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4课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习目标
知道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归纳探索中出现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温故知新1
工业基础工业水平苏联重工业工业化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农业工商业社会主义1957 1957鞍山钢铁公司南昌长春包兰宝成武汉基础工业温故知新2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______ 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宪法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4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三大改造是指对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的改造。①农业: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从事 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 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 的高潮。第二年,全国90%以上的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②手工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组织生产合作小组、 合作社和 合作社等多种形式。1956年,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已有10万多个。③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年开始,实行“ 、限制、 ”的政策,从以加工订货为主向 过渡,将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和经营逐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年底基本完成。 农业工商业个体生产合作化集体化供销生产利用改造公私合营1956温故知新3温故知新4(1)时间: 年9月。
(2)内容: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
的变化。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 ,实现国家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评价:中共八大成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 。 1956主要矛盾生产力工业化良好开端(1)名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时间:
(3)会议:中共 会议。
自主学习二大跃进阅读课本23-24页内容自主学习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阅读课本22-23页内容1958年5月。八大二次1957兴修水利八大高速度经济计划(4)表现:农业上,对农作物产量的严重浮夸,典型就是放 ;工业上,钢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全国城乡掀起 的群众运动。
(5)高潮:在大炼钢铁的同时,交通、邮电、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也展开 。把“大跃进”运动推向了高潮。
(6)后果:严重违反了 规律,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后果。各部门 关系严重失调,人力、物力大量浪费,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卫星”大炼钢铁“全民大办”经济发展经济比例“大麦穗、大玉米,送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大跃进时的报纸(一)湖北幸福社十一
亩亩产3215斤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谷子跃
过万斤北京居民将自家金属用品拿去炼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任何工作的进行,都必须做到必要性和可能性两者结合。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才是妥善之举。议一议: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会带来什么后果?给我们带来什么深刻教训?“大跃进”本是一个褒义词,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跃进,而是急于求成的浮夸蛮干。急于求成的根源在于党中央一部分领导人对经济建设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1)背景:毛泽东认为,原有合作社的规模已不能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提出 的意见。
(2)过程:1958年7月, 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 运动的高潮。
(3)结果:人民公社实行的一系列做法,严重脱离了我国 和当时 的发展水平,挫伤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 ,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自主学习三人民公社化运动阅读课本24-25页内容小社并大社《红旗》人民公社化国情生产力严重失误(1)背景:面对“大跃进”和 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再加上自然灾害、苏联突然中止对华援助等因素,从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灾难,中共中央决定调整国民经济。
(2)“ 、巩固、 、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七千人大会”对进一步贯彻八字方针,克服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起了积极作用。到 年底,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好转。 自主学习四国民经济的调整阅读课本26页内容人民公社化调整充实1964【探究问题一】总路线的提出时间和内容分别是什么?如何正确评价总路线?
(1)时间: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公布总路线。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评价:把赶英超美作为预期的目标,并没有什么原则性错误。但是,经济建设的速度必须以物质技术为基础,并受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的制约,离开综合平衡,盲目追求高速度,必然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欲速则不达。其次,用阶级斗争的方法推动经济建设,是总路线的方法论错误,也是总路线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重要表现。【探究问题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有哪些?
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和对国情认识不清,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党中央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探究问题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刻教训是什么?①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能盲目地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影响经济发展。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脱离实际。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自觉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违背经济规律就要受惩罚。④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否则,就会造成比例失调,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遭到挫折。⑤农业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农村实际,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为人民利益着想。1.当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如何走好这条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探索历程,期间有成功、有失误。我们要牢记的历史教训有( )
①要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和要求,切勿再出现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之类脱离实际的做法 ②要坚持民主和法制,依法治国,切勿再出现如“文化大革命”之类的全国动乱 ③要依据本国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要遵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不再纠结于“计划”或“市场”姓“资”或姓“社”的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练一练D2.观察下列示意图,造成1958-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改革开放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