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电荷与电流 第1课时(课件 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 电荷与电流 第1课时(课件 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04 23:4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电铃
玻璃棒
橡胶棒
塑料棒
毛皮
丝绸
验电器
1
新课导入
4.1.1 电荷与电流
2
新知探究
1.1 原子结构
任务一:知道摩擦起电现象和原因并了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1
构成毛皮、丝绸、玻璃的微粒是什么?
分子
物质
构成
构成
原子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带正电
1.2 摩擦起电现象
利用身边的器材观察和感受摩擦起电,并思考下列问题:
器材:毛皮、橡胶棒、丝绸、玻璃棒、气球、塑料丝、泡沫小球、PVC管
1. 你是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带电的?
2. 如何知道物体已带上电?
会吸引轻小的物体
活动2
1.3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3
搭建如图所示的装置,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
现象:玻璃棒相互排斥
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活动4
搭建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
现象:玻璃棒和橡胶棒相互吸引
结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活动5
微观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
知识链接:玻璃棒比丝绸更容易失去电子
表示正电荷
表示负电荷
带正电
带负电
1.4 微观解释摩擦起电
玻璃棒
丝绸
带负电
带正电
橡胶棒
毛皮
知识链接:毛皮比橡胶棒更容易失去电子
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子的转移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你能从微观角度解释静电章鱼的成因吗?
你能从微观角度解释与头发摩擦后的梳子吸起小纸屑的原因吗?
梳子
小纸屑
梳子摩擦后
小纸屑
练一练
1.5 静电的利弊
静电打印
静电除尘
油罐车为什么拖着一根“尾巴”?
运送汽油的汽车在行驶时,里面的汽油不断与油槽壁碰撞发生摩擦,使油槽带电,而汽车轮胎是橡胶不导电,油槽带的电荷不能通过它传到地下,会在油槽里越聚越多,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产生电火花,使极易燃烧的汽油发生燃烧爆炸。接地线释放静电防止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