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辽宋夏金元时期
【典例分析】
年份 考点分布
2024 全国甲·隋唐城市能源问题 湖南·唐末新藩镇军队 辽宁·明经科考 广东·两税法 浙江·两税法弊端 江苏·儒学复兴 浙江·隋唐宋元天文学成就 甘肃·唐朝对外交流 安徽·唐朝文化特点 湖南·唐末至后周军事体制的变化 辽宁·敕令的规范 浙江·宋代三司使的职能 重庆·王安石唯物思想 广东·宋代文人政策 山东·宋代的社会变化 全国新课标·南宋与金关系史料实证 浙江·后金猛安谋克制 广东·元朝大一统秩序 浙江·元代的选官制度 湖北·元朝对江南经济的重视 浙江·宋代人口 辽宁·元代商品经济发展 重庆·元代海外贸易政策的调整 浙江·元代海路促进南北交流 安徽·元代南粮北运促进海运发展
2023 山东·隋代京畿区域的变化 北京·贞观之治的特点 福建·唐长安商品经济发展 江苏·唐政府规范借贷行为 湖北·唐政府的边疆治理 天津·汉唐时期的地方治理 广东·唐藩镇割据 重庆·唐后期科举制的弊端 天津·唐朝的赋税制度 全国乙·唐中后期诗歌 重庆·宋代抑武方针 海南 ·宋代崇文风尚 湖南 ·宋代监察制度 辽宁·金与南宋的交流 福建·元朝民族交融 湖北·宋代的土地兼并 河北·宋代的海外贸易 全国甲·宋代市民的社会生活 全国乙·南宋的文化生活 江苏·宋代理学 山东·北宋张载主张 浙江·元朝郭守敬科技成就
2022 全国甲·唐朝的专制集权 河北·唐代官营私营手工业差异 辽宁·唐代水运经济 北京·长安罗马的交通地位 浙江·唐代草市 湖南·隋唐科举制的影响 广东·隋唐中枢机构三省六部 浙江·君主专制加强 江苏·唐代书法的形成特点 全国乙·盛唐楷书 海南·宋夏金的文化认同 天津·辽的统治思想 辽宁·金加强君主专制 江苏·元代的地方监察建设 浙江·元代巩固大一统的土司制度 辽宁·宋诗史料实证 天津·宋代宽松的社会环境 河北·南宋都市的商业繁荣 重庆·北宋士人阶层 全国甲·宋代手工业发达 山东·宋代南方纺织业 重庆·元代纺织业 重庆·宋代朱熹主张 湖北·宋代百家姓 广东·宋代理学 湖南·南宋绘画 浙江·宋代经济文化
备考建议: 隋唐时期是中华文明繁荣发展阶段。复习时关注一些命题关键词:制度创新、科举制、均田制、两税法等依然是命题的关注点。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对外交流,边疆治理依然是长效考点。 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史学入门等皆有涉及,但以考查宋代为主。宋代崇文兴教、经济重心的南移、土地政策及城市商业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印刷术的革新、社会治理、重大社会变革、文化传承等等都是关注重点。同时也要关注辽宋夏金之间的交流与民族交融,元朝大一统的治理措施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1.[2024年甘肃高考真题]据碑志记载,李素,波斯人,唐天宝年间,其祖奉命出使中国,获赐李姓;其父李志,任广州别驾;李素与其子李景亮,博学攻文,恪勤奉忠,先后任翰林待诏。从李素家族的经历可以看出,唐代( )
A.兼容并蓄促进文化认同 B.民族迁徙改变政治格局
C.使节往来增进文明互鉴 D.科举考试扩大统治基础
2.[2024年安徽高考真题]唐朝文学家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记植物近二百种,包括唐代传入的龙胆香、安息香、波斯枣、巴旦杏、无花果等。其子段公路《北户录》则主要记载了岭南地区的动植物,其中写道:茉莉花“本出外国,大同二年(536),始来中土,今番禺士女,多以彩缕贯花卖之”。这反映了( )
A.唐朝文化兼收并蓄 B.大唐风俗远播异域
C.市民生活悠闲雅致 D.文学体裁多种多样
3.[2024年湖南高考真题]唐末以后出现的新藩镇,其军队主要靠强迫征发而来,难以结成牢固的军人集团。到后周时,中央禁军成为最强大的力量。这些变化( )
A.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重建 B.从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C.促进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D.使重文轻武观念逐渐被接受
4.[2024年辽宁高考真题]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
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 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
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 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
5.[2024年广东高考真题]《大元大一统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国地理志书,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俗、里至等内容。该志书修纂时,由各行省提供所辖郡邑的图志及各路府州县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图,引进了阿拉伯地图制图法。这反映元朝( )
A.建立了中原传统影响下的统治秩序 B.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全面发展
C.地理志修纂体例发生了根本变化 D.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6.[2024年重庆高考真题]1284年,元朝政府下令禁止权势之家进行海外贸易,犯者籍没一半家产,但这一禁令收效甚微。1293年不再禁止权势之家“人蕃为贾”,而是约束不法行为,“依着百姓每(们)的体例,与抽分者”。此后权势之家出海为贾现象增多,这反映出元朝( )
A.征税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B.贵族势力扩张威胁专制皇权
C.法律调整缓和阶级矛盾 D.海外贸易繁荣推动政策变革
【重难突破】
1.590年,隋文帝颁布命令,要求府兵及其家属在州县落籍,平时从事生产,实行“寓兵于农”。这使过去兵民分治、府兵另立户籍的旧制发生了改变。这反映了隋朝政府( )
A.意图削弱军将权力 B.弱化对民众的控制
C.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D.着力减轻财政负担
2.《隋书 音乐志》记载了大业二年在洛阳演出“百戏”的盛况:“……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这一现象表明隋朝( )
A.民间艺术迎合统治阶层 B.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繁荣
C.朝贡贸易促进文化交流 D.民间戏曲整合了社会价值的取向
3.学者范恩实认为:“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统一局面,并创造性地发展了羁縻府州制度,改变了秦汉以来非华夏族群内附即设正州(郡)正县、朝贡则止于册封的二分法,通过设立羁縻州县,将中原地区的州(郡)县制度,以一定的变化形态推及边缘地区”。这一观点认为该制度( )
A.反映了民族政权并立下的时代需求 B.体现了统治者一体而治的治国理念
C.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统治力度 D.是羁縻思想与君主专制结合的产物
4.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表达了他对“华夷一家”理念的认同和对实现“大一统”局面的自豪感。下列诗句中,能够印证以上说法的是( )
A.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歇鲜
C.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D.细雨蒙蒙湿艾荷,巴东商侣挂帆多
5.唐太宗、高宗等统治者以皇族之尊积极引导新贵间通婚,引领婚姻价值取向向官品、人才等转向,推动“官宦”“忠孝”“道义”“学艺”等成为“士大夫”的判断标准。这些做法主要针对当时( )
A.庄园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主流 B.新的婚姻价值取向受到追捧
C.门阀士族的社会地位仍颇高 D.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6.唐代前期,皇帝的诏令和尚书省各部的奏议文书,在送交宰相正式讨论之前,均须交由中书舍人讨论,形成初步意见后才署名进呈给宰相,故中书舍人被称为“宰相判官”。这一行政运作方式( )
A.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力 B.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C.规范了权力的制衡机制 D.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
7.唐代散官番上制度是指获得文武散官者,需按固定分组和时间,到吏部、兵部为国家服役,服役期满后可参加吏部、兵部考试,合格后才有资格参加铨选,从而正式迈入仕途。这一制度( )
A.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B.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标准
C.缘于科举制度的僵化 D.有利于后备人才的培养
8.唐文宗时期,长安左街使奏称:“伏见诸街铺,近日多被杂人及百姓、诸军诸使官健起造舍屋,侵占禁街。”唐宪宗时期,有记载称,“长安坊中有夜拦街铺设祠乐者,迟明未已”。随着临河地区漕运兴起,在长安城郊沿河地区乃至城门内外出现了新的“行市”。这反映了长安( )
A.建筑行业的兴盛 B.开放发展的趋向
C.政治地位的下降 D.市坊分区的瓦解
9.唐朝,绫绢坊、铜坊、纸坊、染坊等家庭手工作坊大量涌现,如定州大富何明远,“资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扬州一富人,家“有广厦,百工制作毕备”。据此可知,唐代( )
A.私营手工业具备一定规模 B.“工商食官”的限制放宽
C.手工业生产地域分工明显 D.生产组织形式出现变革
10.如表唐代敦煌地区的借贷情况,此表可以体现出唐代( )
唐代敦煌农民不同时代的借贷物品(单位:件)
时间 粮食 织物
5-7世纪 0 0
8世纪 3(1) 0
800年~850年 46(19) 2(2)
851年~899年 12(5) 0
900年~950年 9(9) 28(22)
951年~999年 3(3) 11(11)
(表中第一个数字指借贷契约数目,括号中的数字则是写本的数目)
A.农民借贷情况的普遍发展 B.借贷主要服务于日常生活所需
C.中后期的农业生产被破坏 D.中后期农村社会商品经济发展
11.下表为唐代南、北方各类人才统计表。单位:人
项目 唐前期 唐后期
北方 南方 南方占% 北方 南方 南方占%
旧唐书·儒学传 18 10 36 2 2 50
旧唐书·文苑传 36 14 28 10 1 9
新唐书·儒学传 22 12 35 3 4 57
新唐书·文艺传 20 5 20 8 6 43
诗人 229 78 25 330 363 52
散文 319 82 20 499 191 28
进士 68 29 30 245 225 48
对表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唐后期( )
A.文化重心与政治中心趋于统一 B.南北方文化差距显著缩小
C.区域教育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 D.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完成
12.唐代,朝廷对岭南的官员输出以贬谪为主,对西域的官员输出以建功为主。在贬流文人的笔下,岭南不仅是“牢笼”,更是“鬼门关”“死亡乡”;而岑参认定“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甚或姚崇、宋塬、苏颈等人因曾就职西北边疆而官拜宰相。这一差别反映了,当时( )
A.民族政策的重北轻南 B.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
C.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 D.南北诗风的源流特色
13.“七出”是我国古代休妻的七种理由,其中“妒”(指妇女凶悍或反对丈夫纳妾)以“乱家”为由也被列入“七出”。但到了隋唐时期,“妒妇”“妒习”事例数不胜数。该现象反映出隋唐时期( )
A.妇女获得了部分婚姻自主权 B.社会环境较为宽松
C.婚姻观念深受少数民族影响 D.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14.如表是中晚唐河北灌镇之一“邢洺镇”的政治变迁状况。这一状况说明( )
藩镇 年份 是否割据 说明
邢洺 755-774 是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乱平后763年起,为相卫节度使一部
775-820 否 775年田承嗣盗据相卫,邢、磁二州为朝廷掌握
821-843 是 821年起刘悟割据
844-881 否 844年刘稹叛乱被平定
882-907 是 882年起孟方立重新割据
A.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覆亡 B.邢洺镇分裂为多个藩镇
C.藩镇割据引发农民起义 D.唐朝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15.宋初逐步建立了常平仓、义仓、丰储仓等救荒仓廪,此外还有惠民仓、广惠仓、丰储仓等仓廪,但“诸处官司借用常平等习以为常”。王安石变法期间,大力推行青苗法,“移常平、广惠仓钱斛而为青苗”。这一改变( )
A.反映原有救荒保障不够 B.说明救荒仓廪制度遭败坏
C.强化原有救荒仓廪制度 D.反映王安石变法扰乱百姓
16.宋代印刷的文献不再局限于儒、佛、道家的经典,史地、方术、诗文、戏曲等书籍大量传布、印刷中心除北宋首都汴梁之外,还有南宋时期的临安、湖州、福建、苏州诸地。最有可能引发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政府推行防弊之政 B.社会阶层流动增强
C.科举制度日益发展 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17.宋代,端午节赛龙舟成为大型的体育节庆活动。宋词中对此多有记载,柳永的《破阵乐》“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刘镇的《贺新郎》“龙舟噀水飞相逐”;张先的《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都描述了龙舟竞渡、誓夺锦标的竞赛场面。这说明( )
A.体育活动丰富了文学创作素材 B.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体育发展
C.宋代城市的娱乐功能更加凸显 D.民间体育运动发展趋于规范
18.金世宗时创建女真进士科,金章宗时加试骑射。河南发现的《女真进士题名碑》用女真文字记录“四月十五日试策,十七日试论及诗”。这表明金朝科举制度( )
A.由女真人独创后来推广至中原 B.推动汉人学习和使用女真文字
C.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答题标准 D.模仿汉制但是保留其民族特色
19.据考证,在唐代以前,中国农书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写黄河流域中下游旱地农业生产知识的,而唐至宋元时期则出现了不少反映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农业生产知识的各类农书。据此可知,这类农书的发行( )
A.得益于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B.折射了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
C.彰显南方农学水平的领先 D.体现了南方开发程度的加深
20.元代乌古孙泽任海南海北廉访时,在雷州半岛教民“浚故湖,筑大堤……计得良田数千顷,濒海广泻并为膏土。民歌之曰:舄卤为田兮,孙父之教。渠之泱泱兮,长我粳稻。自今有年兮,无旱无涝”。湖广行省还专门设有“镇守黎蛮海北海南屯田万户府”,经管琼、雷、高、化、廉等路的屯田。这主要说明,元代( )
A.海南成为经济中心 B.大量移民涌入海南
C.政府注意经略海南 D.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司马迁笔下,不论历史人物是贫贱还是富贵,也不论其最后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有可称道的道德表现或事功作为,就会进入他的视野。对事功充分肯定,但不作为最高标准。司马迁讲究“天人关系”,沟通“天人关系”最为重要的路径是“善恶”,尤其是大善大恶。这在《史记》中有明确表述,例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
——高希中《司马迁历史人物评价理念试析》
材料二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依据司马迁的人物评价标准评价隋炀帝。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司马光与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态度的原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保持着对中华文明较高的认同感,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阶段特征
历史时期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魏晋南北朝 民族大交融时期
隋唐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辽宋夏金元 多民族政权并立中走向统一
明清时期 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隋末唐初,东突厥多次南下进攻。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后来,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业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唐蕃和亲,促进和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前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停止了纷争。唐玄宗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标有长城的地图是宋代的。宋人认真地在许多全国性舆图上都画上了长城。今天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一块宋代图碑,上刻《地理图》一幅,图中就有长城。图下部的跋文说道:“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至五代时,石敬瑭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年……庶几观者亦有所感发焉。”
——摘编自唐晓峰《宋代地图上的长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在地图上标注长城的原因。
23.下图分别为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泉州城市布局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刘淑虎等《“海丝”影响下泉州古城格局演化及“规画”探析》
(1)依据材料,分别说明三个时期泉州城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泉州城市布局变化的因素。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刘邦称帝后,意欲定都洛阳,后听从谋士娄敬建议,定都长安。以下是娄敬劝说刘邦定都长安的理由。
“陛下取得天下跟周朝是不同的。周成王即位,周公等人辅佐他,就在洛邑营造成周城,把它作为天下的中心,四方各地的诸侯来交纳贡物赋税,道路都是均等的。这样君主有德行就容易靠它称王统治天下,没德行就容易因此灭亡。如今陛下从丰邑沛县起事,招集三千士卒,大战七十次,小战四十次,使天下百姓血流大地,这种情况却要同周朝成王、康王的兴盛时期相比,我私下认为这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再说秦地有高山被覆,黄河环绕,四面边塞可以作为坚固的防线,即使突然有了危急情况,百万之众的雄兵是可备一战的。借着秦国原来经营的底子,又以肥沃的土地为依托,这就是所说的形势险要、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地。陛下进入关中把都城建在那里,山东地区即使有祸乱,秦国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并占有的。”
——整理自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材料二
——摘编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
(1)根据材料一,阐述西汉定都长安的优势。
(2)中国古代都城变迁趋势是自西向东移,经济重心是自北向南移,围绕“中国古代都城选址与经济重心的关系”自拟论题,展开论述。
答案以及解析
【典例分析】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李素家族原为波斯人,其祖奉命出使中国后获赐李姓,李素与其子李景亮在唐朝博学攻文、恪勤奉忠,并担任官职。这一经历体现了唐代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促进了文化认同,A项正确;材料中李素家族的经历未体现民族迁徙改变政治格局,排除B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李素家族在唐朝的融入和发展,而非使节往来,排除C项;材料中未提及李素家族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不能体现科举考试扩大统治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大量物种传入唐朝,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在唐朝的文学作品中呈现,故体现出唐朝文化兼收并蓄,A项正确;材料不涉大唐风俗外传,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判断龙胆香等是否为市民所享用,材料也无法体现生活悠闲雅致,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段成式父子文学作品是何种体裁,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唐末以后出现的新藩镇,其军队主要靠强迫征发而来,难以结成牢固的军人集团。到后周时,中央禁军成为最强大的力量”可知,新藩镇军队的特点使得其难以形成强大的割据势力,而中央禁军力量的强大则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这有助于改变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局面,为重新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创造了有利条件,A项正确;“从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说法过于绝对。虽然这些变化对遏制藩镇割据有积极作用,但不能说从源头完全消除了藩镇割据,排除B项;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军事力量的变化,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并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重文轻武观念逐渐被接受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B
解析:敕书是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的文书,材料提到敕书抄录多有差错,导致地方官员在落实敕书诏令时,存在失当的现象,故令刑部摹印颁行,敕书更加规范化和准确化,有利于政令的传递,上下一体,减少失误,故此举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行政管理能力,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敕令更加规范化,其推行范围并未因此扩大,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民众法律意识的高低,敕令的规范有利于地方官员的落实和管理,排除C项;“完善”的表述太过绝对,且材料并非强调敕书的传递程序,而是内容的规范,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俗、里至等内容”可知元朝意图通过修撰全国性的地理志来树立正统地位,为全国统治秩序寻求合法性,A项正确;材料只提及了西域地区,不能代表全部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且“全面”的说法存在绝对化的错误,排除B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修撰体例的变化,只是强调地理志的范围更广,局部采用了外来制图技术,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通过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统一初年,元朝政府不允许权势之家进行海外贸易一一但是由于宋朝时海上贸易已经非常繁荣,而且利润丰厚一一禁令成效甚微一一元朝政府也发现对外海外贸易有利可图,所以放宽禁令,允许权势之家进行海外贸易,同时约束不法行为,打击垄断,并要求权贵海外贸易所得应当与百姓抽成,发挥政府控制社会平衡的宏观调控作用,这说明海外贸易的繁荣与利润丰厚激励与推动元朝统治者改变原有政策,推进海外贸易合法化,D项正确;材料重点谈及元朝对于海外贸易的态度的变化,“与抽成”是元朝政府为了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举措,与A选项说法相悖,排除A项;不能将权势之家理解为贵族, 而且元朝政府改革并不是权贵要求的,而是应对开放的利润趋势与大趋势,排除B项; 封建社会的对立阶级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百姓”里面包含了中小地主,所以这政策缓和了贫富矛盾,而没有解决农民阶级关心的土地问题,所以并没有调整缓和阶级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重难突破】
1.答案:A
解析:隋文帝在590年的改革中要求府兵及其家属在州县落籍,平时从事生产,这一措施有助于将原本独立的军户编入普通州县户籍,从而削弱了军将对军队的私人控制,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直接控制,故A项正确。隋文帝的改革通过将府兵及其家属编入民籍,纳入州县管理,实际上加强了对他们的控制,故B项错误;“寓兵于农”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减轻财政负担不是改革的主要意图,主要意图是削弱军将的权力,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故D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百戏”“每岁正月。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结合所学可知,百戏原来是一种明民间文化行为,而材料中的百戏由官方组织的表演,其目的是展示国力,这体现了民间艺术迎合统治阶层,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百戏迎合统治阶层的需要,不能体现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繁荣,故B项错误;隋朝的朝贡是以政治性行为为主,而且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民间艺术迎合统治阶层,不能体现朝贡贸易,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民间艺术迎合统治阶层,没有涉及社会的价值取向整合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A。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通过设立羁縻州县,将中原地区的州(郡)县制度,以一定的变化形态推及边缘地区”可知,唐朝想要在中原和边缘地区都推行郡县制,体现了地方治理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故选B项。羁縻府州制度是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以夷治夷”的统治政策,在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下不可能推行羁縻府州制度,排除A项。羁縻制度是指在边疆民族地区设置行政机构,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行政长官,但需受中央设置的都护官员辖制,该措施加强了边疆民族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排除C项。羁縻州推行郡县制体现了羁縻思想和中央集权的结合,并非羁縻思想与君主专制的结合,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唐太宗的“华夷一家”理念强调的是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和认同,“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描述了胡麻饼这种外来食品在京都(指中国的首都)流行,体现了不同文化的融合和相互影响,符合唐太宗“华夷一家”的理念,C项正确;“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描写的是唐朝时期夜晚街市的喧闹,反映经济繁荣,排除A 项;“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歇鲜”意思是战士们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生死不明,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地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排除B项;“细雨蒙蒙湿艾荷,巴东商侣挂帆多”反映当时巴东地区经商人员较多,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C
解析:唐初期婚姻价值取向仍深受门第观念的影响,与门阀士族为亲仍受崇尚。材料“引领婚姻价值取向官品、人才等转向”表明统治者试图改变这种取向,把门第取向改变为符合统治者需求的儒家价值取向,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庄园经济,且唐代庄园经济并非主流,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统治者的引导,没有体现出社会上对这一引导的反应,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排除 D项。
6.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唐代前期在宰相决策前实行中书舍人预判制度,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从而提高决策的合理性,D项正确。“宰相判官”并未分割宰相的决策权力,而是提前讨论,形成初步意见供宰相决策时参考,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唐代中枢决策中有一道预先商讨的程序,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行政效率,B项错误。材料现象没有体现权力部门间相互制约,C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文武散官者,需按固定分组和时间,到吏部、兵部为国家服役,服役期满后可参加吏部、兵部考试,合格后才有资格参加铨选,从而正式迈入仕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散官封赏制度强调文武散官者为国家服役后铨选人才,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的开辟新途径,有利于后备人才的培养,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武散官”与军队的联系,无法得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排除A项;本题主旨“唐代散官”,而“选拔人才的标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唐朝的科举制度处于发展阶段,科举制度的僵化在明清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对沿街设市的限制逐渐被打破,同时在长安城郊沿河地区乃至城门内外出现了新的“行市”,这反映了长安开放发展的趋向,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长安开放发展的趋向,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长安作为政治中心,其政治地位没有下降,排除C项;宋朝时期市坊分区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A
解析:考查唐朝手工业发展。根据材料“唐代……手工业作坊大量涌现”可知,在唐代手工业作坊的数量和规模发展迅速,这种数量与规模体现出在私营手工业领域中已有一定的民间资本投入,故A项正确。“工商食官”制度在春秋战国时已经瓦解,故排除B项;"地域分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材料中所述的手工业仍是作坊形式,未体现出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故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材料可看出,唐代敦煌地区前期农民的借贷物品以粮食为主,后期则以织物为主,唐代前期商品经济不发食,粮食主要是日常消费和产业生产,唐代后期,农民借贷织物主要是作为一种支付手段,用来出行、经商等,体现了唐代后期农村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现实。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仅是敦煌地区,看不出普遍发展,A选项不符合题意。借贷实务主要是作为一种支付手段,B选项不符合题意。虽然后期粮食借贷少于实物,但无法得出唐代中后期农业生产的破坏,C选项不符合题意。
11.答案:B
解析:由表格内容可知,唐前期北方各类人才遥遥领先于南方,而到唐后期南、北方各类人才总额差距明显缩小,表明南北方文化差距显著缩小,故B项正确;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文化重心与政治中心趋于分离,排除A项;从南北方人才数量来看,南方教育发展速度更快,区域教育呈现均衡发展趋势一说错误,排除C项;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宋代,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唐代,朝廷对岭南的官员输出以贬谪为主,对西域的官员输出以建功为主”和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官员去岭南和西域的结果有着显著的不同,且在文人笔下也有着不同的记载,这主要和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有关,在地理位置上重视西北地区,A项正确;材料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无关,排除B项;南方的自然条件要优于北方,但是材料中岭南却不受重视,排除C项;材料与诗风的源流特色无关,是政府政策导致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隋唐时期“妒妇”“妒习”的盛行对传统“七出”形成冲击,男子对所谓“妒”的行为接受度相对较高,是社会环境较为宽松的表现,B项正确;“妒”的行为被接纳与婚姻自主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少数民族婚俗和婚姻观,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妇女的婚姻地位和家庭地位的变化不涉及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
14.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邢洺镇对中央政府叛降不定的情况可以得出,唐朝中央集权遭到破坏,D项正确;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排除A项;BC两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项。
15.答案:B
16.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史地、方术、诗文、戏曲等书籍大量传布”可知宋代印刷的文献种类和范围明显增加,印刷中心也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地区,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使社会各阶层百姓相关的印刷需求不断扩大,促进了文献印刷种类和地点的增多,故选B项;材料中的印刷包括了民间和官方,并非专指政府行为,排除A项;方术、戏曲属于市民文化,与科举为代表的士人文化无关,排除C项;理学在南宋时期才成为官方哲学,而且材料中的印刷文献包括了宗教、方术和戏曲为代表的社会各类文化,排除D项。
17.答案:A
解析:由“宋代,端午节赛龙舟成为大型的体育节庆活动。宋词……描述了龙舟竞渡、誓夺锦标的竞赛场面”可知,宋词对赛龙舟场景有多样的记载,说明体育活动为宋词的发展提供了文学素材,即体育活动丰富了文学创作素材,A项正确;材料虽体现了宋朝体育运动的发展,但无法推出商品经济繁荣是其原因,排除B项;材料内容为赛龙舟活动的热闹场景,未体现城市娱乐功能的凸显,排除C项;材料没体现民间体育运动发展趋于规范,排除D项。故选A项。
18.答案:D
解析:金朝科举制的特点,“四月十五日试策,十七日试论及诗”说明女真民族借鉴了汉族科举的内容,“加试骑射”则是女真民族的特色,这表明金朝科举制度模仿汉制但是保留其民族特色,故D项正确;“独创”说法错误,排除A项;“汉人学习和使用女真文字”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元朝科举考试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答题标准,排除C项。
1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时空信息及“反映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农业生产知识”等可知,唐至宋元时期,南方开发的空间范围扩大,同时反映南方农业生产知识的农书本身也是南方农业生产技术提升及南方开发程度加深的产物,D项正确;唐为大一统王朝,而宋不是大一统王朝,排除A项;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元代北方与南方的经济差距拉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南北农学水平高低的对比,因此体现不出南方农学水平的领先,排除C项。故选D项。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元代经略海南,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元代在海南围湖造田种植水稻,专门设府经营屯田,可见元代政府重视经略海南,故选C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海南成为经济中心,故排除A项;材料中也未涉及海南移民问题,故排除B项;材料中仅有海南土地开发和种植水稻信息,从中看不出元朝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故排除D项。
21.答案:(1)隋炀帝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实现统一;兴建洛阳城,使洛阳闻名于世;开凿大运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他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穷兵黩武,超过社会承受极限,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2)态度:司马光反对,梁启超赞同。
司马光反对原因:王安石变法操之过急,涉及面太广,加重人民负担;司马光属于保守派,与王安石政见不同。
梁启超支持原因:清末民族危机严重,梁启超等维新派主张变法以救亡图存,因此从历史中寻找变法依据;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谋求国利民福(善良美意),值得肯定。
解析:(1)从“沟通‘天人关系’最为重要的路径是‘善恶’”,可以看出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辩证,尤其是评价帝王将相应从功与过两个方面着手。
(2)材料二中“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反对态度,认为王安石变法扰民,再结合当时宋代的派系之争,得出司马光是站在反对派的立场。材料三中“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可以看出梁启超是支持态度,认为王安石变法的本意是好的,再结合戊戌变法的时代特征,得出梁启超实际是在为自己的变法找理论依据。
22.答案:(1)意义: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等等。
(2)主要方式: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首领、实行和亲和会盟、经济文化交流。
特点:政策开明包容,措施灵活多样,重视发展经济,以“和”为主,因俗而治、因地制宜(任答三点)。
(3)原因:长城自古有抵御外敌入侵的功效;宋代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边防压力较大;契丹占据燕云十六州;北宋意图恢复北方领土;北宋意图阻抗北方民族南下;传统理念的影响。
解析:(1)据材料“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保持着对中华文明较高的认同感,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材料一中国封建社会的阶段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第一小问主要方式,据材料二“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并结合所学可知,武力征服;据材料“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并结合所学可知,设置机构;据材料二“唐玄宗册封其首领大荣为渤海郡王”并结合所学可知,册封首领;据材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9世纪前期,吐蕃与唐会盟”并结合所学可知,实行和亲和会盟;据材料二“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业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唐蕃和亲,促进和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文化交流。第二小问特点,据并结合所学可知政策开明包容;措施灵活多样:据材料二“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业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唐蕃和亲,促进和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并结合所学可知,重视发展经济;据材料“唐蕃和亲”并结合所学可知,以“和”为主;据材料二“唐玄宗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朝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并结合所学可知,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3)据材料三“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并结合所学可知,长城自古有抵御外敌入侵的功效:据材料三的宋代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据材料三“五代时,石敬瑭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并结合所学可知,边防压力较大;契丹占据燕云十六州;据材料三“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意图恢复北方领土;据所学可知,北宋意图阻抗北方民族南下;传统理念的影响。
23.答案:(1)特点:唐:以政治功能为主:遵循传统礼制。宋元:城市规模扩大;坊市界限打破,经济功能增加;祭祀场所类型增加,文化多元。明清:军事海防职能凸显。
(2)因素:政府政策变迁,如市舶司建立、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经济贸易情况,如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东南海防需要,如防范倭寇和西方殖民者入侵。
解析:(1)依据第一幅唐朝的图片,可知唐朝的泉州城以政治功能为主;从图片中各个功能区分开可知泉州城的布局遵循传统礼制。依据第二幅宋元时期的图片,可知宋元时期城市规模扩大;从图中居住区和市场混合可知坊市界限打破,经济功能增加;从图片中可知祭祀场所类型增加,文化多元。依据第三幅图片及其图例可知明清时期的泉州城军事海防职能凸显。
(2)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泉州城市布局变化的因素可从政治经济方面来考虑。影响泉州城市布局变化的因素是政府政策变迁,如市舶司建立、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经济贸易情况,如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东南海防需要,如防范倭寇和西方殖民者入侵。
24.答案:(1)优势:地理优势,四面环山,易守难攻;经济优势,关中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有助于控制东方诸侯。
(2)经济重心迁移影响都城选址。
都城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其选址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经济重心的转移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都城的变迁趋势。
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这一变化对都城的选址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朝时期,虽然都城仍在长安,但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南方的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以满足都城的需求。到了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更靠近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南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经济重心完全南移,都城临安成为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此后,元朝、明朝和清朝虽然定都北京,但北京作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也充分考虑了南方经济对国家的重要性。
总之,中国古代前期,都城与经济重心重合。中国古代后期,都城与经济重心分离,定都北方,便于在军事上防御少数民族政权。但靠近经济重心,通过运河连接,方便物资运输。
解析:(1)优势:根据材料“再说秦地有高山被覆黄河环绕,四面边塞可以作为坚固的防线,即使突然有了危急情况,百万之众的雄兵是可备一战的”可得出地理优势,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根据材料“借着秦国原来经营的底子,又以肥沃的土地为依托,这就是所说的形势险要、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地”可得出经济优势,关中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根据材料“陛下进入关中把都城建在那里,山东地区即使有祸乱,秦国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并占有的”可得出有助于控制东方诸侯。
(2)结合题中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及所学知识可拟定论题为经济重心迁移影响都城选址都城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其选址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经济重心的转移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都城的变迁趋势。论证可围绕着唐朝时期,虽然都城仍在长安,但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南方的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以满足都城的需求。到了北宋,都城东京更靠近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南宋时期,都城临安成为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此后,元朝、明朝和清朝虽然定都北京,但也充分考虑了南方经济对国家的重要性等史实进行说明。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中国古代前期,都城与经济重心重合。中国古代后期,都城与经济重心分离,定都北方便于在军事上防御少数民族政权。但靠近经济重心,通过运河连接,方便物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