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百师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百师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4 15:5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关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在马歇尔系统看来,他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在他代表马歇尔系统的政策在中国当大使的整个时期,恰恰就是这个政策彻底地被中国人民打败了的时期,这个责任可不小。以推卸责任为目的的白皮书,当然应该在司徒雷登将到未到的日子发表为宜。
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是一个具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大国,夺取了中国,整个亚洲都是美国的了。可是,一则,美国的和全世界的人民都不要战争;二则,欧洲人民的觉悟,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兴起,特别是苏联这个空前强大的和平堡垒耸立在欧亚两洲之间,顽强地抵抗着美国的侵略政策,使美国的注意力大部分被吸引住了;三则,这是主要的,中国人民的觉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民众组织的力量已经空前地强大起来了。这样,就迫使美帝国主义的当权集团不能采取大规模地、直接地武装进攻中国的政策,而采取了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
好办法,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实现“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
那些近视的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听着,艾奇逊在给你们上课了,你们所设想的美国的仁义道德,已被艾奇逊一扫而空。不是吗?你们能在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里找到一丝一毫的仁义道德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开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他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摘自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材料二:
《别了,司徒雷登》是毛泽东于1949年8月18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抨击艾奇逊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和美国扶持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政策,向美帝国主义告别,表达了无限的豪迈和乐观。《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新华社记者于1997年7月1日合写的一篇短新闻,向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告别,表达了民族强盛的自豪感。
“别了”一词被当代中国人民普遍理解和使用,与《别了,司徒雷登》这篇文章紧密相关。这篇文章写在新中国诞生前夕,是中华民族向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史的告别宣言。不说“再见”,只道“永别”,“别了”一词被赋予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别了,司徒雷登”,别了,帝国主义欺凌史。1945年2月,美国在雅尔塔会议上与苏联达成分割远东的秘密协定,意图在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美苏以中国长城为界南北划分势力范围。1945年4月,罗斯福逝世,落实雅尔塔秘密协定的任务转到马歇尔身上,他相中了司徒雷登,1946年的7月,司徒雷登被正式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5月,解放军横渡长江,为避免中国倒向苏联,司徒雷登向美国国内提出承认中共新政权的建议,遭到拒绝,无奈回国。
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用种种策略,企图扼杀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甚至不惜发动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历经血与火的考验,将帝国主义的欺凌史扫进了垃圾桶。
别了,“不列颠尼亚”,别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史。别了,“不列颠尼亚”,既是向不列颠尼亚号邮轮告别,也是向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告别。
英国、美国等国家在之后也始终没有停止搅乱香港的图谋,1997年掀起金融危机冲击香港金融市场、2013年挑动“占领中环”非法集会、2019年煽动香港暴乱,均被祖国一一化解。中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帝国主义的殖民史、欺压史都将一“别”不复返。
(摘编自王洪涛《从〈别了,司徒雷登〉到〈别了,“不列颠尼亚”〉》)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推卸责任为目的的美国白皮书,当然适合在司徒雷登离开南京、尚未到达华盛顿的时间发表。
B. 司徒雷登“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的行为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其实质是借“爱”中国之名,行侵略中国之实。
C. 《别了,司徒雷登》用闻一多、朱自清等人的行为,呼吁有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的中国人拒绝美国的救济。
D. “别了”一词在两则材料中都有告别之意,都有深刻内涵,都展示出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豪情,也激励中国人继续奋斗。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于美国不能采取大规模、直接武装进攻中国的政策,材料一论述了三个原因,包含主、客观两方面。
B. 材料二主要通过对两篇文章内容的分析,来表达对中华民族强大兴盛的自豪感。
C. 司徒雷登看见了大群中国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主义者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起讲革命的现象。
D. 材料二论述告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欺压史、殖民史后,得出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的结论。
3.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不能支撑材料二中“《别了,司徒雷登》表达了无限的豪迈和乐观”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中国是亚洲的重心,夺取了中国,整个亚洲都是美国的了。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民众组织力量已经空前地强大起来了。
C.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
D. 司徒雷登大使老爷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4. 根据材料二,简述“别了,司徒雷登”有哪些含义。
5. 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请根据材料简述《别了,司徒雷登》是如何从全局“看问题、想问题”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二次探监
列夫·托尔斯泰
说也奇怪,自从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因而憎恨自己那时起,他就不再憎恨别人。
同米西结婚,昨天他还觉得很称心,今天却觉得根本不可能。昨天他认为就自己的地位来说,她同他结婚无疑将得到幸福,今天他却觉得他不仅不配同她结婚,简直不配同她亲近。
“首先得去找律师,”他想,“听听他的意见,然后……然后到监狱里去看她,看昨天那个女犯人,把全部真相都告诉她。”
他一想到怎样跟她见面,怎样把心里话都讲给她听,怎样向她认罪,为了赎罪他什么都愿意做,甚至愿意同她结婚,——他一想到这儿,心情异常激动,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典狱长站起来,走了出去,于是剩下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两个人了。
对于聂赫留朵夫来说,关键性的时刻到了。他一直在责备自己,上次见面没有对她说出主要的话,也就是没有说他要和她结婚,现在他下定决心要告诉她。她坐在桌子的一边,聂赫留朵夫坐在对面。屋里很亮,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在近距离内看清了她的脸,看到了她眼角、嘴边的皱纹和浮肿的眼皮。他比以前更怜惜起她来。
他用臂肘支着身子,紧紧靠在桌子上,说:“要是这状子不顶事,那咱们就告御状。凡是能做的,咱们都要做到。”
“是啊,要是以前有个好律师就行了……”她打断他的话说,“那时候要是大家知道我跟您认识,就大不一样了。可结果怎样呢?都把我当成小偷了。”
聂赫留朵夫正要说说心里话,可是她又说起来:“我有一件事要对您说说。我们这儿有一个很好的老婆子,平白无故坐起牢来,她坐牢,儿子也坐牢。大家都知道他们没有罪,可是有人控告他们放火,所以就坐了牢。她儿子姓敏绍夫。您就行行好,帮她操操心吧。”她说着,一会儿看看他,一会儿垂下眼睛笑笑。
“好的,我去办,问问是怎么一回事儿。”聂赫留朵夫接着说,“不过我想和您谈谈自己的事。您记得上次我对您说的话吧?”
“您说了很多呀。上次您说什么来着?”她一面说,一面不停地笑,转悠着脑袋,一会儿转到这边,一会儿转到那边。
“我说过,我来请求您饶恕我。”他说。
“怎么啦,老是饶恕呀饶恕,一点儿也用不着……”
“我说过我要弥补我的过错。”聂赫留朵夫继续说,“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用行动来弥补。我决定和您结婚。”
她脸上流露出惊骇的神气。她那斜视的眼睛呆住了,像是在看他,又像不是在看他。
“又是为什么呀?”她恶狠狠地皱着眉头说。
“我觉得,我应该这样做。”
聂赫留朵夫这时才闻到她嘴里有一股浓烈的酒气,于是明白了她兴奋的原因。“您安静一点儿。”他说。
“我没有什么安静不安静的。你以为我醉了吗?我就是醉了,也明白我说的是什么。”她忽然很快地说起来,脸涨得通红:“我是苦役犯,您是老爷,是公爵,用不着来沾我,弄一身脏。你去找你们那些公爵小姐好啦,我的身价是一张十卢布的红票子。”
“不论你说得多么难听,也说不出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着,小声说,“你想象不出,我觉得对不起你,心里有多么难受!”
“‘我觉得对不起你’……”她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那时候你倒不觉得,却塞给我一百卢布。那就是你出的价钱……”
“我知道,知道,可是现在究竟该怎么办呢?”聂赫留朵夫说,“现在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他又说了一遍:“我说到做到。”
“可是我说,你做不到!”她说着,大声笑了起来。
“卡秋莎!”他说着,就去摸她的手。
“你走开,别挨我。”她气得一张脸变了颜色,叫了起来,一面把手从他手里往外抽。“你是想拿我来拯救你自己,你今生拿我寻欢作乐,下辈子还要拿我来拯救自己!我讨厌你,你走开,走开!”她腾地站起来,嚷道。
“请您再等一下。”聂赫留朵夫说。
玛丝洛娃又坐了下来,垂下眼睛,两只小手交叉着手指头紧紧攥在一起。
“你不相信我。”聂赫留朵夫说。
“您说要和我结婚,这永远办不到。我宁可上吊!就这样。”
“我反正还是要为你出力。”
“哼,那就是您的事了。不过我一点儿也用不着您。我这是对您说老实话。”她说,“可我当初为什么没有死掉呀?”她又说了一句,并且像诉苦似的哭了起来。
聂赫留朵夫说不出话来了,因为她的泪水挑动了他的泪水。
她抬起眼睛看了看他,就好像感到吃惊似的,并且用头巾擦起脸上流着的泪水。
这时看守走过来,提醒说分手的时间到了。玛丝洛娃站起身来。
“您现在很激动。要是能行的话,我明天再来。您考虑考虑吧。”聂赫留朵夫说。
玛丝洛娃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看他,就跟着看守走出去了。
“哈,好闺女,你现在时来运转了。”等玛丝洛娃回到牢房里,科拉布列娃对她说,“看样子,他可是真迷上你了,趁他常常来找你,你可别错过机会。他会把你救出去的。有钱的人什么事都能办得到。”
“怎么样,我的事你说了没有?”那个老婆子问道。
可是玛丝洛娃没有回答同牢房女犯们的话,她躺到床上,一双斜视的眼睛凝望着角落,就这样躺到天黑。她心里激烈地翻腾着。聂赫留朵夫对她说的一番话,又使她回到她又恨又不理解、受尽折磨之后离开的那个世界。现在她已经脱离以往浑浑噩噩过日子的那种状态,而要带着清醒的记忆生活下去又太苦恼。晚上,她又买了酒,和同牢房的女犯痛饮了一场。
(节选自《复活》,有删减)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聂赫留朵夫说的“咱们”,可以看出他极想与玛丝洛娃亲近。他说要“告御状”“凡是能做的都要做到”,表明他迫切地想要帮助玛丝洛娃。
B. 玛丝洛娃脸上流露出惊骇的神气,是因为完全没想到聂赫留朵夫通过要跟自己结婚来弥补他的过错。
C. 文中写到玛丝洛娃说“却塞给我一百卢布。那就是你出的价钱……”,这既是她职业性的表达,也是对聂赫留朵夫侮辱自己尊严的控诉。
D. “你今生拿我寻欢作乐,下辈子还要拿我来拯救自己”,表明玛丝洛娃认为聂赫留朵夫请求结婚的目的不纯,这能引发读者对聂赫留朵夫行为的思考。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巧妙地把对话安排在玛丝洛娃喝酒的状态下,表面上是交代她激动的原因,实际上是为玛丝洛娃无所顾忌地发泄压抑已久的情感创设条件。
B. “‘可是我说,你做不到!’她说着,大声笑了起来”,玛丝洛娃的笑表明了他对聂赫留朵夫的了解和讽刺。
C. 从上次(选必修上册教材选文)与这次探视态度的鲜明对比中可以看出,聂赫留朵夫意识到阶级地位的差别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苦难。
D. 小说中玛丝洛娃回到牢房后,老婆子问“我的事你说了没有”的情节,照应了前文她请求聂赫留朵夫帮助老婆子的事,使小说的结构更为严谨。
8. 请简要分析文本第四段连用三个“怎样”的作用。
9. 托尔斯泰主义中有“道德的自我完善”的观点。文本中哪些情节能体现这一观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节选自《老子》第六十四章)
材料二: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材料三: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鲥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节选自《庄子·外物》)
10. 材料三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周A昨来B有C中道而D呼者E周F顾视车G辙中H有鲋鱼焉。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复”与《出师表》中的“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中的“复”意思不同。
B. 牺牛,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牲,供食用和祭祀用的家畜。
C. “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的句式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句式不同。
D. “活”与《鸿门宴》中的“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周著书,都是寓言类的,《渔父》《盗跖》《亢桑子》等作品都是虚构的,没有实事。
B. 庄子的言语恣肆纵横,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从王公大臣起都没有办法重视他。
C. 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去请他做卿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自己不再做官的决心。
D. 面对庄子的回答,鲋鱼忿然作色是因为远水解不了近渴。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2)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4.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体现的思想内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梅
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责怪梅花为何迟迟不肯开放,还写诗人猜测梅花推迟开放的原因。
B. 颔联运用了拟人手法,把灯下、雪后的梅花比拟为佳人,玉容清香,艳压群芳。
C. “触拨清诗成走笔”写梅花触动诗人的情思,让他不由提笔写下清新的诗篇。
D. 颈联写梅花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引发了诗人的诗情、酒兴,诗人笔走龙蛇、红袖传杯。
16. 尾联中,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来表情达意,情感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刚读到《〈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孔子追求真理态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由地对他肃然起敬。
(2)喜欢看书的小美,用《大学之道》中强调上自天子,下至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提醒自己注意品德修养。
(3)小明用《〈老子〉四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警示自己不要自以为是,自我夸耀。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塑造了一系列劳动人民的正面形象,如佩葛蒂先生。他是一位渔民,收养了两名孤儿:艾米丽和海姆。就在艾米丽和海姆结婚的前夕,纨绔子弟史蒂尔福斯竟诱骗艾米丽与他私奔。佩葛蒂先生在大卫的带领下来到史蒂尔福斯家,问他的母亲,他儿子史蒂尔福斯答应要和艾米丽结婚的话算不算数。那位富家太太对他们尖酸刻薄。在她看来,他儿子娶渔家女为妻,不但有辱门楣,而且还会让儿子 ① 。她有的是钱,想拿钱了事。佩葛蒂先生愤怒地拒绝并斥贵了这个阴险的女人。他担心艾米丽,就立即出发,决心把 ② 的孩子找回来,他的心充满博爱与宽恕。上流社会所谓有教养的富家太太的心自私冷酷,而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心善良自尊,二者的对照使小说体现出鲜明的民主精神。
亚摩斯海滨船难是小说的高潮。一艘从外国归来的船在暴风雨中即将沉没,渔民海姆 ③ 地下海救人。当游近时,认出挣扎求生的人正是在船上的史蒂尔福斯,史蒂尔福斯不仅诱骗了他的未婚妻,但他仍尽力救史蒂尔福斯。正当他即将抓住船桅时,一阵大浪把他俩都淹没了。海姆为人木讷憨厚,没念过书,更谈不上有仪容风度,然而,他的胸怀比海洋更博大。这是狄更斯对劳动人民高尚品质的最高赞美,小说因此具有净化人的灵魂的巨大的道德力量。
18. 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双横线中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同志们:现在我们开会了。
B. 我家现在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姐姐和我。
C. 今日主题:如何提高广大市民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D. 张华上了大学,李明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几个句子改为一个长单句。要求以“小说”为主语,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2. 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中说:“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如果请你为大卫·科波菲尔造像,你会拟一个什么题目?结合小说节选部分以及你所了解的其他相关情节,至少给出两条理由,要求语言通顺,不少于60个字。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被誉为“世界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的贝聿铭曾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简析:
  1.答案:C
  简析:文章列举闻一多、朱自清等人的行为,是为了展现中国人的骨气,批判那些对美国抱有幻想的 “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并不是呼吁他们拒绝美国救济,C 选项理解错误。
  2.答案:B
  简析:材料二主要通过中国挫败英、美等国对中国的一次次图谋来表达对中华民族强大兴盛的自豪感,而非主要通过对两篇文章内容的分析,B 选项错误。
  3.答案:A
  简析:此句是客观说明中国的战略地位,不能体现 “无限的豪迈和乐观”,A 选项不能支撑观点。
  4.答案:
  ①告别司徒雷登个人。
  ②告别美国扶持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政策。
  ③告别帝国主义欺凌史。
  简析:从材料二相关内容可知,司徒雷登个人与美国对华政策及中国近代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历史紧密相连,所以 “别了,司徒雷登” 有这三方面含义。
  5.答案:
  ①从国际全局分析战争形势和中国的处境,能在大变局中稳住心神和阵脚。
  ②从知美国和知中国的全局深入分析战争形势,知己知彼,能增强定力和自信。
  ③从中国国情全局出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能增强策略的针对性和务实性。
  简析:结合材料一内容,从中国在亚洲的地位、美国及世界人民的态度、中国自身的情况等方面分别对应上述三点进行分析,可得出答案。
  6.答案:C
  简析:文中玛丝洛娃说自己的价钱是 “一百卢布”,是对往事的回忆、对聂赫留朵夫的痛恨,不是职业性表达,C 选项错误。
  7.答案:C
  简析:两次探监态度不同是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后憎恨自己,并非意识到阶级地位差别造成社会不公等,C 选项错误。
  8.答案:
  ①表明了聂赫留朵夫想要赎罪的迫切心情。
  ②细节的一步步预演能看出他的紧张与想要悔过的真心。
  简析:三个 “怎样” 分别从见面、倾诉、认罪等方面体现他急于向玛丝洛娃表达悔意和赎罪决心,且是对会面场景细节的预演,呈现其紧张与真心。
  9.答案:
  ①聂赫留朵夫主动为玛丝洛娃上诉奔波,答应她帮助老婆子,并真心打算和她结婚,他这是为了赎罪,这说明他精神 “复活” 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②玛丝洛娃回到牢房后,内心开始非常痛苦,虽然依然尝试用酒精麻醉自己,但她意识到 “她已经无法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说明她逐渐觉醒了,要走向精神和道德 “复活” 之路了。
  简析:从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及他人的行动、玛丝洛娃内心变化及对自身状态的反思等方面,结合托尔斯泰主义中 “道德的自我完善” 观点进行分析。
  10.答案:BEH
  简析:“周昨来” 句,“周” 是主语,“来” 是谓语,语意完整,可单独成句,故在 B 处断开;“有中道而呼者” 中 “有” 是谓语,“呼者” 是宾语,语意完整,其后停顿。“周顾视” 主语 “周”,“视” 是谓语,其前停顿,故在 E 处断开;“顾视” 是谓语,“车辙中” 是宾语,结构完整,其后停顿;“有鲋鱼焉” 中 “有” 谓语,“鲋鱼” 是宾语,结构完整,谓语前停顿,故在 H 处断开。
  11.答案:D
  简析:“活” 均为使动用法,使…… 活。“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与 “项伯杀人,臣活之” 中 “活” 意思相同,D 选项错误。
  12.答案:C
  简析:原文 “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是说大多数,而非 “都是”,C 选项错误。
  13.答案:
  (1)他的学说涉猎广泛、无所不包,然而其核心思想却归宗于老子的学说。
  (2)(现在)我只要一点儿水就能活下击,您竟然说这种话,还不如早点儿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简析:“窥”,涉猎,观察;“要”,关键,要点;“本”,根本,根源;“乃”,竟然;“曾不”,还不如;“肆”,店铺,市集。结合这些重点字词翻译。
  14.答案:
  ①对待不利之事,洞察先机预兆。
  ②对待大事,抓住细节。
  ③善始慎终。
  简析:根据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等语句概括得出。
  15.答案:A
  简析:“颇怪梅花不肯开” 是写人们责怪梅花为何迟迟不肯开放,“岂知有意待春来” 是诗人回答了人们的疑问,A 选项理解错误。
  16.答案:
  ①诗人与 “俗眼” 对比。诗人看到了梅花的高洁、坚贞;而 “俗眼” 却不了解诗人,不了解梅花,抒发了诗人的志向不被世人理解的复杂心情以及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②梅花与桃、杏对比。梅花高洁,桃、杏妖艳,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对浅薄与庸俗者的讽刺。
  简析:尾联中 “此” 指梅花特点,“俗眼” 与诗人对梅花态度不同,体现诗人不被理解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梅花与桃、杏品性不同,表达诗人对梅花赞美与对浅薄庸俗者讽刺。
  17.答案:
  ①朝闻道 ②夕死可矣
  ③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④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⑤自伐者无功 ⑥自矜者不长
  简析:根据对《〈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老子〉四章》等课文的背诵与理解,准确填写。
  18.答案:B
  简析:文中双横线中的冒号作用是解释说明。A 用于称呼语后面,表提起下文;B 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表解释说明;C 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提示下文;D 用于总结性话语之前,表总结上文,B 选项正确。
  19.答案:①自毁前程 ②误入歧途 ③奋不顾身
  简析:①处,富家太太认为儿子娶渔家女会毁前程,用 “自毁前程”;②处,艾米丽被骗犯错,用 “误入歧途”;③处,海姆不顾危险救人,用 “奋不顾身”。
  20.答案:小说通过对上流社会所谓有教养的富家太太的自私冷酷的心和底层劳动人民的善良自尊的心的对比,体现出了鲜明的民主精神。
  简析:确定以 “小说” 为主语,“体现出鲜明的民主精神” 为谓语,将其他内容化为修饰成分,按逻辑梳理表述。
  21.答案:当游近时,他认出在船上挣扎求生的人正是史蒂尔福斯,尽管史蒂尔福斯诱骗了他的未婚妻,但他仍尽力救史蒂尔福斯。
  简析:原句语病有成分残缺,“当游近时,认出……” 缺主语;语序不当,“在船上” 应放在 “挣扎求生” 前面;搭配不当,将 “不仅…… 但” 改为 “尽管…… 但”,且 “尽管” 应放在主语 “史蒂尔福斯” 前。
  22.答案:
  题目:坎坷而富有传奇的一生
  理由:
  ①一生坎坷。他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不久母亲改嫁,继父凶限贪婪,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母亲对他的关怀;刚满十岁就被送去当童工,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长大后找到姨婆贝西小姐,后来因为希普的陷害,姨婆也破产。
  ②刻苦上进,终于成为一位有成就的作家。他历尽艰辛,终于找到姨婆贝西小姐,心地善良的韩婆收留了他并让他上学深造。他勤奋好学,积极上进,从孤儿成长为一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
简析:从大卫 科波菲尔经历的磨难挫折及他的精神品质、成长历程等方面拟定题目并阐述理由。
  23.以思想为骨,以韧性为姿,书写人生华章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将人喻为芦苇,指明人虽脆弱,却因思想而高贵;贝聿铭以竹子自比,强调于风雨中弯腰却不屈的韧性。二者之言,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启示我们:人应以思想为骨,以韧性为姿,方可书写灿烂人生华章。
  思想,乃是人的灵魂所在,是人与万物区分的根本标志。正是因为有了思想,人类才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明。哥白尼冲破 “地心说” 的桎梏,提出 “日心说”,开启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大门;马克思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鲁迅以笔为剑,深刻揭示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试图唤醒沉睡的国民。这些伟大人物,无一不是凭借着卓越的思想,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的思想光辉,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也彰显了人类的高贵与尊严。
  然而,仅有思想而缺乏韧性,亦难以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长远。韧性,是一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在挫折面前永不言败的精神品质。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自身的经历诠释了韧性的力量。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他们在遭遇困境时,并未被命运打倒,而是以顽强的韧性,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在困境中砥砺前行,最终成就了不朽的事业。这种韧性,恰似竹子在风雨中的姿态,虽会弯腰,却不会折断,待风雨过后,依然能昂首挺立,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在当今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快速变革,既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和困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将思想与韧性相结合。以思想为指引,明确人生的方向和目标,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以韧性为支撑,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具备深厚的思想底蕴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同时,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让我们以思想为骨,以韧性为姿,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无论遭遇何种风雨,都能坚守内心的信念,不屈不挠,砥砺前行,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华章,为这个世界增添一抹属于人类的独特亮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