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2 农业课件 (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2 农业课件 (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04 15:4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农 业
1.了解农业的概念及农业部门,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的重要性。
2.学会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运用已学过的地形、气候等方面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3.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4.关注家乡农业生产的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农业及其重要性
农业的特点:劳动对象和获得的劳动产品都是生物。
农业部门: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
农业及其重要性
农业地位: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提供农产品,而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除了农产品供给以外,还具有养生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修学教育等新功能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迅速发展,成为重要产业。
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拉长了产业链条,除了传统的农产品生产的中间环节外还包括前期的农业科研、设计等环节,以及后期的农产品加工、存储、运输、营销等环节。现代农业正从传统的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扩展,构建综合性的现代产业体系,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从业。
现代农业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
20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等粮食作物品种相继育成并推广应用,其他农业技术也获得长足发展,中国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得以解决。中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有人说:“这是一个奇迹!”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的差异,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我国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农业部门有何不同?各农业部门主要分布在哪里?
二者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耗 牛
三 河 牛
三 河 马
1.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差异
农业部门 主要分布地区
西部地区 以畜牧业为主 天然草场广布,分布着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种植业 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东部地区 种植业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业 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部的山区
渔业 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有何不同?主要作物有哪些?
二者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地理分界线一致?
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
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
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
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差异
农业部门 熟制 主要作物
北方地区 以旱地为主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小麦、玉米、
大豆、棉花
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东部地区 以水田为主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稻、油菜、棉花
农业与饮食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南稻北麦”之说。南方以米食为主,常将稻米做成饭、粥、米线等;北方以面食为主,常将小麦做成馍、饼、馒头、面条等。
农业与饮食文化
青稞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作物,青稞制成的糌粑(zānba)同酥油、茶叶、牛羊肉是藏民饮食“四宝”,能够帮助藏民适应和抵御高寒的高原气候。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 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
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和土壤等。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科技水平、国家政策等。
2. “因地制宜”的含义
要把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长的地区,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发展农业生产,还要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左图中,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A、B、C、D四地。 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请你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你的理由。
A地:蔬菜、花卉、乳畜业
B地:种植业
C地:林业
D地:渔业
袁隆平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一生求“稻”,天涯逐梦。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与世长辞,在告别仪式上上万人自发为袁老送行。
温室、大棚等通过调节温度、湿度等植物生长条件,突破了植物生长的季节和地域限制。
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根本改变了人工劳作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华北、西北等缺水地区大力推广滴灌、喷灌技术。该技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按需按量灌溉,既能提高产量,又能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
采用无土栽培具有节省耕地、省工省力、省水省肥、绿色环保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小麦在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西南麦区最早于每年5月上旬开始陆续收获;长江中下游麦区5月下旬开始收获;华北麦区“六一”前后开始大面积收获,6月下旬基本结束作业;西北麦区最迟,约7月中下旬收割完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不同麦区小麦收割时间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收割习惯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地形因素
2.浙江省金华市为了提高农田综合利用价值,采用“小麦+单季稻”的旱水轮作模式,对比原来只种一季水稻,这样的种植模式( )
A.节约了水资源 B.减少了劳动强度
C.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D.增加了土壤肥力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线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乙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
C.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①④两河春汛的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河流流量大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读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判断,山东鲁花集团生产花生油的国内主要原料来自(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南部沿海
6.从农作物的分布来看,按照对热量需求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甘蔗、油菜、甜菜
B.甜菜、甘蔗、油菜
C.甜菜、花生、甘蔗
D.花生、甜菜、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