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5课《手指》同步练习
1、根据课文看拼音写汉字。
zī tài xìng gé mǔ zhǐ sāo yǎng yáo tiáo
( ) ( ) ( ) ( ) ( )
qiáng yìng tang huáng
( ) ( )
答案:姿态 性格 拇指 搔痒 窈窕 强硬 堂皇
解析:
分析:姿要注意不要写成资,拇要注意与母不要弄混,这两个字同音不同字。窈窕要注意写的时候不要丢笔画。堂皇的皇不要写成黄。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2、多音字组词
nǐng( ) pēn( )
拧 喷
nìng( ) pèn( )
bó ( )
薄 bò ( )
báo( )
答案:拧螺丝 拧脾气 喷发 喷香 单薄 薄荷 薄厚
解析:
分析:拧nǐng扭转,控制住东西的一部分而绞转:~螺丝钉。nìng倔强,别扭,不驯服:~脾气。喷 pēn散着射出:~出pèn香气扑鼻:~香的热馒头。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掌握
3、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汉字)
hún lǚ yōu zàng chóu sāi
梅花 ( ) 一( ) ( )芳 埋 ( ) 忧( ) ( )边
答案 :魂 缕 幽 葬 愁 腮
解析:
分析:“魂”字易写成“混”,要注意这两个字的组词不相同;“一缕”要与“屡”区分开。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4、写出近义词
强硬—( ) 显示—( ) 秀丽—( ) 机敏—( )
答案:刚强 展示 秀美 机灵
解析:
分析:强硬; 强有力;坚决不退让。
秀丽:清秀优雅,美丽脱俗。泛指风景优美也指人的样貌清秀靓丽。
机敏,指机警敏锐,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快;或形容动作敏捷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
5、写出反义词
寂静—( ) 瘦弱—( ) 难看—( )
答案:喧闹 肥胖 俊俏
解析:
分析:寂静:停止的,与“动”相对:静止。静态。静物。平静。风平浪静。 没有声音:安静。寂静。僻静。冷静。肃静。瘦弱:肌肉不丰满﹐虚弱无力。俊俏:漂亮;美丽;容貌俊秀俏丽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
6、形近字组词
涕( ) 憎( ) 渺( ) 拳( ) 骚( )
梯( ) 增( ) 沙( ) 卷( ) 搔( )
递( ) 赠( ) 纱( ) 券( ) 蚤( )
答案:流涕 梯子 传递 憎恨 增加 赠与 渺小 沙子 纱布
拳头 卷子 入场卷 骚痒 搔痒 跳蚤
解析:
分析:涕梯递着三个字的偏旁和字音均不相同,涕读tì,梯读tī,递读dì;渺沙纱这三个字偏旁字音全不相同,渺读miǎo 沙读 shā 纱读shā, 因此在组词中要注意观察字形,才能准确的回答这道题。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7、照样子写词语。
随时随地 ______ _______
直直落落 ______ _______
答案:无时无刻,十全十美;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解析:
分析: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对AABB式ABAB式成语的掌握。无时无刻:时时刻刻。表示毫不间断。十全十美:十分完美,毫无欠缺。清清楚楚:清晰明白有条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平静的( ) ( )的月光
刻苦地( ) ( )地款待
答案:平静的(湖水) (皎洁)的月光
刻苦地(学习) (热情)地款待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9、指出下列各句是联想句还是拟人句。
(1)小虫子在田野里唱歌。( )
(2)桂林的山真险啊,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去。( )
(3)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路通向遥远的陕北。( )
(4)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
答案:(1)拟人句 (2)联想句 (3)联想句 (4)拟人句
解析:
分析: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蒸融:被初升的太阳热得融化,蒸发消融 。联想句是从一个事物而联想到另一个事物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音的掌握程度
10、我会选
窈窕(yǎo yáo) 曲线(qū qǔ)
冲撞(zhuāng zhuàng) 薄弱(báo bó)
差异(chà chā) 憎恨(zēng zèng)
答案:窈窕 (选第二个,一声yao) 曲线( √qū qǔ)选第一个
冲撞(zhuàng √) 薄弱( bó√ )
差异(chā√) 憎(zēng√)
解析:
分析:这道题考察学生对字音的理解与掌握,窈窕 (选第二个,一声yao) 曲线( √qū qǔ)选第一个 冲撞(zhuàng √) 薄弱( bó√ )差异(chā√) 憎(zēng√)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音的理解与掌握
11、我会补
( )胭脂 ( )药末 ( )戒指 ( )笔杆
( )胡琴 ( )耳朵 ( )鼻涕 ( )算盘
( )螺丝 ( )纽扣 ( )电话 ( )枪机
答案:研 蘸 戴 推 动 拉 掏 抹 打 拧 解 打 扳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2、照葫芦画瓢(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用上加引号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树叶落在地上,只是被人踩踏、清理干净而已.
解析:
分析: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72737390&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只要被模仿的是句子的形式,不管是单句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292291&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或复句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295190&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都列入仿句。仿句从修辞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32959&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角度研究句式是对语言现象的动态分析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3557927&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偏重于运用,主要解决怎样做到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鲜明、有力的问题。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仿句的掌握
13、我能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
简单 简陋 简要 简朴
(1)周总理的生活十分( )。
(2)这家人住在村子里一座( )的小屋里度日。
(3)这道题的要求是,让我们( )地说出这段话的含义。
(4)有的人觉得这次考试的题目很难,但我觉得很( )。
陈设 摆设 陈列
(5)这件屋子里( )了很多装饰物 ( http: / / cpro. / cpro / ui / uijs.php adclass=0&app_id=0&c=news&cf=1001&ch=0&di=8&fv=18&is_app=0&jk=b3dbc34531eb456e&k=%D7%B0%CA%CE%CE%EF&k0=%D7%B0%CA%CE%CE%EF&kdi0=0&luki=2&n=10&p=baidu&q=73079015_cpr&rb=0&rs=1&seller_id=1&sid=6e45eb3145c3dbb3&ssp2=1&stid=0&t=tpclicked3_hc&tu=u1682154&u=http%3A%2F%2Fwww%2Efrjy%2Ecn%2Fyuwen%2Frenjiaoban%2Fliuxia%2F2012%2D01%2D20%2F54484%2Ehtml&urlid=0" \t "_blank )。
(6)博物馆里( )着许多珍贵的文物。
(7)在一个家居设计中,家居( )在整个设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答案:(1)简朴 (2) 简陋 (3)简要 (4)简单
(5)摆设 (6)陈列 (7) 陈设
解析:
分析:简朴:形容(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陈设简朴ㄧ衣着简朴。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简要:简单扼要。摆设:指陈设;陈设之物。也比喻指空有形式而不起实际作用的东西。陈列:是指把商品有规律地集中展示给顾客。
点评:考察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14、请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堂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养尊处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堂皇:形容气势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解析:
分析:堂皇:形容气势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解释的掌握。
15、对号入座
差别 差异
(1)在我国,城市与农村( )太大了。
(2)外挂南北上气候( )很大
分别 区别
(3)我去和你去有什么( )吗?
(4)这对双胞胎姐妹外表几乎没什么( ),但性格大不一样。
答案:(1)差异(2)差别(3)区别(4)分别
解析:
分析:差异,指区别;不同。
差别,指形式或内容上不同的地方;区别。
区分,指分开来两个不同的事物。
区别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间的不同,一般是在存在共同点的情况下说有"区别"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
16、看看下列句子是写的哪个手指的特点?填在括号中
(1)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 )
(2)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上并不出力。( )
(3)它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
(4)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舞蹈演员作兰花指时,他们是最优美的两瓣。( )( )
答案:(1)大拇指 (2)中指 (3)食指 (4)无名指和小指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手指》这篇课文的作者时( ),本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 )进行描写,阐述了( )的道理。
答案:丰子恺 姿态和性格 团结就是力量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8、根据提示写出含“手”字的词语。
形容高兴地( )
形容慌乱的( )
形容毫无办法的( )
形容医术高明的( )
答案:手舞足蹈 手忙脚乱 手足无措 手到病除
解析:
分析: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手到病除:刚动手治疗,病就除去了。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很好,解决问题迅速。
点评: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19、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并体会其好处。
( )的挪回去 ( )地跨过
( )地回去 ( )的双眼
( )的痕迹 ( )的日子
答案: 轻轻悄悄 伶伶俐俐 赤裸裸 凝然 游丝样 新来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分析:伶伶俐俐 :(1)机灵;灵活,(2)轻盈;轻巧,(3)爽快;干脆。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20、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意想( ) ( ) ( ) ( )虚席
无( )奈( ) 伶伶( ) ( )
目不( ) ( ) 莫名( ) ( )
答案:意想不到 座无虚席 无可奈何 伶伶俐俐 目不转睛 莫名其妙
解析:
分析:意想不到:料想不到,没有料到。座无虚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无可奈何 :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伶伶俐俐 :(1)机灵;灵活,(2)轻盈;轻巧,(3)爽快;干脆。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1、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
(1)这段话写出了大拇指( )的特点。
(2)作者写出了五根手指哪些不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平平常常的手指给了你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吃苦耐劳
(2)大拇指虽然形状算不上美,却很吃苦耐劳,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而且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中指曲线优美,养尊处优,工作时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担能力薄弱,工作时只是其它手指的附庸。
(3)各有各的优点,团结起来力量大。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2、通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 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②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③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④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3、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大 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 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 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sāo)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 窈(yǎo)窕(tiǎo),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 他去试探或冒险;秽(huì)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 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niǔ)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 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每 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 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 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miǎo)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tì)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舞蹈演 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zèng)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他_____身体最长,_____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
(3)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 (2)因为 所以 (3) 我觉得文中的中指做事沽名钓誉、华而不实.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4、课外阅读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 ”一个
“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逐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填空。
①“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 。
②“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 。
(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的科学幻想是 。
(3)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 。
答案(1)①莱特兄弟; ②两个孩子猛追着一只断线风筝。
(2)“飞”向天空。
(3)发明了螺旋桨飞机。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