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同步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zǎo xiè nì méi yù
洗( ) 机( ) ( )反 ( )瑰 疆( )
答案:澡 械 逆 玫 域
解析:
分析:澡:沐浴全身,引申为保持节操:洗~。~盆。~堂。~雪 ;械 :解释为器物,家伙:器械。机械。武器:械斗。军械。缴械投降。木枷和镣铐之类的刑具;逆:方向相反,与“顺”相对:~流。~行。~风。~转;玫:〔~瑰〕a.美玉;b.落叶灌木,枝上有刺,花有紫红色、白色等多种;域: 形声。从土,或( yù)声。土,表示疆土。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2、 多音字组词
xuán( ) zhuǎn( )
旋 转
xuàn( ) zhuàn( )
zhù( )
著
zhuó( )
答案:旋转 旋风 转身 转圈 著名 执著
解析:
分析:旋:xuán转动:~绕。~转。~舞。~梯。~律。盘~。天~地转。xuàn打转的:~风。;临时(做):~吃~做;转 zhuǎn 迁徙;流亡:老弱~乎沟壑。;不直接的,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zhuàn旋转:车轮飞~。;使旋转:~动地球仪。著zhù.显明,显出:~名。~称。显~。昭~。卓~。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掌握
3、 我是拼音小能手
róng yù chú chuāng juān zèng zhuó yǒu chéng xiào
( ) ( ) ( ) ( )
dòng jiāng jī’ è xī wàng sī kōng jiàn guàn
( ) ( ) ( ) ( )
答案:荣誉 橱窗 捐赠 卓有成就 冻僵 饥饿 司空见惯
解析:
分析:荣誉:由于成就和地位而得到广为流传的名誉和尊荣。橱不要错写成厨;卓有成就: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事方式很有效果。冻僵:又称意外低温,是寒冷环境引起体温过低所导致以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损伤为主的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司空见惯 :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拼写能力
4、 写出近义词
敏锐—( ) 司空见惯—( ) 无独有偶—( )
答案:敏感 屡见不鲜 成双成对
解析:
分析:敏锐的意思是感觉灵敏,眼光尖锐司空见惯:看的对了。不以为奇。无独有偶: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屡见不鲜:屡:多次;鲜:新鲜,新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成双成对:配成一对,多指夫妻或情侣。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
5、 写出反义词
锲而不舍—( ) 司空见惯—( ) 敏锐—( )
偶然—( )
答案:半途而废 鲜为人知 迟钝 经常
解析:
分析:敏锐的意思是感觉灵敏,眼光尖锐;司空见惯:看的对了。不以为奇。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半途而废 :比喻事情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
6、形近字组词
挤 ( ) 蜗( )
济 ( ) 锅( )
贴 ( ) 设( )
沾 ( ) 没( )
答案:排挤 济州 蜗牛 锅贴 贴纸 沾染 设置 没有
解析:
分析:“挤与济”要注意区分偏旁,“挤”是提手旁,而“济”时“氵”旁;“蜗”字时虫子胖,组词为“蜗牛”,“锅”的组词为“锅贴”;“贴与沾”的偏旁不同,学生书写时要注意区分,以防认错;“设要”为“讠”旁,“没”为“氵”旁。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7、选出带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挪(nuó luó)动 杂拌(bàng bàn) 枯(kū gū)萎
掺和(he huó) 蜷(quán qián)腿 截(jié jué)然
答案:nuó bàn kū he quán jié
解析:
分析:挪:移动:~动。~移。~借。~用。2.揉搓:~挲。~绳破篾;拌:搅和:搅~。~和(huò);枯: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萎。~槁。~荣。~鱼衔索;和: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截:割断,弄断:~断。~开。~取。~面。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音的掌握
8、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今天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最然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但是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9、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普通 普遍
(1)洗澡是一件非常( )的事情。
(2)这是一种非常( )的现象。
兴趣 趣味
(3)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超大( )
(4)这是一道( )性很强的物理题目。
答案:(1) 普通(2)普遍(3)兴趣(4)趣味
解析:
分析:普通:平常;一般 普通人 普通科学课程普遍,即常见、全面之意,指广泛而有共同性,它与特殊相对应,或错或对。兴趣:兴致;由爱好而产生的愉快情绪。趣味; 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爱好.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10、补充完整词语。
司( )( )惯 无独( )( )
见( )知( ) ( )( )不得
追( )求( ) ( )而不( )
答案: 空见 有偶 微 著 求知 根 源 锲 舍
解析:
分析: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无独有偶; 独:一个;偶:一双。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11、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想,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含义是指人要多问,勤思考,留心生活。
(2)谢皮罗教授在放掉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真理。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偶然中发现紫罗兰变化而发现真理。
奥地利医生发现梦的有关现象。
(3)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解析:
分析:谢皮罗教授在放掉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真理。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2、填入合适的词。
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锲而不舍
(1)“故圣人______,睹始知终。
(2)夏日里的故乡,偶尔烈日当空也能下着绵绵细雨,可对于我们却是______的事情。
(3)“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________”。
(4)面对困难我们只有_______地找寻战胜他们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答案:(1)见微知著(2)司空见惯(3)无独有偶(4)锲而不舍
解析:
分析: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无独有偶; 独:一个;偶:一双。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点评:对词语意思的掌握
13、缩句。
(1)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事迹激励着我们。(2)兵马俑吸引了参观者。(3)江河里排着船。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对缩句的理解和掌握。
14、扩句。
(1)我和小刚来到市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玲玲做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点落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和小刚一起来到农贸市场。 (2)活泼可爱的玲玲认真地做操。 (3)豆大的雨点哗哗地落下来。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点评:考察学生对扩句的掌握
15、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本文的论点是( )。
A人们重视很尊重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B要发现真理,说难不难,说不容易并不容易。
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D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2)这篇文章在表达上比较突出的特点是( )
A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
B前后照应的写法
C运用比较的写作方法
答案:(1)C (2)A
解析:
分析: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6、辨认下列个字后,在分别组词
僚 潦 嘹 燎
官( ) ( )草 ( ) 亮 星火( )原
答案:僚 潦 嘹 燎
解析:
分析:僚(liáo) (1) 官:官~。(2) 旧指同在一起做官的:~属(下属的官吏)。~友。~佐。幕~。(3) 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谓。(4) 郑码;潦,多音字。一是读音lǎo。意指雨水大或路上的流水,积水。二是读音lào;古同“涝”,雨水过多,水淹,积水。嘹 liáo ㄌㄧㄠˊ 1. 〔~亮〕声音响亮,如“歌声~~”、“~~的军号声”。 2. 〔~唳〕响亮而漫长的声音,如“远而听之,若游鸳翔鹤,~~飞空。燎:挨近火而烧焦:把头发~了。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区分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2)你们不能破坏环境.。
解析:
分析: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句式。陈述句是用来描述 ( http: / / baike. / view / 49126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一个事实 ( http: / / baike. / view / 2857.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部分句子都是陈述句。在陈述句中动词在第二位。第一位可以是主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209.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也可以是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还可以是宾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39.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而不管句子怎么变,动词 ( http: / / baike. / view / 26589.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或者助动词 ( http: / / baike. / view / 78719.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总是在第二位。主语的位置则总是在动词的两边,要么在第一位,要么在第三位。当出现助动词或情态动词时,助动词或情态动词 ( http: / / baike. / view / 19031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在第二位,行为动词 ( http: / / baike. / view / 875187.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在最后一位。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型转换的运用。
18、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某事物常见,就不觉得奇怪了。( )
(2)并非只此一个,还有可以一个和他配对。( )
(3)对事物寻根究底,要搞个明白。( )
答案:(1)司空见惯 (2)无独有偶 (3)打破沙锅问到底
解析:
分析:司空见惯:形容某事物常见,就不觉得奇怪了。无独有偶:并非只此一个,还有可以一个和他配对。打破沙锅问到底:对事物寻根究底,要搞个明白。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解释的掌握。
19、用“充”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1)科教兴国这个策略( )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2)这个产品畅销,货源也( )。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很不错,语言优美,内容也( )。
答案: (1)充分 (2)充足 (3)充实
解析:
分析:(1)充分①足够:理由不充分|时间不充分|充分的准备|充分的信心。 ②副词。尽量: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词语分开解释: 充 : 充 chōng 满、足:充足。充足,指足够;饱足;饱满。语出《后汉书·窦武传》:“﹝ 武 ﹞在位多辟名士,清身疾恶,礼赂不通,妻子衣食,裁充足而已。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
20、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为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镂刻 B隐约 C多次 D停止 E明显 F理解 G根源
(1)百( )思不得其解( )
(2)见微( )知著( )
(3)锲( )而不舍( )
(4)追根求源( )
答案:(1)C F (2)B E (3)A D (4)G
解析:
分析:百思不得其解: 百,多次;解,理解,解释。同百思不解 ( http: / / baike. / view / 63396.htm" \t "_blank )。多次、反复地思考也无法理解。 表示对事情感到十分意外或十分复杂,不可思议,也比喻对事情百般思索也没有结果。见微知著,意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 http: / / baike. / view / 97191.htm" \t "_blank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即不断地镂刻。意为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追根求源,成语,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同“追本溯源”。出自张周《步履艰难的中国》第四章:“追根求源,倒溯黑幕,岑长进现出了面目。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义的掌握
21、回顾课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 ),有所( ),有所( ),有所( )。
(2)( )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若干个问好后,( )能发现真理。
答案:(1)发现 发明 创造 成就
(2)只要…那么…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2、照样子,写成语(至少两个)
(1)世上无难事(五字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思不得其解(六字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快刀斩乱麻 民以食为天
(2)不分青红皂白 万变不离其宗
解析:
分析:快刀斩乱麻:比喻办事果断,爽快地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民以食为天: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说明了民食的重要。食:食物,吃的东西。不分青红皂白 :皂:音造,黑色·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又作“不问青红皂白”。万变不离其宗:道家哲学。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指事物时常变化我们办事要注意观察其变化,处变不惊。在没有变化时我们进行提前准备,将事物的变化加以充分考虑。解决千变万化的事态发展。
点评: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
23、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①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②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认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③综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④就拿洗澡来说吧,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旋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方向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之所以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旋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旋涡 ;在赤道,则 。他的这种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
⑤无独有偶。在六十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形成了两大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书。
⑥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眼珠子突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儆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的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妻子和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成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次数和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⑦洗澡水的旋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那些科学家们却从中发现了真理。由此可见,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就能从平常的事情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⑧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文章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画线句中和“?”指 ________,“!”指 ________。
(3)谢皮罗教授发现洗澡水的漩涡与地球的白转有关,他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 ____________ ;在赤道,则__________ 。”
(4)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就能有所发现、发明、创造、前进。
(2)疑难问题 答案 (真理)
(3)将向顺时针方 向旋转 不会形成漩涡(意思对即可)
(4)运用了举例论证(例证法),举生物学家密卡尔逊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大都善于从平常事情中看出问题,追究根求源,找到真理。
解析:
分析: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就能有所发现、发明、创造、前进。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