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导学案(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导学案(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4 13:5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程标准 重难点 知识点
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1) 明晰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方向,探讨其形成发展的特点和主要原因。 (2) 理清难民问题的形成、困境,概述解决难民问题的艰巨性。 (3) 掌握各类移民社会不同的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问题,认识美国移民文化在碰撞中发展和新加坡移民文化在融合中重构 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难民问题的形成;国际社会对难民的救助举措;美国移民文化;新加坡移民文化
活动一:明晰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方向,探讨其形成发展的特点和主要原因。
1. 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完成下列表格内容,自主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时间 原因 流动方向
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 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西欧、北美、大洋洲
20世纪 七八十年代 非洲→中东;亚非→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20世纪 90年代 东欧→西欧、北美
2. 根据上表所示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劳动力流动的趋势。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演变对人口迁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活动二:理清难民问题的形成、困境,概述解决难民问题的艰巨性。
1. 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并结合材料,从多角度分析难民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指出难民的困境。
材料 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输出难民最多的国家是叙利亚,其境外流徙的难民高达630万人,其次是阿富汗、南苏丹、缅甸等。
——编译自联合国难民署《2017年全球趋势报告》英文版
2. 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完成下列时间轴,自主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社会对难民的救助举措。指出你认为这些措施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掌握各类移民社会不同的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问题,认识美国移民文化在碰撞中发展和新加坡移民文化在融合中重构。
1. 阅读课本第三子目“学思之窗”,完成下列表格内容,概括美国移民结构变化的阶段特点。
时间 移民结构特点 融入难度
1790年 ________________为主 容易
1901—1920年 ________________为主 容易
1961—1970年 ________________为主 较难
1981—1990年
2. 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拼盘”。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从文化认同的视角谈谈你的看法。
3. 在新加坡牛车水(唐人街),三种宗教相处和谐,安然无虞。根据下列图片所示的内容并结合课本第三子目,概括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特点,并从语言、宗教信仰、建筑、传统文化活动等方面具体说明。
佛牙寺龙华院 马里安曼兴都庙 詹美回教堂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时间 原因 流动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西欧经济发展,缺少劳动力;北美、大洋洲经济发展较快 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西欧、北美、大洋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中东石油工业发展,亚洲新兴国家独立,经济高速发展 非洲→中东;亚非→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20世纪90年代 东欧国家经济困难,出现危机;西欧、北美经济发展迅速 东欧→西欧、北美
2. (1) 趋势: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2) 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养和劳动岗位的分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影响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和社会分层,因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升形成的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科技创新和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活动二:
1. (1) 原因:①自然环境: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农作物以及生活必要补给难以自给自足;一些难民地区大规模的生产活动破坏了当地的生态。②社会环境:国家版图变更;种族、民族、部落、宗教等因素。③政治因素:大国介入、干涉他国内政、强权霸权。④经济因素: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造成的贫富两极分化、粮食短缺与金融危机等。(2) 困境:难民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处境十分艰难。
2. (1) 举措:①1950年;②1951年;③1966年;④2000年;⑤联合国难民署;⑥《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⑦《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⑧世界难民日。(2) 存在的问题:尽管国际社会在难民的人道主义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国际社会要实现让世界不再有难民这一终极目标,仍然任重道远。(3) 原因:①难民问题根源复杂,与各种政治因素交织。②各国难民政策有很大的差异,联合国难民署只是一个协调机构,无法统一各国难民政策。
活动三:
1.
时间 移民结构特点 融入难度
1790年 英国移民为主 容易
1901—1920年 欧洲移民为主 容易
1961—1970年 亚洲和拉丁美洲移民为主 较难
1981—1990年
2. (1) “大熔炉”说反映了美国自建国以来形成的美利坚民族的统一性和美国主流文化的“一体性”。看法:多元文化并存、相互交融,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2) “大拼盘”说反映了美国族群关系中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看法:随着移民结构的变化和欧洲移民比例的下降,美国主流文化的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多元性更为凸显,由此对美国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构成挑战(“多元”非“一体”,如种族歧视、族群冲突)。
3. (1) 特点:新加坡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2) 具体说明:①语言: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②宗教信仰: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③建筑: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④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