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晚清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讲义-202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五 晚清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讲义-202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5 14:4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五 晚清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典例分析】
年份 考点分布
2024 浙江·鸦片战争 山东·晚清外交 甘肃·晚清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北京·晚清司法主权的破坏 江苏·西方列强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浙江·鸦片战争后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全国甲·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湖北·近代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浙江·洋务企业 广东·晚清外交主权意识增强 辽宁·左宗棠巩固新疆统一的措施 安徽·甲午战后有识之士探索救亡之路 浙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辽宁·20世纪初国人经济救国愿望
2023 北京·历史解释鸦片战争起因 辽宁·鸦战晚清官员的守旧思想 天津·鸦战后英国经济侵华加剧 河北·二鸦后晚清外交的近代化 河北·晚清政府财政自主权的削弱 湖北·晚清近代条约意识的增强 湖北·洪秀全(历史解释) 广东·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海南·轮船招商局发展 10.福建·晚清通商口岸的工业发展 11.重庆·20世纪初列强扩大侵华的手段
2022 天津·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湖北·史料实证近代西方对华认知 江苏·晚清缺乏对外交流 全国甲·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福建·鸦片战争前后的“开眼看世界” 北京·《海国图志》对中日的影响 浙江·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山东·晚清的两次新政 重庆·《马关条约》对西方的影响 10.北京·列强瓜分中国史实 11.浙江·晚清中国军民的抗争 12.重庆·清末的西学东渐 13.全国甲·维新派变法策略的局限 14.全国乙·维新派变法思想的特点 15.浙江·严复思想的影响 16.辽宁·戊戌变法时期列强维护在华侵略权益 17.广东·洋务派官员对近代化方式的争论
备考建议: 晚清时期使中国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要关注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列强侵华史实,同时国人进行了各种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等重大史实。 尤其要注意近代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工业兴起并初步发展;国人思想观念逐步顺乎世界潮流,近代民族国家意识产生,西学东渐的发展,由“中体西用”深入到制度领域;中国外交由传统朝贡礼仪向近代条约外交转型等方面的备考。
1.[2023年辽宁高考真题]1842年,清廷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并以船炮图说,饬江苏、福建、浙江三省督抚详勘”。浙江巡抚认为现有旧船“虽不能争胜于外洋,尚可牵制于内港”,“与其务高大之名”,不若造“适用之船”,其他督抚亦有相似意见。道光皇帝遂决定“暂缓办理”。这反映出( )
A.因循守旧思想阻碍革新 B.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
C.中体西用思想影响广泛 D.清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2024年江苏高考真题]1850年,上海出现第一家专营进口棉布的商店,到1858年这类洋布店已有十五六家,以门市零售为主。1860年以后,内地商人纷纷到上海采购,上海洋布店转向以批发为主,实力大增。上海洋布店的发展反映出( )
A.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B.外来经济因素逐渐渗入
C.内地棉纺织业发达 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3.[2023年湖北高考真题]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来源 内容
太平天国方面 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
清廷方面 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 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
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 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
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 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
4.[2023年河北高考真题]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打破了清政府不与外国在京谈判和订约的惯例,且条约规定:“(清朝皇帝)允于即日降谕京外各省督抚大吏,将此原约及续约各条发抄给阅,并令刊刻,悬布通衢,咸使知悉。”而对布告条约谕令,部分地方官员持消极抵触心态。由此可知,当时( )
A.地方对中央离心力增强 B.统治集团试图挽救国家颓势
C.英国在华势力范围扩大 D.清廷对外关系在阵痛中转变
5.[2024年北京高考真题]《万国公法》译成中文时,某法国外交官说:“那个打算让中国人领悟我们欧洲国际法的人是谁?……他会让我们陷于无尽的麻烦之中。”另有英文报纸评论道:“我们为中国提供的武器在日后到底是会瞄准我们,还是只会转向新的征服者,现在还不好说。”这说明( )
A.引入《万国公法》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B.中国社会对当时世界形势变化浑然不觉
C.中国了解国际法将不利于列强对华侵略
D.此时国际法的应用范围只限于欧洲国家
6.[2024年甘肃高考真题]19世纪70年代,英、日等国一方面以廉价棉纱倾销中国,另一方面从中国大量进口棉花,致使中国市场棉贵纱贱。到19世纪80年代,中国棉纱进口量与棉花出口量都大幅增加。纱进棉出的“纱花对流”现象加剧,这表明当时中国( )
A.民族企业生产力迅速提高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C.卷入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D.传统家庭手工业日渐兴盛
【重难突破】
1.近代一位英国士兵在日记中写道:“这真是在战争中出现的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在一个地方,我们伸出右手和本地人谈交情,在另一个地方,我们竟用真刀真枪和他们打个你死我活;可以说没有先例能和这次战争对比,它所加于(中国)老百姓的困苦是这样少,所给予他们的恩惠是这样多”。这表明( )
A.殖民者意图掩盖战争性质 B.晚清社会主要矛盾出现转变
C.民众态度主导战争的走向 D.英国注重对清廷开展舆论战
2.《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人要求在五口“市廛”“自择地基”。耆英等认为口岸界址“断难任其自择”“随意混指”,经多次交涉,终于争取到英国人同意“议定界址”并写入《虎门条约》。这表明,清廷( )
A.外交从传统向近代转型 B.反外来侵略的民族意识增强
C.固守传统朝贡体系思维 D.善于利用近代条约外交体系
3.魏源把“富民”划分为“有田之富民”和“无田之富民”,他认为当务之急不仅是要解决前者“岁输租税,供徭役,事事受制于官”的弊病,使之“敢顾家业”,更要兼顾后者,提出“末富”“缓本急标”的颠覆性理论。魏源的这一思想( )
A.深刻反思了传统农本思想 B.迎合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C.阐明师夷长技的具体方式 D.认识到商业的经世价值
4.下图为1844—1856年广州、上海与英国贸易变化情况对比。导致进出口总值。这一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政府调整对外政策 B.中国经济进入世界市场
C.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英国扩大对华经济侵略
5.咸丰九年,设抚夷局于嘉兴寺。局设未久,即改总理衙门。而当其时,君臣朝野之间,往往视之为不祥之物,士大夫顾清议者,多耻预其选。这说明( )
A.清朝统治者感受到大变局冲击 B.中外交流促进思想发展
C.传统的外交体制依然得到延续 D.晚清外交转型的艰难性
6.1858年5月,在与英法代表的谈判中,清朝皇帝最头痛的是外国公使驻京、增开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入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等条款。所以,咸丰帝一再讨价还价,即使在《天津条约》签订后,也借故拖延,不肯换约。咸丰帝如此反应主要是因为上述条款( )
A.满足了英法侵略要求 B.助长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气焰
C.阻碍了民族经济发展 D.冲击了传统观念和统治秩序
7.1862年,广州同文馆成立,第一期仅有学生20名,起初主要教授英语、汉语和算学,后来增加了法语、德语、俄语、日语,且重视与社会挂钩,注重学用结合,由此可知,该馆( )
A.冲破了科举制度选官的垄断 B.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C.适应了近代对外交往的要求 D.积极贯彻实业救国理念
8.近代绅士们积极探讨中国文化与西方的关系,王韬和郑观应把西学的技艺归为“器”,把中学归为更有价值的“道”;张之洞提出更为有力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这两种主张( )
A.秉承中体西用理论 B.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C.隐含变革图强思想 D.唤醒民众救亡图存
9.下图中清朝财政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是( )
(注:咸丰年间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A.国内政局的剧烈变动 B.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C.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D.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10.1875年底,左宗棠获得慈禧授权,任命胡雪岩作为代理人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所借款项用于支付西征军(湘军)的军饷和向德国购买军火。1879年底,当最后一笔借款达成后,汇丰银行故意向李鸿章集团泄漏借款内幕,朝廷随即查办胡雪岩。不久以后,左宗棠、胡雪岩相继去世,左、李之争以李鸿章集团最终胜出。由此可知( )
A.汇丰银行利用贷款对清政府进行控制和掠夺
B.左宗棠收复新疆巧妙利用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C.慈禧趁机打击了洋务派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
D.李鸿章集团的势力将一家独大再无竞争对手
11.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内部就法国侵略越南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了“援越抗法”和“弃越自守”两派观点(如下表)的争论。这反映出( )
观点 代表人物 简介
援越抗法 张之洞 今日事梦,不防不可,较防不能。非庇属国无以为国吾圈之计,非杨威无以为议约之贵。防务紧要关键惟在拒绝外侮,不启衅端
弃越自守 李鸿章 若陈师远出,而(法)反戈内向,顾彼失此,兵祸连接,防不胜防……盖使越为法养。则边患伏于将来;我与法争,则兵端开于俄顷。其利害轻重,较然可睹
A.国力衰弱影响边疆危机的处理 B.清廷内部国家主权意识差异明显
C.宗藩体系制约国防战略的制定 D.中国在东南亚的主导地位已丧失
12.洋务运动中后期,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代表新的生产力的近代产业工人已达到20万人左右。这反映了( )
A.近代工业发展加速自然经济解体 B.洋务企业实现了向民营企业转型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 D.自救变革促进晚清社会结构变动
13.189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折称:“从古各国角力之时,大率皆用远交近攻之道……今日中国之力,断不能兼与东西洋各国相抗”,俄国“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实受其益”,因此,“如俄用兵假道,供其资粮车马”。这反映出此时的清朝官僚( )
A.试图推行“联俄制日”外交 B.决定放弃旧的传统宗藩关系
C.对列强侵华本质有清醒认识 D.对西方的态度转为主动西化
14.光绪二十四年“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反映出,戊戌新政( )
A.获得统治阶层大力支持 B.难以触动封建制度根本
C.践行了康梁的维新思想 D.侧重于培养实用型人才
15.晚清秀才刘绍宽在1894年前就阅览过《物理小识》等西学书籍,但仍学经义。1896年他读了美国学者的《治心免病法》后感慨,“此真心理学,与宋儒无异”。此后数年,他阅读西书范围颇广,但对此并不满意,叹道:“究之所得新学,尽是皮毛。……非所谓邯郸学步,失其故步欤?”此情形在清末士绅中并不鲜见。这体现了( )
A.维新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时人理解新时局的矛盾心理 D.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兴起
16.19世纪中后期,关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现象有时文写道:“激励工艺,反为行规压制;制造新颖,指为搀夺;烟通机器,伐木开矿,毁为妨碍风水;工厂女工,毁为藏垢纳污……土货仿照洋式,捏为妨碍厘规”。这反映出当时( )
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 B.晚清国民经济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C.民族经济发展对外依赖度较高 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面临一定困境
17.有学者认为义和团的拳民们希望比附的神灵在三国人物中基本出自蜀汉,也就是刘备麾下的人物,出自曹操麾下的人物一个也没有,甚至连吴国的人物,周瑜、黄盖之类的大将都没有。该学者认为义和团拳民的选择旨在( )
A.表明义和团运动以推翻清朝为目的B.强调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C.揭示了义和团运动农民的盲目排外D.表明义和团运动反抗列强侵略
18.1900年6月,上海《新闻报》连续发表社说:“读(农历)五月初十日上谕”,知其“有不肯痛剿之意,于是群情惊讶,而沪上商人为之震动”“上海为商务总枢”“京师、上海皆互为关切”,应以“急为痛剿”为上策。其言论表达出对( )
A.清政府对内政策不满 B.八国联军侵华的愤懑
C.实业救国之路的坚守 D.东南互保危害的担忧
19.1900年10月英德两国签署协议规定“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这一协定很快得到日、美、法、俄等国的认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列强放弃了在华取得的领土利益 B.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取得重大成果
C.解决了列强在华权益分配的矛盾 D.民众反帝迫使列强调整侵华方式
20.下面是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漫画《太多的高利贷者》,漫画中,20世纪初,在协同作战获胜后,俄国沙皇,德国皇帝和英国国王手中都拿着要求清政府赔款的条文,一个中国人双膝跪地,似乎在惊呼“天啊,还要不要人活了”。漫画右侧的是山姆大叔,他若有所思地注视着这一切,漫画反映的这一历史现象( )
A.推动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体现出帝国主义合谋“门户开放” D.表明列强既合谋出兵又各谋私利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4年,朝鲜“开化党”人发动叛乱,引日军攻入王宫,组织亲日政权。清兵应朝鲜之请,击败日军与“开化党”。1885年2月,日本派伊藤博文、中国派李鸿章为代表进行谈判。
中方草案内容如下:
一、议定两国各撤驻朝鲜之兵,自画押盖印之日起,以四个月为期。四个月以后中国将驻扎朝鲜各营尽数撤回,日本亦将驻扎朝鲜保护使馆之兵尽数撤回,两国同时办理,不得违误;
二、朝鲜练兵各营之中国教习武异,酌留十余人至二十人为度,订立年限,年满再行撤回;
三、以后朝鲜商民与日本商民偶有争端,如日本前往派员查办,毋庸带兵;或中国有派员查办之事,亦不带兵,免滋疑忌;四、朝鲜本国如有乱党滋事,该国王若请中国派兵弹压,自与日本无涉;事定之后,亦即撤兵回国,不再留防。
日方草案内容如下:
一、议定嗣后不论以何等名义何等约款,在朝鲜国内两国均不得有派兵师、差兵建有兵营、占有营地、屯处港口之事,以免两国争端之虞;
二、前条约款仍与两国交战之权不相干涉;
三、将来在朝鲜国,如有日清两国交涉事端,或有彼此一国与朝鲜交涉事端,两国当均派委员会依和平办法,商妥办理;
四、两国均允劝朝鲜国王,使其团练精良巡兵足以自护其国,兼保护驻留外国人,又依两国所协同认可由朝鲜国选他国武弃一员或数员,委以教习之事;
五、两国均允遵第一条所载,将现在彼此派驻朝鲜国兵员于画押盖印之后,四个月限内均尽数撤回,大日本帝国兵由仁川撤出,大清国兵由马山浦撤出。
经过多轮激烈磋商,1885年4月双方在天津签订《天津条约》,如下:
中日同时从朝鲜撤兵;中、日均勿派员在朝教练;朝鲜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
——摘编自李育民、匡艳《宗藩之溃: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派兵条款"形成考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日草案内容上的区别,并指出中日交涉的焦点问题。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日《天津条约》的影响。
22.[社会变动与人口变化]
材料一 明末及清朝时期人口数量变动情况衣
年份 1600年 1651年 1712年 1775年 1794年 1822年 1851年 1856年 1011年
总人口 2.05亿 1.19亿 1.42亿 2.64亿 3.13亿 3.72亿 4.32亿 3A2亿 3.47亿
材料二 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前,布政使是由吏部任今并直接对户部负责,按察使是对刑部负责的,都享有与督托平起平坐的半独立地位。这种每一省的分权剔衡正是朝廷得以对省实行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因之一。但太平天国战争给了督抚足够的机会蚕食布政使和按察使的权力,直到将他们降为毫无个人忿态可言的从属地位。因而到太平天国时期结束时,督抚已成为集军事指挥、财政和司法权力于一身的胜利者,有效的中央控制已一去不返。太平天国时期的形势使清廷必须给予督抚组织与训练新军并为之筹饷的权力。由于这些新军有较强的团结精神和地域观念,仅服从各自长官的命令,它们实际上几乎是“个人”的军队。太平天国平定以后,捻军战争和西北的回民起义又延续了多年的战乱。整个帝国已经衰败不堪,以至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已没有恢复一度普及全国的保甲机构的愿望和能力。有些省和地方官员为了地方治安试图加强保甲,但没有人真正能恢复早期的保甲户口登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政治的影响。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之问——世界会好吗?
●梁济(1858—1918年),清末举人,他的思想遵循着传统儒学内圣外王模式,但又深受经世致用观念影响,他主张在维护现有秩序下,通过吸收西方文化,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梁济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的全过程,他创办《启蒙画报》等报刊,捐款兴办新式学堂,为民间戏剧撰写歌词,采用通俗方式启发民智;任职期间积极兴办工艺工厂,采用机器生产。辛亥革命后,梁济的思想是复杂的,虽对清廷不满,但深受忠君死节观念的影响。面对当时中国的内忧外患,梁济再次失望于民国初年政局动荡、兵祸蔓延、人民苦穷的现状,于民国七年冬天的清晨在积水潭身亡,留下“世界会好吗?”的遗言,这被称为梁济之问。
——摘编自李新国《清末民初京津地区中下层士绅的心路历程(1860~1920)》
●梁济,一亡清之部员耳,以世受国恩,情深故主,毅然投水以死,死固得其所矣。顾梁氏所以不死于清帝逊国之时,又不死于张勋复辟失败之后,延至今日始死,岂不太晚?意者,梁民之不速死,盖犹有希望耳自欧战告终,德皇逊位,奥匈俄等,将尽变为共和国,则二十世纪中国不容有君主之政体矣。梁氏默察伤,势穷望绝,乃不得不死欺。
——摘编自1918年《申报——自由谈》
●在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世风沉沦与社会失范,梁济选择了有计划地殉清,希望以此种方式实现生命超越,唤醒世人觉知。他们通过以死抗争之举来体现强烈的国家意识,希望通过重新找寻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来规范社会行为,拯救世风人心。
——摘编自王志通《为国身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传统士绅梁济“舍身捐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对“梁济之问——世界会好吗?”作出回答。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外力冲击下的中国现代化思潮和运动表现出一种回应外国侵略的民族自救的特征。也就是说,这种回应的目的,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为了拯救民族危机。有的论者以此特征,把中国的现代化称之为一种“防御式的现代化”、即一种被动的现代化。在近代中国,西方的侵略的确是构成中国现代化的两大障碍之一(另一障碍是中国的封建主义)。所以,这种以挽救民族危机为动力或目的的现代化运动乃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使然。“防卫型现代化”的特征对中国现代化的价值判断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就是因为“防卫”的需要,“民族主义”或“文化本位”的情结始终制约着近代中国人对现代化价值的选择。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妨碍了近代中国从对西方文化及西方的现代化进程进行深入而客观的了解,因此也在较大的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现代化思潮与运动的深入发展。
——摘编自王继平《晚清中国现代化思潮的文化视角》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就材料整体或部分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阐述完整,表达清晰)
答案以及解析
【典例分析】
1.答案:A
解析:材料中浙江巡抚认为旧船“虽不能争胜于外洋,尚可牵制于内港”,其他督抚也有相似意见,这说明当时地方官员因循守旧,不愿改革,阻碍了革新,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在造船问题上的分歧,不能说明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排除B项;材料中地方官员的观点并不是中体西用思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在造船问题上的分歧,不能说明清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上海洋布店由1850年的1家发展到1858年的十几家,且由门市零售为主转变为批发为主,这体现了外来经济对中国的影响逐渐增强,即外来经济因素逐渐深入,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上海棉布商店的情况,并未涉及内地棉纺织业的情况,排除C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其平分产品和土地的主张,满足了农民阶级的需要,太平天国方面对洪秀全做出了较高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对准的矛头是清政府,其被清朝政府扑灭以后,清朝政府对洪秀全的形象进行了大肆地诋毁;而民国前后的革命党人由于历史需要,称他为“英雄”、“豪杰”,革命派认为,只有推翻清朝政府,推翻封建制度,才能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里救出来。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显然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的一次自发革命运动,是一个革命的摸索。虽然失败了,却为后来的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个时期人们对洪秀全的评价基本是大义凛然的。故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C项正确;不同史料对人物记载的不同是由于其立场的差异,排除A项;洪秀全人物本身并非多面,只有受制于立场的差异,对其做出了不同的评价,排除B项;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的根本原因是其立场的差异,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打破了清政府不与外国在京谈判和订约的惯例”“对布告条约谕令,部分地方官员持消极抵触心态”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无论是清朝政府、皇帝还是部分地方官员,在对外关系中经历着来自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但是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晚清的对外关系又逐渐向近代外交转变,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外关系,并非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统治集团试图挽救国家颓势在材料中体现不明显,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英国,更没有提到英国在华势力范围扩大,且《北京条约》也不只涉及到英国,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那个打算让中国人领悟我们欧洲国际法的人是谁?……他会让我们陷于无尽的麻烦之中。”“我们为中国提供的武器在日后到底是会瞄准我们,还是只会转向新的征服者,现在还不好说。”可知,从法国外交官和英文报纸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他们担心中国了解国际法后会变得更加强大,会对其不利,这反映了列强担忧中国了解国际法后更难以对其侵略,C项正确;引入《万国公法》并未直接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中国社会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程度,排除B项;国际法并不只限于欧洲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英、日等国……致使中国市场棉贵纱贱。到19世纪80年代,中国棉纱进口量与棉花出口量都大幅增加。纱进棉出的‘纱花对流’现象加剧”可知,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棉花和棉纱的生产和销售明显受到列强主导的国际市场影响,这说明中国卷入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C项正确;民族企业生产力迅速提高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民族企业刚刚起步不久,深受国际市场影响,排除A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没有完全解体,排除B项;由于受到列强侵略和倾销商品的影响,传统家庭手工业逐渐破产,排除D项。故选C项。
【重难突破】
1.答案:A
解析:考查鸦片战争。从材料中可看出英国士兵将侵略中国的行为视为“伸出右手和本地人谈交情”“它所加于(中国)老百姓的困苦是这样少,所给予他们的恩惠是这样多”,这显然是在美化侵略战争,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本性,故A项正确。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仍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间的阶级矛盾,故排除B项;在近代的战争中,尤其是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战争的走向主要是由列强的侵略野心、军事力量对比、政治外交策略等因素决定的。民众在战争中往往是被动承受者,即使有反抗行为,也通常是在列强侵略压迫下的自发反应,其力量往往不足以主导战争的走向。而且英国士兵的描述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不能作为客观判断战争走向由民众主导的依据,故排除C项;材料是英国士兵的日记,与“舆论战”无关,故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虎门条约》的签订交涉过程中,清廷力图进一步完善“圈居”这一美妙蓝图,将来华的外国人“圈”起来,尽力把他们的一切行动置于清廷的体制框架之内,反映了清廷仍沉浸在传统的朝贡体系思维中,C项正确;中国外交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开始是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排除A项;“议定界址”并写入《虎门条约》是清廷力图把来华外国人的一切行动置于清廷的体制框架之内,而不是反外来侵略的民族意识增强,排除B项;虽然不平等条约已签订,但耆英等对近代国际关系中通行的条约外交体系还鲜有耳闻,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D
解析:商业的价值就是经济的价值,就是可以经世济民。据材料“使之‘敢顾家业’,更要兼顾后者”“末富”“缓本急标”可知,魏源提出了颠覆性的理论,即认识到商业的经世价值,故选D项;魏源商务思想仍是在传统农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不是深刻反思,此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甲午战后(19世纪末),实业救国思潮才兴起,与魏源所在的时代(1794—1857年)不符合,排除B项;“师夷长技”,即学习西方“长技”,材料仅涉及认识到商业的经世价值,并未提及师夷长技,排除C项。
4.答案:D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局设未久,即改总理衙门。而当其时,君臣朝野之间,往往视之为不祥之物,士大夫顾清议者多耻预其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理衙门设立初期被人视为不祥之物,很多人不愿意到总理衙门工作,这体现了当时我国外交观念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具有封闭性,即体现了晚清外交转型的艰难性,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士大夫对总理衙门的态度,没有强调清朝统治者对大变局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了当时我国外交观念的封闭性,而不是体现思想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了当时人们观念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具有封闭性,而不是体现传统外交体制的延续,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天津条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外国公使驻京意味着外国与清朝处于平等的外交地位,这与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中中国为世界中心、其他国家皆为藩属的认知严重冲突,清朝皇帝感到权威受到挑战,增开通商口岸、外国人得入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等条款会使大量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这不仅可能带来经济上的冲击,还可能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所以清朝最高统治者对此最为抗拒,故选D项;助长列强侵略气焰、阻碍民族经济发展均不是清朝最高统治者最头痛的主要原因,故排除A、B、C三项。
7.答案:C
解析:据材料“起初主要教授英语……重视与社会挂钩”可知,广州同文馆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且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的交往增多,学习英语、法语等有助于加强与列强的交流,因此其适应了近代对外交往的要求,故选C项;广州同文馆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学校,并非选官制度,并未冲破科举制度选官的垄断,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而其 19 世纪末才开始传播革命思想,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并非革命思想,排除B项;实业救国理念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主张,以张赛为代表,且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王韬和郑观应把西学的技艺归为‘器’,把中学归为更有价值的‘道’;张之洞提出更为有力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可知,王韬、郑观应和张之洞都主张学习西方,隐含了变革图强的思想,故C项正确;中体西用理论是张之洞提出的,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学习西方,而不是固守天朝上国观念,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学习西方,没有体现唤醒民众救亡图存,故D项错误。
9.答案:A
解析:
这是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后,清朝统治受到冲击,清政府不得不为解决财政危机而征收厘金,所以根本性原因是国内政局的剧烈变动,故A项正确;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B项;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于甲午战争后,排除C项;自然经济在1851—1873年并未彻底瓦解,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西征军军费和军火问题,通过胡雪岩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促使英国政府放弃对阿古柏的支持等,反映出左宗棠为收复新疆巧妙利用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 项正确; 汇丰银行在代理人去世的情况下,追债不迭, 无法控制和掠夺清政府,排除A项; 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与李鸿章集团最终胜出等不符,排除C项; 李鸿章集团的势力将一家独大再无竞争对手与封建政治中专制君主至上不符,排除D项。故选:B。
11.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内部就法国侵略越南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了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援越抗法”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弃越自守”两派观点。结合所学可知,越南在当时是清政府的附属国,两派观点反映出宗藩体系制约国防战略的制定,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援越抗法”和“弃越自守”两派观点之争,而不是反映的“国力衰弱影响边疆危机的处理”,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国家主权意识的差异,而是对是否援越抗法的观点之争,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援越抗法”和“弃越自守”两派观点之争,没有体现中国在东南亚的主导地位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D
解析:据材料“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代表新的生产力的近代产业工人已达到20万人左右”,可知,近代时期,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加速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甲午战后,随着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说明自救变革促进晚清社会结构变动,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对自然经济的影响,排除A项;“实现了”,表述夸大,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只能说明甲午战后,并不符合洋务运动中后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A
解析:材料所述的历史背景为《马关条约》签订后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张之洞所代表的清朝官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试图“以夷制夷”,借俄国的力量约束日本侵华野心,A项正确。1895年时,清政府的宗藩外交体制虽早已千疮百孔,但材料所述情况并未涉及官僚对宗藩体制的表态,排除B项;从“为东方大局计”来看,张之洞对俄国侵华本质的认识还不够清醒,C项表述失当,排除;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主动学习西方的开端,但限于学习器物层面,而非制度层面,本题材料未涉及向俄国学习或向日本学习,D项与题意不符。
14.答案:B
15.答案:C
解析: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刘绍宽在接触西学后,尽管阅读了广泛的西书,但仍然感到不满,并认为学习西方学问仅得皮毛,甚至有失传统根基之虞。这反映了当时士绅阶层面对新旧知识体系时的困惑和矛盾心态,C项正确;题目中提到的是个人对于西学的态度变化及其感受,并未直接提及维新运动的具体成效或目标达成情况,排除A项;虽然19世纪末确实存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但这并不是题目核心讨论的内容,排除B项;题目背景设定在1894年至1896年间,此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尚未全面兴起,而更多表现为思想启蒙阶段,排除D项。故选C项。
16.答案:D
解析:考查近代中国经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封建行规和社会偏见已成为民族工业者革新技艺扩大生产的桎梏这反映出当时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着一定困境故D项正确。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经济呈现下滑趋势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民族经济的对外依赖情况故排除C项。
17.答案:B
18.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末新政。A根据材料“读(农历)五月初十日上谕”,知其“有不肯痛剿之意,于是群情惊讶,而沪上商人为之震动”“上海为商务总枢”“京师、上海皆互为关切”,应以“急为痛剿”为“上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6月,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谕旨》,而上海《新闻报》认为清政府不应该对列强宣战,表达了清政府对内政策的不满,故A正确;B.材料中没有体现八国联军侵华,故B错误;C材料中没有体现实业救国,故C错误;D.材料中没有体现东南互保,故D错误。
19.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在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下,英德两国为维护其利益,签订协议,维持中国领土不再变更,说明当时列强在调整侵华方式,即民众反帝迫使列强调整侵华方式,D项正确;列强放弃了在华取得的领土利益,不符合史实,这时期列强没有放弃在华利益,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国外交成就的信息,排除B项;解决了一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2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八国联军合谋侵华,清政府战败被迫同英、俄、日、法、德等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一条约中的赔款数额在近代史上最庞大,漫画《太多的高利贷者》是对列强赤裸裸的压榨形象的表达,表明列强既合谋出兵又各谋私利,D项正确;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A项;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美国主张“门户开放”,不是帝国主义合谋“门户开放”,排除C项。故选D项。
21.答案:(1)区别:
①关于撤兵范围不同:中:仅限于成建制的营伍,不包括教习;日:包括教习在内的所有军人。
②派兵的权利与程度不同:中:朝鲜内乱中国可派兵,日本不可派兵,日朝商民发生纠纷,双方均不得派兵;日:两国都不得派兵,但在交战状态之下均不受限制。
焦点:中国对朝鲜独有派兵权及日本对朝鲜的均等派兵权。
(2)影响:①条约中派兵条款,使清政府丧失中朝传统关系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中朝宗藩关系走向崩溃。
②日本事实上在朝鲜确立了与清对等的地位,达到其战略目的。③朝鲜半岛形成中日均势的格局,朝鲜局势暂时得以稳定。
④对此后中日朝三国关系和东亚局势,均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或为日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埋下了祸根)
解析:(1)第一小问区别:由材料“朝鲜练兵各营之中国教习武弁,酌留十余人至二十人为度,定立年限,年满再行撤回”“朝鲜本国如有乱党滋事,该国王若请中国派兵弹压,自与日本无涉”及所学可得出中方草案强调中国在朝鲜的特殊地位,如保留部分教习人员,且在朝鲜有乱时中国可应国王之请派兵弹压,日本无涉;由材料“议定嗣后不论以何等名义何等约款,在朝鲜国内两国均不得有派兵师、差兵弁,建有兵营、占有营地、屯处港口之事,以免两国滋端之虞”“两国均允劝朝鲜国王,使其团练精良巡兵足以自护其国,兼保护驻留外国人,又依两国所协同认可由朝鲜国选他国武弁一员或数员,委以教习之事”可得出日方草案则强调两国平等,对朝鲜的事务均需共同协商处理,不允许单方面的行动;由材料“以后朝鲜商民与日本商民偶有争端,如日本前往派员查办,毋庸带兵;或中国有派员查办之事,亦不带兵,免滋疑忌;四、朝鲜本国如有乱党滋事,该国王若请中国派兵弹压,自与日本无涉;事定之后,亦即撤兵回国,不再留防”可得出中方草案对朝鲜商民与日本商民争端处理有不同规定,中方处理日本商民争端时可派员查办,但日本处理中国商民争端时则需按中方规定办理;由材料“将来在朝鲜国,如有日清两国交涉事端,或有彼此一国与朝鲜交涉事端,两国当均派委员务依和平办法,妥商办理”可得出日方草案则要求两国在处理此类争端时均需和平办理,不区分国籍。第二小问焦点问题:由材料“中日同时从朝鲜撤兵;中、日均勿派员在朝教练;朝鲜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可得出朝鲜的派兵权以及对朝鲜事务的主导权。
(2)由材料“中日同时从朝鲜撤兵;中、日均勿派员在朝教练;朝鲜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及所学可得出对朝鲜而言,其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成为中日两国在东亚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棋子,失去了部分自主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中日关系来说,暂时缓和了两国在朝鲜问题上的矛盾冲突,但也为日后的争端埋下了隐患,因为双方在朝鲜的利益诉求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由材料“1884年朝鲜开化党”人发动叛乱,引日军攻入王宫,组织亲日政权。清兵应朝鲜之请,击败日军与“开化党”。1885年2月,日本派伊藤博文、中国派李鸿章为代表进行谈判。”《宗藩之溃: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派兵条款·形成考析》”及所学可得出从国际格局来看,反映了当时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日本在东亚地区的扩张野心初现端倪,而中国则在维护传统宗藩关系上面临挑战。
22.答案:(1)目的:全面参与战争,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最终被接受成为世界舞台上相对平等的一员。
特点:主动发起外交;对世界秩序和西方社会的认识模糊且相互矛盾。
(2)历史背景:中国民族主义和民族自觉意识加速觉醒;公共领域的形成和民众观念的转变;中国在一战期间经历了多次主动要求出兵参战而被拒,后派遣约14万名华工到西线战场为协约国服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剧了中国内政的变化,导致各种政策的出台。
解析:(1)第一小问清人口变化,根据材料一“1600年到1911年,总人口数量的变动”可知,从1600年到1911年,人口数量总体呈上趋势,其中1600年到1775年增长较为缓慢,1775年到1851年增长较快,1851年到1911年有所波动。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明末及清朝时期人口数量变动情况表”的时间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前期,社会相对稳定,为人口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使得粮食产量增加,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清朝实行的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如康熙时期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
(2)根据材料二“太平天国战争给了督抚足够的机会蚕食布政使和按察使的权力,直到将他们降为毫无个人意志可言的从属地位”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给了督抚足够的机会,使他们集军权、财政权和司法权于一身,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地方权力扩大。根据材料二“到太平天国时期结束时,督抚已成为集军事指挥、财政和司法权力于一身的胜利者”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军权和地方权力的结合,导致了政治格局的变化,形成了“督抚专权”的局面。根据材料二“整个帝国已经衰败不堪,以至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已没有恢复一度普及全国的保甲机构的愿望和能力。有些省和地方官员为了地方治安试图加强保甲,但没有人真正能恢复早期的保甲户口登记。”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和西北的回民起义等战乱,使国家破败不堪,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难以恢复保甲机构,社会秩序混乱。
23.答案:(1)原因:梁济出身封建地主家庭,长期受程朱理学熏陶,其忠君死节理念,是其殉清的主要原因;梁济也企图通过自己的“舍身捐躯”唤起人们的良知和家国意识,来挽救世道;近代以来,中国的一系列近代化运动的失败使其感到失望;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文化,传统士绅所信守的价值观逐步衰落,成为压垮梁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2)回答:“梁济之问—世界会好吗?”实质上是梁济所代表的守旧势力找不到中国出路,认不清中国发展趋势的无奈叹息。1924—1927年,国共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革命继续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中国取得了抗战完全胜利,确立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中国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解析:
24.答案:示例:论题:挽救民族危机是推动晚清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阐述: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如魏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实际上是早期现代化的重要思想。19世纪60年代,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为了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官办的军事工业;为了求富,洋务派又开办了一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派掀起了戊戌维新运动,光绪帝推动“百日维新”,其所提出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已经从洋务派的技术现代化,转向制度现代化。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01年初,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新政”的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
总之,晚清现代化因外国侵略而起,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现代化的内容逐渐推向深入,但腐败专制的封建王朝体制下,无法实现现代化。
解析:首先,围绕设问信息,结合材料信息“在外力冲击下中国现代化思潮和运动表现出一种回应外国侵略的民族自救的特征”可以提炼论题为:挽救民族危机是推动晚清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其次,围绕提炼的论题“挽救民族危机是推动晚清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结合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相关所学知识进行详细的阐述,如: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如魏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实际上是早期现代化的重要思想。19世纪60年代,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为了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官办的军事工业;为了求富,洋务派又开办了一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派掀起了戊戌维新运动,光绪帝推动“百日维新”,其所提出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已经从洋务派的技术现代化,转向制度现代化。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01年初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新政”的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最后,对论题再次总结升华,说明提炼的论题的准确性,如:总之,晚清现代化因外国侵略而起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现代化的内容逐渐推向深入,但腐败专制的封建王朝体制下,无法实现现代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