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第四单元复习学习目标
1.简述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史实,体会这一政策的实施是我国的一项创举。
2.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和意义,进一步认识“一国两制”的内涵,认识到香港、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与大陆的密切往来。1.民族区域自治
?背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 、小聚居和相互 的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政策
?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 国家 统一领导下,在各 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由 当地少数民族 当家做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一、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大杂居交错居住民族区域自治?意义: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实现了各民族的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民族区域自治对 、民族平等、
和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
2.各民族共同繁荣 平等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政治制度少数民族改革开放③ 期间,国家在 建设了一批重点工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逐步普及 教育,基本形成了符合少数民族特点的比较完整的 体系。④1999年,国家正式提出并开始实施
战略,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一五”民族地区义务民族教育西部大开发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的构想
背景: 时,祖国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中共 后,中央人民政府制定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此后不久,邓小平把上述方针概括为
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 社会主义 制度,同时在台湾、 香港 、澳门保持原有的 资本主义 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国家主权灵活性和平统一 民族振兴2.香港、澳门回归
时间: 年 月 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年 月 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极大地推进了祖国统一的进程,为解决 台湾 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19977119991220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经过:①“一国两制”提出后,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 两岸关系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②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 ,指明了发展两岸关系的方向,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纲领
缓和“八项主张”意义:实现祖国 ,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和不可动摇的意志,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通过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和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大业就一定能够实现完全统一(1)同:两者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都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都享有自治权。【探究问题一】民族区域自治与“一国两制”下所设置的特别行政区有何异同?
(2)异:①对象不同。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一国两制”下所设置的特别行政区是指为了解决香港、澳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而将分别在香港、澳门和台湾设立的地方行政区域。②社会制度不同。民族自治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③自治权的内容不同。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自治权比民族自治区所享有的自治权大。(1)有利因素:①两岸关系的缓和,为相互之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②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促进两岸结束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③大陆方面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积极促进和平统一,为两岸关系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扩大,大陆拥有巨大的感召力,两岸人民希望实现和平统一。探究问题二】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2)不利因素:①“台独”势力猖獗。②美国的干涉。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孤立和遏制新中国。美国的武装力量曾进驻台湾,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1972年中美建交后,美国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打击和牵制中国。美国表面上遵循一个中国的原则,但仍保持《与台湾关系法》。美国推行“以台制华”的双轨政策,维持两岸分离状态、阻挠中国统一,是造成台湾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