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下册课件: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复习(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下册课件: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复习(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29 14:4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第二单元复习学习目标
复述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期间的成就、第一部国家宪法的颁布、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召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的涌现、“文化大革命”等知识要点。
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三大改造的形式;“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所造成的危害。1.“一五”计划:
①原因:旧中国经济十分落后,    极端薄弱,工业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
②目的:尽快改变   落后的状况。
③时间:1953~   年。
④基本任务:以   帮助建设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⑤成就:   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等, 
  大桥建成通车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工业基础工业水平1957苏联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根本性质政治制度社会主义人民3三大改造:
对农业、手工业和   的改造。到   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表明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   的顺利转变,标志着 
  制度的初步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工商业1956公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良好开端1.总路线的提出:1958年中共   会议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大跃进”:农业“大跃进”的主要表现是对农作物产量的   。工业“大跃进”主要是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掀起   的群众运动八大二次严重浮夸大炼钢铁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 4.国民经济的调整:为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提出“调整、   、充实、   ”的八字方针 北戴河巩固提高①王进喜——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   。他的艰苦创业的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②邓稼先——   ,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奋斗了28年。他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主要体现。③   ——“人民的好干部”。兰考县委书记,带领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被誉为    、人民的好干部 三、先进模范人物的涌现“铁人”“两弹元勋”焦裕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四、“文化大革命”《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五一六通知》刘少奇“二月抗争”二月抗争”林彪从1953年开始,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钢铁工业)建立起来了,新的工业部门(汽车、飞机制造等)也建立起来,修建了内地与边疆的铁路、公路,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探究问题一】建国后经济和法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哪些?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探究问题二】怎样分析和把握“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及影响?①“大跃进”虽然反映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但由于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夸大到了荒谬的程度,脱离了当时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必然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的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大跃进”在实质上不是真正意义的跃进,而是“左”倾错误在生产力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一方面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严重,从而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片面强调生产、生活资料的“一大二公”,超出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实际上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从而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导致生产混乱和生产力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