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教
学
课
件
13.5能量量子化
热辐射
能量子
能级
这里输入标题
01
02
03
04
目录
CONTENTS
热辐射
PART 1
物体中存在着不停运动的带电微粒,带电微粒的振动会产生变化的电磁场,从而产生电磁辐射。
电磁波(电磁辐射)是怎么产生呢?
把铁块投进火炉中,刚开始铁块只是发热,并不发光。随着温度的升高,铁块会慢慢变红,开始发光。铁块依次呈现暗红、赤红、橘红等颜色,直至成为黄白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因为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而且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我们把这种辐射叫做热辐射。
一、热辐射
1.定义: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作热辐射。
2.一般物体的热辐射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物体在室温时,热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波长较长的电磁波。不能引起人的视觉。当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波长较短的成分越来越强。
常温下我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颜色就是物体表面反射光所致。
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会怎样?
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3.黑体:如果某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物体称为黑体。
一座建设中楼房还没有安装窗子,尽管室内已粉刷,如果从远处观察,把窗内的亮度与楼外墙的亮度相比,你会发现什么?为什么?
近似黑体
黑体辐射: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为什么要研究黑体和黑体辐射呢?
4.黑体辐射的特点
(1)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2)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3)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
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
方向移动。
0 1 2 3 4
1700K
1500K
1300K
1100K
辐射强度
能量子
PART 2
黑体辐射的理论解释
(1)维恩的半经验公式——短波符合,长波不符合。
(2)瑞利—金斯公式——长波符合,短波荒唐。
为了得出同实验相符的黑体辐射公式,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进行了多种尝试。
1900年底,普朗克作出了这样的大胆假设:
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例如,可能是ε或 2ε、3ε……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作能量子,它的大小为
是电磁波的频率,h 是一个常量,后人称之为普朗克常量,其值为
微观
宏观
连续
分立的,量子化
普朗克1858.4.23-1947.10.4
“量子力学之父”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能量子
1.能量子假说: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作能量子。
2.能量子大小的公式
借助于能量子的假说,普朗克得出的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公式,与实验符合的非常好。
能量子的观点与宏观世界中我们对能量的认识有很大不同,例如,一个宏观的单摆,小球在摆动的过程中,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能量不断减小,能量的变化是连续的。而普朗克的假设则认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分立)的。
3.能量子假说的意义:在微观世界中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分立)的。这种现象叫能量的量子化。
爱因斯坦认识到了普朗克能量子假设的意义,他把能量子假设进行了推广,认为电磁场本身就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ν的光的能量子为hν,h为普朗克常量。这些能量子后来被叫作光子。
4.光子: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每一个
能量子称为光子。频率为ν 的光的能量子为ε =hν
例1.(单选)(2024河北邯郸永年二中月考)2015年中国发射卫星“悟空”,用来探测暗物质粒子和黑洞。黑洞是黑体的一种,关于黑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B.黑体能够反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但不会辐射电磁波
C.在黑体辐射实验中,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爱因斯坦为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C
例2.(单选)(2024·湖南常德·高二汉寿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为黑体辐射的规律,由此图象得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随着温度的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大
B.随着温度的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
的温度有关
D.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无关
C
例3.(单选)(2024河北高碑店崇德实验中学月考)关于能量量子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子假说最早是由爱因斯坦提出来的
B.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
C.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能量子越大
D.能量子假说与宏观世界中对能量的认识相矛盾,因而它一定是错误的观点
B
例4.(单选)我国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在逐年增加,课业负担重、沉迷电子产品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视力的两大“杀手”。现代医学使用激光将角膜削平一些或削陡一些,从而改变眼的屈光度,所用激光的波长λ=193 nm。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真空中的光速c=3×108 m/s,则该激光中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
A.3.0×10-19 J B.1.6×10-19 J
C.1.0×10-19 J D.1.0×10-18 J
D
能级
PART 3
1913年,玻尔把微观世界中物理量取分立值的观念应用到原子系统。
1.能级: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些量子化的能量叫做能级。
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是辐射能量的过程,这个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这就是原子发光现象。
2.由于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所以放出的光子的能量也是分立的,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差,原子的发射光谱只有一些分立的亮线.
例5.(单选)(2024江苏连云港期中)关于光子的发射和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放出光子,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原子在始、末两个能级的能量差
B.原子不能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C.原子吸收光子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放出光子后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
D.原子无论是吸收还是放出光子,吸收或放出的光子的能量可大于始、末两个能级的能量差
C
谢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