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氓》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氓》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4 23:1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关于爱情的诗词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 一日不见, ”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两情若是久长时,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曾经沧海难为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如三秋兮;
如三岁兮 。
为伊消得人憔悴。”
又岂在朝朝暮暮。”
除却巫山不是云。”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④, 江水为竭,冬雷震震⑤, 夏雨雪⑥ ,天地合⑦ , 乃敢⑧与君绝!
这些爱情诗歌颂的是爱情的长久、投入、专一,相守到老的执着。
《诗经·卫风》
1.《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 初年至 (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 篇,反映了 至 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 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 》。
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 》,并沿用至今。
2.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 ;
《雅》是 ,又分《小雅》和《大雅》;
《颂》是 ,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3.诗的表现手法有 、 、
《诗经》文学常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共160篇,是周代各地的歌谣(民间歌谣);
《雅》共105篇,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宫廷乐曲),又分《小雅》和《大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颂》共40篇,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比:“以彼物喻此物”。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恋爱:追述恋爱生活
总结恋爱中的人物形象。
研究第一部分
男主人公
①忠厚老实:“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②急躁易怒:“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
女主人公
①端庄守礼:遵守婚嫁礼法——“子无良媒”
②温柔体贴:好言劝慰男子——“将子无怒”
③率真痴情:“乘”“望”表明对美好爱情的期望,“泣涕涟涟”“载笑载言”真情不加掩饰,率真痴情。
◎研读文本
第二部分
婚变
追述婚后生活
婚变:追述婚后生活
研究第二部分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润泽的样子
未婚男子
译文: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女子啊,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中。男子沉溺于爱情之中,还可以脱身。女子沉溺于爱情之中,就无法脱身了。
感叹词
沉溺,沉醉
同“毋”,不要
同“脱”,摆脱、脱身
斑鸠
婚变:追述婚后生活
1.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本章运用了哪些手法?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树比兴。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同时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如同女主人公和“氓”新婚时的浓情蜜意。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比兴。以斑鸠比女子,以桑葚比爱情,用斑鸠贪吃可以酿酒的桑葚,比喻女子沉溺于爱情,不能自拔。
研究第二部分
婚变:追述婚后生活
2.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本章在语气上有什么特点?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连用两个感叹句,语调激切,以警示的口吻劝告所有的女性不要轻易涉入感情。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语气舒缓下来,流露出女主人公的无奈和无助,令人同情。
研究第二部分
婚变:追述婚后生活
研究第二部分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陨落,坠下
jiān,浸湿
译文: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自从我嫁到你家后,多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浪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女子又没有什么过错,但男子在他的品行上却不专一。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在他的品德上三心二意。

车辆旁的布幔
爽,差错、过失。
不爽:没有过错。
指多年
水流盛大的样子
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不专一、有二心,跟“壹”相对
没有定准。罔,无。极,准则。
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婚变:追述婚后生活
3.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本章运用了哪些手法?
比兴。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容颜衰老。同时,也比喻两人爱情的消逝,引出男子的变心。
研究第二部分
婚变:追述婚后生活
4.三四章比兴句的作用?
结构上:
①叙事中插入比兴,使叙事暂时中断,避免平铺直叙;
②起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
③起过渡作用,连接前半部婚前与后半部婚后。
内容上:
①唤起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
②用女子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身份契合,富有生活气息,暗示她的勤劳。
研究第二部分
婚变:追述婚后生活
研究第二部分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多年
暴躁,凶恶
译文:多年来作为你的妻子,家中的劳作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已经如愿了,就逐渐对我凶恶起来了。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静下来想想我的处境,只能独自悲伤了。
xì,讥笑
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不懈。
日,天
助词,无实义。
自身,亲自
无,没有
家务劳动
如愿
伤感,哀伤
婚变:追述婚后生活
6. 女主人公婚后遭遇了哪些痛苦?请用简明的语言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①丈夫“二三其德”的背叛;丈夫对她凶狠暴躁。 
②“靡室劳矣”“夙兴夜寐”的家务劳苦; 
③“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无人倾诉的孤独无助。
研究第二部分
婚变:追述婚后生活
7. 总结婚变后的人物形象。
研究第二部分
男主人公
①用情不专:“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②不负责任、暴虐无情:“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女主人公
①勤劳能干、吃苦耐劳:“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②忍辱负重:“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研读文本
第三部分
决绝
反思失败婚姻
决绝:反思失败婚姻
研究第三部分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和悦的样子
译文:(原想)和你白头到老,但这样只能使我怨恨不已。淇水(再宽)总也有个岸,低湿的地方(再大)也有个边。回想少年时的快乐,我们有说有笑,欢乐和悦。(你的)誓言真挚诚恳,没有想到你会违背誓言。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让这份爱情了结了吧!
怨恨
这里指上句二人盟誓相约“偕老”一事
xí,低湿的地方
诚恳的样子
一同,偕同
同“畔”,边,岸
指代少年时代
快乐
代词,誓言
违背
那就算了吧!已,止、了结。焉、哉,均为语气助词,连用以强化语气。
决绝:反思失败婚姻
总结决绝中的人物形象。
研究第三部分
男主人公
①薄情寡义:“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②背信弃义:“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女主人公
①清醒理智:“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②坚强刚烈:“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总结人物形象
看似忠厚老实,实则暴躁无情,用情不专、始乱终弃、不负责任、背信弃义。

作为恋人:端庄、体贴、率真、痴情。
作为妻子:贤惠、勤劳、重情。
成为弃妇:清醒、刚烈、坚强。
女主人公
1. 文中反复出现“淇水”这一意象,分析其作用。
①贯穿全诗,展现了情节的发展。
深入解读
三次写到淇水,显示了女主人公生活经历的三个阶段。“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是恋爱中的淇水;“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是婚变时的淇水;“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这是女主人公清醒时的淇水。
淇水见证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的变化。
1. 文中反复出现“淇水”这一意象,分析其作用。
②暗示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深入解读
三次写淇水,揭示了女主人公的感情轨迹。
女主人公送氓过河,淇水和缓,暗示了两人情意绵绵、依依惜别之情。而婚变时的“淇水汤汤”,暗示了女主人公心中无尽的悔恨甚至愤怒;“渐车帷裳”则暗示了女主人公暗自落泪,伤心断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当所有的誓言成空,还有什么可留恋的?淇水以其无声的浸润让她在痛楚中走向决绝。
1. 文中反复出现“淇水”这一意象,分析其作用。
③前后照应,使叙事更加紧凑。
深入解读
以淇水为背景,开头、中间、结尾都提到了淇水,每一次提到都代表着主人公爱情婚恋生活的某个阶段,正好对应了全文的“恋爱一婚变一决绝”的情节线索。这样就在结构上做到了前后照应,使叙事更加紧凑。
7.《氓》中的女主人公被遗弃、婚姻悲剧的原因何在?
深入解读
1.“士”之变心说。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年老色衰说。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年老色衰,引起“士”的变心。
3.社会道德说。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这是由当时的社会风俗、人们的爱情观所造成的。从诗歌内容来看,两人婚后并无子女,这也可能导致他人对女主人公的非议!
7.《氓》中的女主人公被遗弃、婚姻悲剧的原因何在?
深入解读
4.社会制度说。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到“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由贫富的变化引发婚姻危机,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制度是建筑在经济之上。且古代一夫多妻、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
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娘家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女子在爱情中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更能反映出这场婚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7.《氓》中的女主人公被遗弃、婚姻悲剧的原因何在?
深入解读
5.遇人不淑说。
“氓”,四处流亡之民,这类人属居无定所,无户口,属外来暂住人口;无田地,无房产,无知识文化,无社会地位,道德涵养极差。他们爱说脏话,下流地侮辱妇女,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近乎“流氓”。
6.性格悲剧说。
女主人公婚前对“氓”的人品了解不足,就草率地与他成婚。婚后的她每天都在操劳家务,忙于劳作,失去了自己的光彩,变成了一个只会操持家务的机器人。一个单调乏味、没有个性、没有情趣的“木头人”怎么能让人继续喜欢呢?
主题归纳
《卫风 氓》叙述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鲜明的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女子形象和一个用情不专、性情暴躁的负心汉的形象,表现了我国古代妇女追求婚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和抗争精神,揭示了我国古代妇女在婚姻问题上的悲惨命运。
拓展延伸
以现代观点看来,《卫风·氓》是一篇典型的女性文学,探讨的是男女之间永恒的爱情和平等关系,甚至是一篇古老的女权宣言。
学习本文之后, 谈谈你对爱情婚姻的看法.
关照女性命运
冰心说过:“ 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不同的女性展示着不同的风采,诉说着不同的故事,演绎着不同的历史。
当代著名学者鲍鹏山说: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就是那位卫国女子。
           
简爱对罗彻斯特说: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一样!如果上帝赐予我美貌和财富,我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舒婷《致橡树》
苏霍姆林斯基在《致女儿的信》中写:“爱情高于上帝,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相爱是必不可少的,但婚姻却要承担更多的担当和责任
世上没有不变的情感,只有在变化中不断更新和不断充实的情感。世上没有架在空中的爱情,只有在实实在在、平平淡淡的度日中生长起来的爱情。
生活仅有勤劳和必备的物资,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情趣。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在许多雷同的日子里发现生活的新意,那样我们才不会对生活厌倦,才不会对身边的人厌倦,婚姻不再是爱情的坟墓。
◆结合以上名言,面对社会上种种的离婚和背叛的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
如果你明白爱情的责任与意义,你还会早恋吗?
爱情起始于感官上的相互吸引,
朴素而单纯
你应该寻找的,是芸芸众生中
和你最为契合的另一半
但你穷其一生,也很难找到
直到上天
赐给你一份身边的缘
缘分就在不经意间的回眸一刻
就在相处日久的情愫暗生
就在异国他乡的邂逅偶遇
就在世俗琐事的默默关怀
婚姻是试金石,也是坟墓场
要一起携手经历柴米油盐的挑战
一起迎接战胜生活的沟沟坎坎
一起消磨重复单调的岁月平淡
一起面对皱纹渐生容颜变老的无奈感叹
门当户对、利益交换是精神倒退、物质膨胀的无聊扯淡
心心念念、相濡以沫才能应对世俗眼光的历练、命运不公的摧残
我的爱情观
突然变得爱打扮;常对着照镜子;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常走神发呆;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想心事;情绪起伏大;对描写爱情的电影、电视、小说感兴趣;背着他人偷偷写信,写日记,看到别人赶忙掩饰;常与异性来往,经常使用手机发短信。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小心
花季的情感是一种最美好的情感,我们要让情感的波涛化为理想的浪花。
人生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使命,我们千万不要在春天就去挥霍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