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4 07:5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
萧何
新课导入
为什么萧何如此重视户籍档案?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
【高考链接】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24 福建·明代沿海军户
河北·唐代户籍管理
浙江·明末户籍与赋税
2023 【乙卷】明代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河北·元朝户籍
浙江·唐代户籍制度
1.编制户籍的原因
①掌握人口变动情况,征发赋税徭役(根本目的);
②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安定,巩固统治。
为什么历代政府高度重视户籍的编制与管理?
户籍制度
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一种人口管理方式。户籍制度是统治阶级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依据和重要的管理手段,也是是国家对老百姓进行经济和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
(一)户籍制度
(一)户籍制度
2.演变历程
朝代 户籍制度 概况
战国
秦朝
西汉
西晋
东晋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按户籍相伍编排
大规模制定户籍
分类登记
编户齐民
黄籍
黄白籍、“土断”
“大索貌阅”
承袭隋制,三年一造
籍分主、客,主户增加
以职定籍
黄册(与鱼鳞图册匹配)
停编户籍
百姓籍、宗室籍、宦籍、市籍
定期人口调查
重建户籍
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严防不实
管理更加严格
主户需要缴纳赋税
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只按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自主梳理历代户籍制度。
思考:大规模编纂户籍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原因?
献公立七年,初行为市。十年,为户籍相伍。
——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商君书》
①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
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争霸战争、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根本: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通过户籍制度来限制农民迁徙,稳定农业生产。
思考:从东晋和宋朝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从元明清户籍制度的发展来看,为什么会停编户籍?
户籍管理由严格走向松散。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的变化与
赋役制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活动探究】宋代主户占比增加的原因?
材料1:宋代“不抑兼并”,土地买卖受到政府保护,农民能够通过交易获取土地,改善经济地位。土地买卖的自由化使得部分农民通过合法途径积累财产,成为拥有生产资料的小农,从而被纳入主户范围。
材料2:唐代中期实行的“两税法”延续至宋代,税收以财产为依据,不再严格以土地为标准,这使得更多的自由民被纳入主户范围。
材料3:宋代农业技术进步显著,推广了占城稻和改良水利工程,粮食产量增加,使农民更容易达到纳税和承担义务的主户标准。城市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从事工商业活动,许多原本属于“客户”的群体通过积累财富,转变为主户。
材料4:宋代由于土地兼并加剧,大量中小农民失去土地,转而以佃农的身份租种地主土地。但佃农在经济上相对独立,自负盈亏,只需向地主缴纳地租。这种经济独立性使得佃农具备承担赋税和劳役的能力,符合主户的标准。
①宋代“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
②宋代延续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
③宋代农耕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的主要特点?
谷者,人之司命也;地者,谷之所生也;人者,君之所治也。有其谷则国用备,辨其地则人食足,察其人则徭役均。 ——杜佑《通典》
户口漏于国版,夫家脱于联伍……于是奸心竟生,伪端并作矣。小则盗窃,大则攻劫,严刑峻法不能救也。 ——徐幹《中论》
①户籍编制以家庭为单位,具有征发赋役和维护社会治安的功能;
②由征发赋役为主的经济职能转向基层治理的政治职能;
③国家对户籍的管理由严格走向松散;(演变趋势)
④反映出国家对百姓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3.户籍制度的特点
【跟进训练】(素养落地·户籍制度与唯物史观)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废除过去地方上原有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将所有人按姓名、年龄、籍贯、财富等编制户籍,所有人都是国君的臣民,此为"编户齐民"。这一措施为国家征派租赋徭役提供了保障。"编户"制度( )
A.适应了社会形态转变
B.强化了宗族血缘关系
C.巩固了西周政治体制
D.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
A
【跟进训练】
开皇三年,隋文帝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上登记的年龄等来核对本人体貌。隋炀帝大业五年,又一次"貌阅"。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漏人口约228万。隋朝这种举措 ( )
A.根源于国家吏治的腐败
B.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C.着眼于赋税制度的变革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跟进训练】
明朝宣德年间,祁门县十西都故民李舒妻李阿谢,因为继子李景祥“不行奉养”,“以弟承兄不应”为由,“经投里老及首告本县”,要求改正。徽州府根据永乐十年、二十年黄册记载做出判断,最终将户名改为“李阿谢”,同时户籍上开除李景祥的名字,并将田地准还其亲弟。这表明,黄册( )
A.加速了社会的阶层流动
B.强化了民间基层的自治
C.提供了人口变动的书证
D.减轻了民众的税收负担
C
(2024年浙江卷1月)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
A.清朝因明朝“预造”而停造黄册
B.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
C.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
D.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
(2023年全国乙卷)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C
B
【跟进训练】
南宋开始盛行以职业划分户种的做法,到元代发展为“诸色户计”,各色职业户均要向官府提供不同的劳役。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这反映出( )
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 B.政府重视对经济活动的控制
C.户籍政策的变动具有开放性 D.私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
B
唐代实行外出人员报告制度。按规定:离乡外出必须申请过所(通行凭证),由里正(地方官)对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外出人的户等、本人外出后赋税是否有人代为承担等,然后开具证明申报上级审批是否给予过所。这一制度旨在( )
A.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保护地方文化传承
C.维护传统伦理孝道 D.保障国家财政收人
D
【跟进训练】
二、中国基层社会管理
(二)基层组织及治理机制
自主梳理基层组织。
秦汉
唐朝
明朝
①县下设乡、里,乡里之外有亭。
②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讼狱、赋税;设游缴,掌捕盗。里设里正。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③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
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实行里甲制,十户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二)基层组织及治理机制
自主梳理社会治理机制。
秦汉
唐朝
北宋
明朝
清朝
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保甲制,王安石推行保甲制度,源于唐朝的邻保制度。
十家牌法,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面生可疑之人,向官府举报。
里甲制到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
的保甲制合并。
朝代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秦汉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唐 乡里制度 邻保制度
北宋 乡里制度 保甲制
明 里甲制 十家牌法
清 里甲制 保甲制
作用 传递上级指令、管理户籍、 征发赋役为主 以维护社会治安为主
(二)基层组织及治理机制
2.概况
1.特点: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5.趋势:国家对基层组织的控制逐步增强
(实质: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作用
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费正清曾说:“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士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3.特点:①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②宗法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④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⑤注重儒家的伦理教化。
4.作用:①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
②保证了赋役征发; ③促进基层经济发展。
【跟进训练】
秦汉的皇帝往往在王朝的重要时刻,如更名号、立皇后、封禅、祥瑞及军事胜利之时,以基层社区“里”为单位,赐“天下民”以“大饮酒”,由此全国的基层社区开展了持续数日的宴饮。这一做法( )
A.践行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B.发挥了乡绅阶层的教化功能
C.缓和了社会救济不均的矛盾
D.增进了基层民众的政权认同
D
明代中叶,开始推行附籍与寄籍制度。所谓附籍是指“各处逃移人户悉有(宽恕)其罪,许于所在官司附籍,纳粮当差”,寄籍是指保留原籍的同时可在外挂籍寄居。这表明当时( )
A.户籍管理制度混乱 B.赋役负担的减轻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社会流动性增强
D
(2023年广东卷)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B
【跟进训练】
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中国古代政府实施该类举措的共同作用是( )
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B.加强了基层自我管理
C.增加了国家财政收人 D.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
B
《后汉书·百官志》载,“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表彰孝道及善行义举均属乡官三老之职责。此可见,当时( )
A.基层治理渗透官方意识形态 B.社会救济程序完备
C.民间教化倡导多元价值观念 D.察举制度维形出现
A
【跟进训练】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唐代含嘉仓刻字铭砖
朱子社仓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王制》
思考:中国古代实行社会救济的原因有哪些?
1.原因: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
②保证人口繁衍和生产活动,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③历代统治者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
2.措施
实施者 措施 侧重点
政府 (主体)
民间 (辅助)
①建立仓储制度;
②尊老养老;
③抚恤鳏寡孤独群体.
宋朝开始,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重点:救灾;
核心:保证粮食供应。
日常生活救济
思考: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
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请说明理由。
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大明律》
原因:①显示出古代政府对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的重视;
②为了保证人口繁衍与生产力的发展; ③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不能落实的原因:
①古代生产力还未达到能普遍予以救助的水平(根本);
②封建政府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对剥削对象予以全力救助;
③官吏的搜刮和监守自盗。
【跟进训练】
《御制大诰续篇》载,明太祖在河南赈灾过程中处死了一大批“各将赈民钱入己”的官吏;在“查踏水灾”过程中,对141名“民瘼不问,贪要赃私”的官吏从重处置。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明初( )
A.社会救济主要依赖政府
B.确保救灾活动能优抚弱势群体
C.在司法实践中律例并重
D.在救灾活动中用酷法整饬吏治
D
欧阳修、苏淘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范仲淹与使创有范氏义庄养族人,各地士绅纷纷效仿,办有“义仓”“义学”“义家”等。这一风气逐渐“重义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深人社会生活 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重建三代宗法制度 D.强化对乡里的控制
A
(2024年江苏卷)下表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常平仓的部分支出情况。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 )
B
A.力图发展农业平抑物价
B.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
C.鼓励民间组织救济灾民
D.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
【跟进训练】
董熠在《救荒活民书》中记载:“(宋代)救荒之法不一,而大致有五:常平以赈(卖出);义仓以赈济;不足则劝分于有力之家;又遏(买入)有禁,抑价有禁。”这表明( )
A.赈济的对象没有选择性 B.否定利用市场调节手段
C.赈灾救助措施的多样性 D.富民没有参与灾荒赈济
C
开皇五年,文帝采纳长孙平建议,劝募当社成员捐助谷物,设置义仓,由当社为首的人负责管理。开皇十五年和十六年,文帝命令西北诸州的义仓改为州或县管理,劝募的形式也改为按户等定额纳税。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
A.义仓从根本上解决了饥民问题 B.义仓客观上加重了农民负担
C.中央对地方管理的不断加强 D.隋朝农业发展,农民富足
B
【跟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