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开学摸底质量监测试卷
1.(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阅读
漫游贵州,你可以尽情沉醉在自然美景之中,春天百花鲜妍,草木竞秀;夏天群绿yáo yè①____,万亩葱茏;秋天行云流水,天朗气清;冬天银装素guǒ②____,惟余mǎng mǎng③____。贵州四季之美,美不胜收。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漫游 B.沉醉 C.鲜妍 D.行云流水
2.(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为什么我的眼里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②惜秦皇汉武,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③小时候/乡愁是 小小的邮票。(余光中《乡愁》)
④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⑤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⑥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⑦《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过渡句是:
, 。
⑧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句子是: , !
3.(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沁园春·雪》的作者毛泽东,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无产阶级革命
家,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沁园春”属于词牌名。
B.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运用了“询问—呼唤—寻找—回答”的形式,寄情于景,描绘了亿万人民在广阔世界里齐声呼唤、四处寻找周总理的动人场景。
C.余光中,诗人、散文家,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他创作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形象来表现自己的“乡愁”。
D.《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穆旦,建筑学家、文学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4.(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整本书阅读
(1)结合《艾青诗选》中相关诗句所描写的“意象”找到对应的诗题,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也有堤柳的嫩绿,也有秋日的橙红。 (甲《启明星》)
②柔可绕指而加以歪曲,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 (乙《盆景》)
③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丙《彩色的诗》)
④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 (丁《礁石》)
A.①—丙 ②—乙 ③—丁 ④—甲
B.①—乙 ②—甲 ③—丙 ④—丁
C.①—丁 ②—甲 ③—乙 ④—丙
D.①—丙 ②—丁 ③—甲 ④—乙
(2)在艾青的诗歌创作中,“光”是重要的诗歌意象。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向太阳》与创作于70年代的《光的赞歌》两首诗中,诗人借“光”表达的思想情感各有不同,请简析。
(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舍不下,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林琳 孔庆珊
①冬日清晨,山东省邹平市魏桥镇刘井烈士陵园里,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一位老人手持抹布,弯着腰逐一擦拭墓碑。擦完一块墓碑,他就把抹布重新洗净拧干,再去擦另一块。
②老人名叫刘德龙,今年74岁。1985年,他把家安到陵园,为刘井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义务守陵,至今已有37年。
③1939年初,日本侵略军对清河平原展开扫荡。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在马耀南、杨国夫的带领下,在魏桥镇刘井村与敌人展开激战,痛歼日伪军800余人,其中日军417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绩。为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73名烈士,1963年,当地政府和刘井村在战斗遗址建起刘井烈士陵园,将烈士集中安葬。陵园建好后,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烈士的崇敬,刘德龙常来为烈士扫墓。刘德龙发现,陵园里安葬的73名烈士,留有名字的仅有28位。清明时节,无名烈士墓前冷冷清
清,少有人祭扫。因此他和妻子商量,有生之年每年都来给无名烈士扫墓,让英雄知道后辈没有忘记他们。
④当时,陵园没有专人管理,纪念设施和墓地缺乏维护修缮。刘德龙心想:烈士们为了保护我们流血舍命,现在却没有人照管,我为什么不能住在陵园里专门为烈士们守墓呢?当地许多村民认为墓地不吉利,对刘德龙的决定难以理解。刘德龙却认为,烈士是英雄,陪着他们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他一定要将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妻子也十分支持他的决定。
⑤1985年,刘德龙在陵园里盖起一间土坯房,后来条件慢慢好转,才将土坯房改建为砖瓦房。住所的简陋,刘德龙毫不在意,他把更多精力放在陵园修整上。刘德龙想让烈士有个美丽的“家”,让烈士墓看起来更庄严,就自己精心设计了烈士墓前的拱形门洞。拱形门洞是用柳树条做的,他趁柳树条嫩的时候,将其掰弯,用来塑形。做好之后,每一座烈士墓看起来更加庄严肃穆。这些年,刘德龙务农为生,生活不算富裕,修整陵园的费用,都是他从牙缝里省出来的。生产队分的柴火,他舍不得烧,一捆捆攒起来,给陵园扎了个篱笆墙。有一年电视台来陵园报道,临走留下1 200元。刘德龙全用来买了月季花栽种在墓地周围,他认为这些钱要花在烈士身上才值得。因为刘德龙的尽心保护和修缮,刘井烈士陵园逐渐成为当地学校开展爱国教育的场所。“那次我真是太感动了。”说起1987年清明节魏桥中学师生前来缅怀烈士的场景,刘德龙记忆犹新。“我们这里有个风俗,清明节吃鸡蛋扫病除灾,家长都给孩子们煮鸡蛋吃。当时有 4个女学生,把带来的鸡蛋掰开,给每个烈士墓前摆了一点。那个年代鸡蛋还很金贵,许多人家都不舍得吃……”学生们对烈士这种朴实的情感,更坚定了刘德龙守陵的决心,能让孩子们记住这些英雄,他特别欣慰。
⑥陵园的后院,整齐摆放着两排竖形墓碑。2013年陵园集中整修时,原本直立的竖形墓碑被改为平放的方形墓碑,工人们将旧墓碑搬到后院,随手放倒在地上。刘德龙看见后立刻上前制止:“这是英雄,谁让你们放倒了?”他将墓碑一个个扶起来摆放整齐,“英雄就要被尊
重,没有他们流血舍命,哪有今天的好日子?咱可不能薄待了他们……”
⑦从把家安在陵园那一天起,刘德龙几乎一直都待在陵园守着烈士。望着肃穆整洁的陵园,他喃喃道:“舍不下,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有删改)
5.下面不属于刘德龙为烈士们所做事情的一项是 ( )
A.常来扫墓缅怀 B.自费修整陵园
C.墓前摆放鸡蛋 D.把墓碑摆放整齐
6.下面关于烈士陵园的叙述,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
A.为纪念牺牲的烈士,当地政府建立了烈士陵园。
B.村民认为墓地不吉利,不愿意去维护修缮墓地。
C.电视台到陵园采访报道,留下的钱买了月季花。
D.陵园集中整修,竖形墓碑全部被改为方形墓碑。
7.下面的剧本片段是1986年烈士家属小王和赵叔从异地他乡赶到刘井烈士陵园吊唁亲人时的对话。请合理想象并推测,补写横线处的内容。
小王 (沉重)我奶奶接到刘叔的信,伤心得哭晕过去好几次,叮嘱我一定要来看看爷爷如今安葬在什么地方。爷爷战死之后,她要支撑起这个家,所以一直没能来看一眼,没能陪伴在爷爷身边,和他说说话,多亏① 。赵叔 (点头,手抚摸着墓碑)是啊,看到墓园门口的篱笆墙,每一座坟墓前都有② ,每一块墓碑都被擦得干干净净,就知道我爸这些年在这里一直被人放在心上,被照顾得很好。
小王 是啊,我们真该好好谢谢刘叔,他从心底里把我们的亲人当成他的亲人。
8.文章画线句若改为“我可以住在陵园里专门为烈士们守墓”,意思变化不大,但表达效果却不同。请品析原句的表达效果。
(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阅读
春 雪
①入春以来,接连下了几场大雪。每次看到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心头总涌出无限的欣喜。
②我生在北国,从小爱看雪。少年熟诵“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的诗句,至今记忆犹新。今年正月初三那头一场春雪,我住在高楼上,从窗上望出去,栅栏上堆积着厚厚的一层雪,是那样温润滋融,带来清新的春的消息。天朗气清,从我这窗口,可一目望到苍翠的西山。而这一天,北京城一片洁白,一望无际、鳞次栉比的积雪的屋脊,黑白相间,构成一幅十分别致的画,好看极了。
③这春雪,引起我的喜悦,引起我的深思。我静静伫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难忘的几场春雪。
④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我们为了战胜饥饿,为了把火与血的战斗进行下去,一旦等到天暖,我们就要开荒下种。恰恰在这个时候,一场大雪忽然从空中飘飘扬扬洒落下来,我奔出窑洞,用炽热的两颊,迎接冰冷的雪花。我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记不清了,好像是落雪的晚上,其中有这样的意思:雪,一点一滴深深渗入土地,滋润着种子,让它早日发芽。我现今还记得那年的春朝,曙光微放,延安山岭上这里,那里,一行行蜿蜒蠕动的人影。然后,飞扬的锄头,挥洒的汗水,令人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创造新世界”的畅快。
⑤已近三月末,早该下雨,谁知今早起来一看,又是一场好雪。大概因为温度上升,雪花都粘连在树身上,远远近近的树木,有如一丛丛雪白的珊瑚,好看得很。这雪树使我想起另一段艰苦而雄伟的生活,那是东北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时候。松花江边,二三月还是满天风雪,雪深没膝,行军人,一脚拔上来,一脚陷下去,尽管是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由于艰难跋涉,却还是一身热汗淋漓。但一眼看见东北人叫作“树挂”的奇景,一株株树从树身到每一根纤细枝条,都像冰雪精雕细刻出来的,晶莹婀娜,不禁从心头掠过一阵惊喜。我就带着这美好的心境穿过风雪走进硝烟,这又是何等英雄而豪迈的生活啊!
⑥而今年这几场雪,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温暖的阳春。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啊,它,似乎在催着我奋马扬鞭、冲击向前。
⑦我静静地凝视着,这春雪啊,一点动静也没有,绵绵落了一个黑夜,又绵绵落了一个白天,这雪多么洁白纯净,使我亢奋。以我的经历、我的性格,我是更爱暴风雪的,谁料今天下午,当我从窗口望着白杨树,我却为一种天工造化、神妙奇绝的景象所惊住。原来,白杨树干、树枝上融化得发温发黑,已经静悄悄地长出梢头的茸茸嫩蕊上却沾着雪,像千千万万点洁白的花,那样密,那样美。一刹那间,我仿佛到了苏州的香雪海,看见千树万树的白梅。今天,只有今天,这绵密的春雪,使我竟暂时忘记了我心头上呼啸的暴风雪,使我更加深沉地喜爱起春雪来了……没一点风,我静静地走到一株高大的白杨树下,一片积雪,又一片积雪,从树顶上扑突一响,扑突一响,跌落下来,立刻融入潮湿的黑土。我忽然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然,用落花比拟雪花很不妥当,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
(摘自《刘白羽散文集》,有删改)
9.文章所写的春雪发生在两个时段:这个春天和这个春天之前,下列选项中的雪景发生在这个春天的是 ( )
A.在延安开荒时下的飘飘扬扬的大雪。
B.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没过膝盖的大雪。
C.苏州能看见千树万树白梅的香雪海。
D.三月末洁白纯净、如花似玉的好雪。
10.请根据作者的叙述思路,将下图中作者对他所写的几场雪的态度补充完整。
11.有同学从课文《沁园春·雪》中选择了两组诗句,请你判断下列哪一组诗句能印证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第一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第二组: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2.文学作品往往把表达的主旨蕴含在关键词句中。文章最后一句“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这里的“春花”除了自然意义上春天开放的花,还蕴含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古代诗文阅读
与谢万书①
【东晋】王羲之
古之辞世者……今仆②坐而获逸③,遂其宿心,其为庆幸,岂非天赐!
顷④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或以轻薄,庶令举策数马⑤,仿佛万石⑥之风。君谓此何如?
比⑦当与安石⑧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颐养闲暇,衣食之余,欲与亲知时共欢宴,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耶!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⑨之处世,甚欲希风⑩数子,老夫志愿尽于此也。
(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 ①仆:我。②坐而获逸:指轻易获得隐退自由。③顷:近
来,不久前。④举策数马:典故,指侍奉君主很谨慎。⑤万石:即西汉石奋,与四子均官至二千石,被称为“万石君”。⑥比:近来。⑦安石:东晋谢安。⑧陆贾、班嗣、杨王孙:都是无为清净、超然物外之人。⑨希风:向往、迎合一时的风尚。
13.下列不是描述“我”辞官归隐后悠然自得生活的一项是( )
A.修植桑果,率子抱孙游观林下 B.果实甘美,割而分之同享美味
C.游山泛海,察看田地颐养闲暇 D.兴言高咏,举杯斟酒吟诗作对
14.王羲之在书信中,表明对子孙品德寄予希望的一句是① ,概括自己理想追求的一句是② 。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割而分之 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
B.今仆坐而获逸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C.君谓此何如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D.老夫志愿尽于此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阅读
咏*①
【明】潘子襄
南国木微落,东篱花始妍。
数枝斜倚 ,一径冷生烟。
傲骨谁怜瘦,霜心素本坚。
欲知开晚意,为待色香全。
【注】 ①选自《淡远亭集》。
16.这是一首咏物诗,请根据内容推断标题中的“*”是 ( )
A.莲 B.兰 C.竹 D.菊
17.诗歌颔联缺了一个字,大家猜测可能是“月”或“日”。请根据全诗内容推测哪个字更合适并阐述理由。
(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备受关注。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人工智能,提升科学素养,某中学准备成立人工智能社团。
18.社团要招募成员,下图是招募令的草稿,请注意图中①—⑧的内容,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
19.社团成员为了解大家学习人工智能的基础,准备了以下问题进行调查采访,下列选项中的问题都能达到采访目的的是 ( )
①你知道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吗?
②你是否参加过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学习?
③你愿花课余时间参加人工智能的学习吗?
④你了解人工智能有哪些基本设计原理吗?
⑤你同意在学校附近投放人工智能广告吗?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20.智能机器人“智小团”将为大家介绍社团课程内容,请整合下表信息,将下面的介绍语补充完整,要求表达简明、连贯、通顺。
学习基础 课程内容
人脸识别 趣味编程 语音助手
人脸识别原理 人脸识别过程 电子零件知识 积木式编程 语音程序设计思路 语音程序 设计技术
零基础 √
有一些基础 √
基础较好 √ √
介绍语
同学你好!我是社团小帮手“智小团”,很高兴为你介绍课程,社团开设了① ,“人脸识别”课能带你了解人脸识别的原理和过程,内容比较简单,如果你从没学过人工智能,建议你选这门课。“趣味编程”课可以让你学习电子零件知识和积木式编程,如果你② ,就可以选这门课。“语音助手”课可以③ ,如果你有较好的人工智能学习基础,快来参加这门课的学习吧!
21.(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回首往事,每一段历程,我们的身旁总是有亲人、朋友、老师相随。忘不了他们悉心的呵护,忘不了他们亲切的叮嘱,更忘不了他们期待的眼神……
请以《忘不了那期待的眼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7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及要求:明确为什么“忘不了”,“期待”什么。详略得当,充分表达“忘不了”的过程。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发现、思考、感悟等。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摇曳;裹;莽莽
(2)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摇曳”的正确读音为:“yáo yè”,意思为:轻轻地摆荡,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优游自得的样子。银装素“ guǒ ”的正确字形为:裹,意思为: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 mǎng mǎng ”的正确字形为“莽莽”,意思为:广阔、范围非常宽广。
(2)A.“漫游”有随意游玩、游历的意思,在这里形容在贵州游玩的状态是非常恰当的,表达出一种悠闲自在地在贵州游历的感觉;
B.“沉醉”表示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用于形容在贵州的自然美景之中尽情享受、陶醉其中,是合适的表达;
C.“鲜妍”形容花朵鲜艳美丽,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用“鲜妍”来形容是很贴切的,能够表现出春天花朵色彩鲜艳、充满生机的状态:
D.“行云流水”通常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多用来形容文笔、乐曲等,而在此处用来形容贵州秋天的景色是不恰当的,不能准确地表达出秋天景色的特点。这里可以用“天高云淡”等形容秋天天空和云彩状态的词语。
故答案为:D
【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2.【答案】常含泪水;略输文采;一枚;露从今夜白;湘水无情吊岂知;人迹板桥霜;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①②③④⑤⑥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露;湘;迹
⑦《沁园春 雪》上阕侧重写景,用如椽巨笔勾勒出北国壮丽雪景,从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开篇,描绘长城、黄河、群山、高原等在冰雪覆盖下的雄浑景象,尽显山河壮美、气魄宏大。而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一句,前半句 “江山如此多娇” 是对前文雪景所展现壮美江山的高度凝练赞叹,是上阕绘景内容的情感收束与总结;后半句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则笔锋一转,自然引出下阕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历史英雄人物的评价议论,巧妙实现由景到论的衔接过渡,在内容与行文逻辑上契合诗词 “借景抒情、借古抒怀” 的创作思路。
⑧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在赴任途中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满含忠而被贬的悲愤、英雄失路的凄楚以及对侄孙的叮嘱牵挂等多重情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前句 “欲为圣明除弊事” 点明自己进谏初衷是为帮朝廷革除弊政,维护国家清明统治秩序,凸显对朝廷的忠心耿耿、担当作为;后句 “肯将衰朽惜残年” 则强化这份心意,表明即便自己年迈体衰、身处困境,也绝不因个人得失而退缩,愿奉献余生、坚守臣子本分,淋漓尽致展现其效忠朝廷、不计个人安危的态度与决心,是整首诗情感的激昂升华之处。
故答案为:常含泪水;略输文采;一枚;露从今夜白;湘水无情吊岂知;人迹板桥霜;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3.【答案】D
【知识点】文化典籍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不是穆旦,而是林徽因。林徽因是民国时期杰出的建筑学家与文学家,在建筑领域参与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等重要工作,于文学上诗歌、散文创作亦独具才情,《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风格温婉、意境优美,充满灵动诗意与生活气息;而穆旦是著名诗人、翻译家,诗作风格冷峻深刻、具现代主义色彩,有《赞美》等代表作,此选项张冠李戴,混淆作者信息,所以表述有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4.【答案】(1)A
(2)《向太阳》借歌颂太阳,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光的赞歌》中的“光”是科学与民主的象征,诗人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知识点】体会现代诗歌意象;推敲现代诗歌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感悟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艾青诗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意象与意蕴的辨析能力。“也有堤柳的嫩绿,也有秋日的橙红”是《彩色的诗》中的诗句,“柔可绕指而加以歪曲,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是《盆景》中的诗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是《礁石》中的诗句,“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是《启明星》中的诗句。
(2)本题考查名著评价。《向太阳》全诗贯穿着一个总体的象征形象,那就是太阳--以太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希望;从“我”一个饱经忧患的知识分子的角度,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抒发抗战高潮到来之时的激奋之情,歌颂了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包含着睿智哲思。《光的赞歌》是诗人对自己生活和创作一次总结,同时也是一个新的中国。它在诗人的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
故答案为:(1)A(2) 《向太阳》借歌颂太阳,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光的赞歌》中的“光”是科学与民主的象征,诗人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点评】(1)本题考查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的能力。解答时可直接从诗歌中提取意象,把握意象具备的特点分析。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与诗人的经历,从诗歌主旨的角度把握。
【答案】5.C
6.B
7.有刘叔的长久陪伴和精心照顾;用柳树条做的拱形门洞
8.(示例)烈士们流血舍命,为保护人民而战死,却现在陵园却没有专人管理,纪念设施和墓地缺乏维护修缮。原句用反问的手法,更能凸显刘德龙对于无人照管墓地的自责,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大爱。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补写。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内容上的前后联系,其次要注意语句在结构上的一致性,最后还要注意是否有字数上的限制。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5.ABD.正确;
C.有误,结合“当时有4个女学生,把带来的鸡蛋掰开,给每个烈士墓前摆了一点”分析,可知“墓前摆放鸡蛋”不属于刘德龙为烈士们所做的事情。
故答案为:C
6.ACD.正确;
B.有误,结合“当时,陵园没有专人管理,纪念设施”“当地许多村民认为墓地不吉和墓地缺乏维护修缮”分析,可知选项有误。
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句子补写。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①结合“刘德龙心想:烈士们为了保护我们流血舍命,现在却没有人照管,我为什么不能住在陵园里专门为烈士们守墓呢”分析,可补写句子:有刘叔的长久陪伴和精心照顾;②结合“刘德龙想让烈士有个美丽的'家’,让烈士墓看起来更庄严,就自己精心设计了烈士墓前的拱形门洞。拱形门洞是柳树条做的,他趁柳树条嫩的时候,将其掰弯,用来塑形。做好之后,每一座烈士墓看起来更加庄严肃穆”分析,可补写句子:柳树条做的拱形门洞。
故答案为:有刘叔的长久陪伴和精心照顾;用柳树条做的拱形门洞
8.本题考查句子分析。原句 “烈士们为了保护我们流血舍命,现在却没有人照管,我为什么不能住在陵园里专门为烈士们守墓呢?” 通过反问句的形式,加强了语气表达。与修改后的陈述句相比,反问句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情感共鸣。从情感表达上分析,反问句中蕴含着刘德龙强烈的情感。“烈士们为了保护我们流血舍命” 强调了烈士们牺牲的伟大与壮烈,他们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而英勇献身的。而 “现在却没有人照管” 则表达出刘德龙对当前陵园无人管理现状的痛心与忧虑。在这种鲜明对比下,“我为什么不能住在陵园里专门为烈士们守墓呢?” 这一反问,深刻地体现出他内心深处的自责,责备自己为何之前没有想到承担起守墓的责任,同时也彰显出他勇于挺身而出、主动担当的大爱情怀。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通过反问句被放大和强化,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刘德龙对烈士的敬重以及他想要守护烈士英灵的坚定决心,使人物形象更加高大和丰满,也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题中对烈士崇敬与缅怀以及对刘德龙义举歌颂的内涵。
故答案为: (示例)烈士们流血舍命,为保护人民而战死,却现在陵园却没有专人管理,纪念设施和墓地缺乏维护修缮。原句用反问的手法,更能凸显刘德龙对于无人照管墓地的自责,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大爱。
【答案】9.D
10.畅快;豪迈;深沉地喜爱
11.第一组诗句。第一组诗句和文章中画波浪线句子所描写的都是白雪茫茫的景色,清新素雅,而第二组诗句描写的是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色,与文中句子意思不符。
12.(示例)文章作者通过入春来的几场大雪,回忆了自己在革命斗争时期所遇到的几场大雪:如在延安搞大生产时的大雪,虽然冷、饿,但同志们的积极向上让人感到畅快;东北解放战争时期虽艰难,但冰雪美景却让作者倍感豪迈。直至今日,他从三月末的这场雪看到了新生,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他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未来的生活犹如即将开放的春花,一定蓬勃美丽。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内容以及主旨思想作答。
9.A、B.都是插叙的,回忆以前生活中的雪;
C.写的不是雪的实景;
D.写这个春天的雪。
故答案为:D
10.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根据“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和“令人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创造新世界”的畅快。”可知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期的春雪让作者感受到的是畅快。根据“这雪树使我想起另一段艰苦而雄伟的生活,那是东北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时候。”和“这又是何等英雄而豪迈的生活啊!“可知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春雪让作者感受到的是豪迈。根据“今年正月初三那头一场春雪”和“这春雪,引起我喜悦,引起我深思”可知,今年正月初三的春雪让作者感受到的是欣喜。
故答案为: 畅快;豪迈;深沉地喜爱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题目中给出的两句诗可知,第一组诗表现的是白雪茫茫的美景,只有白色,再无其他的颜色。而第二句则是白雪与红日相映。再与文本画曲线的句子比对可知,第一句诗句能印证文章中画波浪线的部分。
故答案为: 第一组诗句。第一组诗句和文章中画波浪线句子所描写的都是白雪茫茫的景色,清新素雅,而第二组诗句描写的是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色,与文中句子意思不符。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我们为了战胜饥饿,为了把火与血的战斗进行下去,但等天暖,我们就要开荒下种”分析,表达了作者要发扬过去斗争中的进取精神;结合“我忽然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然,用落花比拟雪花很不确切,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分析,在新的生活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的思想感情。由此可知,“春花”除了自然意义上春天开放的花,还指未来的生活犹如即将开放的春花,一定蓬勃美丽。
故答案为: (示例)文章作者通过入春来的几场大雪,回忆了自己在革命斗争时期所遇到的几场大雪:如在延安搞大生产时的大雪,虽然冷、饿,但同志们的积极向上让人感到畅快;东北解放战争时期虽艰难,但冰雪美景却让作者倍感豪迈。直至今日,他从三月末的这场雪看到了新生,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他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未来的生活犹如即将开放的春花,一定蓬勃美丽。
【答案】13.D
14.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
15.A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一词多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做好此类题目需要通读全文,抓住关键的语句,从文章所的不同对象、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3)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附参考译文】
古代那些避世隐居的人…… 如今我能安坐而获得闲适安逸,实现了我向来的心愿,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啊,难道不是上天的恩赐吗!
不久前我到东边游历归来,种植培养了桑树、果树,如今它们都长得很茂盛,鲜花盛开。我带着几个儿子,抱着年幼的孙子,在这些树木间游玩观赏。有一点美味的食物,就切开分着吃,来使眼前的时光过得愉快些。虽然我所培植的德行算不上特别高远,但还是想要教育培养子孙,让他们为人处世做到淳朴宽厚、谦逊礼让。有的人或许举止轻浮浅薄,我希望能让他们懂得列举马鞭点数马匹(那样谨慎行事),效仿万石君一家的风范。您认为这样做怎么样呢?
近来应当会和谢安一起到东边的山海去游玩,并且一起巡视田地,查看土地适宜种植的情况。在保养身体、闲暇无事的时候,除了满足衣食所需之外,还想要和亲朋好友时常一起愉快地宴饮。虽然我不能高谈阔论、吟诗诵赋,也不能开怀畅饮、把酒倒满,但讲讲在田间所做的事,也足以当作拍手欢笑的谈资了,那种得意的心情,哪里是言语能够说得尽的呢!我常常追慕陆贾、班嗣、杨王孙等人的处世态度,非常希望能追慕学习这几位先生的风范,老夫我的志向和愿望都尽在于此了。
13.ABC.准确。
D.有误,结合“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可知,这里没有“兴言高咏,举杯斟酒吟诗作对”。
故答案为:D
1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句意“我还是想要教养子孙后代一定要敦厚礼让”可知此句是王羲之对子孙品德寄予希望的一句。结合“常依陆费、班嗣、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老夫志愿尽于此也”的句意“很想效法汉代陆贾、班嗣、杨王孙等人的处世态度澹泊明志,甚至想向往一时的风尚。我的志愿也就是这些”可知此句概括了作者自己的理想追求。
故答案为: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
15.A. 割开它然后把它分成若干部分;之:代词,它/ 它的翅膀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彩 ;之:助词,的;
B. 现在我坐着就能获得闲适安逸/ 面对着山居住。 连词,表修饰;
C. 您认为这件事怎么样。 /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都是动词,认为;
D. 老夫我的志向和愿望都在这上面了。 / 舜从田间(田野)之中被起用。 都是介词,在。
故答案为:A
【答案】16.D
17.“月”更合适。“月”字与“东篱”相照应,点明时间,同时与“冷生烟”相照应,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更能衬托出菊花傲霜的品格。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建功立业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特色中的“炼字”型。解答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路应首先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实质意思)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情感。
16.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从“南国木微落”可知,此时为深秋时节;从“东篱花始妍”可知这一时节此花开得最为妍丽。加上采菊东篱的典故,可判定这是一首咏菊诗。
故答案为:D
17.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结合古诗内容,所咏之物是菊花,菊花这一意象的特点是高洁淡泊、傲霜斗雪,同时根据“冷生烟”可知此时的温度较低,由此可见“月”更合适。“月”字与“东篱”相照应,点明时间,同时与“冷生烟”相照应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更能衬托出菊花傲霜的品格。
故答案为:“月”更合适。“月”字与“东篱”相照应,点明时间,同时与“冷生烟”相照应,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更能衬托出菊花傲霜的品格。
【答案】18.第④句,在“科技”后面加“的机会”或“的场地”;第⑧句,删除“务必”。
19.B
20.人脸识别、趣味编程、语音助手三门课程;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学习基础;帮助你学习语音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技术
【知识点】图表信息;主题活动;成分残缺;用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2)本题考查新闻采访。解答此题,要明确采访对象的身份,针对身份设计问题,问题应该是受访者工作或生活领域的范围,围绕中心话题即可。
(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以及所揭示的实际问题。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18.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表达。第④句“在这里,你有学习智能科技”,成分残缺。在“科技”后面加上“的机会”“的场地”。第⑧句“如果你感兴趣,请务必到行政楼701办公室报名”,词语使用不当:“务必”表示“必须;一定要”,语气较为强硬。在招募社团成员的语境中,使用“务必"会给人一种强制的感觉,不太恰当,容易让同学们产生抵触情绪。删除“务必”后,语气更加委婉、亲切,更能吸引同学们报名参加社团。
故答案为:第④句,在“科技”后面加“的机会”或“的场地”;第⑧句,删除“务必”。
19.本题考查采访词。④“你知道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吗 ”这个问题可以了解被采访者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广度,能看出他们对人工智能在实际生活中的了解程度,有助于了解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基础认识水平:②“你是否参加过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学习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直接了解被采访者是否有过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的经历,若参加过相关课程学习,说明有一定基础;若没有参加过,也能反映出他们目前的基础状况:③“你愿花课余时间参加人工智能的学习吗 ”这个问题主要是了解被采访者的学习意愿,而不是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与了解学习人工智能的基础这一目的不太相符;④“你了解人工智能有哪些基本设计原理吗 ”这个问题可以考察被采访者对人工智能技术层面的了解程度,进一步了解他们对人工智能的深入认识,也能体现他们的学习基础:⑤“你同意在学校附近投放人工智能广告吗 ”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对广告投放的态度,与了解学习人工智能的基础毫无关系;①②④能达到采访目的。
故答案为:B
20.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表格中列出了三门课程(人脸识别、趣味编程、语音助手),人脸识别零基础,趣味编程需要有一些基础和基础较好,语音助手要基础较好。第一处:此处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社团开设了三门课程,在介绍“人脸识别”课的时候明确提到了课程名称,所以这里补充完整课程名称。故填写:人脸识别、趣味编程、语音助手三门课程。第二处:“趣味编程”课可以让你学习电子零件知识和积木式编程”,结合表格中可以看出,“趣味编程”课适合有一些基础的人学习,故填写:有一定的人智能学习基础。第三处:根据表格内容,“语音助手"课的课程内容包括语音程序设计思路和语音程序设计技术,对于有较好基础的人来说,这门课程可以提供更深入的学习内容。故填写:帮助你学习语音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技术。
故答案为:人脸识别、趣味编程、语音助手三门课程;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学习基础;帮助你学习语音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技术。
21.【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给出一段抒情性的引导材料,围绕人生历程中亲人、朋友、老师相随展开,突出他们悉心呵护、亲切叮嘱以及期待的眼神让人难以忘怀,以命题作文《忘不了那期待的眼神》要求学生进行创作,旨在唤起学生内心深处与身边人情感互动的记忆,引导学生挖掘那些饱含期待目光背后蕴含的深意,并通过文字展现个人从中收获的成长感悟。
【题干分析】①引导材料用排比句式强调人生过往中身边人的陪伴与付出,“期待的眼神” 作为关键落脚点,饱含着诸如亲人望孩子成才的期许、老师盼学生进步的热望、朋友期挚友实现梦想的鼓励等丰富情感内涵。“期待” 是心怀盼望、憧憬未来美好愿景,“眼神” 则是传递这份心意的情感窗口,成为触动人心、烙印记忆的关键载体。②写作思路上,开篇可通过回忆场景、抒情引入的方式,自然引出那 “期待的眼神”,例如写考场失利后老师鼓励的目光、比赛前夕父母信任的凝望等,点明 “忘不了” 的缘由,此处需详细刻画眼神细节,像眼神中的光芒、蕴含的情感力度等,做到详写;中间部分展开叙述与之相关经历,讲述其出现背景、带来的即时触动,可列举事例丰富内容,如讲述自己参加演讲比赛紧张怯场,抬头看到台下好友充满期待的眼神,重燃斗志顺利完成演讲;结尾则着重表达自身感悟,升华主题,阐述这眼神如何化作力量助力成长、改变心态,领悟亲情友情师生情珍贵,激励前行方向。学生易陷入误区是开篇冗长铺垫,忽略眼神刻画或感悟浅薄仓促收尾。应详写眼神触动瞬间与成长关联,开头简洁吸睛、结尾有力升华。
【立意提取】
1.师恩难忘:那期待的目光助我扬帆,从师生情谊角度,写老师期待眼神于学业困境、成长迷茫时给予指引,激励自己攻克难题、明确目标,感恩师恩,汲取奋进力量。
2.亲情羁绊:父母眼中的期待之光,围绕家庭亲情,描绘父母在生活点滴、重大抉择时刻满含期待的眼神,感悟家庭期许化作责任担当,守护亲情纽带,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回报家人。
3.挚友同行:期待目光下的逐梦旅程,聚焦朋友情谊,讲述朋友期待自己追逐梦想,携手并肩突破阻碍,体悟友情珍贵,在友情滋养下坚守理想,不负挚友信任。
例文:
忘不了那期待的眼神
在记忆的长河中,无数画面如繁星闪烁,或明或暗,然而,那一双期待的眼神,却宛如夜空中最耀眼的北极星,始终高悬,熠熠生辉,让我无法忘怀。
那是初中毕业前夕,校园里弥漫着紧张又略带伤感的气息。我因几次模拟考成绩不理想,心情跌入谷底,对未来充满迷茫,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班主任老师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消沉,一天课后,她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走进办公室,我头埋得很低,像个犯错的孩子,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来,坐这儿。” 老师温柔的声音传来,我缓缓坐下,目光游移在桌面的木纹上。“老师知道你最近压力大,可别被几次考试就打倒啦。” 说着,她轻轻抬起我的下巴,那一刻,我撞上了她的眼神。
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啊!眼眸清澈,宛如一汪清泉,却又透着炽热的光芒。眼角的细纹,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此刻却似镌刻着对学生满满的关怀与期待。她目光紧紧锁住我,满含鼓励,仿佛在说:“你可以的,老师相信你!” 在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对我重拾信心、奋起直追的期待,期待我跨越眼前的挫折,在中考考场上绽放光芒。
此后的日子,每一节课堂上,只要我望向讲台,便能捕捉到老师那期待的目光,它像无声的战鼓,催我奋进。课间,当我在题海中奋战疲惫时,老师路过轻拍肩膀,眼神交汇间,力量再次注满身心。
中考那天,在校门口,老师站在晨曦中为我们送行。她逐个拥抱我们,轮到我时,她双手搭在我肩上,凝视着我,眼神依旧炽热坚定,期待我凯旋。我带着这份期待,昂首走进考场,笔下如有神助。
如今,我已踏入理想高中的校门,回首过往,老师那期待的眼神功不可没。它不仅是困境中给予我的力量源泉,更让我懂得被人期待是一份责任,是一种信任催生的使命。那双眼睛,鞭策我在成长路上无论遭遇多少风雨,都要怀揣勇气与信心,大步向前,不负期待,因为那眼神中蕴含的深情与厚望,值得我用拼搏去回应,用成绩去感恩。
【点评】文章选取初中毕业前夕班主任老师对自己鼓励期待这一典型事例,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全文紧紧围绕老师 “期待的眼神” 展开,从成绩受挫时老师的关切、备考期间眼神给予力量到中考送行的殷切期望,突出 “忘不了”,凸显期待眼神对自己成长的深刻影响,主题鲜明集中。对老师眼神刻画入微,“眼眸清澈,宛如一汪清泉,却又透着炽热的光芒”“眼角的细纹,似镌刻着对学生满满的关怀与期待”,结合动作、场景描写,如 “轻轻抬起我的下巴”“路过轻拍肩膀” 等,生动展现眼神传递的情感,使读者如临其境,深切感受到那份期待的力量,易引发情感共鸣。结尾处不局限于回忆事件,而是深入思考,从老师期待眼神中领悟到责任与使命,表明要用拼搏感恩期待,将个人经历上升到成长感悟与价值体现层面,升华文章主旨,展现思想深度,彰显积极向上精神风貌。整体行文流畅,结构严谨,详略安排得当,是一篇佳作。
1 / 1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开学摸底质量监测试卷
1.(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阅读
漫游贵州,你可以尽情沉醉在自然美景之中,春天百花鲜妍,草木竞秀;夏天群绿yáo yè①____,万亩葱茏;秋天行云流水,天朗气清;冬天银装素guǒ②____,惟余mǎng mǎng③____。贵州四季之美,美不胜收。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漫游 B.沉醉 C.鲜妍 D.行云流水
【答案】(1)摇曳;裹;莽莽
(2)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摇曳”的正确读音为:“yáo yè”,意思为:轻轻地摆荡,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优游自得的样子。银装素“ guǒ ”的正确字形为:裹,意思为: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 mǎng mǎng ”的正确字形为“莽莽”,意思为:广阔、范围非常宽广。
(2)A.“漫游”有随意游玩、游历的意思,在这里形容在贵州游玩的状态是非常恰当的,表达出一种悠闲自在地在贵州游历的感觉;
B.“沉醉”表示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用于形容在贵州的自然美景之中尽情享受、陶醉其中,是合适的表达;
C.“鲜妍”形容花朵鲜艳美丽,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用“鲜妍”来形容是很贴切的,能够表现出春天花朵色彩鲜艳、充满生机的状态:
D.“行云流水”通常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多用来形容文笔、乐曲等,而在此处用来形容贵州秋天的景色是不恰当的,不能准确地表达出秋天景色的特点。这里可以用“天高云淡”等形容秋天天空和云彩状态的词语。
故答案为:D
【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2.(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为什么我的眼里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②惜秦皇汉武,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③小时候/乡愁是 小小的邮票。(余光中《乡愁》)
④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⑤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⑥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⑦《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过渡句是:
, 。
⑧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句子是: , !
【答案】常含泪水;略输文采;一枚;露从今夜白;湘水无情吊岂知;人迹板桥霜;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①②③④⑤⑥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露;湘;迹
⑦《沁园春 雪》上阕侧重写景,用如椽巨笔勾勒出北国壮丽雪景,从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开篇,描绘长城、黄河、群山、高原等在冰雪覆盖下的雄浑景象,尽显山河壮美、气魄宏大。而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一句,前半句 “江山如此多娇” 是对前文雪景所展现壮美江山的高度凝练赞叹,是上阕绘景内容的情感收束与总结;后半句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则笔锋一转,自然引出下阕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历史英雄人物的评价议论,巧妙实现由景到论的衔接过渡,在内容与行文逻辑上契合诗词 “借景抒情、借古抒怀” 的创作思路。
⑧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在赴任途中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满含忠而被贬的悲愤、英雄失路的凄楚以及对侄孙的叮嘱牵挂等多重情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前句 “欲为圣明除弊事” 点明自己进谏初衷是为帮朝廷革除弊政,维护国家清明统治秩序,凸显对朝廷的忠心耿耿、担当作为;后句 “肯将衰朽惜残年” 则强化这份心意,表明即便自己年迈体衰、身处困境,也绝不因个人得失而退缩,愿奉献余生、坚守臣子本分,淋漓尽致展现其效忠朝廷、不计个人安危的态度与决心,是整首诗情感的激昂升华之处。
故答案为:常含泪水;略输文采;一枚;露从今夜白;湘水无情吊岂知;人迹板桥霜;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3.(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沁园春·雪》的作者毛泽东,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无产阶级革命
家,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沁园春”属于词牌名。
B.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运用了“询问—呼唤—寻找—回答”的形式,寄情于景,描绘了亿万人民在广阔世界里齐声呼唤、四处寻找周总理的动人场景。
C.余光中,诗人、散文家,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他创作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形象来表现自己的“乡愁”。
D.《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穆旦,建筑学家、文学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答案】D
【知识点】文化典籍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不是穆旦,而是林徽因。林徽因是民国时期杰出的建筑学家与文学家,在建筑领域参与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等重要工作,于文学上诗歌、散文创作亦独具才情,《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风格温婉、意境优美,充满灵动诗意与生活气息;而穆旦是著名诗人、翻译家,诗作风格冷峻深刻、具现代主义色彩,有《赞美》等代表作,此选项张冠李戴,混淆作者信息,所以表述有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4.(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整本书阅读
(1)结合《艾青诗选》中相关诗句所描写的“意象”找到对应的诗题,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也有堤柳的嫩绿,也有秋日的橙红。 (甲《启明星》)
②柔可绕指而加以歪曲,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 (乙《盆景》)
③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丙《彩色的诗》)
④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 (丁《礁石》)
A.①—丙 ②—乙 ③—丁 ④—甲
B.①—乙 ②—甲 ③—丙 ④—丁
C.①—丁 ②—甲 ③—乙 ④—丙
D.①—丙 ②—丁 ③—甲 ④—乙
(2)在艾青的诗歌创作中,“光”是重要的诗歌意象。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向太阳》与创作于70年代的《光的赞歌》两首诗中,诗人借“光”表达的思想情感各有不同,请简析。
【答案】(1)A
(2)《向太阳》借歌颂太阳,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光的赞歌》中的“光”是科学与民主的象征,诗人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知识点】体会现代诗歌意象;推敲现代诗歌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感悟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艾青诗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意象与意蕴的辨析能力。“也有堤柳的嫩绿,也有秋日的橙红”是《彩色的诗》中的诗句,“柔可绕指而加以歪曲,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是《盆景》中的诗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是《礁石》中的诗句,“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是《启明星》中的诗句。
(2)本题考查名著评价。《向太阳》全诗贯穿着一个总体的象征形象,那就是太阳--以太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希望;从“我”一个饱经忧患的知识分子的角度,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抒发抗战高潮到来之时的激奋之情,歌颂了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包含着睿智哲思。《光的赞歌》是诗人对自己生活和创作一次总结,同时也是一个新的中国。它在诗人的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
故答案为:(1)A(2) 《向太阳》借歌颂太阳,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光的赞歌》中的“光”是科学与民主的象征,诗人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点评】(1)本题考查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的能力。解答时可直接从诗歌中提取意象,把握意象具备的特点分析。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与诗人的经历,从诗歌主旨的角度把握。
(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舍不下,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林琳 孔庆珊
①冬日清晨,山东省邹平市魏桥镇刘井烈士陵园里,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一位老人手持抹布,弯着腰逐一擦拭墓碑。擦完一块墓碑,他就把抹布重新洗净拧干,再去擦另一块。
②老人名叫刘德龙,今年74岁。1985年,他把家安到陵园,为刘井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义务守陵,至今已有37年。
③1939年初,日本侵略军对清河平原展开扫荡。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在马耀南、杨国夫的带领下,在魏桥镇刘井村与敌人展开激战,痛歼日伪军800余人,其中日军417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绩。为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73名烈士,1963年,当地政府和刘井村在战斗遗址建起刘井烈士陵园,将烈士集中安葬。陵园建好后,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烈士的崇敬,刘德龙常来为烈士扫墓。刘德龙发现,陵园里安葬的73名烈士,留有名字的仅有28位。清明时节,无名烈士墓前冷冷清
清,少有人祭扫。因此他和妻子商量,有生之年每年都来给无名烈士扫墓,让英雄知道后辈没有忘记他们。
④当时,陵园没有专人管理,纪念设施和墓地缺乏维护修缮。刘德龙心想:烈士们为了保护我们流血舍命,现在却没有人照管,我为什么不能住在陵园里专门为烈士们守墓呢?当地许多村民认为墓地不吉利,对刘德龙的决定难以理解。刘德龙却认为,烈士是英雄,陪着他们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他一定要将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妻子也十分支持他的决定。
⑤1985年,刘德龙在陵园里盖起一间土坯房,后来条件慢慢好转,才将土坯房改建为砖瓦房。住所的简陋,刘德龙毫不在意,他把更多精力放在陵园修整上。刘德龙想让烈士有个美丽的“家”,让烈士墓看起来更庄严,就自己精心设计了烈士墓前的拱形门洞。拱形门洞是用柳树条做的,他趁柳树条嫩的时候,将其掰弯,用来塑形。做好之后,每一座烈士墓看起来更加庄严肃穆。这些年,刘德龙务农为生,生活不算富裕,修整陵园的费用,都是他从牙缝里省出来的。生产队分的柴火,他舍不得烧,一捆捆攒起来,给陵园扎了个篱笆墙。有一年电视台来陵园报道,临走留下1 200元。刘德龙全用来买了月季花栽种在墓地周围,他认为这些钱要花在烈士身上才值得。因为刘德龙的尽心保护和修缮,刘井烈士陵园逐渐成为当地学校开展爱国教育的场所。“那次我真是太感动了。”说起1987年清明节魏桥中学师生前来缅怀烈士的场景,刘德龙记忆犹新。“我们这里有个风俗,清明节吃鸡蛋扫病除灾,家长都给孩子们煮鸡蛋吃。当时有 4个女学生,把带来的鸡蛋掰开,给每个烈士墓前摆了一点。那个年代鸡蛋还很金贵,许多人家都不舍得吃……”学生们对烈士这种朴实的情感,更坚定了刘德龙守陵的决心,能让孩子们记住这些英雄,他特别欣慰。
⑥陵园的后院,整齐摆放着两排竖形墓碑。2013年陵园集中整修时,原本直立的竖形墓碑被改为平放的方形墓碑,工人们将旧墓碑搬到后院,随手放倒在地上。刘德龙看见后立刻上前制止:“这是英雄,谁让你们放倒了?”他将墓碑一个个扶起来摆放整齐,“英雄就要被尊
重,没有他们流血舍命,哪有今天的好日子?咱可不能薄待了他们……”
⑦从把家安在陵园那一天起,刘德龙几乎一直都待在陵园守着烈士。望着肃穆整洁的陵园,他喃喃道:“舍不下,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有删改)
5.下面不属于刘德龙为烈士们所做事情的一项是 ( )
A.常来扫墓缅怀 B.自费修整陵园
C.墓前摆放鸡蛋 D.把墓碑摆放整齐
6.下面关于烈士陵园的叙述,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
A.为纪念牺牲的烈士,当地政府建立了烈士陵园。
B.村民认为墓地不吉利,不愿意去维护修缮墓地。
C.电视台到陵园采访报道,留下的钱买了月季花。
D.陵园集中整修,竖形墓碑全部被改为方形墓碑。
7.下面的剧本片段是1986年烈士家属小王和赵叔从异地他乡赶到刘井烈士陵园吊唁亲人时的对话。请合理想象并推测,补写横线处的内容。
小王 (沉重)我奶奶接到刘叔的信,伤心得哭晕过去好几次,叮嘱我一定要来看看爷爷如今安葬在什么地方。爷爷战死之后,她要支撑起这个家,所以一直没能来看一眼,没能陪伴在爷爷身边,和他说说话,多亏① 。赵叔 (点头,手抚摸着墓碑)是啊,看到墓园门口的篱笆墙,每一座坟墓前都有② ,每一块墓碑都被擦得干干净净,就知道我爸这些年在这里一直被人放在心上,被照顾得很好。
小王 是啊,我们真该好好谢谢刘叔,他从心底里把我们的亲人当成他的亲人。
8.文章画线句若改为“我可以住在陵园里专门为烈士们守墓”,意思变化不大,但表达效果却不同。请品析原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5.C
6.B
7.有刘叔的长久陪伴和精心照顾;用柳树条做的拱形门洞
8.(示例)烈士们流血舍命,为保护人民而战死,却现在陵园却没有专人管理,纪念设施和墓地缺乏维护修缮。原句用反问的手法,更能凸显刘德龙对于无人照管墓地的自责,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大爱。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补写。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内容上的前后联系,其次要注意语句在结构上的一致性,最后还要注意是否有字数上的限制。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5.ABD.正确;
C.有误,结合“当时有4个女学生,把带来的鸡蛋掰开,给每个烈士墓前摆了一点”分析,可知“墓前摆放鸡蛋”不属于刘德龙为烈士们所做的事情。
故答案为:C
6.ACD.正确;
B.有误,结合“当时,陵园没有专人管理,纪念设施”“当地许多村民认为墓地不吉和墓地缺乏维护修缮”分析,可知选项有误。
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句子补写。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①结合“刘德龙心想:烈士们为了保护我们流血舍命,现在却没有人照管,我为什么不能住在陵园里专门为烈士们守墓呢”分析,可补写句子:有刘叔的长久陪伴和精心照顾;②结合“刘德龙想让烈士有个美丽的'家’,让烈士墓看起来更庄严,就自己精心设计了烈士墓前的拱形门洞。拱形门洞是柳树条做的,他趁柳树条嫩的时候,将其掰弯,用来塑形。做好之后,每一座烈士墓看起来更加庄严肃穆”分析,可补写句子:柳树条做的拱形门洞。
故答案为:有刘叔的长久陪伴和精心照顾;用柳树条做的拱形门洞
8.本题考查句子分析。原句 “烈士们为了保护我们流血舍命,现在却没有人照管,我为什么不能住在陵园里专门为烈士们守墓呢?” 通过反问句的形式,加强了语气表达。与修改后的陈述句相比,反问句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情感共鸣。从情感表达上分析,反问句中蕴含着刘德龙强烈的情感。“烈士们为了保护我们流血舍命” 强调了烈士们牺牲的伟大与壮烈,他们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而英勇献身的。而 “现在却没有人照管” 则表达出刘德龙对当前陵园无人管理现状的痛心与忧虑。在这种鲜明对比下,“我为什么不能住在陵园里专门为烈士们守墓呢?” 这一反问,深刻地体现出他内心深处的自责,责备自己为何之前没有想到承担起守墓的责任,同时也彰显出他勇于挺身而出、主动担当的大爱情怀。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通过反问句被放大和强化,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刘德龙对烈士的敬重以及他想要守护烈士英灵的坚定决心,使人物形象更加高大和丰满,也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题中对烈士崇敬与缅怀以及对刘德龙义举歌颂的内涵。
故答案为: (示例)烈士们流血舍命,为保护人民而战死,却现在陵园却没有专人管理,纪念设施和墓地缺乏维护修缮。原句用反问的手法,更能凸显刘德龙对于无人照管墓地的自责,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大爱。
(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阅读
春 雪
①入春以来,接连下了几场大雪。每次看到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心头总涌出无限的欣喜。
②我生在北国,从小爱看雪。少年熟诵“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的诗句,至今记忆犹新。今年正月初三那头一场春雪,我住在高楼上,从窗上望出去,栅栏上堆积着厚厚的一层雪,是那样温润滋融,带来清新的春的消息。天朗气清,从我这窗口,可一目望到苍翠的西山。而这一天,北京城一片洁白,一望无际、鳞次栉比的积雪的屋脊,黑白相间,构成一幅十分别致的画,好看极了。
③这春雪,引起我的喜悦,引起我的深思。我静静伫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难忘的几场春雪。
④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我们为了战胜饥饿,为了把火与血的战斗进行下去,一旦等到天暖,我们就要开荒下种。恰恰在这个时候,一场大雪忽然从空中飘飘扬扬洒落下来,我奔出窑洞,用炽热的两颊,迎接冰冷的雪花。我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记不清了,好像是落雪的晚上,其中有这样的意思:雪,一点一滴深深渗入土地,滋润着种子,让它早日发芽。我现今还记得那年的春朝,曙光微放,延安山岭上这里,那里,一行行蜿蜒蠕动的人影。然后,飞扬的锄头,挥洒的汗水,令人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创造新世界”的畅快。
⑤已近三月末,早该下雨,谁知今早起来一看,又是一场好雪。大概因为温度上升,雪花都粘连在树身上,远远近近的树木,有如一丛丛雪白的珊瑚,好看得很。这雪树使我想起另一段艰苦而雄伟的生活,那是东北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时候。松花江边,二三月还是满天风雪,雪深没膝,行军人,一脚拔上来,一脚陷下去,尽管是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由于艰难跋涉,却还是一身热汗淋漓。但一眼看见东北人叫作“树挂”的奇景,一株株树从树身到每一根纤细枝条,都像冰雪精雕细刻出来的,晶莹婀娜,不禁从心头掠过一阵惊喜。我就带着这美好的心境穿过风雪走进硝烟,这又是何等英雄而豪迈的生活啊!
⑥而今年这几场雪,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温暖的阳春。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啊,它,似乎在催着我奋马扬鞭、冲击向前。
⑦我静静地凝视着,这春雪啊,一点动静也没有,绵绵落了一个黑夜,又绵绵落了一个白天,这雪多么洁白纯净,使我亢奋。以我的经历、我的性格,我是更爱暴风雪的,谁料今天下午,当我从窗口望着白杨树,我却为一种天工造化、神妙奇绝的景象所惊住。原来,白杨树干、树枝上融化得发温发黑,已经静悄悄地长出梢头的茸茸嫩蕊上却沾着雪,像千千万万点洁白的花,那样密,那样美。一刹那间,我仿佛到了苏州的香雪海,看见千树万树的白梅。今天,只有今天,这绵密的春雪,使我竟暂时忘记了我心头上呼啸的暴风雪,使我更加深沉地喜爱起春雪来了……没一点风,我静静地走到一株高大的白杨树下,一片积雪,又一片积雪,从树顶上扑突一响,扑突一响,跌落下来,立刻融入潮湿的黑土。我忽然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然,用落花比拟雪花很不妥当,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
(摘自《刘白羽散文集》,有删改)
9.文章所写的春雪发生在两个时段:这个春天和这个春天之前,下列选项中的雪景发生在这个春天的是 ( )
A.在延安开荒时下的飘飘扬扬的大雪。
B.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没过膝盖的大雪。
C.苏州能看见千树万树白梅的香雪海。
D.三月末洁白纯净、如花似玉的好雪。
10.请根据作者的叙述思路,将下图中作者对他所写的几场雪的态度补充完整。
11.有同学从课文《沁园春·雪》中选择了两组诗句,请你判断下列哪一组诗句能印证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第一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第二组: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2.文学作品往往把表达的主旨蕴含在关键词句中。文章最后一句“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这里的“春花”除了自然意义上春天开放的花,还蕴含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9.D
10.畅快;豪迈;深沉地喜爱
11.第一组诗句。第一组诗句和文章中画波浪线句子所描写的都是白雪茫茫的景色,清新素雅,而第二组诗句描写的是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色,与文中句子意思不符。
12.(示例)文章作者通过入春来的几场大雪,回忆了自己在革命斗争时期所遇到的几场大雪:如在延安搞大生产时的大雪,虽然冷、饿,但同志们的积极向上让人感到畅快;东北解放战争时期虽艰难,但冰雪美景却让作者倍感豪迈。直至今日,他从三月末的这场雪看到了新生,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他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未来的生活犹如即将开放的春花,一定蓬勃美丽。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内容以及主旨思想作答。
9.A、B.都是插叙的,回忆以前生活中的雪;
C.写的不是雪的实景;
D.写这个春天的雪。
故答案为:D
10.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根据“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和“令人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创造新世界”的畅快。”可知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期的春雪让作者感受到的是畅快。根据“这雪树使我想起另一段艰苦而雄伟的生活,那是东北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时候。”和“这又是何等英雄而豪迈的生活啊!“可知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春雪让作者感受到的是豪迈。根据“今年正月初三那头一场春雪”和“这春雪,引起我喜悦,引起我深思”可知,今年正月初三的春雪让作者感受到的是欣喜。
故答案为: 畅快;豪迈;深沉地喜爱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题目中给出的两句诗可知,第一组诗表现的是白雪茫茫的美景,只有白色,再无其他的颜色。而第二句则是白雪与红日相映。再与文本画曲线的句子比对可知,第一句诗句能印证文章中画波浪线的部分。
故答案为: 第一组诗句。第一组诗句和文章中画波浪线句子所描写的都是白雪茫茫的景色,清新素雅,而第二组诗句描写的是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色,与文中句子意思不符。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我们为了战胜饥饿,为了把火与血的战斗进行下去,但等天暖,我们就要开荒下种”分析,表达了作者要发扬过去斗争中的进取精神;结合“我忽然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然,用落花比拟雪花很不确切,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分析,在新的生活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的思想感情。由此可知,“春花”除了自然意义上春天开放的花,还指未来的生活犹如即将开放的春花,一定蓬勃美丽。
故答案为: (示例)文章作者通过入春来的几场大雪,回忆了自己在革命斗争时期所遇到的几场大雪:如在延安搞大生产时的大雪,虽然冷、饿,但同志们的积极向上让人感到畅快;东北解放战争时期虽艰难,但冰雪美景却让作者倍感豪迈。直至今日,他从三月末的这场雪看到了新生,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他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未来的生活犹如即将开放的春花,一定蓬勃美丽。
(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古代诗文阅读
与谢万书①
【东晋】王羲之
古之辞世者……今仆②坐而获逸③,遂其宿心,其为庆幸,岂非天赐!
顷④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或以轻薄,庶令举策数马⑤,仿佛万石⑥之风。君谓此何如?
比⑦当与安石⑧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颐养闲暇,衣食之余,欲与亲知时共欢宴,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耶!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⑨之处世,甚欲希风⑩数子,老夫志愿尽于此也。
(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 ①仆:我。②坐而获逸:指轻易获得隐退自由。③顷:近
来,不久前。④举策数马:典故,指侍奉君主很谨慎。⑤万石:即西汉石奋,与四子均官至二千石,被称为“万石君”。⑥比:近来。⑦安石:东晋谢安。⑧陆贾、班嗣、杨王孙:都是无为清净、超然物外之人。⑨希风:向往、迎合一时的风尚。
13.下列不是描述“我”辞官归隐后悠然自得生活的一项是( )
A.修植桑果,率子抱孙游观林下 B.果实甘美,割而分之同享美味
C.游山泛海,察看田地颐养闲暇 D.兴言高咏,举杯斟酒吟诗作对
14.王羲之在书信中,表明对子孙品德寄予希望的一句是① ,概括自己理想追求的一句是② 。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割而分之 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
B.今仆坐而获逸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C.君谓此何如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D.老夫志愿尽于此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13.D
14.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
15.A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一词多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做好此类题目需要通读全文,抓住关键的语句,从文章所的不同对象、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3)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附参考译文】
古代那些避世隐居的人…… 如今我能安坐而获得闲适安逸,实现了我向来的心愿,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啊,难道不是上天的恩赐吗!
不久前我到东边游历归来,种植培养了桑树、果树,如今它们都长得很茂盛,鲜花盛开。我带着几个儿子,抱着年幼的孙子,在这些树木间游玩观赏。有一点美味的食物,就切开分着吃,来使眼前的时光过得愉快些。虽然我所培植的德行算不上特别高远,但还是想要教育培养子孙,让他们为人处世做到淳朴宽厚、谦逊礼让。有的人或许举止轻浮浅薄,我希望能让他们懂得列举马鞭点数马匹(那样谨慎行事),效仿万石君一家的风范。您认为这样做怎么样呢?
近来应当会和谢安一起到东边的山海去游玩,并且一起巡视田地,查看土地适宜种植的情况。在保养身体、闲暇无事的时候,除了满足衣食所需之外,还想要和亲朋好友时常一起愉快地宴饮。虽然我不能高谈阔论、吟诗诵赋,也不能开怀畅饮、把酒倒满,但讲讲在田间所做的事,也足以当作拍手欢笑的谈资了,那种得意的心情,哪里是言语能够说得尽的呢!我常常追慕陆贾、班嗣、杨王孙等人的处世态度,非常希望能追慕学习这几位先生的风范,老夫我的志向和愿望都尽在于此了。
13.ABC.准确。
D.有误,结合“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可知,这里没有“兴言高咏,举杯斟酒吟诗作对”。
故答案为:D
1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句意“我还是想要教养子孙后代一定要敦厚礼让”可知此句是王羲之对子孙品德寄予希望的一句。结合“常依陆费、班嗣、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老夫志愿尽于此也”的句意“很想效法汉代陆贾、班嗣、杨王孙等人的处世态度澹泊明志,甚至想向往一时的风尚。我的志愿也就是这些”可知此句概括了作者自己的理想追求。
故答案为: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
15.A. 割开它然后把它分成若干部分;之:代词,它/ 它的翅膀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彩 ;之:助词,的;
B. 现在我坐着就能获得闲适安逸/ 面对着山居住。 连词,表修饰;
C. 您认为这件事怎么样。 /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都是动词,认为;
D. 老夫我的志向和愿望都在这上面了。 / 舜从田间(田野)之中被起用。 都是介词,在。
故答案为:A
(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阅读
咏*①
【明】潘子襄
南国木微落,东篱花始妍。
数枝斜倚 ,一径冷生烟。
傲骨谁怜瘦,霜心素本坚。
欲知开晚意,为待色香全。
【注】 ①选自《淡远亭集》。
16.这是一首咏物诗,请根据内容推断标题中的“*”是 ( )
A.莲 B.兰 C.竹 D.菊
17.诗歌颔联缺了一个字,大家猜测可能是“月”或“日”。请根据全诗内容推测哪个字更合适并阐述理由。
【答案】16.D
17.“月”更合适。“月”字与“东篱”相照应,点明时间,同时与“冷生烟”相照应,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更能衬托出菊花傲霜的品格。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建功立业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特色中的“炼字”型。解答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路应首先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实质意思)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情感。
16.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从“南国木微落”可知,此时为深秋时节;从“东篱花始妍”可知这一时节此花开得最为妍丽。加上采菊东篱的典故,可判定这是一首咏菊诗。
故答案为:D
17.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结合古诗内容,所咏之物是菊花,菊花这一意象的特点是高洁淡泊、傲霜斗雪,同时根据“冷生烟”可知此时的温度较低,由此可见“月”更合适。“月”字与“东篱”相照应,点明时间,同时与“冷生烟”相照应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更能衬托出菊花傲霜的品格。
故答案为:“月”更合适。“月”字与“东篱”相照应,点明时间,同时与“冷生烟”相照应,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更能衬托出菊花傲霜的品格。
(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备受关注。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人工智能,提升科学素养,某中学准备成立人工智能社团。
18.社团要招募成员,下图是招募令的草稿,请注意图中①—⑧的内容,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
19.社团成员为了解大家学习人工智能的基础,准备了以下问题进行调查采访,下列选项中的问题都能达到采访目的的是 ( )
①你知道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吗?
②你是否参加过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学习?
③你愿花课余时间参加人工智能的学习吗?
④你了解人工智能有哪些基本设计原理吗?
⑤你同意在学校附近投放人工智能广告吗?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20.智能机器人“智小团”将为大家介绍社团课程内容,请整合下表信息,将下面的介绍语补充完整,要求表达简明、连贯、通顺。
学习基础 课程内容
人脸识别 趣味编程 语音助手
人脸识别原理 人脸识别过程 电子零件知识 积木式编程 语音程序设计思路 语音程序 设计技术
零基础 √
有一些基础 √
基础较好 √ √
介绍语
同学你好!我是社团小帮手“智小团”,很高兴为你介绍课程,社团开设了① ,“人脸识别”课能带你了解人脸识别的原理和过程,内容比较简单,如果你从没学过人工智能,建议你选这门课。“趣味编程”课可以让你学习电子零件知识和积木式编程,如果你② ,就可以选这门课。“语音助手”课可以③ ,如果你有较好的人工智能学习基础,快来参加这门课的学习吧!
【答案】18.第④句,在“科技”后面加“的机会”或“的场地”;第⑧句,删除“务必”。
19.B
20.人脸识别、趣味编程、语音助手三门课程;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学习基础;帮助你学习语音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技术
【知识点】图表信息;主题活动;成分残缺;用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2)本题考查新闻采访。解答此题,要明确采访对象的身份,针对身份设计问题,问题应该是受访者工作或生活领域的范围,围绕中心话题即可。
(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以及所揭示的实际问题。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18.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表达。第④句“在这里,你有学习智能科技”,成分残缺。在“科技”后面加上“的机会”“的场地”。第⑧句“如果你感兴趣,请务必到行政楼701办公室报名”,词语使用不当:“务必”表示“必须;一定要”,语气较为强硬。在招募社团成员的语境中,使用“务必"会给人一种强制的感觉,不太恰当,容易让同学们产生抵触情绪。删除“务必”后,语气更加委婉、亲切,更能吸引同学们报名参加社团。
故答案为:第④句,在“科技”后面加“的机会”或“的场地”;第⑧句,删除“务必”。
19.本题考查采访词。④“你知道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吗 ”这个问题可以了解被采访者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广度,能看出他们对人工智能在实际生活中的了解程度,有助于了解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基础认识水平:②“你是否参加过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学习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直接了解被采访者是否有过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的经历,若参加过相关课程学习,说明有一定基础;若没有参加过,也能反映出他们目前的基础状况:③“你愿花课余时间参加人工智能的学习吗 ”这个问题主要是了解被采访者的学习意愿,而不是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与了解学习人工智能的基础这一目的不太相符;④“你了解人工智能有哪些基本设计原理吗 ”这个问题可以考察被采访者对人工智能技术层面的了解程度,进一步了解他们对人工智能的深入认识,也能体现他们的学习基础:⑤“你同意在学校附近投放人工智能广告吗 ”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对广告投放的态度,与了解学习人工智能的基础毫无关系;①②④能达到采访目的。
故答案为:B
20.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表格中列出了三门课程(人脸识别、趣味编程、语音助手),人脸识别零基础,趣味编程需要有一些基础和基础较好,语音助手要基础较好。第一处:此处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社团开设了三门课程,在介绍“人脸识别”课的时候明确提到了课程名称,所以这里补充完整课程名称。故填写:人脸识别、趣味编程、语音助手三门课程。第二处:“趣味编程”课可以让你学习电子零件知识和积木式编程”,结合表格中可以看出,“趣味编程”课适合有一些基础的人学习,故填写:有一定的人智能学习基础。第三处:根据表格内容,“语音助手"课的课程内容包括语音程序设计思路和语音程序设计技术,对于有较好基础的人来说,这门课程可以提供更深入的学习内容。故填写:帮助你学习语音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技术。
故答案为:人脸识别、趣味编程、语音助手三门课程;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学习基础;帮助你学习语音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技术。
21.(2024九上·从江开学考)回首往事,每一段历程,我们的身旁总是有亲人、朋友、老师相随。忘不了他们悉心的呵护,忘不了他们亲切的叮嘱,更忘不了他们期待的眼神……
请以《忘不了那期待的眼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7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及要求:明确为什么“忘不了”,“期待”什么。详略得当,充分表达“忘不了”的过程。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发现、思考、感悟等。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给出一段抒情性的引导材料,围绕人生历程中亲人、朋友、老师相随展开,突出他们悉心呵护、亲切叮嘱以及期待的眼神让人难以忘怀,以命题作文《忘不了那期待的眼神》要求学生进行创作,旨在唤起学生内心深处与身边人情感互动的记忆,引导学生挖掘那些饱含期待目光背后蕴含的深意,并通过文字展现个人从中收获的成长感悟。
【题干分析】①引导材料用排比句式强调人生过往中身边人的陪伴与付出,“期待的眼神” 作为关键落脚点,饱含着诸如亲人望孩子成才的期许、老师盼学生进步的热望、朋友期挚友实现梦想的鼓励等丰富情感内涵。“期待” 是心怀盼望、憧憬未来美好愿景,“眼神” 则是传递这份心意的情感窗口,成为触动人心、烙印记忆的关键载体。②写作思路上,开篇可通过回忆场景、抒情引入的方式,自然引出那 “期待的眼神”,例如写考场失利后老师鼓励的目光、比赛前夕父母信任的凝望等,点明 “忘不了” 的缘由,此处需详细刻画眼神细节,像眼神中的光芒、蕴含的情感力度等,做到详写;中间部分展开叙述与之相关经历,讲述其出现背景、带来的即时触动,可列举事例丰富内容,如讲述自己参加演讲比赛紧张怯场,抬头看到台下好友充满期待的眼神,重燃斗志顺利完成演讲;结尾则着重表达自身感悟,升华主题,阐述这眼神如何化作力量助力成长、改变心态,领悟亲情友情师生情珍贵,激励前行方向。学生易陷入误区是开篇冗长铺垫,忽略眼神刻画或感悟浅薄仓促收尾。应详写眼神触动瞬间与成长关联,开头简洁吸睛、结尾有力升华。
【立意提取】
1.师恩难忘:那期待的目光助我扬帆,从师生情谊角度,写老师期待眼神于学业困境、成长迷茫时给予指引,激励自己攻克难题、明确目标,感恩师恩,汲取奋进力量。
2.亲情羁绊:父母眼中的期待之光,围绕家庭亲情,描绘父母在生活点滴、重大抉择时刻满含期待的眼神,感悟家庭期许化作责任担当,守护亲情纽带,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回报家人。
3.挚友同行:期待目光下的逐梦旅程,聚焦朋友情谊,讲述朋友期待自己追逐梦想,携手并肩突破阻碍,体悟友情珍贵,在友情滋养下坚守理想,不负挚友信任。
例文:
忘不了那期待的眼神
在记忆的长河中,无数画面如繁星闪烁,或明或暗,然而,那一双期待的眼神,却宛如夜空中最耀眼的北极星,始终高悬,熠熠生辉,让我无法忘怀。
那是初中毕业前夕,校园里弥漫着紧张又略带伤感的气息。我因几次模拟考成绩不理想,心情跌入谷底,对未来充满迷茫,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班主任老师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消沉,一天课后,她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走进办公室,我头埋得很低,像个犯错的孩子,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来,坐这儿。” 老师温柔的声音传来,我缓缓坐下,目光游移在桌面的木纹上。“老师知道你最近压力大,可别被几次考试就打倒啦。” 说着,她轻轻抬起我的下巴,那一刻,我撞上了她的眼神。
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啊!眼眸清澈,宛如一汪清泉,却又透着炽热的光芒。眼角的细纹,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此刻却似镌刻着对学生满满的关怀与期待。她目光紧紧锁住我,满含鼓励,仿佛在说:“你可以的,老师相信你!” 在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对我重拾信心、奋起直追的期待,期待我跨越眼前的挫折,在中考考场上绽放光芒。
此后的日子,每一节课堂上,只要我望向讲台,便能捕捉到老师那期待的目光,它像无声的战鼓,催我奋进。课间,当我在题海中奋战疲惫时,老师路过轻拍肩膀,眼神交汇间,力量再次注满身心。
中考那天,在校门口,老师站在晨曦中为我们送行。她逐个拥抱我们,轮到我时,她双手搭在我肩上,凝视着我,眼神依旧炽热坚定,期待我凯旋。我带着这份期待,昂首走进考场,笔下如有神助。
如今,我已踏入理想高中的校门,回首过往,老师那期待的眼神功不可没。它不仅是困境中给予我的力量源泉,更让我懂得被人期待是一份责任,是一种信任催生的使命。那双眼睛,鞭策我在成长路上无论遭遇多少风雨,都要怀揣勇气与信心,大步向前,不负期待,因为那眼神中蕴含的深情与厚望,值得我用拼搏去回应,用成绩去感恩。
【点评】文章选取初中毕业前夕班主任老师对自己鼓励期待这一典型事例,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全文紧紧围绕老师 “期待的眼神” 展开,从成绩受挫时老师的关切、备考期间眼神给予力量到中考送行的殷切期望,突出 “忘不了”,凸显期待眼神对自己成长的深刻影响,主题鲜明集中。对老师眼神刻画入微,“眼眸清澈,宛如一汪清泉,却又透着炽热的光芒”“眼角的细纹,似镌刻着对学生满满的关怀与期待”,结合动作、场景描写,如 “轻轻抬起我的下巴”“路过轻拍肩膀” 等,生动展现眼神传递的情感,使读者如临其境,深切感受到那份期待的力量,易引发情感共鸣。结尾处不局限于回忆事件,而是深入思考,从老师期待眼神中领悟到责任与使命,表明要用拼搏感恩期待,将个人经历上升到成长感悟与价值体现层面,升华文章主旨,展现思想深度,彰显积极向上精神风貌。整体行文流畅,结构严谨,详略安排得当,是一篇佳作。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