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散步 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 散步 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5 01:1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答题模板:
通过对……的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心情,表达了(表现了)……,深化了……主题
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
②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③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做铺垫;
④借景抒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标题的作用
结构:文章线索,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内容:概括文章主要事件/内容;点明文章写作对象
主旨:点明文章主旨——情感、道理、精神品质
情感:渲染气氛,奠定文章感情基调
写法: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方法,新颖别致,吸引读者
化用古诗,富有诗意
形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赏析句子含义
1.表层含义:修辞、关键词及作用
2.深层含义:(结合上下文语境)意图、道理、情感
分析句子作用
1.开头:①开篇点题②总领全文③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2.中间:①承上启下②引出下文③总结上文
3.结尾:①篇末点题②总结全文③首尾呼应④发人深省
4.中心句:点名中心,揭示主旨
散文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神不散”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文体知识
散步
莫怀戚
信 ( ) 歧( ) 决( )
霎( ) ( ) 粼粼( )
各得( )所 拆 ( ) 咕咕( )
熬 ( ) 袖( )
同学们看PPT上的字、词,按照小组座位依次说一说,读音、组词、词义。
xìn



jué

shà

两全
lín

chāi

ɡū
áo

xiù

字词检测
信服
分歧
取决
各得其所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后面多跟有“于”字)。
相信并佩服。
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
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委屈
字词检测
这是一个什么字?
一个年轻人背着老人
老+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孩子和老人,关于孝、关于爱的故事。
课前导入
莫怀戚(1951—2014),笔名周平安、章大明,重庆人,当代作家。
发表各类作品近500万字。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
著有小说《诗礼人家》《透支
时代》《花样年月》等。
莫怀戚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略有改动。
本文写于1985年。作者写作本文时,他的父亲去世不久,照料父亲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失掉了生活目标,身体状况变得很复杂。做医生的弟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征中,需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故有了一家祖孙三代散步的经历。
1985年,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在美国这是不可想象的。作者听后感慨不已:我们的传统美德被外国人如此看重。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份看起来很普通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的价值,写作的念头就此产生了。
写作背景
用自己的语言概述课文的内容
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初步感知
解决分歧
时间
地点
人物
初春
南方的田野
事情起因
在田野上散步
事情经过
事情结果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因为“走大路”还是“走小路” 的问题发生了分歧
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 → ③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④ →⑤ →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初步感知
全家一起散步
“我”决定委屈儿子
母亲却依从了孙子
母亲
儿子
大路平顺
小路有意思
要走大路
要走小路
散步时的这个分歧具体表现在哪里?
这个分歧要如何解决呢?
初步感知
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分歧的呢?

母亲
决定委屈儿子,选择“走大路”
变了主意改走小路。
一家人尊老爱幼,相亲相爱,温馨和睦。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疼爱孙儿,顺从孙儿的想法。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想多陪伴母亲,孝顺母亲。
相信儿子,能背她过去。
初步感知
如果你有一朵小红花,你最想送给这个家庭里的谁?为什么?
请你给这个家庭中的四个成员分别加一个修饰语(概括人物的品质和性格),并说说在文中哪里找到的相关依据。
( )的儿子 ( )的母亲
( )的妻子 ( )的“我”
送你一朵小红花

母亲
妻子
儿子
(慈爱的)
(孝顺的)
(贤惠的)
(天真可爱的)
探究人物
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家庭氛围?
“我”和母亲之间
妻子和儿子之间
②“我”和妻子之间
③ 母亲和儿子之间
母子情
夫妻情
祖孙情
温馨和睦、互敬互爱、珍爱亲情、尊老爱幼
探究人物
(1)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文章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有些词“大词小用”,请同学们找出来品味赏析。
母亲、儿子、妻子都听“我”的,“我”的决定关系到家庭的和睦,故“我”感觉“责任的重大”。“领袖人物”“严重关头”大词小用,烘托了“我”对家庭强烈的责任感。
品析语言
“整个世界”大词小用,写出中年人肩负着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重大责任。以小见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品析语言
品析语言
这些对称的语句,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对举着说,从语意表达上看,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引人注意,耐人寻味;从语音美感上看,句式整齐,富有对称美,两句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状元贴士
对称句、回环句
对称句就是把事情的两个方面并列着说,从语意表达上,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从语音美感上,句式整齐,有着对称之美,两句相互映衬,很有情趣。
回环句就是用相同语句回环往复地说明,形式上表现为词语相同而语序相反。
活动:我给课文配插画
结合课文的景物描写,你的插画要选择哪些元素?为什呢?
(4)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通过对初春田野景物的描写,渲染了生机勃勃的美好氛围;烘托了一家人散步的愉悦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扬与歌颂,和 对母亲的祝福,希望母亲拥有春天般的强大生命力。
深入探究
(7)她的眼睛顺着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通过对菜花、桑树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美好、融洽的氛围;烘托了母亲的喜悦心情;表达了母亲的乐观以及对生命的自信。
深入探究
[答题思路]
通过对……的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心情,表达了(表现了)……,深化了……主题
作用包括: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
②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③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做铺垫;
④借景抒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考点
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
标题
深入探究
标题的作用
结构:文章线索,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内容:概括文章主要事件/内容;点明文章写作对象
主旨:点明文章主旨——情感、道理、精神品质
情感:渲染气氛,奠定文章感情基调
写法: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方法,新颖别致,吸引读者
化用古诗,富有诗意
形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
标题
“散步” 也是全文的“线索”
直接点明了本文叙述的中心事件,为下文讲到这件事做了铺垫。
为全文奠定了舒缓从容、温馨和谐的感情基调
具象化的题目,没有说破文章主旨,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回味、思考的空间
深入探究
通过记述_______ __在_________的情形,表现一家人_________的亲情,颂扬了中华民族________的优良传统。突出了中年人承前启后的_______感。
一家三代人
田野散步
互敬互爱
尊老爱幼
责任
通过记叙一件小事或一个细节,表达一个伟大永恒的主题思想,使得主题更具具体性,感染力。
以小见大
主旨归纳
深入探究
结合文章主旨,如何理解全文最后一句话?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从字面上看,是形容“我”和妻子走得小心、谨慎,走的是小路,所以唯恐给老人和孩子带来伤害。
因为对“我们”而言,家庭就是“整个世界”。作为中年人,“我”和妻子都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育下一代。小到家庭,大到社会、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也是由血脉的传承、生命的延续所构建而成的。
为什么我和妻子走得如此小心?
如何理解“整个世界”?
赏析句子含义
1.表层含义:修辞、关键词及作用
2.深层含义:(结合上下文语境)意图、道理、情感
分析句子作用
1.开头:①开篇点题②总领全文③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2.中间:①承上启下②引出下文③总结上文
3.结尾:①篇末点题②总结全文③首尾呼应④发人深省
4.中心句:点名中心,揭示主旨
对于亲情、生命和责任之间的关系,你是如何理解的?
因为有亲情而产生责任,继而关注生命。
因为生命,才有亲情,才有责任。
因为责任,才会有和谐的亲情关系,才会有生命的延续与传承。
亲情
责任
生命
深入探究
亲情——关爱
谦让——和谐
孝道——伦理
中年——责任
生命——感慨
选择——担当
多元立意
事小而情深,言简而意丰
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