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4 21:0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复习旧知
淝水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典故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目的
性质
措施
影响
1.淝水之战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北方民族交融的时间、特点、影响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概况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 科技与文化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七上历史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填写表格,准确说出贾思勰和祖冲之的科技成就,体会贾思勰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和祖冲之严谨的治学态度。(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填写表格,流畅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绘画、雕塑、文学方面的成就。(唯物史观)
3.通过回顾本课所学,结合材料,认识到这些科技与文化成就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关联,提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历史解释)
壹科技双杰
贾思勰与祖冲之
任务一:通过观看视频,填写表格,准确说出贾思勰和祖冲之的科技成就,体会贾思勰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和祖冲之严谨的治学态度。
任务一:通过观看视频,填写表格,准确说出贾思勰和祖冲之的科技成就,体会贾思勰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和祖冲之严谨的治学态度。
著作 成就 贾思勰·北朝
祖冲之 ·南朝
《齐民要术》
地位
内容
特点
影响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1.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2.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3.提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1.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2.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研读: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为何强调农业生产顺应天时地利?
贾思勰认为,顺应时令,估量土地情况,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凭主观违反客观规律,就会劳而无获。便是如今常说的“不失农时”和“因地制宜”的道理。
任务一:通过观看视频,填写表格,准确说出贾思勰和祖冲之的科技成就,体会贾思勰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和祖冲之严谨的治学态度。
著作 成就 贾思勰·北朝
祖冲之·南朝
《齐民要术》
地位
内容
特点
影响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1.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2.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3.提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1.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2.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与其子合著的《缀术》
数学
天文历法
机械制造
任务一:通过观看视频,填写表格,准确说出贾思勰和祖冲之的科技成就,体会贾思勰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和祖冲之严谨的治学态度。
圆周率π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1.测算出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只相差50秒;
2.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1.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2.水碓磨;
3.千里船:“日行百余里”
祖冲之
《大明历》
指南车
水碓磨
千里船
祖冲之运用算筹完成海量的计算。算筹是我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用竹、木等材料制成,多为长短、粗细一致的小棒。算筹至迟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以纵横两种形式表示数字。纵式表示个位、百位、万位等,横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等。如果遇到“0”,则空位不摆算筹。算筹的运算法则同珠算的运算法则基本一样。
相关史事
任务一:通过观看视频,填写表格,准确说出贾思勰和祖冲之的科技成就,体会贾思勰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和祖冲之严谨的治学态度。
材料一:“齐民”指一般群众,一般老百姓;“齐民要术”含义为一般群众(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材料二:为展示古代科技成就,彰显古代科学家精神,我国在1955年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邮票,祖冲之纪念票是其中一枚。
思考:两则材料体现了贾思勰和祖冲之怎样的精神?
贾思勰: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
祖冲之:严谨的治学精神
课堂评价:背诵表格,完成题目
著作 成就 贾思勰·北朝 地位
内容
特点
影响
祖冲之·南朝 数学
天文历法
机械制造
1.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 )
A.撰写《齐民要术》
B.创造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割圆术”
C.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D.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2.《齐民要术》中明确提出从事农业生产必须因时、因地、因作物品种而异,不能整齐划一。这强调了农业生产( )
A.创造经济效益 B.遵循自然规律C.改进生产工具 D.追求品种齐全
D
B

灿烂的文化
任务二: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填写表格,流畅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绘画、雕塑、文学方面的成就。
文化 书法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魏
绘画
雕刻
文学
1.名家:锺繇和胡昭;2.均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锺繇尤擅楷书,刚柔兼备。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王羲之:书法为古今之冠;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书圣
王羲之(303—361),琅邪临沂人,曾任右军将军等职,后辞官闲居。他自幼学习书法,其作品深受世人喜爱。有一次,他看到一个老婆婆卖竹扇,便在她的扇子上写了字。老婆婆怪他弄脏了扇子,王羲之却说:“你说这是王羲之所写,便能卖100钱。”果然,扇子很快就卖完了。他的书法博采众长,如《兰亭集序》中,20个“之”字的结构神韵各不相同。
人物扫描
飘若浮云,
矫若游龙。
钟繇楷书《宣示表》
胡昭书法
北魏《张猛龙碑》
任务二: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填写表格,流畅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绘画、雕塑、文学方面的成就。
文化 书法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魏
绘画
雕刻
文学
1.名家:锺繇和胡昭;2.均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锺繇尤擅楷书,刚柔兼备。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王羲之:书法为古今之冠;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书圣
东晋顾恺之,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相关史事
佛教的盛行并没有减轻人们生活的苦难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因此,不断有人指出崇佛对国家社会的危害,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朝思想家范缜。他撰写的《神灭论》,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他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就像“锋利”和“快刃”一样,快刃没有了,锋利也随着消失了。人的肉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范缜的《神灭论》遭到很多达官贵人的围攻和反对。有人劝他放弃观点以取得高官,但范缜不为所动,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
任务二: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填写表格,流畅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绘画、雕塑、文学方面的成就。
文化 书法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魏
绘画
雕刻
文学
1.名家:锺繇和胡昭;2.均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锺繇尤擅楷书,刚柔兼备。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王羲之:书法为古今之冠;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书圣
东晋顾恺之,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
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陶渊明田园诗;民歌
课堂评价:背诵表格,完成题目
1.从“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天下第一行书”等关键词,你可以联想到相关的作品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兰亭集序》 D.《女史箴图》
2.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画在绘画中占据主要地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中雕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以上叙述表明当时
A.社会盛行佛教 B.民间兴起道教
C.雕塑工艺精巧 D.人们崇尚碑刻
C
A

继承与创新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 西汉时,中国发明了纸,并已传播至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美】芮乐伟·韩森《丝绸之路新史》等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不仅是对秦汉科技的继承和创新,还为隋唐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书法作为一种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被确定为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时代。这一时代诗词文赋的大繁荣,为书法家提供了纯艺术的书写内容,而不同于在青铜器、石碑、竹简上的应用文体。优美而富于情感的文学内容,改变了书写者的书写动机、目的,也转变了书写者的心情和意识。
——摘编自孔见《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赏析》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思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
任务三:通过回顾本课所学,结合材料,认识到这些科技与文化成就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关联,提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交融的社会环境
造纸术的进步和传播
对前人成就的继承和创新
艺术家的个人素养、艺术追求
佛教的盛行
文化与时代特征有着内在联系,是时代的反映
艺术家个人的努力是文化取得杰出成就的重要因素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汉隶
钟繇楷书
《宣示表》
王羲之 行书《兰亭集序》
从文字演变史可以看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他曾在朝廷和地方任职,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条件进行实地考察,足迹遍及黄河、淮河流域等地。他在研究前人地理学著作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完成了《水经注》一书。全书共40卷,30多万字,记载了1252条河流的源头、干流、支流,介绍了这些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物产,以及历史古迹、风土人情等,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也是一部山水散文集,文字优美,对景物的描写如诗如画,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知识拓展
课堂评价:背诵所学,完成题目
1. 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
A. B.
C. D.
B.
C
本课小结
素养提升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科技成就简表
朝代或发明者 成就 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西汉 造纸术 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华佗 麻沸散 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祖冲之 精确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一千年之久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