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37页)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37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4 23:1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敌后战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挺进日本占领区后方,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开展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以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由于这些地区是在日本占领军所控制的后方,相对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叫敌后战场。
敌后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
谁领导
到敌人占领区后方去,
主要指山东、山西、河南、河北
到哪去
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干什么
开辟敌后战场,争取抗战胜利
目的是
日军
控制区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挥师东进·亮剑
——平型关大捷
1.背景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
平型关
平型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是太原重要门户。
读图,思考:八路军为何选择在平型关设伏?
阅读p102页结合视频回答有关平型关大捷的问题?
(2)时间:
1937年9月
(4)部队:
八路军115师
(3)地点:
山西东北部平型关
(5)指挥:
林彪
(6)战绩:
歼灭日军1000多人
(1)背景:
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大捷后115师战士凯旋而归
缴获的日军物资
林彪
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2.概况
①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3.影响
材料二:谨按平型关战役,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们的士气”。
——续范亭
时间 战役 结果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 失败
1937年7月 平津保卫战 失败
1937年8月 南口战役 失败
1937年9月 天镇战役 失败
1937年9月 平型关大捷 胜利
材料一:
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大捷歼敌不多,为什么却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毛泽东在大捷次日致电朱德、彭德怀:“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
战役 名称 时间 地点 指挥者或部队名称 主要战绩 历史意义
台儿庄 战役 1938年 山东·台儿庄 李宗仁 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平型关
大捷
1937年 9月
山西·
平型关
八路军
115师
林彪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国民党领导
共产党领导
材料一: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象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示意图
阅读材料P102相关史事,完善下列信息
知识拓展
夜袭阳明堡战斗
背景:
地点:
时间:
部队:
战果:
日军侵入山西后,频繁轰炸忻口阵地。
山西·代县·阳明堡机场
1937年10月19日
八路军一二九师
毁伤飞机24架,歼灭日军100余人。
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古战场。
阳明堡里一把火,日寇飞机一扫光。
但遗憾的是,局部的胜利未能阻止日本侵略的步伐······
1937年11月8日
太原沦陷
1937年11月12日
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沦陷
02
《论持久战》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说说当时国民党内出现了哪两种错误观点?
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
——龚德柏,国民党中宣部机关刊物《中央周刊》
中国无法战胜日本,如果继续抵抗下去,结局只能是中国灭亡;而且中国的抗战意志越坚定,亡国的速度越快。
——汪精卫《最后关头》讲话
“亡国论”
“速胜论”
过于悲观
中国会不会亡国
是否有胜利希望
正确的抗战道路
过于乐观
毛泽东《论持久战》
1.背景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驳斥国民党的“亡国论”和“速胜论”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论持久战》
1938年新华日报馆出版
2.内容
面对“亡国论”和“速胜论”,毛泽东的观点是?
毛泽东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路线、结果分别是什么?
结果
观点
路线
意义: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一部宏文 燃起民族信心
似茫茫迷雾中的一盏明灯,透亮了人们的心……
《论持久战》科学地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批判了对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还不愿意发动全国人民参加抗战……所以,在抗战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退却,内部的分化、叛变,暂时和局部的妥协等不利的情况。……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中国共产党1937年8月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定》
中国共产党对当时的抗战有什么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战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对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

深入敌后·游击
——根据地建设
1.根据地的建立:
中共中央在哪里?
图中没有呈现“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 ”中的哪一块敌后根据地(游击区)?
你能从图中找到多少块有命名的根据地?
为什么根据地会形成这样大小不一,极为分散的状态呢?
【思考】请观察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延安: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发展到50万人,还有大量地方武装和民兵;加上陕甘宁边区,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已拥有1亿人口。
——步平《中国抗日战争史》
抗日根据地  创 建 者
晋察冀 聂荣臻
晋冀鲁豫 刘伯承 邓小平 徐向前
晋绥 贺龙 关向应
苏南 陈毅
江北 张云逸
1.根据地的建立:
(二)巩固根据地的措施
阅读p103-104页找到中共巩固根据地的措施?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
军事
政治
经济
展开群众性的
人民游击战争
减租减息
大生产运动
建立
抗日民主政权
敌后抗战力量壮大
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
麻雀战:三五成群,目标小速度快
破袭战:破坏交通线、补给线
地雷战:利用地形灵活地选择埋雷地点
地道战:形成内外联防
2.巩固和发展——军事上
展开人民游击战争
广泛发动群众
保卫抗日根据地
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2.巩固和发展——政治上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
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广泛发动群众
建设抗日根据地
三三制原则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目的:团结各阶层人士抗日
措施
进步人士
共产
党员
中间
人士
抗日民主政权机构成员构成
2.巩固和发展——经济上
广泛发动群众
建设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荒
措施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目的:团结地主阶级抗日
思考: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土地政策不同的原因
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中日民族矛盾。
整个中国战场上,六年来的作战,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大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ー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因此必须增强这两个战场互相援助的作用。——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宣言
敌后抗战
力量壮大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战的整体
3.意义
漫画:地道战
①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②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在抗日战争中,晋察冀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作战32000余次,毙伤日、伪军350000余人,为取得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2 整个中国战场上,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大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ー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因此必须增强这两个战场互相援助的作用。 ——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宣言
③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敌后战场是相持阶段抗战的主战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吉原矩大佐懊丧地回顾说:“当时视共军为……残兵部队或抗日杂牌军相差无几之军,确信不久将可扫荡歼灭而不重视。
——《剑桥中华民国史》

笠原幸雄中将……指出今后华北治安的致命祸患,就是共军。只有打破这个立足于党、政、军、民的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
——日本防卫厅《华北治安战》

不重视
严厉打击

立马横刀·反击
——百团大战
面对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日军实行了怎样的政策?
1.背景
根据地数量、人口、军队人数
都大幅度增加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
公路为链
碉堡为锁
日军为封锁根据地设置的碉堡、封锁沟、铁丝网
三光政策
烧光
杀光
抢光
2.概况:
百团大战 时间
目的
指挥
主要目标
结果
地位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
彭德怀指挥一百多个团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彭德怀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士气。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
战果辉煌,但日军进行了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进入反“扫荡”。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铁路 破坏公路 破坏桥梁、隧道
1800多次 2.5万多人 470多千米 1500多千米 260多个
材料一:“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
——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
材料二:此役也给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彭德怀自传》
材料三: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
——《彭德怀自传》
探究百团大战的意义
①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②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③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战役 名称 时间 地点 指挥者或部队名称 主要战绩 历史意义
1937年 9月
平型关
八路军
115师
林彪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8年
台儿庄
李宗仁
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1940年8月
华 北
彭德怀
破坏交通线2000多千米,
拔掉据点近3000个,
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
中国军队主动
出击日军的
最大规模战役
平型关
大捷
台儿庄
战役
百团
大战
抗日战争三次主要战役比较
知识归纳
材料1: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以策应贵部作战外,仍希速饬所部积极行动,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蒋介石嘉奖八路军电
材料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58%至75%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王树林
1.材料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什么关系?
2.材料二:敌后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通过阅读材料,正确评价敌后战场的抗战,认识敌后战场的作用。
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
中流砥柱的作用。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
胡德林/胡福才
白求恩
柯棣华
加拿大共产党员、医生。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救治大批伤员。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在中国逝世。
印度医生,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因病在中国逝世。
百团大战中,聂荣臻救下日本女童美穗子。
国际主义、人道主义、革命主义……精神在传承!
看今日,有大好河山,英名共!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
最大的一场胜仗。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本课小结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淞沪会战
1938.3
中国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一场胜仗
台儿庄战役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
1938.6
1938.10

1941.12
在国内外产生
积极影响
第三次
长沙会战
1937.9
平型关大捷
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0
下半年
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整体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毛泽东《论持久战》
1937.8
1937.10

1.[2023·四川]1937年9月26日,当时担任八路军旅长的陈赓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这是红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意义是无穷的”。陈赓讲到的这一次“胜利”是指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1938年,毛泽东在一部著作中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部著作是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持久战》 D.《庶民的胜利》
当堂检测
【 A 】
【 C 】
3.[2023·山东]1938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比1933年更加多样(如下图所示)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抗日战争时期,在翼中平原和翼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这种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作战方式是
A.地雷战 B.破袭战
C.地道战 D.麻雀战
当堂检测
【 C 】
【 C 】
图1
图2
A.红军长征的胜利
B.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C.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
D.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5.毛泽东在《永远保持艰苦奋斗作风》中说道:“□□和陕甘宁边区,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八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下列适合填入空白处的内容是
A.瑞金 B.延安 C.南昌 D.广州
6.九年级6班班委会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复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要点化、问题化。下面是班委会针对“百团大战”设计的学习要点,其中错误的
A.是李宗仁指挥 B.破袭日军交通线和摧毁敌伪据点
C.发生在华北广阔的地域 D.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当堂检测
【 B 】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