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4 15:5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李伯元的《文明小史》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晚清科考政策发生变化,除了诗文,还新增时务、天算、舆地等内容,为适应这种变革,吴江乡间有贾家三子开始接触上海报纸以补充新知,兄弟三人通过报纸既可知道外面的事,又可借此消遣,一天足有两三个时辰用在报上。眼界开了,行动也就开始,他们托人在洋货店买回来一盏火油洋灯,一亮如同白昼,油灯那点摇曳之火就显得可怜无比。自此三兄弟更加留心看报,凡见有外洋新到器具,即托人购买。仅此仍不解渴,他们想去上海见见世面。谋划再三,三兄弟私下租了一条船,半夜时分偷偷奔向上海。
倘若这是一段史实,按照现有的研究思路,我们会关注什么呢?或许是当时的吴江乡下已经可以看到多少报纸,都是些什么报,它们又是通过什么渠道传播的;或许是当地读者都是哪些人,主要读什么,报纸对他们产生了什么作用;当然也可以分析报纸在上海向周边辐射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这样的一些研究都从各自不同层面触及报纸及其影响,其价值不言而喻。然而,所有这些研究相加,让人觉得仍未击中这个故事的真正命意。比如为什么是读报让人知道外面的事?为什么报纸可以是购买洋货的指导?报纸的这种诱导力量来自哪里?总而言之,如果没有报纸的话,这一切就不会发生。那么,报纸是什么呢?
很遗憾,在我们的研究中的确没有人去追究报纸是什么,而是把报纸当作了一个不证自明的物品。这不仅把报纸常识化了,而且也难以切实把握研究者惯常重视的报纸内容及其作用(比如与书籍有何不同)。这种所谓的报纸历史研究也就名不副实,实际上是没有“报纸”的报纸研究。历史学家达恩顿就曾表达过类似意思,他说,研究者们总是希望通过考查印刷的世界,就能打开一扇透视法国大革命的新窗口,但他们从来没有打算了解这种主要传播工具是如何贡献于现代的第一次伟大革命,可以说,这场大革命如果没有印刷报刊,就不可能推翻旧的君主专制。
报刊与历史研究中存在的这种现象,绝不是历史研究独家的问题,无论是社科还是人文学界,都普遍存在“媒介盲”的状况。其中一些研究者在关于媒介的构成、历史及影响研究方面,路径固然不一,但在关注媒介内容、角色和传播的知识及其构成,而轻视乃至忽视媒介本身上,则是大同小异。如果我们转变研究视野,将媒介看成一种改变时空和社会关系的新的传播方式,①而不是当作一个空瓶,我们的研究——比如关于上面提到的吴江贾家兄弟故事的研究——还会只是围着其内容打转吗?
报刊是一种媒介,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为什么一定是媒介,媒介到底是什么,想必没有多少人能够回答。如何理解媒介,总是与以什么样的方式看待它密切相关。当把媒介看成负载内容的一块白板,②一个透明的玻璃缸时,除了紧盯“媒介内容”这一片“滋味鲜美的肉”,就不可能还会想到其他什么东西。且不说这种“工具论”的媒介观,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就是从今天我们自身的媒介体验(比如手机的使用)来看,这一观念也是完全不适用的。由此及彼,当能刺激我们反思现有媒介与历史研究中的媒介观,借此重新理解媒介,从媒介是什么入手,重新建立一个考察媒介的视角,显得尤为重要。
直白地说,在很多人眼里,媒介似乎是无须厘定的,因为它已经是明摆在那里的一个个实物——人人都看得到的东西;或者说媒介已不是自然媒介物,而是一个社会机构,虽然二者都有处于中间位置之义。
就每个具体研究而言,这样理解似乎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然而若稍作追究,就会发现事情不那么简单。报纸、广播、电视差别很大,其制作、传递、呈现和接收方式都不一样,为什么都一概称之为媒介,其依据是什么?什么东西可以被称为媒介,什么样的研究可以被认定为媒介研究?当我们一提媒介,本能的反应就是手中摊开的报纸,与家人一起围坐观看的电视机,飘扬出悦耳声音的收音机,黑暗中人影晃动的银幕的时候,我们的理解就已经失落了媒介所含有的“中间”之义——亦即在学术上理解媒介本该具有的“恰当的方式”。所以,记住下面这句话就显得十分关键:理解媒介,不仅指理解单个的媒介形式——电、打字机、纸张、网络——而是要从媒介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媒介角度”即意味着媒介不仅仅是一个物品、一个对象,更是一个考察社会、人乃至世界的站点。这一“角度”或者视角,就是媒介的“居中”或“中间”位置。报纸、广播、电视之所以是“媒介”,就在于它们共同的“媒介性”——处在中间位置的“调节机构”,更为切近的表达即“交转性”。
(摘编自黄旦《理解媒介的威力——重识媒介与历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吴江贾家三兄弟来说,报纸不仅是增加新知识、了解外界事情的窗口,而且也成为购买洋货的诱因。
B.没有“报纸”的报纸研究是指研究者没有关注报纸本身究竟是什么,而是注重研究报纸内容及其作用。
C.研究者希望通过考查印刷的世界,对法国大革命有新发现,其实忽视了媒介本身,是“媒介盲”的表现。
D.认为围坐观看的电视机是媒介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种理解失去了媒介所含有的“中间”之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现有研究思路“让人觉得仍未击中这个故事的真正命意”,是说研究者们未真正理解李伯元在书中记述这个故事的社会意义。
B.如果从新的视角考察媒介,我们对媒介的理解与传统就会有所区别,可以深入认识媒介是什么,也可能扩大媒介研究的视野和范围。
C.我们本能地把手中摊开的报纸当作媒介,是因为我们认为报纸和广播、电视一样都可以向我们传递信息,它的媒介性质毋庸置疑。
D.虽然人们有时候把媒介界定为一种自然媒介物或一个社会机构,但是二者的“居中”或“中间”位置并未因这种不恰当的理解而改变。
3.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媒介“中间”含义的一项是( )
A.在视觉文化研究中,研究者以“视觉性”为脉络,把艺术、图像、广告、肥皂剧等全都纳入研究的范围。
B.电视剧《人世间》在讲述故事与塑造人物之间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平衡,彰显了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高度。
C.通过研究《新青年》杂志作为公共交谈平台的运作方式,揭示其内容的形成,透视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变革轨迹。
D.手机既能接收音频、视频,又能接收图文、数据,这一卓越的物理性能赋予了手机强大的媒介融合能力。
4.文中画线的句子中,为什么把媒介称为“空瓶”和“透明的玻璃缸”?
5.为了让读者理解“媒介的‘中间’之义”,作者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中的河西走廊
杨献平
傍晚,车过广元,定西、陇西被掠过,真正的西北天地在一片参差不齐的山峦之间豁然洞开。两山夹一河的兰州,在冬夜,感觉空荡,除了黑黢黢的楼宇和连片灯火,一切寂静。
对河西乃至西北地区,我一直葆有不竭的爱意与热情,其中原因,我也说不清,大致是内心质地与之比较契合的缘故。但对于一方地域来说,早就看惯了诸多的过客,无论什么年代,也无论怎样的一个人来到和离开,它都可以无动于衷,而把每一个路过它的古人和今人当作一片黄叶看待,心神不惊,来去无感。
河西乃古老的雍凉之地。至今,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霍去病长驱千里的辉煌战绩,以及匈奴“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古歌。前者的武功只是在他的年代,为人们所崇敬;后者则以其失败和消失的悲怆令人扼腕叹息。史书上的各种记载,其作者显然也各有看法。
霍去病“开河西”,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匈奴浑邪王的主动投降,促使他率部投降的原因,则是伊稚斜单于要将之召到茏城问罪。浑邪王忧惧,秘密派人接触西汉,霍去病引兵接应,从而使得整个河西走廊尽入西汉版图。
这一夜,我的睡眠照例舒适和酣畅。醒来,兰州早已过了。一个人站在窗前,一抬眼,就被大地上厚厚的积雪震撼了。那些已经板结如铁板一块的雪,大致是一周之前下的,不厚,但天高地阔。雪不规则地覆盖在戈壁莽原之上,体现的是人间大地自有的起伏性——任何事物都不只是一副面孔,再平坦的地方,也有高低之分。
岑参和高适等人当年的河西走廊,大抵也是这副模样。也或许,盛唐的河西走廊要繁华一些。兰州向西的道路上,诸多的人马往来不绝,有蓝颜黄发的昭武九姓国人,也有带着琉璃、象牙、玛瑙等方物前来朝贡的使者,还有诸多不知名的探险者与旅行者,心怀高贵的求道者与修行人。
车到武威南站,月台上的雪,不规则地堆了一层,有些洁白,有些脏污。而天空是蓝色的,日光看起来浓烈,可没有一点温度。这使我想起岑参的一些诗句,“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这些诗句,与军旅有关,与帝国命运有关,也与自身的内心精神有关。
前些年去武威,我参观了雷塔汉墓,在姿势凌绝的“马踏飞燕”之下,仰望到脖子发酸,仍旧感叹不止,只觉得那种工艺手段极具想象力,堪称“天才之作”与“神灵所为”。相对于物,人的智慧、思想,更多的情感与精神润泽、滋养和哺育,才真正不朽。
每次到酒泉,想起的第一个人名是左宗棠——一个真正的战略家。他与李鸿章的争执,体现了这位臣子的远大之心、超前智慧。针对李鸿章主张加强海防的说法,他提出了塞防观。左宗棠言,“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安眠之日”。
类左宗棠者,乃清末中国一等一人杰,其眼界,尤其是全局意识和铁血精神,非李鸿章可比。左宗棠所处时代极为危难,但对新疆失地慨然收复,正是其大战略之体现。今人对李鸿章的赞美之词,多牵强附会甚至杜撰。当然,历史人物,后人各有说法。因为,历史只是写史者想要传达的某些过往的事实及其态度。
无论怎样的年代,对作家诗人来说,基本的人文情怀、公道之心、事实之言要有。兀自信从诸多无妄之说、道听之言,是为懒惰,更是无独立识见、思想与判断之表现。
很多年前,我从南太行故乡参军至酒泉,蓦然看到诸多的柳树。当地人说,这是左公柳。传说,左宗棠当年抬棺西征之时,沿途所见,黄沙戈壁,风沙漫漫,凋敝异常,遂令部队种植柳树。
在河西,每次看到柳树我都不由自主地想到左宗棠的名言;“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破书万卷,神交故人。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在河西走廊,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一种“神交故人”的感觉。
人和地域,其实是相互塑造与成就的。河西大地上的每一处,都是生命的栖息地,都可以安放身心甚至灵魂。
打开窗户,河西走廊乃至整个中国西北扑面而来。天地苍茫,本就稀疏的城市和村庄,隐遁于茫茫雪原。抬头仰望,密集的星辰在极冷的高空以冷静与悠远的神情有滋有味,满怀悲悯地俯瞰着人间的沧桑流变。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较于作者对河西的热情,这一地域对作者的来去无动于衷。
B.霍去病“开河西”的成功是当年匈奴族群内部产生裂痕所致。
C.相对于物,人的智慧、思想、情感与精神的润泽才真正不朽。
D.左宗棠提出的“塞防观”,体现了他超前的智慧及其战略眼光。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酒泉地区的柳树象征了左宗棠那种坚韧、淡泊的精神特质。
B.文章多处引用古诗文,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文化底蕴。
C.文章虚实结合,历史与现实交织,表现了深沉的盛衰之叹。
D.文章语言厚重典雅,描写大气恢弘,给人以历史沧桑之感。
8.“移步换景”是游记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这种手法易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且有记流水账之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避免这种弊病的。
9.夏金兰教授评论杨献平的散文说:“作者的游历绝不是浮光掠影的浏览,无论写景还是写人,都融入了作者的哲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的“哲思”。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燕昭王大说,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尽复得齐城。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
(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
材料二:
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大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也?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
(节选自苏轼《乐毅论》)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然当时A使昭王尚在B反间C不得行D乐毅E终F亦必败G何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面,古代多以朝南为尊位,君主坐北向南,此句谓乐毅想在齐国称王。
B.固,本来,与《过秦论》中“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的“固”词义不同。
C.遇,对待,与《鸿门宴》中“不如因善遇之”的“遇”意思不相同。
D.窃,私下,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的“窃”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时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
B.燕惠王听说齐国最担心的就是换成其他将领带兵攻打,于是用骑劫代替乐毅做将领,最终失去所有战果。
C.乐毅在回复燕惠王的信中表示,自己离开燕国是为了避免灾祸,并不在意是否报答先王。
D.乐毅用百倍于敌人的兵力,连续几年都攻不下两座城池,并不是他的智谋和力量不够,而是因为他打算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
(2)且谢之曰:“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
14.在苏轼看来,乐毅不能取得伐齐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岸”两句描写了诗人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枫树成林。
B.“沾襟”与“长使英雄泪满襟”都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愁苦。
C.“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这两句对仗工整,使诗人矛盾的心情凸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D.《登高》和本诗都写了景,都是以乐衬哀。都是通过在他乡所见的秀丽风光抒发了自己悲凉愁苦之情,极为沉痛。
16.子美一生愁肠百结,《登高》一诗中也有诸多“愁”情,这两首诗中有哪些相同的愁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泰伯》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3)《春江花月夜》中用两个“初”字把现实的景物升华到一个深沉寥廓的哲学境界的句子是:“??”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饮料瓶中的饮料一般都不是装得满满的,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在饮料瓶中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预防瓶内液体受热膨胀时造成瓶爆裂的危险。当饮料被暴露在高温环境时,A,如果饮料瓶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种膨胀,就可能导致瓶子破裂。其次,饮料瓶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变化。B,就可能发生在运输途中由于外部压力变化导致瓶子变形或破裂的危险。留出一定空间可以帮助减少这种风险,确保瓶子在运输过程中能够承受压力。再次,饮料瓶的设计C。饮料瓶内留出一定的空间可以避免发生因液体充满而导致瓶盖难以旋开的情况,使瓶盖更容易被打开。
①此外,饮料瓶在封闭时需要留出一些空间,②以避免在运输或打开瓶盖时防止液体溢出。③如果瓶子完全装满、④当打开瓶盖时,⑤液体可能会溢出或喷出,⑥造成不能充分利用的浪费和不便。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文中第三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20.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心情与本语段作者心情最相近的一项是( )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D.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这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的声音,如金声玉振,又如黄钟大吕,又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听说过“盲盒社交”吗?组织者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召集多位互不认识的人,一起参加聚餐、户外游戏等线下活动。因为参与者互不相识,更不知道在活动中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整个过程就像“拆盲盒”,所以网友们称其为“盲盒社交”。
有人认为这种浅层社交没有熟人社交的压力,不仅能结识新朋友,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还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有人认为与陌生人一起活动很难有深入的交流,而且遇到不礼貌之人,还会破坏友好的聚会氛围,甚至存在安全风险。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A 3.C 4.①两个句子分别把媒介比作为空瓶和透明的玻璃缸,媒介内容自然就是瓶子或玻璃缸里盛放的东西。
②以瓶子的“空”和玻璃缸的“透明”形象说明人们注重媒介内容,忽视了媒介本身的现象,使“媒介盲”“工具论”等术语更为通俗易懂。 5.①通过引述前人记载的故事、历史学家的观点,引导读者思考报纸是什么。
②批评当前媒介研究中存在的“媒介盲”和“工具论”的媒介观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考察媒介的新视角。
③列举报纸、广播、电视等单个媒介,启发读者思考媒介的“中间”之义。
6.B 7.C 8.①文本内容中心明确,线索清晰。文本围绕河西走廊这一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以作者的所见、所思为线索,将历史与现实交织。②文本选材剪裁精当,重点突出。文本主要交代了兰州、武威、酒泉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详略得当。 9.①人和地域,是相互塑造与成就的关系。西北的地域特征成就了岑参、左宗棠等历史人物及其特质,这些特质影响了后人对这一地域的印象,成为了拥有相同内心质地的人的心灵归宿。②对于历史的种种观点,文人学者要有独立的识见、思想与判断。对霍去病“开河西”的功绩,以及对左宗棠、李鸿章高下的判断,都不应兀自信从无妄之说、道听之言,而应循着历史事实,实事求是地客观评价。
10.BDG 11.C 12.C 13.(1)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结果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
(2)同时向他道歉说:“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嫌隙,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 14.①燕国兼并齐国,不符合他国利益。
②未能急攻,错失良机。
③未能休兵安民,消磨齐人斗志。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燕昭王派乐毅担任上将军。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在济水西边大败齐国军队。燕昭王大喜,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当时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乐毅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这时恰逢燕昭王死去,他的儿子立为燕惠王。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不及早拿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在齐国,朝着南面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到来。”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结果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接着辗转战斗追逐燕军,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燕惠王很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着燕国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说:“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嫌隙,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将军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待将军的一片深情厚意呢?”乐毅写了一封回信给惠王,信中说:免遭杀身之祸而建功立业,彰明发扬先王的事迹,这是我的上策;遭到侮辱以至诽谤,毁坏先王的名声,这是我所最害怕的事情;面临难以预测的罪过,把意外地免去灾害作为个人渔利的机会,这是恪守道义的人所不敢做出的事情。古代的君子,绝交时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良的臣子离开原来的国家,不洗雪自己的罪过和冤屈。我虽然无能,但多次聆听君子的教导了。
材料二:
唉!乐毅本是战国时期的英雄,不知道真正的王道,只是私下曾经听闻过王道,这就足以使他灭亡了。议论的人认为,是因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才会被敌人用了反间计,用骑劫顶替乐毅为将,才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他们认为乐毅之所以不能取得伐齐的成功,完全是命运的不幸,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然而,假设当时燕昭王还在位,即使齐国的反间计不能得逞,乐毅也终究会失败。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燕国想吞并齐国,但是这却并不符合秦国、楚国和三晋之国(赵、魏、韩)的利益。乐毅用百倍于敌人的兵力,连续几年都攻不下两座城池,并不是他的智谋和力量不够,而是因为他打算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齐国人苦于湣王的暴政,乐毅如果这时候撤退而停止战争,治理政务,放宽赋税、劳役,使农民能够到回到家乡,使老人小孩生活安定,使得齐国人不再有斗志,那么田单之辈又利用谁跟他去作战呢!在战国时,兵力强盛的国家吞并国力弱小的国家,难道仅仅是我燕国么?拿燕国和齐国的军队围攻两座城池,并且加紧攻击,要有消灭敌人后再吃饭的决心,难道谁会说不行吗?哎呀!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被天下人讥笑。
15.D 16.①羁旅漂泊之苦。《南征》“偷生”两句表达了诗人躲避战乱,远离家乡,长年颠沛流离,偷生落泪之悲苦;《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写出了诗人长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苦。
②年老体病之苦。《南征》“老病”一句表现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异乡之苦;《登高》“百年多病”表现诗人年老多病之苦。
③孤独无助之苦。《南征》“未有见知音”,《登高》“独登台”,都有孤独之意,暗含得不到君王理解和重用的痛苦。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18.A处:瓶内液体体积会膨胀
B处:如果饮料瓶内没有足够的空间
C处:也考虑到了使用便利性 19.句①改为“同时,饮料瓶在封闭时需要留出一些空间”;
句②改为“以避免在运输或打开瓶盖时液体溢出”。
20.C 21.D 22.①强调的内容不同:改句用的是“如……又如……”,内容显得笼统;原句用三个“有时”,强调雨声的不同表现,原句语言表述更准确。
②运用的句式不同:改句是长句,“声音”的定语冗长、拖沓原句是短句,句式活泼,节奏感强,原句更能生动形象地突出雨声轻重缓急的变化。
23.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