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明清时期:中华文明繁盛与危机并存
【典例分析】
年份 考点分布
2024 湖南·明朝统治的蒙古文化元素 湖北·明朝的分封 浙江·明朝的边疆管理 浙江·清朝的奏折制度 甘肃·明朝的银丝贸易 山东·明清的社会经济 广东·明朝城市的发展 全国甲·明朝士大夫思想的世俗化 全国新课标·清朝农村的租佃关系 浙江·明朝儒生的生活观 全国甲·清朝小说 北京·明朝文化
2023 全国乙·明初对百姓的管理 辽宁·清朝的统治政策 北京·清朝奏折制度特点 天津·清朝的对外经济 河北·明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福建·清代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江苏·清代江南经济发展 北京·明代的对外贸易 全国新课标·明朝时期的银丝贸易 全国甲·明朝思想 广东·明代小说 海南·清朝科举文化的影响 海南·琼剧的发展历史
2022 湖南·清初君主集权 浙江·中国古代海外交流 江苏·明朝江南经济社会多元发展 全国乙·明朝江南市镇繁荣 辽宁·明清时期东北的人文交流 广东·清朝的瓷器出口 河北·明朝山水画 北京·明代书籍的市场化 湖南·西学东渐 浙江·顾炎武思想 浙江·清朝文化 12.浙江·黄宗羲思想
备考建议: 明清时期是中国由传统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繁荣和危机并存。备考时尤其关注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巩固,社会治理更有效率。农耕文明最高峰,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中外贸易繁盛,白银大量流入,江南经济的转型,工商业市镇涌现,社会生活渐趋世俗化。儒家思想新发展,科技进入总结阶段等关键必备知识点的考查。
1.[2024届·湖南·模拟考试]下表是按明朝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统计的各历史时期战争的次数。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省名 战争总数 各历史时期战争次数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辽金 元明
京师、山东 919 140 219 313 78 169
河南、山西 1000 173 380 281 76 90
陕西、四川 1834 313 514 594 154 259
南直隶 791 65 343 149 98 136
湖广、江西 2125 486 185 875 230 34
浙江、福建 314 8 23 48 32 203
云南、贵州 177 11 8 32 3 123
广东、广西 218 4 5 23 45 141
注:1.京师:大致是今北京、天津、河北地区。
2.南直隶:大致是今江苏、安徽、上海地区。
A.王朝疆域扩大减少了战争发生 B.经济重心南移有利于南方的和平安定
C.战争一定程度促进了民族交融 D.元明时期南方战争深受海外形势影响
2.[2024届·海南·模拟考试]下图为明代沈周所作《卧游图册一秋山读书》,图中诗句为“高木西风落叶时,一襟叶夹坐迟迟。间披秋水未终卷,心与天游谁得知”。下列表述与该作品契合的是( )
A.大巧若拙,空灵出世 B.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
C.以意入画,以情造境 D.性本爱丘山,复得返自然
3.[2024年浙江高考真题]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人李乐致仕回乡(嘉湖地区)后,感慨道:“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湖罗,且色染大类妇人。”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
A.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 B.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
C.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 D.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普遍化
4.[2024年浙江高考真题]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
A.清朝因明朝“预造”而停造黄册 B.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
C.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 D.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
5.[2024届·广东·模拟考试]清代前期,消费行为和生活经历了由俭到奢、由朴到华的重大变化。人们普遍崇奢侈、尚洋货,以美衣鲜食为时尚,竞相攀比。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小农经济趋于瓦解 B.西方生活方式成为潮流
C.列强经济侵略加剧 D.商品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6.[2024届·河北邯郸·模拟考试]清世宗在谕旨中提到:“浙江及江南苏松等府,地窄人稠,即丰收之年,亦皆仰食于湖广、江西等处。”但清初仍继续沿用明朝制定的各省漕运(向朝廷运送粮食)配额,具体情况见下表。据此可知,当时( )
南直(江南) 171万石
浙江 63万石
江西 57万石
湖广 25万石
山东 37万石
河南 48万石
A.漕运配额符合地方实际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C.江南出现新的经济成分 D.北方农民的赋税负担较轻
【重难突破】
1.1382年,朱元璋平定云南后,改行省为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诸府州县司;置都指挥使司,领诸卫所;置提刑按察司,分巡安普、临元、金沧、洱海四道,并察诸府州县司卫所。这些做法( )
A.标志着行省制遭到完全废除 B.推进边疆政治与内地一体化进程
C.确保了边疆地区的长期稳定 D.推动各民族的社会风俗渐趋相同
2.“揭帖”原为明仁宗即位后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明代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惟内阁独得进密揭,盖心近臣,非百司得比”。“密揭”制度反映出明朝( )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内阁掌握了决策权
C.内阁权势逐渐膨胀 D.中枢运转机制成熟
3.明中期起,以商业为导向的坊刻举业用书产生。最早的举业用书是《京华日抄》,“吾杭通判沈澄,刊《京华日抄》一册,甚获重利”。有官员奏称“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商人借此以贾利,士人假此以侥幸”。时人认为“科场帖括,蹈袭成风”,应考学子所作经义“不过坊间时刻与腐烂讲章而已”。材料中的“官员”和“时人”意在( )
A.抨击坊刻举业用书影响科考 B.说明经义僵化限制考生思想
C.反对在职官员从事商业活动 D.批评印刷书不利于学子应考
4.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明朝皇帝明神宗为册立太子与大臣及后宫势力前后纷争十五年之久,史称国本之争。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这说明( )
A.外戚势力左右政局 B.中央集权制度逐步走向衰弱
C.内阁行使决策大权 D.祖制和封建礼制制衡着皇权
5.据统计,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全国府、州县级行政单位共有1346个,明末则为1564个。与明初相比,明末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变化不大,但明朝的人口数量从明初到明末翻了一倍还多。据此可以推断,明朝( )
A.地方政府行政职能逐渐萎缩 B.高产作物传入导致人口增长
C.基层治理模式更加科学高效 D.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朝的中国人将自己与外世隔绝……中国人将其令人生畏的才能和能力转向内部,慎重地放弃了在欧亚大陆、最终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先地位。”导致“中国人转向内部”的主要原因是( )
A.明朝统治者采取海禁政策 B.新航路开辟带来殖民扩张
C.明朝以后中国落后于世界 D.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7.深圳赤湾曾是郑和下西洋路线中的重要一站。自郑和下西洋以后,朝廷使臣出使东南亚,往往会在这里停留并在天后宫(妈祖庙)举行祭祀活动。当地以天后宫为中心的“赤湾胜概”在明清时期的东南亚各国久负盛名。这说明,明清时期的赤湾天后宫( )
A.成为重要的边贸平台 B.充当了睦邻外交的见证
C.得到海外华侨的捐助 D.记录了民间信仰的变迁
8.下表所示为明代史籍对甘肃镇(今河西走廊)的不同记述。据表可知,明代设置“甘肃镇”是为了( )
记述 出处
甘肃镇)夹以一线之路,孤悬两千里,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房 《九边图考》
甘肃镇)关乎全陕之动静,系夫云晋之安危 《肃镇志》
A.调整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B.管控国家安全战略重地
C.维持陆上丝绸之路畅通 D.强化各民族的国家认同
9.下表为明代匠户制度的相关信息。这种变化( )
类别 要求
轮班匠 明初规定每三年到京服役三个月;自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
住坐匠 明初规定固定做工,每月有1/3的时间为官府做工,月粮由国家支给,其余2/3的时间自由支配;后来,逐渐放松了对匠户的人身控制
A.降低了官营手工产品的品质 B.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D.开启了白银货币化进程
10.明代江南每年举行蚕神祭祀活动。如清明节当天,湖州含山镇以蚕神祭祀为主体的庙会活动中,乡村供奉的各个菩萨都会被蚕农抬到蚕神庙进行参拜,称“扛菩萨”。该现象表明( )
A.政府依靠市镇强化乡村治理 B.市镇经济辐射能力增强
C.蚕桑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 D.庙会成为基层自治组织
11.明朝学者李贽将“良知”概念发展为“童心”说,他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据此可知( )
A.他是心学集大成者 B.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C.程朱理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D.他的学说有明显的思想解放倾向
12.在满汉高官的对峙中,康熙往往偏护满族阵营,而江南江西总督噶礼与江苏巡抚张伯行的督抚互参案中,康熙却将满官噶礼革职,保全了汉官张伯行,这一举措使得“满汉之间积累了几十年的紧张关系重新获得平衡”。这反映了( )
A.地方机构的激烈冲突 B.满汉民族矛盾不可调和
C.君权至上的统治意志 D.行政连续性稳定性降低
13.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朝廷为监管与东洋日本、南洋诸国的海上贸易《东洋南洋海道图》,图上用线条勾通出以中国福建厦门为始发港的若干条海上航道,还比较清晰地描绘了中国南海诸岛屿的分布情况,并且对多数岛屿标记名称。此外,图中还绘制了两个三十二向的两式罗盘编助方位规定。由此可推断( )
A.康熙执政时期以厦门作为对外贸易口岸
B.西学东渐对清代地图绘制产生一定影响
C.清代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
D.该图为南海诸岛主权归属提供历史证据
14.奏折制度是清代特有的产物。奏折始于康熙中期,最初限于在京衙门、在京大臣或少数亲信官员使用;雍正时密折奏事的范围扩大至各级京官及外省中级官员;乾隆时奏折成为官方文书,由密折转向公开文书。奏折制度的变化( )
A.规范了官方的文书运行 B.提高了地方官员的地位
C.保证了国家决策的正确 D.便于增强皇权治理能力
15.乾隆中期,清军为追击阿睦尔撒纳而深入哈萨克境内,哈萨克汗阿布费表示“情愿将哈萨克全部归顺,永为大皇帝臣仆”。但乾隆认为,哈萨克与蒙古各部不同,不应纳入中国版图,而应“如安南、琉球、暹罗诸国,俾通天朝声教而已,并非欲郡县其地”乾隆的主张可用来说明当时清朝( )
A.民族国家观念初步形成 B.奉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C.践行天朝上国的外交观 D.无意以强国之力扩张领土
16.乾隆中期两江总督尹继善奏称,“江省(江苏和安徽省)地窄人稠,本地所产米粮不敷民食,向来仰给川广等省客米接济,是以各属水陆市镇无不设立殷实米牙,给帖开张。四方商贾到时,人地生疏,全赖牙行为之引领,方得买卖无亏。”这说明当时( )
A.江南经济地位严重衰退 B.市镇经济助推经济转型
C.区域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D.重农抑商政策趋于解体
17.1763年清廷编撰《西域同文志》,内容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的地名、山水名及准噶尔部、回部等各部上层人物名的解释。每个词条用满、汉、蒙、藏、维、托忒蒙文6种文字对照,并详注词义。《西域同文志》的编撰( )
A.具有对传统学术文化的总结意义 B.体现了清廷因地制宜的边疆政策
C.明确了中央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D.彰显了统一多民族的巩固和发展
18.清末有大臣上奏折写道:“近数年来,各国盼我维新,劝我变法,每疑我拘牵旧习,讥我首鼠两端,群怀不信之心,未改轻侮之意。……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该大臣意在( )
A.表达支持康有为变法的立场 B.奏请清政府变革选官制度
C.揭示列强轻侮清政府的原因 D.建议留学生重归学堂深造
19.清初,东北和蒙古地区属于“禁地”,但随着“闯关东”和“走西口”的浪潮,“山西洪洞大槐树”传统在内蒙古、“山东小云南”传说在东北广泛流传开来,这将地域认同扩展到长城以外。这种“认同”( )
A.得益于中央中枢机构的调整 B.利于清代国家版图的奠定
C.有效地解决了清初边患问题 D.出于满汉文化的相互借鉴
20.章回体小说是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一种叙述文体,在明清时期成为文学主流形式。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话说”“看官”“且听下回分解”等字样,且多为长篇白话,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还将长篇故事分解为较均匀的多个章节,这些小说大多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现象( )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促进了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
C.打破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D.推动了戏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及之前的出版业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官府经营的出版业(官刻)、文化精英经营的出版业(私刻)和商人经营的出版业(坊刻),它们所出版的书籍分别称为官刻本、私刻本和坊刻本。明中后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以下是当时出版的部分书籍类型:
①“四书”等儒家经典、时文选本、童蒙课本等各种与教育相关的书籍
②科技书、农书、商书、兵书、工匠书、医书、字书、法律书、尺牍、旅行指南、占卜历算等专业书籍
③白话小说、剧本、唱本等通俗文艺读物
④各种历史时政类的出版物(如政书、史书、经世文编等)、报纸(如邸报*、京报等)
⑤春联、年画、绘本*、图画之类的出版物
注释:
*邸报,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后改称“京报”。
*绘本,又称画本,大体分为五类:一是具有启蒙教育性质的图说:二是将先贤的画像、事迹等形诸笔墨的画传;三是戏曲小说的插画即绣像本;四是观光旅游的名山图;五是绘画指南即画谱。
——摘编自李伯重《挑战与应对:明代出版业的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假如你要在明中后期从事出版业,请选择一种经营方式(官刻、私刻、坊刻)以及三类重点出版的书籍,结合时代背景分别阐述理由。(要求:选择经营方式和出版书籍类型的理由都要给出,书籍类型直接用对应的序号指代,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土地租佃关系中永佃制土地租佃关系占有一定的地位。永佃制下佃户拥有永佃权,即田面权(田皮),也就是租用和耕作土地的权利,田面权是同田底权(田骨)相对立而存在的。田底权是指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地主。永佃权的产生,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对佃农的经济生活有一定的好处。在实行永佃制的情况下,具有田面权的佃农不仅可以长期使用这块土地,而且有将田面权出卖典当的权利。地主对土地有田底权,因此地主有权收租,可以把土地出卖、典当或抵押。永佃权的确立,给小农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佃农有了永佃权,相对而言生活就有了保障。永佃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延迟家庭手工业从小农经济中分离的作用。
——摘编自严玲玲《中国封建社会的财政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抑制》
材料二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土地所有制——股份制,这一制度下农民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获得土地股份:一是为地主开垦荒地时,农民垦荒开拓投入了工本,从而可以在原土地所有者那里获得一部分土地的所有权,这是以工本为形式的股份所有制;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购买,如赔价、顶首等。这样原来的地主垄断土地的私有制逐渐朝“一田多主”的方向发展。此外,以“永佃制”为典型代表的另一种土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以永佃制和土地股份所有制为代表的土地制度变革,促使土地关系进一步松解,地权分配逐渐分散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屈昕璐、叶普万《明清时期土地关系演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土地关系变革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时期永佃制和股份制的区别。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雨泽奏报
康雍乾时期逐渐形成雨泽奏报制度,皇帝要求各级官吏按期以奏折的形式上报地方各地雨泽等相关信息。该制度直至清末仍发挥作用。
皇帝谕旨
康熙谕旨:每岁于直隶各省,凡雨旸期候、丰歉情形,莫不留心访察。虽在僻远,必务周知。
雍正谕旨:凡地方水旱灾极,皆由人事所致。或朝廷政事,有所阙失,若督抚大吏,不修其职,或郡县守令,不得其人。
乾隆谕旨:直省旬月奏报雨雪。
官员奏折
苏州织造李煦奏:六月十八日已得甘露,近复露足……惟山田高壤插莳稍迟者,约有五六分收成。目下米价亦平,粗者七钱上下,细白者九线、一两不等。
开封等八府暨郑许等七州并所属各州县奏:四月十七日巳时起至面时大沛甘霖……臣复委员分路查勘,得雨盈尺,四野沾足,民心大悦……此诚皇上亲赐祈祷,精诚上格之所致也。
直隶总督那苏图奏:各处麦苗……长者五六寸,短才二三寸,保定一带……现在地尚潮润,若月内再得时雨,二麦均可有收,设天时难定,必需豫东二省麦接济。查上年麦收甚歇,所拨二十万石之数,已足敷用,似可照上年之数办理。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圣祖实录》《清世宗实录》《清高宗实录》等
(1)分析说明雨泽奏报制度的功能。
(2)指出影响雨泽奏报制度运行实效的因素。
24.明朝中叶以后,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某学校组织学生研究明清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明朝海外贸易,中国始终处于出超,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清初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清代前期各朝主要财政岁入一览表单位:万两(银)
年代 总额 % 地丁 % 盐课 % 关税 % 杂赋 %
顺治九年 2438 100 2126 87.2 212 8.7 100 4.1
康熙二十四年 3424 100 2823 82.4 388 11.3 122 3.6 91 2.7
雍正二年 3649 100 3028 83.0 387 10.6 135 3.7 99 2.7
乾隆十八年 4266 100 2964 69.5 701 16.4 459 10.8 142 3.3
乾隆三十一年 4254 100 2991 70.3 574 13.5 540 12.7 149 3.5
嘉庆十七年 4014 100 2802 69.8 580 14.4 481 12.0 151 3.8
——摘自《大清会典》
材料三 婚姻习俗发生很大的变化,索要彩礼的现象十分普遍,嫁资越加昂贵,男女的结合,都带有较为浓重的商品色彩。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
材料四 一个不生产这种货币的国家却以这种货币作为主要流通货币,必然会对国际进口产生强烈的依赖性。随着清朝鸦片的大量进口,白银不断外流,造成了白银供给更加短缺,对比较脆弱和已经出现银贵钱贱的中国货币关系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打断了中国货币制度正常发展的道路。白银为官方货币,百姓交税,国库收入,都是收白银的,而白银外流,导致市场白银缺少,那么白银就会涨价,但是人们的铜钱没有增加,这样就导致了通货膨胀。百姓的铜钱不值钱,人民就会贫苦,另外国家税收也会减少,导致国家贫困,政局不稳。
——摘自《论明清两代货币制度的缺陷以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1)阐述材料一、二、三对研究明清白银货币化的史料价值。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清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至少2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四的观点。
答案以及解析
【典例分析】
1.答案:D
解析:元明时期倭患侵扰,西方殖民者侵略东南沿海,南方战争数量因海外形势变化而增加,D项正确。元明相比于秦汉时期疆域有所扩大,但战争数量却多于秦汉,排除A项;由表可知,隋唐以来,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南方战略地位提升,战争密集区由北向南转移,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民族交融”,排除C项。
2.答案:B
解析:据题干“心与天游谁得知”反映的是人要挖掘自己内心纯粹的胸襟,再去领悟客体的生命与灵魂,这样一来,主客体互相体会、互相融合,于是哪怕是在室内坐卧赏画,心也可以游至万里。所以能够体现这一内容的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B项正确;该作品体现的是人要挖掘自己内心纯粹的胸襟,再去领悟客体的生命与灵魂,并不能体现大巧若拙,排除A项;以意入画,以情造境是文人画的特点,排除C项“复得返自然”是指追求身心自由,与这一作品并不契合,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湖罗,且色染大类妇人。”可知,明朝读书人穿着丝绸,服饰华美艳丽,不像以前穿着朴素,反映了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A项正确;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与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明朝读书人服饰华美艳丽,未体现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排除C项;在封建社会,男女平等观念不可能普遍化,排除D项。故选:A。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可知,清朝监察御史核查前朝黄册,发现存在户口数据造假的现象,反映了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C项正确;监察御史奏请“停造无益之黄册”,但材料未表明清朝后续反应,即是否真的停造黄册,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明末黄册造假现象,但不确定是不是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但未体现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排除D项。故选:C。
5.答案:D
6.答案:B
解析:根据清世宗的谕旨以及所学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窄人稠,即丰收之年,亦皆仰食于湖广、江西等处,这说明宋明时期的“苏湖熟、天下足”已经转变为清朝时期的“湖广熟、天下足”,但是清朝却继续沿用明朝制定的各省漕运配额,通过表格可知配额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这就使得这一地区的百姓大量从两湖地区买进粮食,从而推动了粮食长途贩运贸易兴盛,B项正确;通过皇帝谕旨和表格可知漕运配额已经不符合地方实际,排除A项;江南出现新的经济成分指的是雇佣关系,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漕运配额只能看到山东河南两个北方省份,并且运粮食也不代表全部的赋税,无法得出北方农民的赋税负担较轻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重难突破】
1.答案:B
解析:朱元璋在云南地区设置三司,而三司是地方行政机构,与内地一致,体现了朱元璋在国家管理上推进边疆政治与内地一体化进程,B项正确;行省制并未被废除,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各民族风俗并未趋同,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密揭”是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直接影响最高决策的形成,说明内阁不再仅仅是秘书咨询机构,权势有所膨胀,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清代设立军机处,君主权力达到顶峰,与材料中的“密揭”制度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明朝君主专制加强,内阁从未掌握决策权,排除B项;材料中描述了“密揭”制度的发展,与中枢运转机制是否成熟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A
解析:材料中提到官员和时人对坊刻举业用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对科考的负面影响。官员指出商人通过时文流布获利,而士人则依赖这些书籍侥幸通过考试,反映出对坊刻书籍影响科考公平性的担忧,A项正确,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坊刻举业用书带来的弊端,并没有反映经义僵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在职官员从事商业活动,排除C项;材料不是反映印刷术的问题,而是坊刻举业用书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D
解析:据材料“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可知,明神宗最终放弃个人想法是遵从了祖宗制度和传统礼制,立皇长子为太子,故选D项;据材料“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可知,明神宗立皇长子为太子主要是受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无法得出外戚势力左右政局的结论,排除A项;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而非衰弱,排除B项;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无决策大权,排除C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与明初相比,全国人口大幅度增加,但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没有太大变化,且明末统治危机不断加深,这足以说明地方治理能力下降,地方政府行政职能逐渐萎缩,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高产作物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萎缩,没有涉及基层治理模式,排除C项;在人口增长一倍多的情况下,政府规模变化却相对较小,说明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不相适应,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D
解析:据材料“明朝的中国人将自己与外世隔绝……中国人将其令人生畏的才能和能力转向内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明朝统治者采取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外交流,海禁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海禁政策本身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带来殖民扩张,属于外因,故B项错误;明朝以后中国落后于世界,属于影响,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故选D。
7.答案:B
解析:据材料“自郑和下西洋以后,朝廷使臣出使东南亚,往往会在这里停留并在天后宫(妈祖庙)举行祭祀活动”“明清时期的东南亚各国久负盛名”可知,赤湾天后宫见证了明清时期的朝廷使臣出使,进而充当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睦邻友好外交的见证,B项正确;赤湾天后宫并没有进行商贸活动,而是官方使臣出使的祭祀活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赤湾天后宫的祭祀活动是否收到海外华侨的捐助,排除C项;妈祖信仰在明清之前就已经在东南沿海地区存在,明清时期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材料不能体现民间信仰的“变迁”,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B
解析:据材料“夹以一线之路,孤悬两千里,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虏”“关乎全陕之动静,系夫三晋之安危”可知,甘肃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政府设置甘肃镇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调整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排除A项;C项不是其原因,且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不符合题意;材料与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无关,排除D 项。
9.答案:C
解析:明代的匠户制度原本要求工匠世代为官府服役,这限制了工匠的自由和生产积极性。然而,随着嘉靖年间的政策改革,轮班匠开始通过缴纳银两代替服役,这一变化使得工匠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去从事其他工作,包括参与市场活动,从而有可能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这种变化有利于减轻工匠的服役负担,但并不必然会降低产品质量,故A项错误明代并未废除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虽然改革涉及白银的使用,但这并不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开始,且材料中未提及这一改革对白银货币化进程的影响,故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据材料“江南……蚕神祭祀……庙会活动”可知,在庙会活动中,周边乡村的菩萨像都会被抬到含山镇,说明含山镇在周边农村中处于中心地位,也体现了市镇的经济辐射能力在增强,故选B项;庙会是民间风俗,材料中也未涉及蚕神祭祀的承办者是政府,政府依靠市镇强化乡村治理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A项;蚕神祭祀活动说明养蚕业在江南地区受到重视,但没有比较,不能得出蚕桑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的结论,排除C项;庙会是民间性的集体活动,不是基层自治组织,排除D项。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可知,李贽反对程朱理学假借孔孟经典的权威,强调“童心”“本心”,其学说具有明显的思想解放倾向,D项正确;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心学没有成为官方哲学,排除B项;李贽反对程朱理学假借孔孟经典的权威,具有明显的思想解放倾向,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满汉高官的对峙中,康熙往往偏护满族阵营。而江南江西总督噶礼与江苏巡抚张伯行的督抚互参案中,康熙却将满官礼革职,保全了汉官张伯行”等信息可知,在满汉高官对峙中,康熙往往偏护满族,但在噶礼与张伯行的案中,康熙革职满族官员噶礼,保全了汉族官员,在这过程中主要体现了皇权独断意志,即反映了君权至上的统治意志,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皇权独断意志,没有涉及地方机构的冲突,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满汉民族矛盾不是不可调和,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根据材料“满汉之间积累了几十年的紧张关系重新获得平衡”可知,康熙的措施使行政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朝廷为监管与东洋日本、南洋诸国的海上贸易《东洋南洋海道图》,图上用线条勾通出以中国福建厦门为始发港的若干条海上航道,还比较清晰地描绘了中国南海诸岛屿的分布情况,并且对多数岛屿标记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洋海道图》对南海诸岛的各个岛群的方位、名称和标注都相当精确,体现清政府对于南海诸岛的管辖,为梳理南海诸岛主权归属提供了历史证据,D项最佳;根据材料“朝廷为监管与东洋日本、南洋诸国的海上贸易《东洋南洋海道图》,图上用线条勾通出以中国福建厦门为始发港的若干条海上航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厦门在康熙执政时期,确实是当时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但是其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A项有一定道理;根据材料“此外,图中还绘制了两个三十二向的两式罗盘编助方位规定”可知,从《东洋南洋海道图》的绘制样式,可明显看出其吸收了其吸收欧洲人绘制地图的方式,体现西学东渐对清代地图绘制产生的影响,但是其与材料的主旨不符,B项有一定的道理;材料主旨为“清朝时期的南海诸岛治理”,而“清代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答案为:D项14.答案:D
解析:
奏折由密折转向公开文书,只能说明奏折普及化,与规范文书运行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密折奏事的范围扩大至外省(地方)官员,体现了对外省(地方)官员控制的加强,不能由此得出提高了地方官员的地位,B项错误。奏折的普及化,有利于提高国家决策的正确性,但不能说“保证了”国家决策的正确,C项错误。
15.答案:D
16.答案:C
解析:据材料“仰给川广等省客米接济”“全赖牙行为之引领”可知江苏和安徽当时人口增长较快,需要依赖于四川和广东的粮食供给,为此各地设立牙行,用于引导粮食交易,体现了当时区域长途贩运的发达,故选C项;广东也属于江南地区,而且南宋以后经济重心也长期在南方地区,粮食供应不足恰好印证了当时人口增长、商业繁荣的景象,排除A项;市镇经济依然属于传统商品经济的范畴,并未体现雇佣关系和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项;明清时期实行专卖制度,厉行重农抑商,排除D项。
17.答案:D
1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可知,该大臣主张变革选官制度,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待康有为变法态度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揭示列强轻侮清政府的原因,排除C项;材料强调实施选官制度改革后,留学生也可以有出路,以学堂名义选官,而不是重归学堂深造,排除D项。故选B项。
19.答案:B
解析:清朝中后期地域认同的扩展有助于促进边疆地区民族认同,利于清代国家版图的奠定,故B项正确;中央机构的调整和地域认同无因果关系,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山东小云南”与满汉文化无关,排除D项。
20.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清小说成为一种文学的潮流,多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是为了更好地销售,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可以促进小说的发展,B表述错误,排除B项;明清时期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仍然未打破,排除C项;京剧是我国戏曲艺术的顶峰,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21.答案:(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整体国力下降,国际地位整体衰落;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社会主义力量发展;由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战后和平主义思潮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传媒技术发展。
(2)应对:继承、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正视、借鉴西方先进文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塑造现代民族文化;强化媒介公共属性,为人民群众发展谋福利。
解析:选择一种经营方式:据材料“明代及之前的出版业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官府经营的出版业(官刻、文化精英经营的出版业(私刻)和商人经营的出版业(坊刻)”可知明中后期出版业主要分为官刻、私刻、坊刻三种经营方式,从中选择一种,结合其经营特点、优势、影响等阐明选择理由。官刻可以享受政策支持,便于国家政策的传播及国家意志的贯彻。私刻经营者为文化精英,自身文化水平高,创作出版的自由度高,便于民间思想学术的交流传播。坊刻:属于民营手工业,整体发展更为讯猛,产品面向市场,便于营利。任选三类重点出版的书籍:选择三类重点出版的书籍从内容、受众、 需求量等方面阐述原因。选择1与理学、教育相关的书籍,可从理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相关书籍的需求等方面阐述原因。选择2各类科技知识类书籍, 可从传统科技发展的背景和对实用知识的需求等方面阐述原因。选择3小说、剧本类书籍,可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力量壮大的背景和创作群体扩大、市民文化需求等方面阐述原因。选择时政类的出版物,可结合士人、官僚关心时政阐述原因。 选择5与民俗相关的出版物,据材料“春联、年画先贤的画像、事迹”可结合传统文化的影响、政府基层教化需要、普通民众文化需求等阐述原因。 每种书籍至少说出三个选择理由。
22.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繁荣,商业资金流向农村;土地私有制度及土地买卖关系发展;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的日益加剧;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等等。
影响: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减轻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性。
(2)区别:永佃制下,田皮和田骨是按产权性质分割的,田皮、田骨持有人的义务不同;土地股份所有制下,土地股权按数量分割,各股东拥有的股份性质相同,其权利和义务也相同,股权在同一市场上,市价相同。
解析:(1)原因: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商品经济繁荣,商业资金流向农村;据材料“明清时期,土地租佃关系中永佃制土地租佃关系占有一定的地位。”可得出土地私有制度及土地买卖关系发展;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玉米、番薯的传入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可得出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的日益加剧;据所学这时期的经济政策可得出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等等。本题是第二问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影响:据材料“永佃权的确立,给小农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佃农有了永佃权,相对而言生活就有了保障。”可得出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地主对土地有田地权,因此地主有权收租,可以把土地出卖、典当或抵押。永佃权的确立,给小农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佃农有了永佃权,相对而言生活就有了保障。”可得出巩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据材料“永佃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延迟家庭手工业从小农经济中分离的作用。”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据材料“永佃权的产生,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对佃农的经济生活有一定的好处。”可得出减轻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性。
(2)区别:据材料“在实行永佃制的情况下,具有田面权的佃农不仅可以长期使用这块土地,而且有将田面权出卖典当的权利。地主对土地有田底权,因此地主有权收租,可以把土地出卖、典当或抵押。”可得出永佃制下,田皮和田骨是按产权性质分割的,田皮、田骨持有人的义务不同;据材料“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土地所有制——股份制,这一制度下农民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获得土地股份:一是为地主开垦荒地时,农民垦荒开拓投入了工本,从而可以在原土地所有者那里获得一部分土地的所有权,这是以工本为形式的股份所有制;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购买,如赔价、顶首等。”可得出土地股份所有制下,土地股权按数量分割,各股东拥有的股份性质相同,其权利和义务也相同,股权在同一市场上,市价相同。
23.答案:(1)雨泽奏报制度在清朝时期发挥了多种功能。首先,它有利于皇帝及时了解地方农事,为制定和调整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其次,通过奏报制度,皇帝可以监督地方官员的政务情况,督促他们履行职务,维护了中央集权。此外,雨泽奏报制度还促进了地方官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加强了他们对地方农事情况的了解,提高了行政效率。最后,奏报制度也体现了皇帝对民生的关心,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民心向背。
(2)影响雨泽奏报制度运行实效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皇帝对奏报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度直接影响着制度的运行效果;其次,地方官员的品行和能力也对制度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官员虚报瞒报,那么奏报的信息就会失真;第三,奏报传递机制是否畅通也会影响制度运行的实效;最后,政治局势和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也会对制度运行产生影响。因此,要确保雨泽奏报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皇帝、地方官员、奏报传递机制以及客观环境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解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雨泽奏报制度在清朝时期发挥了多种功能。可从政策制定、加强集权、地方合作、关心民生、巩固统治等角度回答。首先,雨泽奏报制度中皇帝通过地方官员定期上报的奏折,可以了解到各地的天气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收成预期等信息。为皇帝及时了解地方农事提供了渠道。这些信息有助于皇帝对地方农事进行宏观把握,为制定和调整农业政策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对比各地奏报的信息,皇帝可以了解到地方官员的政务能力和工作态度,有助于皇帝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和考核。对于那些积极履行职责、上报信息准确及时的官员,皇帝可能会给予表彰和奖励,而对于那些虚报瞒报、玩忽职守的官员,皇帝则会进行惩处。这种监督和考核机制有助于维护中央集权,确保地方官员忠实执行中央政府的决策和命令;此外,通过奏报制度,各地官员可以了解到相邻地区的天气和农事情况,有助于他们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工作策略,提高行政效率。同时,这种信息交流也有助于加强地方官员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因此雨泽奏报制度还促进了地方官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最后,雨泽奏报制度还体现了皇帝对民生的关心。通过及时了解地方农事情况,皇帝可以关注到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民生。这种关心民生的态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民心向背,巩固清朝的统治基础。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雨泽奏报制度的运行实效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可从皇帝、官员、运行机制、客观因素等方面回答。首先,皇帝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如果皇帝对雨泽奏报制度持重视态度,经常查阅奏报并据此作出决策,那么各级官员也会更加重视并认真执行这一制度。反之,如果皇帝对奏报不感兴趣或只是走过场,那么这一制度就可能流于形式,失去实际作用。其次,地方官员的品行和能力也是影响制度运行实效的关键因素。一些官员为了政绩或个人利益,可能会虚报或瞒报雨泽情况,导致奏报信息失真。而另一些官员则可能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或责任心不强,无法准确判断雨泽情况并作出及时有效的汇报。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雨泽奏报制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三,奏报传递机制是否畅通也会影响制度运行的实效。在清朝时期,由于交通和通信手段相对落后,奏报的传递速度较慢,且容易受到天气、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果奏报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延误或丢失,那么皇帝就无法及时了解到地方的雨泽情况,从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最后,政治局势和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也会对雨泽奏报制度的运行实效产生影响。在政治动荡或战争期间,各级官员可能无暇顾及雨泽奏报制度,导致制度运行受阻。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则可能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使雨泽奏报制度失去实际意义。最后总结,雨泽奏报制度的运行实效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皇帝的重视程度、地方官员的品行和能力、奏报传递机制的畅通程度以及政治局势和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要确保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24.答案:(1)价值:
材料一是后人著述,属于二手史料,可用于研究明清中外贸易的情况,以及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影响;
材料二属于官修史书,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可用于研究清代前期白银在财政收入方面的状况,以及明清白银货币化的原因、表现等问题;
材料三是文学类史料,属于二手史料,可用于研究明清婚姻习俗的变化,以及白银货币化对社会的影响。
史料:实物史料,如考古遗物;
文献史料,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笔记、方志;
图像史料:如相关的绘画作品等。
(2)述:白银货币化危及国家货币与经济安全;造成了通货膨胀;加重了人民负担,扩大了社会贫富分化;导致国家贫困、政局不稳。
评:我认为该观点过于片面,忽略了白银货币化的积极影响。白银逐渐成为主流货币,白银货币化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促进中外贸易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推动国家财政由实物财政向货币财政转型,有利于赋税制度改革;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了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