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17课 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学习目标
归纳新中国建立以来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重点:文学艺术创作的两个高峰,走向世界体育强国1.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初具规模
在 ,广大工农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1949年,全国人口中的80%是文盲。 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并改造了旧学校,又大量兴办各级新学校,建立起比较完整的 教育体系。 成为人民普遍享有的基本权利。温故知新1旧中国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2.新时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 以来,随着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完成,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取得历史性成就。1986年 颁布后,国家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 义务教育。到2000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达到85%,青壮年文盲下降到5%以下,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以上。 温故知新2改革开放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法》九年(2)希望工程① 年10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宣布:通过社会集资,建立起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资助贫困地区那些品学兼优却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孩子,让他们重返校园。孩子是祖国的明天,这项充满了希望的事业就命名为“希望工程”。
②希望工程是一项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公益事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踊跃参与。
(3)恢复高考①过程: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 年冬恢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除的高考制度。
②意义: 教育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教育、成人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19891977高等职业妇女3.推进素质教育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界提出了 的概念。这一把“素质”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提法,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形成一场热烈讨论。 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素质教育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推进素质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认真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2)意义:实行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 思想和 模式的重大进步。 “素质教育”1999教育人才培养温故知新3(4)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①背景: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布局趋于合理, 和教师的工作、生活待遇有了显著改善。 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水平和素质明显提高。1995年,党中央正式提出 战略。
②意义:科教兴国成为我国的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温故知新4学校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科教兴国基本国策1.文化事业的硕果
(1)方针: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 的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激发了知识分子的创造力,促进了
事业的繁荣。
(2)成就:①20世纪 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激情奔放的年代,涌现出许多反映 和社会主义
的优秀作品。《林海雪原》、 、《青春之歌》、 、《红旗谱》等是这一时期长篇小说的代表。 、《雷锋之歌》等是产生于这一时期的优秀诗篇。自主学习一.文化事业的硕果阅读课本97-99页内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五六十年代革命历史现实生活《红岩》《创业史》《将军三部曲》②20世纪 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坚持为
服务、为 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 ,提倡 ,各项文化事业得到健康发展。③ 活动得到蓬勃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网络初步形成,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与此同时, 建设也得到加强。 80年代人民社会主义主旋律多样化社会文化文化设施青春之歌青春之歌返回红灯记返回2.体育事业的发展成就:(1)群众性体育:我国的体育立足于 。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人民体质与 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年,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推动 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自主学习二.体育事业的发展阅读课本99-101页内容1952“发展体育运动发展体育运动全民健康1955群众性(2)竞技性体育:①1956年,举重运动员 打破最轻量级双手挺举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个打破
的中国人。②1959年,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 夺得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第一个 。③1984年的第 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夺得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突破了中国 上奖牌的零纪录。④2000年,第27届奥运会在悉尼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获金牌28枚,名列金牌榜
第 。陈镜开世界纪录容国团世界冠军23奥运史三⑤在1981年到1986年的国际赛事中,中国
发扬“团结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获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成为世界上第一支获得
的女子排球队。⑥2001年7月,
取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申奥的成功,反映了中国 和
的全面提高 女排“五连冠”北京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中国在奥运史上“零”的突破(1984年)──许海峰获射击冠军3.卫生事业的进步
成就: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各省建立了遍布城乡的
工作网,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 工作,消灭了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②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服务体系、 体系和 体系初步形成,中国人民已经享有较好的卫生服务,国民平均寿命已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70岁。③随着卫生预防保健工作的广泛开展,群众性 运动不断深入。预防和控制新发传染病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自主学习三.卫生事业的进步阅读课本101-102页内容医疗卫生疾病防治医疗保障卫生监督执法爱国卫生(1)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文学的发展:许多反映革命年代和现实生活、题材新颖、风格各异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例如《红岩》《青春之歌》等。改革开放后,先是反思“文革”的一些作品,而后大量是反映改革开放内容的作品,还有一些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成功之作。例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平凡的世界》等。【探究问题一】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什么时间提出了什么样的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文学和艺术有了什么样的发展?
(3)艺术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电视逐步走入每个家庭,影视艺术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的歌剧、音乐、舞蹈等艺术,也有很大成就。如电影《大决战》、舞剧《丝路花雨》等。(1)从整体的健康水平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的普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使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大大加强。从乒乓球队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的瞩目。从射击运动起,中国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不断夺得金牌。在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获得金牌总数51枚,名列第一的好成绩。【探究问题二】为什么说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的?(2)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性的体育运动也普及起来,毛泽东更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体育课,被列为学校重点的课程。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体育制度,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