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素养目标
1.化学观念:通过阅读教材、生活经验,知道物质具有多样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知道盐的定义,认识几种常见的盐。认识“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的重要性。
2.科学思维:通过教材实验,能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等科学方法处理信息,能根据物质的类别和信息提示预测其性质,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碳酸盐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能主动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标,设计和实施探究方案,获取证据并分析得到结论。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阅读教材、生活经验,知道常见盐的用途,对化学学科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具有积极的认识,发展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保持对化学学习和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
2.教学难点:碳酸盐与稀盐酸的反应。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小苏打牙膏的主要功能组分有:食品级小苏打、生物活性材料(羧甲基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单氟磷酸钠、柠檬酸锌等。口腔中的一些细菌发酵会产生酸性物质,从而腐蚀牙釉质,严重者会造成龋齿。小苏打可以中和口腔pH,以维持口腔良好的酸碱度环境,进而增强牙膏的清洁效果。氟离子和羟基磷灰石针对牙釉质的再矿化保护,可以延缓牙釉质遭受的酸蚀,并填补由于早期酸蚀造成的一些微小的孔隙。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生活中常见的盐
提出问题
1.厨房中用的食盐和工业用盐是同种物质吗?它们有什么区别?
2.在生活中能找到哪些碳酸盐物质呢?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结合生产、生活实例讨论归纳。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
归纳总结 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1.氯化钠。
(1)俗称:食盐。
(2)化学式:NaCl。
(3)存在:海水、盐湖、盐井、盐矿。
(4)物理性质:无色、易溶于水的晶体。
(5)用途:调味、腌制食品,医疗上用于制生理盐水,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选种,工业上用于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
教学拓展 介绍食盐在生活中的妙用:
(1)沐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可使皮肤强健。
(2)鲜花插入稀盐水中,可数日不凋谢。
(3)新买的玻璃器皿,用食盐擦一下,不易破裂。
(4)洗有颜色的衣服时,先用5%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然后洗,则不掉色。
(5)铜器生锈或出现黑点,用食盐可以擦掉。
……
2.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和用途。
名称 化学式 俗称 主要用途
碳酸钠 Na2CO3 纯碱、苏打 用于玻璃、纺织、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碳酸钙 CaCO3 — 可用作补钙剂、建筑材料和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课堂讨论
(1)日常生活中的盐和化学中讲的盐有什么区别?
[日常生活中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而化学中的盐,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一类化合物]
(2)人体每天对氯化钠的摄入量大约是多少?能否过多地食用食盐呢?
(成人每天需3~5 g氯化钠,是为了补充人体因汗水和尿液中排出的氯化钠;过量地食用氯化钠会引发高血压、胃癌等疾病,生活中应尽量少食用食盐,让自己口味淡一些)
探究点二 碳酸盐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什么?碳酸钠、碳酸氢钠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向盛有0.5 g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2 mL稀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两个实验中都有气泡产生,且生成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归纳总结 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碳酸盐、碳酸氢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板书设计
课题3 常见的盐
第1课时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一、氯化钠(NaCl)
1.俗称。2.存在。3.物理性质。4.用途。5.盐与食盐。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组成和用途。
2.碳酸盐与稀盐酸的反应。
作业布置 请完成教材对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