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生物(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生物(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04 16: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2024-2025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学科
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②→③的过程发生在左右锁骨下的静脉处
B. 内环境稳态仅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C.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
D. 内环境是由①②③共同组成的,被称为体液
2. 在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会有很多信息分子参与。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信息分子都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至靶细胞附近
B.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总会引起钠离子内流
C. 胰岛素作用于肝细胞后,总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D. 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参与体液调节过程,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化
3. 下图是人体体温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往往高于正常水平
B.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C. 刺激经下丘脑作用于胰岛B细胞并使之分泌激素的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
D. 抗体2作用于靶细胞,导致该患者体内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均可能偏高
4.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过程中涉及的“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B. 在静息电位的形成和恢复过程中,钾离子只能从膜内流向膜外
C. 神经递质可由突触前膜释放,也可由突触前膜回收
D. 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可以是树突→细胞体→轴突
5. 心肌细胞属于可兴奋细胞,其电位变化的机制与神经细胞相似。如图A 、B分别表示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可分为0~4期)时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作电位产生时,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消耗能量
B. 产生动作电位时心室肌细胞与心房肌细胞的膜电位变化的幅度是相同的
C. 3期时间段内,心室肌细胞的钾离子通道开放数量可能比心房肌细胞多
D. 若增大对心房肌细胞刺激的强度,则其动作电位峰值会高于心室肌细胞
6. 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B. 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 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也可以进行
D. 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小
7. 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人体会出现体温上升、血管状态发生变化等现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躯体的运动和体温维持过程中均存在分级调节机制
B. 内脏感觉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C. 脑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分工明确,独立地调控机体的生命活动
D. 运动中体温上升是自主神经系统使机体产热量升高、散热量降低所致
8. 研究发现,某动物通过训练能记住并避开某种气味,训练的方法是接触这种气味时伴随着电击。该记忆由一种被称为蕈形体神经元的细胞管理,其机制如图1、图2所示。电击能将多巴胺传递给蕈形体神经元,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存储了将电击与气味联系起来的记忆,但这段记忆很快就会被遗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某动物避开某种气味的反射建立过程,是气味与电击关联形成的
B. 压力和睡眠等因素,会影响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含量
C. 反射建立过程中,气味由非条件刺激转化为了条件刺激
D. 记忆和遗忘的启动,可能与多巴胺分子数量和识别多巴胺的受体种类有关
9. 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
B.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血液中TSH 含量减少
C. AB段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加,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活动提供热量
D. 在 D 点以后,皮肤通过辐射、蒸发等方式散热,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10. 小明中午煮了一包方便面,配上榨菜吃完后,过一会儿他感觉到很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后产生渴觉,促使小明主动饮水
B. 饭后小明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增加,醛固酮减少,尿量减少而尿液浓度增大
C. 长期高盐饮食易造成高血压,与高盐饮食易造成体液总量上升有关
D. 机体可以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来实现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11. 如图是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注:“+”表示促进,“一”表示抑制。
A. 胰高血糖素浓度和神经递质都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B. 血糖的稳定受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丘脑是调节中枢
C. 健康人在饭前,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加
D. 肾上腺素浓度升高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从而升高血糖
12.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研究,正确的是(  )
A. 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调节,也受体液调节
B. 研磨胰腺后的提取物注射给糖尿病患者能明显降血糖
C. 促胰液素是胰腺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能促进胰液的大量分泌
D. 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每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细胞
13. 某科研小组为观察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小鼠行为的影响,将正常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B、C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TSH溶液和TRH溶液;D组小鼠切除垂体后注射等量TRH溶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由于B、C两组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均上升,两组小鼠活动能力增强
B. 若C、D两组小鼠出现相同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D组小鼠没有TRH受体
C. 影响垂体分泌TSH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与TRH,两者的关系是拮抗作用
D. 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还需增加一组:切除垂体后注射等量TSH溶液
14.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其发生与鼻黏膜分泌的P物质有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敏原初次刺激特异性个体也会引起免疫反应
B. IgE 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的表面不会直接引起过敏反应
C. P物质可引起组织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黏膜水肿
D. 找出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措施
15.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 HBV 与肝细胞吸附结合后,脱去含有表面抗原的包膜,进入肝细胞后再脱去由核心抗原组成的衣壳,大量增殖形成新的 HBV,释放后再感染其他肝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识别HBV后只发挥其吞噬功能
B. 辅助性T 细胞识别并裂解被 HBV感染的肝细胞
C. B 淋巴细胞能加工处理抗原,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
D. 核心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16. 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甲、丁细胞都在胸腺中成熟
B. 图中甲、乙、丁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 抗原呈递细胞只能参与B 细胞的活化,不能参与丁细胞的活化
D. 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后,会引起记忆细胞、浆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17.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并非所有的免疫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B. 并非所有的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C. 机体对癌细胞清除属于免疫监视
D. 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18. 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以下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细胞伸长
B. 在促进植物开花方面,赤霉素和乙烯的作用相抗衡
C. 细胞分裂素与乙烯均能促进芽的分化
D.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细胞分裂
19. 植物能感受到来自环境和自身的生理信号,进而调控其生长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中感受光信号的色素均衡分布在各组织中
B. 单侧光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 光敏色素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其结构改变不影响细胞核基因的表达
D. 横放的茎背地生长时,近地侧细胞中的淀粉体含量较远地侧多
20. 大豆下胚轴生根数与生长素(IAA)的浓度有关。为测定萌发的大豆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将7组大豆的下胚轴分别用六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处理并培养后,统计各组下胚轴生根数量,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豆下胚轴数量为自变量,平均生根数为观测指标
B. 种子萌发提取液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10~100μmol/L
C. 由图可知,生长素的浓度为300μmol/L时,可抑制大豆下胚轴的生根
D. 由图可知,促进大豆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50~100μmol/L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据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下列图1和图2是分别表示这两种突触作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合成后,首先储存在____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释放并与位于突触_____(前、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在图1中,当某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引起钠离子大量内流,使后膜的膜外电位逆转为_____,从而发生兴奋;在图2中,当另一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是氯离子内流,由于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_____(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所以无法产生兴奋。
(2)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突触释放的GABA 在体内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 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用于病人,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从而缓解病情。试分析其原因是_____。
(3)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有些麻醉剂属于递质拟似剂(能与受体结合,并且结合后产生与递质作用类似的效果)。有些麻醉剂属于受体阻断剂,阻断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那么递质拟似类的麻醉剂主要作用于_____(兴奋性、抑制性)突触。
22.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固醇类激素,因其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功能等有重要调节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分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可知糖皮质激素通过体液调节的方式分泌,该过程既存在_____调节,也存在_____调节。
(2)长期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肾上腺皮质萎缩,原因是_____,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_____或_____。
(3)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的活动受到影响,导致_____从而使免疫能力下降,更容易被病原体感染。
(4)身心压力还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一种神经递质)。糖皮质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引起血管收缩,但它存在时,可以增强儿茶酚胺促进血管收缩的作用,被称为“允许作用”。请设计实验验证糖皮质激素对儿茶酚胺存在允许作用。
实验材料和用具:去除肾上腺的大鼠若干只,糖皮质激素溶液,儿茶酚胺溶液,注射器,血压检测仪器
实验设计:
①将若干只去除肾上腺的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标记为A、B、C。
②_____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并记录处理前后血压变化量。
预期结果:_____。
23. 为了研究人体对病毒X 的免疫作用,先用病毒X 感染小鼠甲,小鼠甲患病一段时间后恢复。随后再用病毒X 感染小鼠乙,并注射小鼠甲恢复后的血清,小鼠乙未患病。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甲感染病毒X 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方式有_____,此过程中,辅助性T 细胞的作用是_____(答出两点即可);小鼠乙未患病是因为小鼠甲的血清中,含有能与病毒X 表面抗原结合的物质,该物质是_____。
(2)为了检验研制的灭活病毒X 疫苗免疫效果,给小鼠丙注入该疫苗,一段时间后,需要检测的指标是_____。
(3)有数据提示,应及时接种第二剂疫苗,原因是第一剂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_____。
24. 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自身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插条生根
生长素 促进 促进 抑制 促进
赤霉素 促进 促进 促进 抑制 抑制
细胞分裂素 促进 抑制 促进 抑制
脱落酸 抑制 促进
乙烯 抑制 促进
(1)从表中信息分析,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_____(填 “相同”或“不同”),同时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过程是_____的结果。
(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①_____②_____。
(3)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_____(填“雌花”、“雄花”或“雌花和雄花”)。
(4)下图为光周期对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的影响
由图可以推测,影响植物开花的关键变量是_____处理时间的长度,请推测第6组实验中,短日照植物的开花反应是_____长日照植物的开花反应是_____。
2024-2025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学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答案】C
2.
【答案】D
3.
【答案】C
4.
【答案】B
5.
【答案】C
6.
【答案】C
7.
【答案】A
8.
【答案】C
9.
【答案】B
10.
【答案】A
11.
【答案】C
12.
【答案】A
13.
【答案】B
14.
【答案】C
15.
【答案】C
16.
【答案】A
17.
【答案】D
【答案】D
19.
【答案】D
20.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答案】(1) ①. 突触小泡 ②. 后 ③. 负电位 ④. 动作电位
(2)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GABA 分解速率降低
(3)抑制性
22.
【答案】(1) ①. 分级 ②. 反馈
(2) ①. 长期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使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萎缩 ②.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③. CRH
(3)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4) ①. A组注射糖皮质激素,B组注射儿茶酚胺溶液;C 组先注射糖皮质激素,再注射儿茶酚胺溶液 ②. A组血压几乎无变化,B组和C组血压均升高,且C组的变化量大于B组(或A 组血压几乎无变化,B 组血压升高的变化量小于C组)
23.
【答案】(1) ①.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②.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激活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活化细胞毒性T 细胞等 ③. 抗体
(2)相应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含量
(3)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都比较少,若感染病毒仍可能患病
24.
【答案】(1) ①. 不同 ②. 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2) ①. 摘除顶芽 ②. 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3)雌花(4) ①. 黑暗 ②. 开花 ③. 营养期(不开花)
PAGE
第1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