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教
学
课
件
12.3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复习回顾:
1、什么电源的总功率和内部消耗的功率以及输出功率?
2、当外电路是纯电阻电路时,什么条件输出功率最大?
3、定值电阻的功率什么条件下最大?
4 、什么是电源的效率?
5、 判定总电阻变化情况的规律?
6、闭合电路动态分析的方法?
7、含容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8、如何分析电路的故障?
伏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安阻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伏阻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安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01
02
03
04
目录
CONTENTS
伏伏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05
不同的直流电源有不同的电动势和内阻。而且电动势和内阻也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用电时间的增加,一般电动势会减小内阻会增加。当我们要用一个直流电源做实验时,就需要准确知道电动势和内阻。那么如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呢?有几种方法可以测量电动势和内阻呢?
伏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PART 1
一、伏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一、实验目的
1.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加深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如图甲或乙所示,改变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I、U值,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几组E、r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电流表外接法
电流表内接法
注意:这里“内外接法”是相对于电源来说的,而不是滑动变阻器。
2.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像,如图丙所示,直线跟纵轴交点的纵坐标表示电源电动势E的值,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电源内阻r的值。
三、实验器材
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表足球、开关、导线、坐标纸和刻度尺。
四、连接电路
五、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用0.6 A量程,电压表用3 V量程,按实验原理图甲或乙连接好电路。
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接入电路阻值最大的一端。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并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方法测量出6组I、U的值,填入表格中。
4.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六、数据处理
1.公式法
将6组对应的U、I数据代入关系式:U1=E-I1r、U2=E-I2r、U3=E-I3r、…,让第1式和第4式联立方程,第2式和第5式联立方程,第3式和第6式联立方程,这样解得三组E、r,取其平均值作为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2.图像法
在坐标纸上以路端电压U为纵轴、干路电流I为横轴建立U-I坐标系,在坐标系内描出各组(I,U)值所对应的点,然后作一条使落在线上的点尽量多的直线,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则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值即电源电动势的大小(一次函数的纵轴截距),直线的斜率绝对值即电源的内阻r,即r= 。
七、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路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应选内阻大些的电池。
2.电流不要过大,读数要快。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动势E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
3.合理选择标度:为使图线分布空间大,如图
所示,纵坐标可以不从零开始,则图线和横轴的交点
不再是短路电流,而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值仍为
电动势大小,电源内阻根据r= 确定。
4.要测出不少于6组的(I、U)数据,且变化
范围要大些。
8.误差分析
(1)外接法(相对电源)的系统误差分析如图
①:通过理论推导分析误差
实验进行数据处理时,若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测=U1+I1r测,E测=U2+I2r测,
解得E测= ,r测= 。
若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U1+ r,E=U2+ r,
解得E= >E测,r= >r测。
E测=
r测=
比较得
E测 < E真 r 测 < r 真
②通过图像分析误差
v
A
I实= IA + IV = (IA +U/RV)
U
I
E测
IA
∴ E测< E真 r测< r真
E真
IV
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情况1:把图A的电路等效为图B的电源:(串联等效型电源 )
。
。
a
b
E
r
R
图A
。
。
a
b
E’
r’
图B
情况2:把图C的电路等效为图D的电源:(并联型等效电源)
。
。
a
b
E
r
图C
R
。
。
a
b
E’
r’
图D
③等效法分析误差
从电路的角度看,电压表可看成内电路的一部分,故实际测出的是电源和电压表这一整体的等效内阻和电动势(r测和E测);等效电源的内阻为电压表内阻和电源内阻的并联值,即r测= 由以上分析还可以知道,要减小误差,所选择的电压表内阻应适当大些,使得RV r,这种
电路图适用于测量内阻小的电源,如干电池。
外接法(相对电源) : 根据小外皆偏小结论,适合于测小内阻电源,如:干电池。
v
A
(2)内接法(相对电源)的系统误差分析如图
①:通过理论推导分析误差
实验进行数据处理时,若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测=U1+I1r测,E测=U2+I2r测,解得E测= ,r测=
若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U1+I1r+I1RA,
E=U2+I2r+I2RA,
解得E= =E测,r= -RAE测=
r测=
比较得
E测 = E真 r 测 > r 真
=r+
②通过图像分析误差
A
V
I
E
I
UV
U
U路
E真
∴ E测 =E真 r测 > r真
U路= UA + UV = ( I RA +UV)
I RA
③等效法分析误差
从电路的角度看,电流表可看成内电路的一部分,故实际测出的是电源和电流表这一整体的等效内阻和电动势(r测和E测)。等效电源的内阻为电流表内阻和电池内阻的串联值,所以r测=r真+RA>r真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即E测=E真。
由以上分析还可以知道,要减小误差,电流表的内阻需很小,使得RA r ,这种电路图适用
于测量内阻大的电源,如水果电池。
内接法: 根据大内一偏大结论,适合于测大内阻电源,如:水果电池。
而且如果题目中电流表的内阻已知,必选内接法测电阻
A
V
安阻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PART 2
二、安阻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采用一个电阻箱、一块电流表、一个电键和导线若干, 测量一节使用过的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原理:E=I(R+r)
A
S
E,r
R
(1)方法:
改变电阻箱阻值,读出并记录多组对应电阻、电流表示数
(2)原理式:
(3)数据处理:
①计算法:
②图像法:
解方程求平均值
求斜率K,利用斜率K=r/E,纵截距为1/E求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4)误差分析:电流表分压,相当于电流表内接法,大内一偏大:E测=E真 r测>r真
(5)减小误差方法:尽可能用小阻值电流表;或RA已知,对误差补偿
安阻法(电流表一表两用):
伏阻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PART 3
采用一个电阻箱、一块电压表、一个电键和导线若干, 测量一节使用过的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原理:
V
E r
S
R
三、伏阻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1)方法:
改变电阻箱阻值,读出并记录多组对应电阻、电压表示数
(2)原理式:
(3)数据处理:
①计算法:
②图像法:
解方程求平均值
求斜率K,利用斜率K=r/E,纵截距为1/E求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4)误差分析:电压表分流,相当于电流表外接法,小外皆偏小:E测<E真 r测<r真
(5)减小误差方法:尽可能用大阻值电压表;或RV已知,对误差补偿
伏阻法(电压表一表两用)(阻是电阻箱不是变阻器也不是定值电阻):
安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PART 4
采用一个定值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两块电流表、一个电键和导线若干, 测量一节使用过的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四、安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安安法(流阻替代电压表)
A2
S
E,r
R
A1
A2
S
E,r
R
A1
计算式:E=I2R+I1r
计算式:E=I2R+I1r
相当于电流表外接法
相当于电流表内接法
小外皆偏小:E测<E真 r测<r真
大内一偏大:E测=E真 r测>r真
伏伏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PART 5
五、伏伏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采用一个定值电阻、两块电压表、一个互动变阻器、一个电键和导线若干, 测量一节使用过的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伏伏法(压阻替代电流表)
S
E,r
R
V2
V1
S
E,r
R
V2
V1
计算式:E=U2+(U1/R)r
计算式:E=U2+(U1/R)r
相当于电流表外接法
相当于电流表内接法
小外皆偏小:E测<E真 r测<r真
大内一偏大:E测=E真 r测>r真
例1、在“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的实验中,已连接好部分
实验电路.
(1) 按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把图乙中剩余的电路连接起来.
(2) 在图乙的电路中,为避免烧坏电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_(填“A”或“B”)端.
B
第二部分 点击在此输入你的标题内容
(3) 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像,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Ω.
1.5
1.0
(4) 利用该实验电路测出的电动势E测和内阻r测与真实值E真和r真相比,理论上E测_______E真,r测_________r真.(均填“>”“<”或“=”)
<
<
例2、实验方案对实验测量的精度有直接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1.5 V,内阻小于1 Ω);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1 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Ω);
定值电阻R1(阻值2 Ω);
定值电阻R2(阻值5 Ω);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该小组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流表示数逐渐接近满偏,记录此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利用实验数据在U-I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单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电压表分流
B.干电池内阻较小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
D.电流表内阻较小
B
(2)针对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的问题,该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改进了实验方案,重新测量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I/A 0.08 0.14 0.20 0.26 0.32 0.36 0.40
U/V 1.35 1.20 1.05 0.88 0.73 0.71 0.52
请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丙上已标出后3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在图丙上标出前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U-I图像。
②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所选的定值电阻为________(填“R1”或“R2”)。
③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请按照改进后的方案,将图丁中的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R1
谢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