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2-07 22:1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2)
1.通过对天然气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条件的探究,知道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促进燃烧和防火、灭火的目的。
2.通过对氢气燃烧和爆炸的实验探究,了解爆炸的原理及防范爆炸的措施。
学 习 目 标
学习任务一:促进燃烧的方法
甲烷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不充分燃烧有什么害处呢?应该怎样做?
燃料不充分燃烧,既浪费资源,又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节约能源。
总结归纳促进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原理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
增大氧气浓度
增大氧气浓度
方法 1.增大氧气的浓度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预防
(2)碳充分燃烧(氧气充足),先生成二氧化碳
(1)碳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
在高温下,碳再使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
C+O2
点燃
CO2
2C+O2
点燃
2CO
C+CO2
高温
2CO
1.CO的产生:
2.CO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毒性。
冬天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CO中毒吗?
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的功能,冬天用煤炉取暖,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
1.(关注传统文化)许多成语隐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使燃烧停止
B.“杯水车薪”——可燃物的量少,导致火焰熄灭
C.“钻木取火”——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之燃烧
D.“煽风点火”——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
B
评价练习一
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
3.在工业上,下列增大燃料利用率的做法中,与燃料的充分燃烧无关的是( )
A. 把煤炭磨成粉状进行燃烧
B. 把柴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
C. 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的供给
D. 给锅炉的外壳装隔热层,减少热量散失
D
4.[中考·株洲]株洲晚报报道:“因厨房窗户紧闭,4 名年轻人深夜煤气中毒,幸好被及时抢救,均脱离危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成分是CO2
B. 为了便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C. 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为了防止冷空气进入,应紧闭门窗
D. 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B
学习任务二:爆炸是如何产生的
1.生活中的爆炸现象:
轮胎爆炸, 气球爆炸,锅炉爆炸,
火药爆炸,汽油桶等燃料的爆炸,……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节日燃放的烟花爆竹、用于拆除旧建筑物的定向爆破、用于矿物开采的爆破等。
3.那么你知道爆炸是怎么一回事吗?
2.关于爆炸,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微点拨: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观察思考6-3: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微观探秘
当氢气刚开始燃烧时,只有少量氢气在玻璃管口跟氧气接触反应,产生的热量很快散失到空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空气从瓶底涌入,在瓶子中与氢气混合,大量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同时接触,反应瞬间释放大量的热,使气体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就发生了爆炸
爆炸的条件总结归纳
可燃物
接触氧气、
温度在着火点以上
剧烈反应
无限空间 平静燃烧
有限空间 爆炸
爆炸产生的过程:
①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②产生急速的燃烧
③在有限的空间内
④达到爆炸极限
爆炸的条件:
燃气类别 爆炸极限(%) 燃气类别 爆炸极限(%)
氢气 4~75 天然气 5~15
一氧化碳 12.5~74 丁烷气 1.9~8.44
液化石油气 1.5~9.5 乙炔气 2~82
可燃性气体占混合气体(可燃气体和空气或氧气混合)的体积分数范围
多识一点:爆炸极限
上限:只燃不炸 下限:不燃不炸
辨析:下列混合物遇到明火后有没有可能爆炸?
氢气和氧气
氮气和空气
一氧化碳和氮气
甲烷和空气
甲烷和氢气
×
×
×


氢气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氧气
面粉和空气
氧气和氮气
×
×

×
家庭里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气
等发生泄漏时,可燃性气体在通
风不良的厨房等有限空间里,遇
到明火发生燃烧,就有可能引起
爆炸。在油库、化工厂、煤矿的
矿井等场所,空气中会含有较多的可燃性气体或其他可燃性微粒,一定要严禁烟火,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知识扩展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1.爆炸( )
A.是物理变化 B.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C
评价练习题二
2.在日常用品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
①酒精 ②味精 ③液化石油气 ④食盐 ⑤面粉 ⑥食用油
⑦食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⑦
C
跟踪训练
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一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A
4.(关注社会发展)(东营中考)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他办法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