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认识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认识科技对经济、贸易、金融和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认识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脉络与特点,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了解20世纪以来世界贸易、金融的变化历程,结合20世界以来人类生活的史实,分析世界贸易、金融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家国情怀】认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对世界作出的贡献,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贸易、金融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中外经济联系;新时代技术对经济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
教学设计:
1.本课是第三单元第9课,讲述了 20 世纪以来人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纵向上看,本课是 继人类生产、储藏之后的交换环节, 是走过千年岁月的当代经济, 是人类社会商业活动的高级 形态, 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 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面貌。因此, 本课无论是在单元课程 还是在模块课程都十分重要。从横向上看,本课有三个子目,分别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 贸易与人类生活、国际金融人类生活。
2.高二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外通史课程的学习,对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认识。能够客观看待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初步把握世界现代史的重大史实。然而,本课涉及的部分经济领域的历史概念及其含义对于学生而言较为陌生,需要在梳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市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总特征和具体表现进行更进一步的教学。
3.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了解劳动工具的日益改进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两幅图片,分别是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和互联网贸易示意图。大家思考一下,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什么现象?对!金融和贸易的新发展。
那么,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经济是如何发展的?对人类生活有何影响?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资本主义世界
1.一战前的经济:20世纪初
(1)表现:
①16世纪—20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建立的时候内部却发生了变化。
②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③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尖锐的状况催生着重新瓜分世界的时代即将到来。
(2)结果:
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一战后:发展模式调整
(1)原因:
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犹存,经济增速显著放慢。
(2)表现:
①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应对:
①美国罗斯福新政,创建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
②德国、意大利、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二战。
知识拓展: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原因:
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⑵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
⑶具体原因:
①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市场相对狭小;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市场虚假繁荣;
③股票投机增加市场不稳定
⑷政策原因: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2.影响:
①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尖锐。
②严重破坏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经济;
③推动资本主义经济政策重大变化(国家干预经济)
④加剧世界局势紧张,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⑤为苏联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期。
知识链接: 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黄金时期:
概况: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增长
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②国家宏观调控(经济计划、财政政策、福利政策等);
③二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振兴;
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
结果:
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多个部门的生产效率。
(2)20世纪70年代以来:
①滞胀及调整: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发展的停滞和通货膨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②复苏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经济复苏,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
③问题: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并未解决,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波及范围更大。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知识拓展: 新经济时代
(1)时间: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时期)
(2)含义: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增长模式。
(3)原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4)特征: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
(5)评价:
①积极:推动了美国经济长达十年的持续增长。
②局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
知识拓展: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发展 (四种主要经济思想)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概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分析其理由。
材料 资本主义经济在时间上的非均衡发展主要表现为不同时期的显著波动。这种波动反映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为了更简明地描述资本主义经济的波动,麦迪森把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划分为1820~1913年、1913~1950、1950~1973、1973~1992这样几个阶段。他列出了某些指标以显示各个阶段的增长状况和经济特征,如下表:
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周期特征与增长特征(16个国家的算术平均数)
提示:
(1)一战前: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一战后: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经济增速显著放慢。
原因:技术革命积累效应的减弱和工业化的基本完成;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世界市场的萎缩。
(3)二战后至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增长。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振兴,世界市场的空前扩展;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
(4)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增速又明显趋缓。
原因:经济“滞胀”;产业结构的变化。 80年代恢复,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
(二)社会主义世界
1.苏联:
(1)二战前: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2)二战后:
①问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突出,计划经济体制僵化,社会矛盾尖锐,改革陷入困境。
②结果:
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根本原因: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教训:
①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②改革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领导核心,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③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充满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
④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抵制西方和平演变。
知识链接: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2.中国:
(1)概况:
(2)中国的经验: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外开放;
②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共的领导;
③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④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命运共同体。
(三)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经济发展
1.背景:
二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
2.目标:
经济独立为首要目标,加速自身工业化进程。
3.概况:
(1)20世纪60-70年代前期:快速发展。
原因:
①以经济独立为首要目标;
②发展国有经济,制定经济计划,工业化进程。
(2)70年代以后:充满挑战:
原因:
①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
②西方贸易保护主义。
(3)90年代以后,才又出现新的发展势头。
4.影响:
冲击了世界格局,促进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5.存在问题:
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加上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四)21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
1.特点: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2)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中国应对措施:
(1)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思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1)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
(2)科学技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3)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4)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
(5)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断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
(6)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提示: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②科技革命、信息化时代;
③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全球化趋势;
④国家政策的调整;
⑤国家治理能力提高,治理体系完善;
⑥政府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⑦WTO等国际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⑧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发展;
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⑩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等。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一)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经济危机影响。
(2)各国实行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政策;
(3)国际贸易总量增速放缓,世界经济萧条,人们生活困难。
2.建立:关贸总协定成立
(1)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宗旨: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
(3)性质:
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只是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
(4)影响:
积极:促进了国际贸易自由化,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消极:有利于美国占领世界市场,成为美国向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二)国际贸易体系的发展
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5年)
(1)原因:
①关贸总协定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②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2)成立:
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3)宗旨:
各成员国力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建立更具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4)原则:
非歧视原则(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问题探究: 如何评价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一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该机构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截至2020年5月,世界贸易组织有164个成员,24个观察员,其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的绝大多数,因此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材料二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间关税的下降和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直接降低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费用,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1997年,69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签署了《全球基础电信协定》,电报、电话、移动数据服务等电信市场相互开放,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通信成本。世界贸易组织在扩大货物生产与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涉及旅游、运输、教育、金融、通信、信息等12大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服务贸易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
提示:
(1)积极:
①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
②降低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费用;
③推动了经济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④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制度化、体系化;
⑤推动经济全球化。
(2)消极:
西方发达国家仍然主导游戏规则的制定,广大发展中国家不能得到平等的发言权,发达国家处于一己私利往往成为世贸组织原则的破坏者。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
①中国需要世界:
入世后中国可以分享全球化成果,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竞争中把握主动。
②世界需要中国:
中国入世为全球提供诱人的大市场,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2)时间: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意义:
①使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贸易形式发生变化
1.原因:
①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
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
2.表现:
①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
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电子商务兴起,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
3.影响:
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改变商务活动的方式;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促进金融业的发展;有利于转变政府行为)。
问题思考:概述现代国际贸易的特点。
①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化、制度化;
②国际贸易形式多样化;
③国际贸易交易手段电子化。
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1.国际金融的含义:
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2.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背景:
①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霸主;②经济大危机的教训。
(2)内容: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双挂钩一固定、美国主导)
(3)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
②同时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4)瓦解:
20世纪70年代初森林体系瓦解。
3.国际金融机构: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洪国起《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
提示:
(1)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
(2)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4)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
(二)现代国际金融的发展
1.趋势:
20世纪90年年代以来,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
2.表现:
(1)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2)不同金融机构业务界限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趋同并融合。
(3)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资金便利。
3.影响:
(1)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为人们提供各种资金便利。
(2)现代国际金融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三)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上升
1.表现:
①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②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日。
③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
④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2.影响:
①促进亚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②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挑战,提升亚洲地区抗风险能力;
③解决资金问题,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互通有无),提升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上的地位。
④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
⑤促进了国际投资,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⑥促进多极化趋势发展。
“学思之窗”:分析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背景和目的。
(1)背景:
①经济全球化;
②区域合作发展;
③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提升;
④世界多极化。
(2)目的:
①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推动亚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②提高亚洲经济体的抗风险能力;
③解决资金问题,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浙江卷1月)广交会见证了中国外贸结构与质量的巨变。1957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消息《出国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记录下新中国第一次举全国之力办起的外贸活动——广交会。1999年的第86届广交会上,机电产品首次跃升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2001年后,广交会“一位难求”,被视为“中小企业孵化器”。自第101届起,广交会全称改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957—202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了3000多倍,已跃居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广交会是中国外贸第一展
B.中国以开放姿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广交会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D.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放战略的实施
【解析】 据材料可知,从广交会的创办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她见证了中国外贸发展、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证明了中国以开放姿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选B项;“广交会是中国外贸第一展”不合题意,与材料的主旨“广交会见证了中国外贸结构与质量的巨变”相悖,排除A项;“广交会”概念混淆,应为“经济特区”,排除C项;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与题旨不符,排除D项。
2.(2023·广东高考)针对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民族企业生产力迅速提高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C.卷入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D.传统家庭手工业日渐兴盛
【解析】据图表信息,1978—1982年消费品价格增长率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整体上维持在较高增长水平,失业率则逐渐攀升,符合“滞涨危机”中“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低经济增长率”的特点,为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通过减少国家干预和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逐步缓解经济危机,故选A项;70年代初,美元与黄金无法固定等价兑换,实际上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解体,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逐渐进入了高潮,排除C项;减少国家干预并不是否定国家干预,而是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这与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截然不同,排除D项。
3.(2023·广东高考)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变化( )
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
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
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
【解析】 据材料“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可知苏联在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前提下,大量带有经济计划色彩的人民委员部逐渐增多,故选C项;苏联卫国战争开始于1941年,但是人民委员部早在30年代初已经持续增多,排除A项;人民委员部只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手段,容易导致经济体制僵化等问题,但是无法导致经济比例失衡,排除B项;人民委员部的不断增多是国家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排斥市场体制和强化干预经济的结果,排除D项。
4.(2023·福建高考)表3为1952年、1978年我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指标。农业的这种巨大变化主要反映了( )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的贯彻
D.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解析】据图表数据信息,农业机械总动力、机械耕种面积、机电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农业用电量都出现了明显的大幅度增长,说明工业生产的进步为农业机械化、科学化的推广奠定了基础,故选D项;1956年三大改造结束标志着我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调整,逐步释放被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生产力,排除A项;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生产的进步,农业合作社主要存在于三大改造时期,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国家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积极举措,机械、化肥和电力都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排除C项。
5.(2023·河北高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15年中国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如图4所示。对图示解释合理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速了农业发展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工业发展
C.国家电子商务立法保障第三产业发展
D.亚投行的成立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呈现了21世纪以来中国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变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融入全球化,三大产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工业和第三产业,上升尤为明显,这彰显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故选B项;中国早在1978年就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且材料中农业处于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排除A项;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从2013年底启动,不能成为2001——2013年这段时间产值变化的原因,排除C项;2015年,中国倡议设立亚投行,但材料只截止到2015年,无法看到后续影响,排除D项。
6.(2023·湖北高考·15)1946年6月25日,世界银行正式营业。截至1949年6月底,银行资产约为20.73亿美元,贷款审批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这反映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 )
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贷款对象集中于不发达国家
C.决策行为受到冷战影响
D.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解析】 由材料信息申请世界银行贷款的国家很多,但是得到批准的国家有限,且批准的基本是资本主义国家,结合世界银行成立时正值美苏冷战时期,说明世界银行决策行为受到冷战思维影响,故选C项;马歇尔计划是战后欧洲经济复兴计划,与材料内容无关,逻辑推理错误,排除A项;成功获得世界银行贷款的是西欧资本主义性质的发达国家,排除B项;世界银行是全球性国际组织,而非地域性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不能偷换概念,排除D项。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资本主义世界
(二)社会主义世界
(三)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经济发展
(四)21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一)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二)国际贸易体系的发展
(三)贸易形式发生变化
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二)现代国际金融的发展
(三)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上升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指向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为实施的基本构架。从课程体系而言,本课在基础型的必修教材基础上进行单元型的深化和拓展,突显新课程的单元构架。从教学实施而言,本课设计过程中意在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揭示逻辑化的内在联系,确定序列化的实施方案,以此构建新教学视界领域。从学习目标而言,运用唯物史观揭示历史规律,采用宏观叙事的方式彰显历史思维,形成整体通感明确历史取向,以拓展新目标达成的途径。
缺点:如何实现主题架构和内容取舍的有机统一显得尤为重要。在设问方面缺乏一定梯度;时间掌握得不太恰当。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9课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