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统编版四上第八单元 第2课时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统编版四上第八单元 第2课时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4 18:14:47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王戎不取道旁李
(部编版)四年级

www.21cnjy.com
第2课时

素养目标
目录
学习活动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素养评价


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认识“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尝、诸、竞、唯”等 5 个字。
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体会王戎幼时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

学习活动
活动流程
任务一 华夏自古多俊杰
环节一:了解王戎和《世说新语》。
环节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环节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要去了解一个历史名人,他叫王戎,让我们一起去读读他小时候的故事吧!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可能为现今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王戎
环节一:了解王戎和《世说新语》。
王戎(234—305),西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人。惠帝时,累官尚书令、司徒。王戎自幼聪颖,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闻名,是“竹林七贤”之一。
简介《世说新语》
环节一:了解王戎和《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逸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róng

生字我会认
zhū

jìng

wéi

理解词意
环节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尝:曾经。
诸:众多
游:嬉戏玩耍
子:李子。
理解词意
环节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唯 :只有。
折枝:压弯树枝
竞走:争相地跑过去。
信然:确实这样。
环节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识字方法
识字法一:熟字加偏旁
讠+者=诸
口+佳=唯
立+兄=竞
环节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识字方法
闹 过 锋
识字法二:熟字换偏旁
尝-云+兄=党
唯-口+氵=淮
多音字

zhé
shé
折腾
折本
表示“翻转,倒腾”时,读zhē,如,折腾;
表示“断”“亏损”或“姓”时,读shé,如,绳子折了、折本;
zhē
骨折
表示“断,弄断”“损失”“弯转,屈曲”等时,读zhé,如,折断、打折、损兵折将。
环节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生字归类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
诸、唯
尝 竞

写字指导


斜钩的书写要把握好弧度,写得挺拔舒展。两个撇画要写出区别,第一个是竖捺,第二个是斜撇,要写出锋芒。
上略短下略长,党字头的竖压在竖中线上,“云”第二横与字头大致同宽。
写字指导


左窄右宽。“者”的撇画要写得舒展,注意和“讠”的提相穿插。
三部分比例不要平均分,做到“上下舒展,中心对正”。“立”的第二横要写舒展。“儿”的竖弯钩要向外延伸,不要太拘谨。
写字指导

“口”适当缩小,往左上挪让。“佳”的撤画穿插在“口”下,整个字的重心落在“亻”的竖画上,四横写出长短变化。
朗读指导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出节奏,用“/”画出停顿。
翻译课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环节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 ),其他孩子争相摘( ) ,王戎却认为( )必然是苦的。
李子
李子 李子
环节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背诵课文。
首先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看看本文共有几句话(四句话),每句话都写了什么。然后抓住重点字词“游”“竞走”“唯”“信然”等,把课文连起来背诵。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背诵这篇课文。

板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
戎、尝、诸、竞、唯
板书设计

素养评价
一、一锤定音。(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王戎(rún róng) 诸 (zhū zhǔ)子
答曰(yuē rì) 竞 (jìn jìng)走
唯 (weí wéi)一 尝(cháng chǎng)
二、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评价
(他们)看见路边的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曲了。
那些小孩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






课程结束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单元
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内容分析: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王戎幼时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认识“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尝、诸、竞、唯”等 5 个字。 语言运用: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审美创造:体会王戎幼时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
【教学重点】 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活动流程:子任务一 华夏自古多俊杰 环节一:了解王戎和《世说新语》。 环节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环节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情境导入: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可能为现今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今天我们要去了解一个历史名人,他叫王戎,让我们一起去读读他小时候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了解王戎和《世说新语》。
1.了解王戎 小组查阅资料,然后交流、分享。 王戎(234—305),西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人。惠帝时,累官尚书令、司徒。王戎自幼聪颖,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闻名,是“竹林七贤”之一。 简介《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逸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教师过渡:了解王戎和《世说新语》,那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扫清课文中的字词障碍。 畅谈自己的发现,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学生回答收获的信息。
活动意图: 了解王戎和《世说新语》。主动查阅资料的习惯养成培养,同时也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环节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要求: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容易读错的字音,注意停顿。 2.指名读课文,关注以下生字的读音。 róng zhū jing wéi yue 戎 诸 竞 唯 曰 戎 尝 诸 竞 唯 教师引导:“诸”是翘舌音,读zhū;“戎”读róng,不要读成yóng。 理解词义和解释文义。 尝:曾经。 诸:众多 游:嬉戏玩耍 子:李子。 折枝:压弯树枝 竞走:争相地跑过去。 唯 :只有。 信然:确实这样。 3.巧妙识字,交流方法 教师提出要求:读一读课本中其他要求认识的字,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指导: (1)会意字识记:“戎”是会意字,“戈”代表兵器,“十”代表铠甲,两部分合在一起指武器。 (2)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讠+者=诸 口+佳=唯 立+兄=竞 (3)换一换:熟字换偏旁 尝-云+兄=党 唯一口+氵=淮 4. 指导多音字“折”的读音。 点拨:请大家查阅字典,看看“折”有几个读音;再出示词语“骨折、折本、折腾”,请学生辨析;最后归纳总结——表示“翻转,倒腾”时,读zhē,如,折腾;表示“断”“亏损”或“姓”时,读shé,如,绳子折了、折本;表示“断,弄断”“损失”“弯转,屈曲”等时,读zhé,如,折断、打折、损兵折将。 5.写字指导 生字归类 左右结构:诸、唯 上下结构:尝 竞 半包围:戎 点拨 :戎:斜钩的书写要把握好弧度,写得挺拔舒展。两个撇画要写出区别,第一个是竖捺,第二个是斜撇,要写出锋芒。 尝:上略短下略长,党字头的竖压在竖中线上,“云”第二横与字头大致同宽。 诸:左窄右宽。“者”的撇画要写得舒展,注意和“讠”的提相穿插。 竞:三部分比例不要平均分,做到“上下舒展,中心对正”。“立”的第二横要写舒展。“儿”的竖弯钩要向外延伸,不要太拘谨。 唯:“口”适当缩小,往左上挪让。“佳”的撤画穿插在“口”下,整个字的重心落在“亻”的竖画上,四横写出长短变化。 6.朗读指导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出节奏,用“/”画出停顿。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自读课文 指名读要求 指名认读 开火车读 齐读 根据图片理解生字及词语 学习多音字 学生写字 指导朗读。
活动意图: 初步读通课文、读懂句子,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去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这也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要素目标。
环节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 预设: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2.翻译课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背诵课文。 首先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看看本文共有几句话(四句话),每句话都写了什么。然后抓住重点字词“游”“竞走”“唯”“信然”等,把课文连起来背诵。 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默读。
活动意图: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和指导背诵课文。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同时,学会了几种识字的方法。
作业布置: 背诵这篇课文。
板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 戎、尝、诸、竞、唯
评价量表(或评价设计): 一锤定音。(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王戎(rún róng) 诸 (zhū zhǔ)子 答曰(yuē rì) 竞 (jìn jìng)走 唯 (weí wéi)一 尝(cháng chǎng) 二、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王戎(róng) 诸 (zhū )子 答曰(yuē ) 竞 ( jìng)走 唯 ( wéi)一 尝(cháng ) 1 .(他们)看见路边的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曲了。 2.那些小孩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