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1《微生物的分布》课件(共30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1《微生物的分布》课件(共30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05 08:0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植物的类群
动物的类群
微生物
藻类、苔藓和蕨类
种子植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微生物的分布
细菌
真菌
病毒
生物分类的方法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从种到界
空间站中的水资源极为珍贵。我国空间站 设有冷凝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尿处理系统等, 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但在使用回收水之前, 航天员需要检测水样,其中一项是检测水中的微生物,并将结果作为判断水质的重要依据。 此外,航天员还会检测空间站内空气、设备表面的微生物。
想一想、议一议
阅读上述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1. 什么是微生物 说说你知道的微生物有哪些?
2. 航天员为什么要检测回收水中和空间站内的微生物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
3 .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微生物的分布
第三章 第一节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是怎样的?
2024年新教材
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目录
一.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二.观察菌落
三.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蘑菇(真菌)
香菇(真菌)
青霉(真菌)
酵母菌(真菌)
手足口病毒
肠道细菌
你的身体表面及内部,以及身边的空气、土壤和水中还分布着很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它们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数量众多、种类庞杂,主要包括
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你能看见周围的细菌、真菌、病毒吗?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如果不借助显微镜,那该怎么做才能用肉眼看到哪些微小的微生物呢?
二.观察菌落
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菌落。
金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细菌菌落
曲霉
酵母菌
青霉
真菌菌落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大小
形状
颜色
比较小
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红、褐、黑、绿、黄等
多为灰色,少数为白色、黄色等,颜色很浅
1.探究细菌、真菌的分布”实验,手掌在培养基上按压,经培养属于真菌菌落的是( )
A.菌落比较小,呈绒毛状
B.菌落比较大,表面光滑黏稠
C.呈现白色、透明,黄色,颜色比较淡
D.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
2.未及时清洗和晾晒的衣物在梅雨季节容易发霉,“霉”实际上是( )
A.昆虫虫卵 B.粉尘堆积
C.细菌菌落 D.真菌菌落
D
D
三.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置培养基
高温灭菌
冷却、接种
恒温培养
目的:消除 杂菌
冷却:避免要接种的菌种被杀死
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
1.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为了检测用过的口罩上是否有细菌、真菌、果果同学将口罩在无菌培养基上轻轻触碰几下,该操作相当于( )
A.配制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取样接种 D.恒温培养
C
2.探究实验:检测环境中的细菌、真菌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途径,那么探究的步骤有哪几步呢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计划
4.得出结论
5.表达与交流
1、提出问题:(先确定变量)
洗手会减少手上的细菌吗?
变量:洗手
2.作出假设(对问题的陈述性回答)
洗手会减少手上的细菌
⑶制定计划(确定材料用具、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
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经高温灭菌,每组两套)、无菌棉棒、标签纸、放大镜等。
提示
① 没有想好如何操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想一想:为什么要准备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 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1.防止环境中的微生物落入培养基;
2.一组接种(实验组),另一组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
提示
②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等,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③在各组选定的环境中采集样品。例如,在教室、操场、食堂、草 地、林地等地方,打开培养皿,将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盖好。又如,用无菌棉棒蘸取池塘水、土壤或擦拭口腔内部、手心等处,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
④ 应考虑好放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吗
⑤ 设计观察记录的表格,计划好观察的时间、次数。
便于辨认和观察记录
接种
放在恒温环境(根据菌种选择温度,20℃-40℃之间)
需要,控制单一变量
(4)得出结论(跟假设一样)
洗手会减少手上的细菌
(5)表达与交流
1、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讨论
因为经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和真菌的孢子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
实验中用无菌棉棒的目的同样是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什么环境条件下可能没有细菌和真菌 在这个探究中,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吗 为什么
高温和极低温,极为干燥,没有有机物的地方可能没有细菌和真菌。本探究中可能无此情况。本探究中人的手部会有分泌物(有机物),温度较为适宜,适合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
水分 营养物质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水分、营养物质
适宜的温度
④ 根据各组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氧气是细菌、真菌生存的必须条件吗?
加水
泡菜坛
提示:泡菜是利用乳酸菌制作而成的,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型细菌
加水的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
乳酸菌和破伤风杆菌都是厌氧型细菌。
基本条件
特殊条件
适宜的温度
水分
营养物质
一定的生存空间
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
高温、高压、高盐:深海底部火山口周围的古细菌
厌氧:乳酸菌、破伤风杆菌
课堂小结
细菌、真菌的分布
菌落
培养
4.恒温培养
3.冷却、接种
2.高温灭菌
1.配制培养基
真菌菌落
细菌菌落
生活条件
水分
营养物质
生存空间
适宜温度
炎热的夏天,食物容易腐败,得肠胃炎的人也较多,这是为什么?
学以致用
因为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宜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吃了变质的食品,就容易患肠胃炎。
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鞋就容易长霉,这是为什么?
洗净晾干的衣服干燥、缺乏营养物质,这种环境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不会长霉;反之,脏衣脏鞋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就容易长霉。
拓展应用
腌制法
晒制与烟熏法
巴氏消毒法
渗透保存法
腌制法
1、如图所示,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A处为黑色且呈绒毛状,B处较小且表面光滑,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B处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
B.B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C.A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
D.A处可能是由一种霉菌形成的
A
布置作业
1.思维作业:利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画构建思维导图;
2.预习第三章第二节《细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