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是在“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文学形态。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共识的凝聚,很多作家将关注的焦点从文学的新旧与文白论争转移到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乡土文学的创作。很多作家都近乎自觉地参与到建构现代性知识的历史进程中,用民族国家、进步进化、历史目的和必然性等现代性视角来重新审视乡村,由此生产出一系列新的关于乡村的知识与形象:乡村不再是充满牧歌的田园,而是一片衰败的土地。就风物而言,乡村满眼的凄凉、萧索,如鲁迅的《故乡》、许钦文的《父亲的花园》:就习俗而言,乡村充斥着愚昧与迷信,如鲁彦的《岔路》、台静农的《烛焰》;就民风而言,乡村散发着原始野蛮之气,如许杰的《惨雾》、蹇先艾的《水葬》,等等。这些新的乡村形象使传统的“乡里空间”在知识上被“他者化”,并通过文学批评、文学出版、文学教育等传播机制,更新了一大批新青年的乡村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传统宗法制度的瓦解。
②20世纪40年代,以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是解放区的核心政治之一,因此,文艺如何参与到新型乡村社会的建构之中就成为文艺工作者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赵树理、周立波、丁玲、孙犁等作家与时代政治进程联动,完成了对文学的功能与形式的改造,在《小二黑结婚》《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中建构了新的历史观、国家观、家庭观、个人观、爱情观,在介入乡村政治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乡村政治生活。而秧歌剧、新歌剧等新型乡土文艺形式则将自身嵌入乡村现实内部,一方面,营造出了“普遍启蒙”的时代氛围,成为乡村基层社会与革命意识形态之间的精神通道;另一方面,也创设了可参与的文艺空间,使农民摆脱了长期以来“被表述”的被动位置,实现了农民的自我教育,并确立其作为社会主人翁的感性地位。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被确立为推动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性力量,但农民由于长期受宗族宗法文化的束缚,短时间内很难摆脱作为权力从属者的自我身份定位。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参与了对乡村现实的创造,文学从一种表现现实的“社会象征行为”转变为一种介入现实的社会实践。而在介入现实的过程中,“文字”被转化为广播、电影、连环画、新民歌、新秧歌等“图像”和“声音”,形成了一种“非文本中心主义”的文艺形态,调动、激活了群众的感官,使群众的阅读行为转变为观看行为、参与行为。这种文艺形态颠覆了既定的雅/俗之分,和民众的生活世界粘连在一起,将大量不识字的农民纳入到新中国的政治进程之中,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媒介,也是民众自身的发明。
④20世纪80年代,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乡土作家再次站到了“启蒙”的位置,在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文学思潮中,添加乡土之维,呼应改革的逻辑,成为推动中国乡村改革的重要力量。何士光的《乡场上》、贾平凹的《腊月·正月》、张炜的《秋天的愤怒》、蒋子龙的《燕赵悲歌》等作品聚焦农村现实,既彰显了农村改革的必然性,也揭示了农村改革的阻力,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话语支持。
⑤进入新世纪,中国已经从以农为本、以土为生、以村而治的“乡土中国”形态转变为城乡互动、产业共融的“城乡中国”形态,农民不再牢牢地与土地捆绑在一起,乡土的边界随着农民活动空间的变换而伸展,新乡贤、大学生村官、农民主播、农村代购员等新型乡村人物不断涌现。“城乡中国”形态下乡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结构性变化改变了作家对乡村的固有认知,引发了一股颇具规模的“新乡土写作”热潮。乔叶的《宝水》、付秀莹的《陌上》、关仁山的《白洋淀上》、叶炜的《后土》等作品对新的乡村结构与乡村经验的呈现,与当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实践和思考构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兴起的乡土“非虚构写作”,它的出现正代表了一些作家对既有文学形式的不满以及重新把握“新乡土”的尝试与努力,它与生活本身的质感保持了一种同步,虽然它不属于经典意义上的“文学”,却蕴含着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所缺少的历史实质和形式强度。
⑥总体而言,乡土文学与乡村建设相伴而生,二者时而相互配合,时而相互对立,其中既有放眼世界的激进,也有重返乡土的犹疑,既有对西方现代性的强烈追求,也有对他者规定的“普遍性”的反思与修正。这种反思与修正在一定程度上使乡土文学溢出了“中国/西方”“传统/现代”等二元阐释框架,加入了“中国道路”的话语建构之中。
(摘编自徐志伟《百年中国乡土文学与乡村建设》)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是在“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态,它与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
B.20世纪20年代,许多作家重新审视乡村,他们塑造的一系列新的乡村形象,更新了大批新青年的乡村认知,加速了传统宗法制度的瓦解。
C.秧歌剧、新歌剧等新型的文艺形式,将乡村基层社会与革命意识形态紧密联系,为农民提供了可参与的文艺空间,实现了农民的自我教育。
D.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众发明了和自身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的一种“非文本中心主义”文艺形态,这种文艺形态颠覆了对传统高雅文艺的认知。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40年代,就如何参与新型乡村建设问题,一批作家完成了对文学功能与形式的改造,确立了农民作为社会主人翁的地位。
B.20世纪80年代,乡土文学通过反映农村生活现实,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思想变化,成为推动乡村改革的重要力量。
C.在新世纪产生的“新乡土写作”热潮中,作家们创作的作品呈现出新的乡村结构和乡村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新农村文化建设。
D.乡土文学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既关注中国乡村,也放眼世界,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边界,丰富了“中国道路”话语建构的内涵。
3.本文阐述了不同时期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概况,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通过描写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底层民众的痛苦和旧社会的黑暗。
B.《创业史》:通过叙述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过程,表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历史风貌。
C.《平凡的世界》:通过孙少安兄弟的奋斗历程,展现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年的命运轨迹。。
D.《哦,香雪》:通过描写香雪的情感波澜与心路历程,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精神追求。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
5.在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转变中,新世纪乡土文学作家在哪些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黎明前的故事(节选)
茹志鹃
小小还是照常爬到爸爸的阁楼上。阁楼上很黑,小小独个儿坐在爸爸的床上。往常这个时候是最热闹的,晚饭吃过了,大家都在家里,爸爸讲故事,妈妈检查功课,小小和姐姐吵嘴……都在这一刻。小小怔怔地看着楼梯口,心想爸爸也许会突然走上来,轻轻地叫道:“小小,吃晚饭了……”
半夜里,米米给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吵醒了,打开电灯一看,门外进来的还是那些特务,可是他们后面……后面是谁?爸爸!米米弄不清这是真的还是在梦里。“爸爸!爸爸回来了?”小小也坐起来喃喃着。米米赤着脚站在地上,看他们把爸爸拉上了阁楼,关上了楼门。小小起来,靠到姐姐身边站着,两个人仰着头,呆呆地望着楼上,只听楼上乱了一阵,就没动静了。一会儿,那个非常熟悉的很轻很轻的声音就嗒嗒地响了起来。
小小一听这声音,猛地想起一件事来。曾经有一次,小小夜里醒来,问过妈妈这是什么声音。妈妈想了想,就倚在床上,沉静地说道:“小小,这是一只奇怪的鸟,在给好人唱歌,它唱的歌从来不肯给坏人听到。它从晚上唱到天亮,唱得嘴里流血了,它还是唱;没有力气了,它还要唱。”“啪嗒”一声,那个轻微的嗒嗒声停止了,接着就听见爸爸轻快地说道:“对不起,我收不到。”
“啪!啪!”两声,好像是动手打了,接着又是“哗啦”一声,似乎所有的枪都顶上了子弹。有人轻轻地问道:“你收不收?”米米一把紧抱住弟弟,屏住了气,四周的空气也似乎凝固了。静止了一会儿,爸爸又说话了,声音还是那么轻快:“我不想收了,收也是白收,你们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米米和小小都深深地换了一口气。米米更紧地抱住了弟弟,但弟弟却在想:奇异的鸟不肯给坏人唱歌,妈妈讲过的,它只唱给好人听的……阁楼的门开了,那些人押着爸爸下来了。爸爸胡子很长,脸也变得黑了,他微微笑着,两排牙齿显得又白又亮。他的腿好像跛得很厉害,走路简直像是在用一条腿跳。那些人推着他走,爸爸只来得及回头向米米和小小笑了笑说道:“不要哭,爸爸不会死的……”话没说完,就跌跌撞撞地被推出了门。
每夜,每夜,上海的四郊——江湾、虹桥、青浦……响着枪声,多少孩子的父母兄姊,在这里成批成批地倒下。这些祖国优秀的儿女,在这黎明即将到来那一刻,或引吭高歌,或默默地走完这条人生最艰苦最光荣的最后路程。
现在,米米和小小每天早上起来,就听听炮声是不是近了一点。然后就到“卫戍司令部”门口去站一会儿。爸爸、妈妈就关在这里,米米、小小每天去,去了就在门外站一会儿。这一次,他们却意外地被接见了。这里面还有一排铁栅,中间隔出一条五六尺阔的巷子,有人拿着枪在这巷子里踱来踱去。米米和小小把脸紧紧地嵌在铁栅空当间,紧张地注视着里面。一会儿,妈妈一个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孩子,这些日子你们是怎么过的?……”妈妈仔仔细细地端详着他们的脸,过了一会儿,才说,“小小要听姐姐的话,米米要照顾好弟弟,以后……日子马上就会好过了……不要忘记你们的爸爸……”妈妈话还没有说完,接见的时间就完了,妈妈只来得及说,“把爸爸的被子要回去!”小小像个哑巴似的,跟了姐姐去拿了爸爸的被子。被子上染着大片黑紫紫的血迹。他不能想象爸爸是怎么了,爸爸说过,他不会死的,但为什么不要被子了呢?……
上海解放了,不过敌人还占据着部分地区。小小成天站在马路上,焦急地张望着,碰到解放军就上前问:“那边有没有解放?”那些解放军总是说:“快了,小朋友,快回家吧!路上有流弹。”
小小问到后来,实在急了,只得拦路抱住了一个头上缠着绷带、拿着盒子枪的解放军问道:“叔叔,你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解放那边?”那个解放军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说:“别着急,小朋友,那边会解放的。快回家,一会儿你妈妈该急了。”
“我妈妈就在那边,给反动派关着呢!”那解放军忽然愣住了,半晌,才用他粗糙的大手摸了摸小小的头发说:“那么你爸爸呢?”“不知道……大概还关在那里,或者就死了。”那解放军听了,紧紧地皱起了眉头,好像他头上的伤口突然痛起来似的,默默地站了一刻,就拍了拍小小的肩膀说:“不要慌,那边马上就解放,你爸爸、妈妈不会死的。”说完就急急地向前走去了。
第二天一早,小小照例跑到街上去,但一会儿,他又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叫道:“上海统统解放了,爸爸、妈妈要回家了!……”小小一把拖起姐姐,飞似的跑到弄堂口,好像爸爸、妈妈已等在弄堂口了。
“你看那边,我望这面。”米米决定后,就和弟弟背靠背地站着,向远处张望起来。
人行道旁的梧桐影子,斜长地一条条地横在地上,它不知不觉地移动着,渐渐地,树影都缩成一团团的了。
“怎么还不来?……”
小小数到五十,数到五百,没有妈妈的影子,也没有爸爸的影子。
梧桐树影从一条条变成一团团,又从一团团拉成一条条的了。
米米心慌了,一忽儿掉头朝这儿,一忽儿掉头朝那边,向四面张皇地注视着,竭力望得远些。不久,她觉得街上走路的人都像妈妈、爸爸,但又都不是妈妈、爸爸。她觉得房子在一排一排地横倒下来,天旋地转,米米头晕了。
晚上,米米、小小都没有说话,胡阿姨送来的饭也没吃,就躺到床上去了。米米望着帐顶,半晌才轻轻地说道:“小小,明天我们到江湾去找吧!”小小唔了一声,就伏在枕头上不动了。
“米米!小小!”突然,妈妈头发蓬乱地站在房门口。
“妈妈回来了!爸爸呢?”
妈妈没有回答,只是紧紧地抱住他们,眼眶里充满了激动的泪水。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应该是一名情报工作者,从文中“非常熟悉的很轻很轻的声音”可看出爸爸经常要收发情报。
B.爸爸饱受折磨,但仍对小小“笑了笑”并宽慰他,既表现了革命者的无畏,又表现了父爱的伟大。
C.爸爸要向外传递消息,而被子是唯一能带走的物品,于是妈妈叮嘱米米要把“爸爸的被子要回去”。
D.妈妈回来时“头发蓬乱”,暗示了她被关押时的糟糕境遇,同时也可看出她想要归家的迫切心理。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多次出现声音描写,如“啪!啪!”声和“哗啦”的子弹上膛声,既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也突出了父亲处境之险。
B.作者善用伏笔,如小小和米米意外地被准许探视,都没有吃胡阿姨送来的饭等情节,为父亲的牺牲埋下了伏笔。
C.“忽然愣住”写出了解放军得知小小妈妈被关押后的不知所措,“半晌”则说明了他听到回答后沉默时间之长。
D.文章以梧桐树影的变化,暗示了时间流逝,使孩子们等待的过程具象化,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等待时间的漫长。
8.面对小小的疑问,母亲为什么以“奇怪的鸟”这个故事来回答?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9.作者以“米米和小小”的视角展现了这段“黎明前的故事”,这样处理有怎样的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①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②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节选自曹操《求贤令》)
材料二: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辩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③,则不能以入坚。棠溪④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以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孟公绰”二语:见《论语·宪问》。孟公绰,鲁国人,廉洁有德。②盗嫂受金:指陈平。③羽括:在箭的末端加上羽毛。括:箭的末端。④棠溪:古代地名,该地出产的金属适合铸剑。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夫A才与德B异C而世俗莫之D能辨E通F谓之贤G此其所以失人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命,受天之命,古代帝王假托神权自称受命于天,借以巩固统治;中兴,指王朝由衰落而重新振兴。
B.特,材料一“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解释为“特别”,材料二“岂特智伯哉”解释为“单单、只有”。
C.何以,文中为“因为什么”,是宾语前置句,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忌不自信”的句式不同。
D.与,意为“交往”,与《鱼我所欲也》中“呼尔而与之”中的“与”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公绰虽然廉洁有德,担任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却做不了滕国和薛国这样小国的大夫。
B.曹操的《求贤令》表达了他求贤如渴的急切心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和他的《短歌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C.司马光认为,智伯灭亡的原因是他的才胜过了德,他把聪慧明察、公道平和称为才,正义耿直、刚强坚毅称作德。
D.司马光认为,君主选拔人才时,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与其选择小人,不如选择愚人,因为前者危害更大。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2)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以制之。
14.两则材料在选拔人才上主张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渔家傲①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③。
【注】①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②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③邯郸道: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道上一客店中昼寝入梦,历尽荣华富贵。梦醒,主人炊黄粱犹未熟。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一水”概括“一江春水”,“萦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烂漫。
B.上阕写住处的自然环境,“抱”“萦”“扫”等几个动词,使整个场景富有生机。
C.“午枕”两句,写词人午睡时却被鸟声惊醒,联想到上朝时的鸡鸣声,倍感惆怅。
D.通篇散发出一种纯净脱俗的美,反映出作者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
1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
(2)《短歌行》中,作者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诗句是:“,。”
(3)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师说》中的句子来说,可谓“,”。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天晚上,站在那条曲折的山径前的时候,我刚刚二十岁,月亮刚刚从山边升起。那是怎样的一轮月啊!
在它还没出现的时候,世界一片阴暗,小径显得幽深可怕,我几乎没有勇气举步。①而当月亮从后升起的时候,就在那一刹那之间,所有的事与物都像月亮一样,对我发出一种如水般清明透亮的光泽,我的心也在那刹那之间,变得饱满、快乐和安详。
幸福有时候只是一种非常单纯的感觉。在那一夜,当我顺着那一条长满了羊齿植物的小径,缓缓地往山上走去的时候,也许是因为路的迂回,也许是因为心中的快乐,竟然一点也不觉得攀爬的辛苦和费力。
我们在一块林木稍微稀疏的空地上的几块大石头上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抬头仰望了天空,只觉得那些树怎么长得那样直,那样高。②月光在那样晴朗的天空上似水银般直泻下来,把我整个人都浸在月光里,觉得心也变得透明起来了。
青春真如醇酒,似乎都在那夜被我一饮而尽,熏然而又芬芳。
——节选自席慕容《那一轮月》
18.下列句子中“时候”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幸福有时候只是一种非常单纯的感觉。
B.我们待的时候不少了。
C.当我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只觉得那些树怎么长得那样直,那样高。
D.她想起小时候有一回和凤娇在河边洗衣裳,碰见一个换芝麻糖的老头。
19.文中①②两处画线句子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填写至下面表格空白处。
本体 ① 月光
喻体 水 水银
喻词 ② 似
效果 生动形象地写出月亮升起,周边环境变得清明透亮,很好地表达了“我”因此感到快乐和舒适的内心变化。 ③
2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为描述中国社会家庭、氏族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创造性地提出了“差序格局”一词,成为中国社会学界百年来很少见的原创概念。
费先生说,西方人说到他的家,指的是夫妻和孩子,很明确。中国人的家,界限就不明确了,伸缩性很大,可以扩大到四五代人同堂的大家庭,乃至整个氏族,一表三千里。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是以某个人为中心,波浪似的向外扩散,犹如投入水中的一个石子的水纹,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形成一种“差序格局”。
“知人善任”的费先生,请来《红楼梦》中人,演出了“差序格局”的典型场景“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
21.请根据以上内容,概括“差序格局”的三个特征。每个特征不超过6个字。
22.下列句子中最能体现“差序格局”的一项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C.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典礼上,颜宁教授在致辞时谈及一件趣事:“我小侄女建议我今天穿平底鞋,因为她希望我感到舒服,一直做自己……我想说,道路或许充满挑战,但还不足以阻碍你前行的脚步。所以,请勇敢做你自己。”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D 2.A 3.A 4.本文为分总结构;第①段到第⑤段分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介入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概况,第⑥段总说乡土文学与乡村建设的关系及意义。 5.①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新型乡村人物形象;②呈现出了新的乡村结构与乡村经验,与当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构成了一种良性互动;③探索了乡土“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形式,弥补了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所缺少的历史实质和形式强度。
6.C 7.B 8.
①保护小小:小小年龄小,以鸟唱歌来解释发报声,避免小小不小心说漏嘴。
②引导小小:以奇怪的鸟只给好人唱歌,不给坏人唱,引导小小心中有善恶。
③寄望将来:等小小长大后,再回想这个故事,会明白父亲为革命所做的牺牲。 9.①增强了真实感:以孩子的视角讲述,故事显得更为客观,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②强化了感染力:呈现战争环境下孩子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故事感染力会更强。
③深化了文章主题:孩子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以及对革命牺牲的懵懂理解,都深化了故事的主题,即黎明前黑暗中的坚持与希望。
10.CEG 11.C 12.C 13.(1)如果一定要所谓廉士方可使用,那么齐桓公凭什么称霸当世。
(2)愚人虽然想做坏事,可是智力不够,力量未能胜任,犹如小狗扑人,人能够制服它。 14.不同:(1)曹操主张“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的人就应该大胆选用;(2)司马光主张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国家的呢?当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这难道是偶尔侥幸碰到的吗?只是执政的人去认真访求罢了!当今天下还未平定,这是特别要访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时刻。“孟公绰做赵、魏两家的家臣才力有余,却不能胜任像滕、薛那样小国的大夫。”如果一定要所谓廉士方可使用,那么齐桓公凭什么称霸当世!现在天下难道没有身穿粗衣而怀揣真才干像姜子牙那样在渭水边钓鱼的人吗?又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蒙受“盗嫂受金”污名还未遇到魏无知的人吗 你们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来,让我们能够任用他们。
(节选自曹操《求贤令》)
材料二:
臣光(司马光)说:智伯灭亡,是才能超过了德行。才与德不同,然而世俗之人不能分辨它,一概而论为贤明,这就是世人看错人的原因。天资聪慧、头脑清晰、能力很强、性格刚毅称为才;为人正大、直道而行、信守中庸、仁爱和平称为德。才是德的凭借,德是才的统帅。云梦的竹子,是天下最强劲的,可如果不使它弯曲揉和,不做成弓箭,就不能射入坚硬的东西。棠溪的金属,是天下最锋利的,但未经熔铸和磨砺,就不能用来击刺坚硬的器物。所以才德全部达到顶点就是“圣人”,才智全无就是“愚人”,德超过才叫作“君子”,才超过德就叫作“小人”。凡用人之道,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而要交往他人的话,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为什么呢?君子借助才来做好事,小人借助才来做坏事。借助才做好事的人,做好事无处不到;借助才做坏事的人,做坏事也无处不到。愚人虽然想做坏事,可是智力不够,力量未能胜任,犹如小狗扑人,人能够制服它。小人的才智足够用来实现他的邪恶,勇足够用来决定他的凶暴,这犹如老虎添上了翅膀,危害岂不更大吗!有德的人们敬重他,有才的人们喜欢他。喜欢的人容易亲近,敬重的人容易疏远,因此那些考察选拔人才的多被人的才能所蒙蔽,而对人的德行有所疏忽。自古以来国家的乱臣,家中的败子,因为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导致家国灭亡的很多呀,难道只有智伯吗?所以治国治家的人,如果能明察才与德的区别,并懂得它们的先后主次,又何必担心在用人的问题上失察呢!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15.C 16.①寓情于景,作者描绘了一幅清幽的隐居图景,写出了隐居生活的闲适,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②衬托、用典,表明自己已老,对建功立业已生茫然之情,抒发了作者罢相隐居后恬静的生活情趣和心情。
17.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生”“衿”“悠”“遗”等。
18.B 19.①所有事与物的光泽;
②如;
③形象贴切地写出月光的洁白和它普照大地时的情景,给了我强有力的感受,让我的心变得透亮通畅。 20.我们来到一块林木稀疏的空地上,在几块大石头上坐下来休息,并抬头仰望了天空。
21.①以“己”为中心;②向外扩散延伸;③可以自由伸缩。 22.D
23.例文:
勇敢做自己,绽放独特光芒
在“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典礼上,颜宁教授小侄女的贴心建议以及颜宁教授的回应,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对自我的追寻与坚守——勇敢做自己。
勇敢做自己,意味着不随波逐流,坚守内心的信念。正如颜宁教授在科研道路上的坚定前行,面对重重挑战,她没有被外界的质疑和困难所左右,而是凭借着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在自己的领域里深耕细作。她用行动告诉我们,只有坚守自己的信念,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正是因为勇敢做自己,才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庄子面对楚国的相位邀请,毅然选择了“曳尾于涂中”,他坚守自己对自由的追求,不为权势所动,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哲学思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坚守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开创了田园诗派的新境界。他们都在那个时代勇敢地做了自己,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勇敢做自己,需要有直面挑战的勇气。人生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困难。然而,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塑造了我们的品格,考验了我们的勇气。颜宁教授在科研领域中所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但她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迎难而上。就像屠呦呦,在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历经无数次的失败,却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向世界证明了女性的力量,也证明了勇敢做自己的价值。
勇敢做自己,还意味着要敢于展现真实的自我。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然而,真正的勇敢是敢于展现自己的不完美,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就像歌手李宇春,她以独特的中性风格出道,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她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而是坚持做真实的自己,用音乐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态度。如今,她已经成为了华语乐坛的一颗耀眼明星,她的勇敢和坚持也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勇敢地展现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各种选择和挑战。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新的事物;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担心他人的评价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然而,只有勇敢地做自己,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展现真实的自我时,我们会发现,原来世界如此广阔,人生如此精彩。
让我们以颜宁教授为榜样,勇敢地做自己吧!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崎岖,无论面临的挑战有多么艰巨,我们都要坚定地相信自己,勇敢地前行。因为只有勇敢做自己,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