是人民军队的铁的纪律。
纪律严明
角色体验,升华人物
赵政委你为什么要把高粱米饭倒掉,盛野菜粥吃?
虽然是政委,但不能搞特殊,高粱米饭是给伤病员吃的,还是和其他战士一起喝野菜粥。
不搞特殊
角色体验,升华人物
赵政委为什么又把碗送给战士呢?
战士们比我更需要它,把它送到更需要它的地方去吧。
关爱战士,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角色体验,升华人物
听着赵一曼政委的解释,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赵一曼呢?
赵一曼以身作则,关心战士,和战士们同甘共苦。
角色体验,升华人物
可是,故事里赵一曼没有一句解释,因为她想到了……
赵一曼看到这碗高粱米饭,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她还会想起哪些人和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色体验,升华人物
赵一曼的心里时刻想着战士们,虽然没有一句解释, 但是抗联的战士们明白吗? 小通讯员明白吗? 炊事员老李明白了吗? 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明白了? 再次默读课文, 找找相关的语句。
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这泪花包含着战士们对
赵一曼的关心、疼爱。
角色体验,升华人物
赵一曼关爱战士们,战士们也关爱赵一曼。 我们的人民军队就是这样,干部想着战士,战士想着干部,人民军队上下一条心,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05
革/命/人/生
阅读链接,丰满形象
阅读链接,丰满形象
这是赵一曼生前的最后一个故事,读了这段故事,你对赵一曼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1935 年 11 月,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被日伪军包围,团政委赵一曼被敌人逮捕。面对敌人的酷刑,赵一曼宁死不屈。敌人的一份“报告”曾有如下记载,在押送的途中,她虽然感觉到死亡迫近,但丝毫没有表现出惊慌的态度, 反而透露了为抗日斗争而死才是光荣的口吻。
1936 年 8 月 2 日,在给孩子写下要替代母亲继续斗争的遗言后,赵一曼高唱着《国际歌》《红旗歌》,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等口号,走上刑场,英勇就义。
阅读链接,丰满形象
滨江抒怀
赵一曼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阅读链接,丰满形象
赵一曼牺牲后,抗联战士们把这只粗瓷大碗保存了下来。每次看到这只碗,他们就会想起赵一曼,想起这个感人的故事,想起她关爱战士、和战士同甘共苦,想起她坚定的革命信念。让我们记住这个粗瓷大碗,记住抗日英雄赵一曼。
作业超市
(1)请以“粗瓷大碗,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粗瓷大碗,我想对你说——读完这个故事,我认识了一个了不起的人——赵一曼。我明白了一个大人们常说的道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捧好我手里的“金碗银碗”!
示
例
作业超市
(2)观看电影《我的母亲赵一曼》。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 一个粗瓷大碗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的故事。【语文要素】
3.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心情、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的故事。(重点)
2.抓住重点语句,借助关键字词,感悟赵一曼的品质。(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粗瓷大碗的图片。
过渡: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收藏的一个粗瓷大碗,一个普普通通的碗为什么会被收藏在博物馆呢?它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课件出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相关资料: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体系以军事历史为主,主要从事收藏、研究、陈列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历程和人民军队建设成就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以及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军事历史和世界军事史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明确目标
1.请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问题: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学生自由说,教师适当引导、纠正。)
3.引导学生了解“赵一曼烈士”,出示相关资料:
赵一曼,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中国共产党员,抗日民族英雄,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6月二次被俘,1936年8月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四川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4.指导学习生字新词,正音。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陈列 联络 搪瓷缸 高粱 一顿 侦察
提示:“陈”“侦”是翘舌音,“缸”“粱”是后鼻音。
(2)指导字形识记。
形近字比较:粱——梁曼——慢同音字比较:联——连
(3)指导学习多音字“还”,辨音组词。
①妈妈还(hái)在加班。 ②我借的书已经还(huán)给他了。
5.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提示”,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6.请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三、再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一)“一次”与“感人”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哪些字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启发思考:这个段落有三句话,从哪些字词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平常的碗?(引导学生关注第二、三句话中“仅仅”“一次”“感动”等字词。)
3.提问:赵一曼只用过一次这个碗,它的感人之处又在哪里呢?(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相机介绍“倒叙”的写作手法。)
(二)“送碗”与“还碗”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1)小通讯员为什么要给赵一曼送碗?(抓住“早就送给”体会赵一曼没有碗的日子很长)
(2)小通讯员送碗时的心情如何?(抓住“一直想”“好不容易”“连忙”等词语体会小通讯员给赵一曼“找碗”和“送碗”的急切心情,这从侧面表现了小通讯员对赵一曼的关心。)
2.学生自由默读第3~4自然段。
(1)启发思考:赵一曼面对送来的碗是什么态度呢?(“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语言描写)
(2)为什么赵一曼会有这样的反应呢?(学生自由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3)教师小结:赵一曼以为小通讯员从老百姓那里拿来了碗送给自己,所以坚决要求退回去。这体现了赵一曼以身作则,爱护老百姓的品质。
(4)男女生分角色读赵一曼和小通讯员的对话。
朗读指导:赵一曼的话要读出恳切和坚决的语气,小通讯员的话要读出焦急和为难的语气。
(三)“盛饭”与“倒饭”
1.学习第5~8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
2.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2)从哪些句子、字词可以看出赵一曼关心、爱护同志?
(3)为什么“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3.小组讨论,形成结论,全班分享。教师相机引导。
4.教师小结:小通讯员的所做所想,特别是一个“该”字,说明赵一曼已很长时间未曾吃过饱饭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浸透着战士对政委的爱戴。再看赵一曼所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这是对赵一曼动作的描写,一“盛”一“倒”,“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与“半碗野菜粥”,生动地表现出赵一曼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老李的“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对表现赵一曼的这种品质起到了反衬的作用。
(四)“急叫”与“笑说”
1.学生齐读第9~11自然段。
2.引导发现:这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是先写“丢碗”,再写“丢碗”的原因。
3.指名朗读赵一曼和小通讯员的对话。
朗读指导:小通讯员的话要读出着急的语气,赵一曼的话要读出轻松、幽默的语气。
4.从小通讯员的话中可以体会到什么?(赵一曼对战士们的关心、爱护。)
5.从赵一曼的话中可以体会到什么?(赵一曼对战争胜利的期盼,对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憧憬。)
6.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对话,加深体会。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借助课文脉络,讲讲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回顾课前所提的“赵一曼只用过一次这个碗,它的感人之处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确这个“粗瓷大碗”象征着赵一曼在艰苦的环境里具有吃苦在前、关心别人、爱护同志的高贵品质,以及同志之间的友爱之情。
3.总结全课:本篇课文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用碗的经过,赞美了她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课下我们可以通过借助课外书、电视节目、询问他人等途径更多地了解赵一曼,感受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五、布置作业
了解有关赵一曼的事迹。
[教学板书]
27* 一个粗瓷大碗
一个粗瓷大碗 总(1):一段感人的故事 赵一曼
分(2~11):①送碗
②还碗
③用碗
④丢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作业
27 一个粗瓷大碗
一.试题(共10小题)
1.小丽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她,可她因受到批评而闷闷不乐。你会用下列哪句话来劝劝她?(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下面每组里有一句是正确的,请把它找出来。( )
A.把这道难题不做出来,我决不去玩儿。
B.我把这道难题不做出来,决不去玩儿。
C.不把这道难题做出来,我决不去玩儿。
3.句子模仿秀。
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人人都需要 ,特别是 。让我们 ,也不要 。
4.读句子,做练习。
(1)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赵一曼把“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是因为 ,这体现了赵一曼 的品质。
(2)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呀,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联系上下文可知“赵一曼又没有碗了”是因为 。因此小通讯员说的“丢”是指 ;后文中,赵一曼说的“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是指 。
5.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加点的词语,可以写出近义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词语的意思。
(1)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
陈列:
(2)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
仅仅:
(3)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侦察:
6.照样子,改写句子。
(1)例: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
小稻秧被一群杂草团团围住。
几只小蚂蚁把大青虫搬回家。
(2)例:大客车驶上公路。
宽敞整洁的大客车驶上宽阔平坦的公路。
天空中飘着云。
(3)例:书中学问真多,我们怎能不好好学习呢?
书中学问真多,我们要好好学习。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4)例: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家乡有石榴园。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7.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 瞧 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 真勇敢
(1)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其中第 段是小花苗和蜜蜂的对话。
(2)把最后一段缺少的标点在文中补齐。
(3)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 ,它靠自己的 爬到墙顶上以后,小花苗 ,孩子们夸小花苗 。
(4)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
温暖﹣﹣ 难过﹣﹣
(5)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
8.
九寨沟的秋天
九寨沟的秋天,就像迷人的童话世界。
沿着珍珠木桥慢慢行进,仿佛是踏着一串串欢快跳跃的音符。桥下那又浅又急的水流,从蜂窝状的滩上急速跳过,溅起的万朵水花,在阳光的折射下鲜艳夺目,好像千万颗珍珠滚落一地。沿木桥走100多米,就来到珍珠滩瀑布。那瀑布远看像一幅白色屏障,截断弯弯曲曲的小河,近看却好似一匹美丽的白色绸缎,它从大约40米高的山石顶端飘落下来,撞在岩石上,便飞花碎玉般地溅开了,随着一阵阵山风,它们又如烟、如雾、如尘地飘散在空中。那瀑布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在山间久久回荡……
五花海的景色更迷人。它好像一只开屏献彩的孔雀,鲜艳夺目。宽阔的海底,铺着厚厚的钙化质,上面长满许多藻类,加上横七竖八的枯树枝,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出各种各样的颜色。这儿一团墨绿,那儿一片宝蓝,这儿一点鹅黄,那儿一块翡翠,好像孔雀舒展的翅膀。秋雨过后,湖水有些微涨,但湖面如镜,可以看见鱼儿无声无息地在彩色的世界中漫游……
(1)用“ ”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2)文中描写了九寨沟的哪几处景色?
(3)短文从哪些方面对珍珠滩瀑布进行了描写? (多选)
A.形状
B.色彩
C.气势
D.声音
9.动手尝试。
(1)本次习作我准备的写作内容是(根据下面的内容填): 。
(2)我会按顺序这样写(排序):
我和表妹是怎样堆好雪人的身体和头,塑造出手、鼻子、眼睛等等的。
玩耍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天气情况。
玩耍后的感受或发现。
(3)重点内容训练
我们滚好了两个大小不一的雪球做好了雪人的头和身体。我用 做了雪人的手,表妹用 做好了雪人的扣子;雪人的嘴巴是用 做的;雪人的鼻子是用 做的;雪人的 是用 做的;雪人的 是用 做的。
看到这栩栩如生的雪人,我们高兴得又跳又笑。我想: 。
10.你身边一定有很多熟悉的人吧?例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请写一个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要求:注意把文章写通顺,字迹要工整,字数不少于200字。书面分占5分。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作业
27 一个粗瓷大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小丽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她,可她因受到批评而闷闷不乐。你会用下列哪句话来劝劝她?(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解答】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语见《孔子家语》。这句贤文是说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结合具体的情景,选B合适。
故选:B。
2.下面每组里有一句是正确的,请把它找出来。( )
A.把这道难题不做出来,我决不去玩儿。
B.我把这道难题不做出来,决不去玩儿。
C.不把这道难题做出来,我决不去玩儿。
【解答】C
3.句子模仿秀。
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人人都需要 关心 ,特别是 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 。让我们 珍惜别人的关心 ,也不要 忘记把自己的关心献给别人 。
【解答】结合例句内容,根据提示补充内容。
故答案为:
关心 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 珍惜别人的关心 忘记把自己的关心献给别人
4.读句子,做练习。
(1)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赵一曼把“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是因为 赵一曼为了能让伤病员和战友吃上米饭 ,这体现了赵一曼 关心别人,爱护同志胜过自己 的品质。
(2)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呀,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联系上下文可知“赵一曼又没有碗了”是因为 赵一曼又将这只瓷碗送给了没有碗的小战士 。因此小通讯员说的“丢”是指 把碗送给别人 ;后文中,赵一曼说的“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是指 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
【解答】《一个粗瓷大碗》围绕“粗瓷大碗”叙述了赵一曼对战士们的关心和爱护。赵一曼一次次把碗送给了急需的同志,而自己却没有碗用。碗虽然普通,经历却非常感人,它珍藏的是一位革命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别人,爱护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品质。
(1)文中“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这句话写了赵一曼把“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这是因为赵一曼为了能让伤病员和战友吃上米饭体现了赵一曼关心别人,爱护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品质。
(2)文中写了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呀,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联系上下文可知“赵一曼又没有碗了”是因为赵一曼又将这只瓷碗送给了没有碗的小战士。因此小通讯员说的“丢”是指把碗送给别人。后文中,赵一曼说的“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是指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故答案为:
(1)赵一曼为了能让伤病员和战友吃上米饭 关心别人,爱护同志胜过自己;
(2)赵一曼又将这只瓷碗送给了没有碗的小战士 把碗送给别人 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5.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加点的词语,可以写出近义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词语的意思。
(1)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
陈列: 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2)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
仅仅: 只。
(3)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侦察: 仔细观察。
【解答】(1)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2)仅仅:只。
(3)侦察:仔细观察。
故答案为:
(1)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2)只。
(3)仔细观察。
6.照样子,改写句子。
(1)例: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
小稻秧被一群杂草团团围住。
几只小蚂蚁把大青虫搬回家。
大青虫被几只小蚂蚁搬回家。
(2)例:大客车驶上公路。
宽敞整洁的大客车驶上宽阔平坦的公路。
天空中飘着云。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姿态万千的云。
(3)例:书中学问真多,我们怎能不好好学习呢?
书中学问真多,我们要好好学习。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令人心旷神怡。
(4)例: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家乡有石榴园。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同学们听课。
【解答】(1)例句是改为了“被”字句,改写时需要把“大青虫”放在句子前面,用“被”相连。
(2)例句是扩写句子,扩写时添加修饰语“蓝蓝的”“姿态万千的”。
(3)例句是改为了陈述句,改成陈述句时把“怎能不……呢”去掉,结尾用句号。
(4)例句是缩写句子,缩写时去掉修饰语“聚精会神地”“老师”。
故答案为:
(1)大青虫被几只小蚂蚁搬回家。
(2)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姿态万千的云。
(3)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令人心旷神怡。
(4)同学们听课。
7.
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 瞧 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 真勇敢
(1)全文共有 4 个自然段,其中第 3 段是小花苗和蜜蜂的对话。
(2)把最后一段缺少的标点在文中补齐。
(3)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 又瘦又小很难过 ,它靠自己的 力量 爬到墙顶上以后,小花苗 见到了阳光、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花朵 ,孩子们夸小花苗 真勇敢 。
(4)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
温暖﹣﹣ 寒冷 难过﹣﹣ 高兴
(5)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
【解答】(1)考查说出本文有几个自然段,从文中找出蜜蜂和花苗的对话。通过阅读本文,本文共4个自然段,小蜜蜂和小花苗的对话在第三自然段。即:“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2)考查点标点。本文最后内容“都说 瞧 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 真勇敢”根据句意,和朗读时的语气、语速、语感可这样加标点“都说”后面加冒号和上引号;“瞧”后面加逗号;“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后面加逗号;“真勇敢”后面加感叹号和下引号。即都说:“瞧,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
(3)考查根据本文内容填空。通过阅读本题可填空为: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又瘦又小很难过,它靠自己的力量爬到墙顶上以后,小花苗见到了阳光、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花朵,孩子们夸小花苗真勇敢。
(4)考察写出反义词。
温暖:使人心里觉得暖和。其反义词是“寒冷”;
难过:心情不痛快;伤心。其反义词是“高兴”。
(5)考查对知识的拓展。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了小花苗靠自己的力量爬上墙顶见到阳光后身体的变化,与在墙下见不到阳光的生存是截然不同的。假若我是小花苗我会说:我能靠着自己的力量爬上墙顶,我真高兴。我明白了,不能什么事都靠别人,要学会靠自己的力量。
故答案为:
(1)4 3
(2)都说:“瞧,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
(3)又瘦又小很难过 力量 见到了阳光、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花朵 真勇敢
(4)寒冷 高兴
(5)我能靠着自己的力量爬上墙顶,我真高兴。我明白了,不能什么事都靠别人,要学会靠自己的力量。
8.
九寨沟的秋天
九寨沟的秋天,就像迷人的童话世界。
沿着珍珠木桥慢慢行进,仿佛是踏着一串串欢快跳跃的音符。桥下那又浅又急的水流,从蜂窝状的滩上急速跳过,溅起的万朵水花,在阳光的折射下鲜艳夺目,好像千万颗珍珠滚落一地。沿木桥走100多米,就来到珍珠滩瀑布。那瀑布远看像一幅白色屏障,截断弯弯曲曲的小河,近看却好似一匹美丽的白色绸缎,它从大约40米高的山石顶端飘落下来,撞在岩石上,便飞花碎玉般地溅开了,随着一阵阵山风,它们又如烟、如雾、如尘地飘散在空中。那瀑布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在山间久久回荡……
五花海的景色更迷人。它好像一只开屏献彩的孔雀,鲜艳夺目。宽阔的海底,铺着厚厚的钙化质,上面长满许多藻类,加上横七竖八的枯树枝,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出各种各样的颜色。这儿一团墨绿,那儿一片宝蓝,这儿一点鹅黄,那儿一块翡翠,好像孔雀舒展的翅膀。秋雨过后,湖水有些微涨,但湖面如镜,可以看见鱼儿无声无息地在彩色的世界中漫游……
(1)用“ ”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2)文中描写了九寨沟的哪几处景色?
珍珠木桥、珍珠滩瀑布、五花海。
(3)短文从哪些方面对珍珠滩瀑布进行了描写? ABD (多选)
A.形状
B.色彩
C.气势
D.声音
【解答】(1)本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即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例如:“那瀑布远看像一幅白色屏障,截断弯弯曲曲的小河,近看却好似一匹美丽的白色绸缎”,将“瀑布”比喻成“屏障”和“绸缎”;“五花海的景色更迷人。它好像一只开屏献彩的孔雀,鲜艳夺目”,将“五花海”比喻成“开屏的孔雀”。
(2)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提取。认真阅读全文,总结文章主要描写了九寨沟哪几处景色。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珍珠木桥和珍珠滩瀑布的景象,第三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五花海的景象。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那瀑布远看像一幅白色屏障,截断弯弯曲曲的小河。近看却好似一匹美丽的白色绸缎,它从大约40米高的山石顶上飘落下来,撞在岩石上,便飞花碎玉般地溅开了,随着一阵阵山风,它们又如烟、如雾、如尘地飘散在空中”,这句话从形状和色彩方面描写了珍珠滩瀑布;“那瀑布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在山间久久回荡”,这句话从声音方面描写了珍珠滩瀑布。故选ABD。
故答案为:
(1)那瀑布远看像一幅白色屏障,截断弯弯曲曲的小河,近看却好似一匹美丽的白色绸缎。五花海的景色更迷人。它好像一只开屏献彩的孔雀,鲜艳夺目。
(2)珍珠木桥、珍珠滩瀑布、五花海;
(3)ABD。
9.动手尝试。
(1)本次习作我准备的写作内容是(根据下面的内容填): 寒假里和表妹一起堆雪人 。
(2)我会按顺序这样写(排序):
2 我和表妹是怎样堆好雪人的身体和头,塑造出手、鼻子、眼睛等等的。
1 玩耍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天气情况。
3 玩耍后的感受或发现。
(3)重点内容训练
我们滚好了两个大小不一的雪球做好了雪人的头和身体。我用 冰糖葫芦 做了雪人的手,表妹用 石头 做好了雪人的扣子;雪人的嘴巴是用 辣椒 做的;雪人的鼻子是用 胡萝卜 做的;雪人的 帽子 是用 小桶 做的;雪人的 眼睛 是用 玻璃弹珠 做的。
看到这栩栩如生的雪人,我们高兴得又跳又笑。我想: 只要动脑筋,玩中也有学问也有快乐 。
【解答】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完成即可。
故答案为:
(1)寒假里和表妹一起堆雪人;
(2)2 1 3;
(3)冰糖葫芦 石头 辣椒 胡萝卜 帽子 小桶 眼睛 玻璃弹珠 只要动脑筋,玩中也有学问也有快乐。
10.你身边一定有很多熟悉的人吧?例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请写一个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要求:注意把文章写通顺,字迹要工整,字数不少于200字。书面分占5分。
【解答】范文:
我熟悉的一个人
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喜欢扎马尾辫,有一双黑珍珠般的眼睛,戴一副近视眼镜,有一对弯弯的眉毛,鼻子高高的,嘴巴小小的,像个小樱桃,每天都笑眯眯的﹣﹣﹣那就是我的妈妈。
我的老妈是我最熟悉的人,我不会做的题目她教我,生活中她关心我,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她比谁都着急,有时我从睡梦中醒来还看见她在床边陪着我,直到我退烧。我的妈妈还每天不管晴天下雨接送我上下学,而且我妈妈还乐于助人。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楼下散步,走着走着,身后跑来了一位老奶奶抱着一个小女孩,老奶奶把手机给了妈妈,妈妈一脸茫然想:发生了什么事情啊?只听老奶奶说:“快,快,我的心脏病复发了,我的孙女浑身抽搐了,麻烦你帮我把孩子送一下医院。”妈妈二话不说,抱着小女孩直往医院跑,接着妈妈拦住一辆车子说:“这小女孩快不行了,麻烦你帮忙送一下医院。”那个人和妈妈就一起把小女孩送到了医院,来到医院,妈妈抱着小女孩直奔抢救室,经过医生的抢救,小女孩终于脱离了危险,妈妈还不放心直等小女孩的妈妈来,过了一会小孩子的妈妈来了,医生告诉小女孩的妈妈:“还好能及时送到医院,不然后果会很严重的。”小女孩的妈妈很感激妈妈,一定要妈妈的电话号码,希望能好好的谢谢妈妈,妈妈却说:“只要孩子没事了,就好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和妈妈离开了医院,路上,妈妈告诉我说:“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
以后,我也一定要像妈妈一样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不管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妈妈就是我最好的榜样,我爱我的妈妈。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