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 2016. 3
制卷人:翁泽坚 审核人:樊有院
第一卷 选择题(第小题2分,30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隋朝 B. 殿试开始于唐太宗
C.明朝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D.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2. 下列关于赵州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隋朝的杰出建筑 B.由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
C.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桥 D.比欧洲类似的桥早700多年
3. 下列反映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史实是( )
A.昭君出塞 B.张骞通西域 C.文成公主入藏 D.车书本一家
4. 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有“贞观遗风”的统治者是( )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5. 唐朝采取的治理国家的机构是( )
A. 郡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丞相制 D. 军机处
6. 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末年的841万户,这是( )
A.贞观之治的成效 B.农业发展的结果
C.开元盛世的成效 D.任用贤能的结果
7.“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明唐太宗统治时重视( )
A.用人和纳谏 B.文化教育 C.科举取士 D.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8.隋朝的统治类似于(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宋朝
9.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1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11.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
A.唐玄宗 B.唐中宗 C.唐太宗 D.武则天
1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共同点是( )
A.轻徭薄赋 B.减轻刑法 C.重视人才 D.善于纳谏
13.下列人物,曾受到唐玄宗册封的有( )
①松赞干布 ②渤海郡王 ③怀仁可汗 ④云南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14.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杨坚 B.杨广 C.杨业 D.杨勇
15.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是在( )
A.581年 B.587年 C.588年 D.589年
16.下列各项中,说明了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要原因是( )
A.国家的统治中心逐渐东移 B.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
C.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D.为镇压北方农民起义提供运输通道
17.“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
A.北京 B.杭州 C. 洛阳 D. 南京
1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指谁的统治(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 唐高宗 D. 武则天
19.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暴虐无道 C.法律严酷 D. 宦官专权
20.与“贞观之治”有关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汉武帝 D.康熙帝
21.下面有关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做法,最值得我们肯定的是( )
①大力发展生产 ②加强武氏家族的统治
③重用有才能的人 ④重用酷吏,打击敌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22.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很多治理国家的名臣,其中被称为“房谋杜断”的是( )
①李斯 ②房玄龄 ③杜甫 ④杜如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3.有人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的“贞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之治”是唐太宗虚心纳谏的结果,下列历史人物中向唐太宗多次进谏,被唐太宗誉为自己的一面镜子的人物是
A.房玄龄 B. 杜如晦 C. 张玄素 D. 魏征
24、谁在位时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A、隋文帝B、隋炀帝 C、唐太宗D、唐玄宗
25、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怀仁可汗 D、渤海郡王
26.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 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
27.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8.右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题名是科考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 ②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③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④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9.“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朝和某一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A.维吾尔族 B.藏族 C.彝族 D.白族
30.学习完隋唐时期这段历史以后,四位同学概括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正确的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C.繁荣与开放 D.巩固统一与社会危机
第二卷 材料题(3题共4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古人称颂它的历史功效:“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古人评论它说:“天下转漕(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
材料三 它的《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它”指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开凿于何时?开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说出“它”的中心A地名是 ,(2分)
南起B地名是 (2分)(即是今: )(2分)
北至C地名是 (2分)(即是今: )(2分)
(4)结合三则材料,如何评价“它”的开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 ( http: / / www.21cnjy.com )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唐语林》]
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2分) 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二,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开元年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以上材料与哪一项制度有关?这种制度形成于什么朝代?完善于什么朝代?什么时候被废除?(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项制度的完善作出贡献的帝王有哪三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玄宗时,新科进士主要考什么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一制度有什么样的影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第一卷 选择题(第小题2分,30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C B C D A D A C C B A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D B B C C D A A C B C B C
第二卷 材料题(3题共40分)
31.(1)大运河
(2)隋炀帝时期开凿(从605年开始)。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洛阳 余杭 杭州 涿郡 北京
(4)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但劳民伤财,是导致隋朝暴政而亡的原因之一。
32. (1)唐玄宗;(2分) 稻和粟。(2分)
(2)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改革漕运制度。(2分)
(3)“贞观之治”“贞观遗风”。(2分)
33. (1)科举制度;隋朝;唐朝;清朝末年(各1分)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各1分)
(3)进士科、明经科(1分) 状元(1分)
(4)诗赋
(5)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1分)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1分)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