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第9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学习目标
了解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重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温故知新1(1)背景:中共 以前,广大农民就已经对
的管理模式日益不满,一些农村酝酿着改革。
(2)过程: 、四川两省农村首先开始试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当时思想认识的局限性,不少干部担心这种做法会否定 。 和党中央明确肯定了这种做法,为全国 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此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经过完善,发展成为 。
(3)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又把责任、 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
的大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人民公社安徽社会主义邓小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权利农村经济温故知新2(1)开始:1978年,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首先在 进行。
(2)过程:①1984年10月,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 改革的全面展开。《决定》指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 的发展; 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②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制度。③1993年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纷纷转换经营机制,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推行 、股份制,增强了活力和竞争力。 四川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生产力增强企业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公司制温故知新3(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多次出访外国,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强调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这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奠定了 基础。
(2)1980年,我国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将哪个省份划为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理论(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长江沿岸城市——省会城市和 城市。 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边疆全方位温故知新4 伊始,中共中央就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重要位置上来。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 精神文明。1996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制定了 ,建立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制度、 制度,充分发挥了 当家做主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1957年之后,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严重干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又遭到巨大的破坏。 以后,总结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民主有了保障,并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掀开了我国民主建设的新篇章。 自主学习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阅读课本51-53页内容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人民十一届三中全会(2)过程:依据中国国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 这一根本政治制度。①1954年 召开,标志着 制度正式确立。②1979年以来,国家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健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制定代表法。“文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制度也得到恢复。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③1982年,中共中央确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互相监督、 、荣辱与共”。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性空前提高。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城市和农村 分别设立居民委员会和 ,这是扩大 的重大措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保证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⑤ 年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长期共存肝胆相照村民委员会 基层民主19822.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1)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适应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健全 ,先后通过了现行宪法和一大批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 的法律体系。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 。 自主学习二法制建设的新局面阅读课本53-54页
内容立法制度立法程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法可依(2)过程: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 。这是我国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1997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 ,1997年3月,对这部刑法做了重大修订。新刑法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私财产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979年以来,国家制定了许多有关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全面推进 ,重点是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 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健全冤案、错案 。从1985年起,我国还在全体公民中展开了三个五年的普及法律常识教育。 增强了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司法改革依法独立公正追究制度普法教育(1)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严重践踏,广大人民群众深刻地认识到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探究问题一】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的背景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有怎样的意义?
(2)成就: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3)意义: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道路迈进。1.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的表现,较完整的叙述是 ( )
①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② 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③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④实行县以下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练一练A2.我国保证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 ( )
A.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C.各级政府和各级法院 D.各级检察院 A3.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的是:( )
A.养老保险 B.《劳动法》
C.医疗保险 D.社会救济
4.以下人物中因贪污受贿而受到法律严惩的是( )
①江青 ②张春桥 ③陈希同 ④成克杰 ⑤胡长清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⑤ BA5.(2015年四川宜宾市中考)下表是1978年宪法与1982年宪法部分内容比较表。从比较可知,1982年宪法
从比较可知,1982年宪法( )
①注意纠正“左倾”思想错误 ②促进公有制向私有制的全面转化
③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④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