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分析赏鉴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姚鼎笔墨简洁,用词传神,真切生动,以神韵为宗的语言特色,体会文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学习写景方法。
4.通过反复吟咏,运用联想、想象感受泰山的山水美、文化美。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学习写景方法,运用联想、想象感受泰山的山水美、文化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一李斯《谏逐客书》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到此观。——张养浩
中国的文人,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排解的泰山情结。泰山于他们而言,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具象,一种心理象征。泰山名人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世界各地的人向往。泰山群峰巡视大地,像帝王检阅他的疆域;泰山脚踏齐鲁大地,身披万古星河,为华夏展示文明的力量。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来领略泰山蓄势了千万年的磅礴气势和文化美。
二、了解泰山——五岳独尊。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古称东岳,别称岱宗、岱岳,与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 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誉,位于山东泰安,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 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 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主体在泰安市城北,总面积436平方公里,海拔1524米。 北距“泉城”济南60公里,南去孔子故乡曲阜7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泰山为五岳之首。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 四绝。泰山还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也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使之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三、了解作者以及“记”这种文体的相关常识。
1.作者。
姚鼎(1732—1815),字姬传,清代桐城(今属安徽)人,因书斋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清代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 者。与方苞、刘大槐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四库全书》纂修官等。乾隆三十九年(1774)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其后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南京钟山等书院四十年。
姚鼎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诗序、碑传之类。他的散文简洁精练, 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是桐城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2.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 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榭和姚鼎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因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条理清晰,简明达意。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的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代表作 品如方苞的《送左未生南归序》《武季子哀辞》、姚鼎的《登泰山记》等。
3.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课内学过的作品有:《核舟记》(明朝魏学湃)、《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和《登泰山记》(清朝姚鼎)。《登泰山记》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
四、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
2.读音检测
山麓雕砌 山 巅 徂徕 悬崖 石磴 须臾 樗蒲戊申
岱祠姚鼎 绛皓 膝盖 石罅 佝偻 若偻
3.重点文言字词。
(一)通假字
①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通“彩”)
②石头黑色,多平方,少圜(通“圆”)
(二)多义词
①阴:其阴,济水东流(山的北面)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暗)
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暗中)
②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当初)
余始循以入(开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
③望: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声望)
在丁卯三月之望(阴历十五日)
④坐: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坐在)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
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
⑤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看)
⑥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看待)
(三)词类活用
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向西;向东。名作状)
②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照,名作动)
(四)古今异义词
①阳谷皆入汶(古义:山南水北谓之阳。今义:阳光,表面上)
②至于泰安(古义:由“至”和“于”组成,到达。今义:表另提起一件事情)
③多平方(古义:方方正正的,指山石。今义:数学用语)
(五)特殊句式
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判断句)
②余所不至也(判断句)
③(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省略句)
④多松,生(于)石罅(省略句)
⑤余始循(之)以入(省略句)
4.根据注释自由朗读文章。以小组为单位,理清文章思路并用一句话概括每节内容。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二段: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艰难登山的经过。
第三段:观日出的过程及日出时雄浑壮丽的景象。
第四段:写泰山的古迹建筑群与石刻,反映其悠久历史与人文气息。
第五段:总结泰山的景物特征和冬季景色特点。
最后一句“桐城姚鼎记”,交代作者,这是游记常见的格式。
5.讨论:作者是从什么地方出发的?登山的方位在哪边?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出发,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6.小结:文章一段写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第二段写登泰山的经过。第三段写观日出的情景。第四段介绍泰山的名胜古迹。第五段介绍泰山冬天的景色。全文不足五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
五、布置作业。
巩固重点字词,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六、板书设计。
登泰山记
姚鼐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
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怎样精彩地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呢?让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课文,深度解析。
(一)分析第一段。
1.汶水、济水怎样分流?
明确:“泰山之阳,……阳谷皆入济”。首先介绍泰山突兀于汶、济二水之间,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济水淙淙东去,“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出万壑争流的景象,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2.古长城在哪里呢?
明确:“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句既点出古长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处,成为两水分界线,又写出泰山形势之险,依山筑城。作者在长城前加一个“古”字,意在说明这不是秦汉以后得万里长城,而是春秋时代齐国所修建的长城。
3.作者是怎样介绍日观峰的?
明确:“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以古长城为参照物写日观峰,既点明泰山最高点,也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4.小结:作者用由面(两水)到线(古长城)再到点(日观峰)的写法,为后文的叙述设下伏笔。这一段在登泰山之前,勾勒出了泰山的轮廓。
(二)解读第二段。
1.翻译第二段: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穿过泰山西地的山谷,越过长城的界限,到达了泰安。这月的二十八日,与朋友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从南面的山脚攀登。全程四十五里,路都有是石头砌的石阶,那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的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间的那一条山谷绕着泰安城边流过,这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我们一开始就沿着这条谷进了山,走了一小半路程,越过中岭 ,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就到了它的顶峰。古时登山,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山,天门就在道中。东面的山谷,古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们没有到达的地方。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高崖横在路上的地方,世人都称为“天门山”。一路上云雾弥漫冰滑难走,台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登上山顶,青山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城郭,在夕阳的照耀下,汶水、徂徕好像一幅图画,半山腰停留的云雾,好像一条腰带似的。
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的重点。本段的行文思路: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登山的过程,再写所见的美景。
3.登山的时间及自山麓至山顶的路线是怎样的?
明确:时间: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点明节令,为下文作铺垫。
登山路线: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由南麓登,始循(中谷)进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作者仅用十九个字便写出登山的全过程。
4.请用一个字概括途中景象的特点,并说明是如何在文中体现的?
明确:可以用“险”字概括途中景色的特点。通过“崖限当道,世谓天门”、“雾重冰坚,磴滑难攀”体现出来。
5.沿途和登上山顶以后见到了什么景色? 你能把这幅瑰丽的风景画描述出来吗?
明确: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一幅其妙无比的泰山夕照图,尺幅千里呼之欲出。座座青苍的山峰,身披皑皑的白雪,银光照亮了南天,苍山与白雪相互衬托,雪光与日光交相辉映,凭高俯瞰,远处古老的泰安城郭恬静地沐浴着夕阳的余辉,汶水和徂徕山相依拥抱,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宛如轻柔的腰带在飘荡,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似动非动,别具风味。
6.作者描写山顶上的景色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动静结合、拟人、比喻手法:
“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
“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
“居雾”以静写动,写出雾的轻,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云雾的 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
7.你认为这幅风景画中哪些词语用得精妙?
明确:(1)苍山负雪: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由被动变为主动,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银装素裹,富有神韵。
(2)明烛天南:“烛”是一种光化反应。晴日直射雪山,雪山又把吸收的光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
(3)半山居雾:一个“居”字,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静谧,而且增强了山间云雾缭绕不绝的高峻之感,创造出云雾全然凝滞不动的静穆而奇妙的境界。
这几个词写出了山静中的动态,雾动中的表态。
8.找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其作用。
明确:“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游兴之豪创造了条件。
“历”“穿”“越”“至”,一气读来感到作者不辞旅途漫长、行程艰辛,顶风冒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归返自然,纵情登山。其游兴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9.小结:这一部分可分三层:①写京师到泰安的旅程,介绍旅游路线。②写从泰山南麓到山颠的路线。③写登上泰山山顶,极目远眺泰山南部的景色,描绘了夕阳下泰山的景象。旅途远,登山难,景色秀。日期和天气状况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登上山巅,看见一座座青山披着皑皑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沐浴在夕阳中,宛如图画;环绕在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这一切,怎不令人心旷神怡?作者的兴奋和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三)研习第三段。
1.这段主要写什么?与夕照图相比有何不同?
明确:主要描述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全文的中心。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无比壮丽的泰山日出图。如果说夕照图画面明净,色彩柔和,景象恬静,充满阴柔之美,那么这幅日出图则色泽炽烈,气势雄阔,生机勃勃,对比映衬之下,足见其阳刚之美。
2.作者写了哪些自然景观?重点写了什么?
明确:写了大风、积雪、云雾、雪峰、朝霞、太阳、大海、远山,重点写日出时“极天”的变化。
3.作者的观察顺序、描写顺序各是怎样的?
明确:(1)观察顺序:
由暗到明(稍见云中……→正赤如丹…… )
同近到远(自足下……→极天云一线异色)
由东到西(亭东……→回视日观以西峰)
(2)描写顺序:
日出之前(大风、积雪、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日出之时(一线异色、五彩、正赤如丹、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之后(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总结:这一部分描写日出的情景。按时间顺序写,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景色。第三段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描写景物的变化。
4.品味作者描写日出善于抓住景物特征的写法。
明确:(1)日出之前的情景,“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云雾弥漫,不但写出“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劲急的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风力之急,气候之寒,积雪之多,使人感同身受。
(2)以摴蒱比喻雪中的远山,拔地参天的山峰,竟然小如摴蒱。作者抓住远山又白又小的形、色特点,显得十分贴切。再从这一判断句式来看,作者先写直觉(像何物),进而判断出实际是什么(山也),完全符合观察的过程,显得十分真实。这是一幅云雾中的山的静态图。
(3)写日出之时的景观,着重观察描绘日出前后色彩的变化。以静衬动,是一幅流动着色彩美的动态图。从“一线异色”到“须臾成五彩”到“正赤如丹”“红光动摇承之”,写出了倏忽万变的壮美景象。一个“承”字,把旭日写得仿佛有一双巨手轻托着徐徐上升,又以汹涌着、摇动着、充满无穷生命力的红光为衬托,情景愈加显得奇丽。紧接一句“或曰:此东海也”,好像是谁突然发现,惊呼了一声,引发了我们对日出的壮观景象进行想象:原来太阳是从一片红光闪耀,涵澹澎湃的东海之中升起来的。至此,气势磅礴的日出奇景,用寥寥数语,描绘得宛然在目,而且层次分明。
(4)“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作者由东而西,由高到低,写晨曦中山峰绚丽多姿,是一幅奇异的立体风光图。没有一个字写冰雪,却使我们能够从它的形象中想象到。而“或得日,或否”的山峰,尽管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皆若偻”。作者回头西望,日观峰以西的山,阳光照射到的,呈现红色;照不到的,依然白色。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令人想起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小,一览众山小。”
(四)分析第四段。
1.翻译:日观亭的西面有祭示泰山之神的东岳大帝的庙宇,又有一座碧霞元君祠。历代皇帝行宫在碧霞行君祠的东边。这天我们还观看了路上的的石刻,从盲显庆以来,那些远古的石刻的字迹全都磨损不清楚或缺失。偏僻的,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看。
2.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泰山的人文景观,行以日风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点缀于日观亭附近或下山路上的建筑和石刻等名胜古迹,可说是一幅日观峰古迹图。这里简要介绍一些泰山的建筑和古迹,既增强了游记的知识性,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五)研习第五、六段。
1.翻译:山上石头多,土少,石头是青黑色的,大多是方方正正的,很少有圆的。杂树少,松树多,松树长在石头的缝隙中,都是平顶。遍地冰雪,没有瀑布,没有鸟兽的声音和踪迹。到石观峰的几里以内没有树,而积雪很厚,和人的膝盖平齐。桐城人姚鼐记。
2.第五段写了什么内容?为这幅画命名。
明确: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作者以“三多”“三少”“三无”,用简明的文字,扣住时令,概括出泰山石多松多的高山特色,同时也以此写出泰山之冬的特殊景观:石峰峻峭,青松苍劲,冰雪覆盖,鸟兽飞绝。这种静美,给我们以和谐的色调感。游览结束之时,作者又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泰山之冬印象图,这幅图画,犹如风光影片的结尾,最后再给你一瞥全貌,虽无细部刻划,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总体印象。
3.从第五段中找出泰山“三多三少三无”的自然景观。
明确:“三多”是:多石、石多平方、多松; “三少”是:少土、石少园、少杂树;
“三无”是: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4.小结:以极平实简练的语句,将景物进行对比,写出泰山有别于其他名山的特征。虽无细致的刻画,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语言简练,准确生动,紧扣时令特点,体现了桐城派文章 “雅洁”的特点。
三、体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四、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写景始终围绕着作者的游览活动进行,对整个游览过程的记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同时又对其活动裁剪得当,有主有从,一线贯穿,引人入胜。
2.记述整个活动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即以日观峰为中心贯穿全篇,不仅使结构严谨,而且牢牢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3.语言简洁明快,描述鲜明生动,特别是描绘极其富有特征性。语言精当,形象动人。句式多变,用词灵活传神。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既增添了游记的神秘色彩,又可唤起读者的想象力。
4.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泰山地理既名胜古迹沿革变迁的知识积累,作者对泰山早就有过一番研究,所以写泰山地理形势、登山路径和山上古迹得心应手。
5.仅着意于游览过程的记述、时令特征的描绘和景物的刻画,较少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和议论。
五、总结全文。
本文是山水游记中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全文共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自己在农历除夕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与友人一起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设计。
1.背诵全文
2.选取你去过的一个景点,仿照本文的写作方式,写一篇游记。
七、板书设计。
登泰山记
姚鼐
地理环境——汶水、古长城
交代日期、天气状况、路线——过程险爱名山大川
傍晚登顶看雪后初晴的山、看日出——瑰丽、雄浑、一览众山小热爱祖国
总写泰山特点——“三多”“三少”“三无”
“桐城派”“记”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