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人教版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人教版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2-05 09:2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人教版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练习卷
一、单选题
1.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汁沸腾后,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B.火锅里食材的温度不断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食材的内能
C.用燃气灶加热火锅时,调大火力可以提高燃气的热值
D.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里含有的热量多
2.如图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丙、甲、丁、乙
B.汽油机吸气冲程汽缸吸进的物质是汽油
C.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动2周,活塞往复运动2次
D.图丁是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机使用的燃料的热值越大,热机效率就越高
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提高热机效率
C.燃料的热值与质量有关
D.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时比热容不发生变化
6.如图是某汽油机的一个冲程,若该汽油机的效率为30%,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汽油机在1s内对外做功15次
B.汽油机燃烧汽油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图中该汽油机正处于做功冲程
D.若另一台汽油机的效率为32%,则另一台汽油机的功率更大
7.关于四冲程汽油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汽油的热值比柴油小,汽油机比柴油机输出功率小
B.汽油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吸气冲程中,从进气门进入汽缸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
D.飞轮转速,该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20次
8.汽车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某汽油机的某冲程及能量流向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压缩冲程,活塞对汽缸内的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
B.由乙图可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30%
C.汽车油箱中的汽油用了一半,则汽油的比热容减少
D.为节能冬天汽车都会利用尾气中的余热给车内供暖,该举措大大提高了燃料的热值
9.《齐民要术》中对醋的制作工艺作了详细记载,其中蒸煮是酿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如图所示是将大豆进行蒸煮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煮大豆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
B.用火种引燃木柴的过程与钻木取火的原理相同
C.灶里木柴燃烧的过程,将内能转化成了化学能
D.将木柴架空一些火能燃烧更旺,是提高了木柴的热值
10.如图所示是不同形式的能量的相互转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序号⑩的实例可以是摩擦生热
B.序号⑤的实例可以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C.圆圈内B的能量形式是电能
D.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无条件的相互转化,且转化过程都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11.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小实用饮料瓶自制了酒精火箭模型,演示时从瓶口喷入雾状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纸筒立即飞出,关于此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酒精没有完全燃烧的情况下,热值将变小
B.纸筒飞出后,瓶内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酒精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12.下列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效率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某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是16%,表示太阳能电池把接收的太阳能的16%转化为电能
B.某电动机工作时的效率是83%,表示电动机把其消耗的电能的83%转化为机械能
C.某柴油机工作效率是35%,表示柴油机把柴油燃烧时释放能量的35%转化为化学能
D.某电热水器工作效率是87%,表示电热水器把其消耗电能的87%转化成了水的内能
二、填空题
13.如果一台4冲程汽油机在1s内可对外做功30次,则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 r/min。
14.如图所示的实验展示了人类利用内能做功的过程,加热使水沸腾,盖在试管口上的塞子会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此过程中水蒸气的 能转化塞子的 能,这过程能量的转化与汽油机工作时的 冲程相同。
15.如图所示,迅速来回拉动绳子看到塞子被顶出,塞子被顶出时是 能转化为 能,与汽油机的 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16.如图所示为使用液氢作为燃料的氢能汽车,选用液氢作为燃料,主要原因是氢的热值 ;当汽车中的氢气消耗掉0.2kg时,其热值 (选填“改变”或“不变”),完全燃烧0.2kg氢气放出的热量为 J。(氢气的热值取1.4×10 J/kg)
17.乙醇汽油燃烧的过程是 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理论上,完全燃烧25g乙醇可以产生的热量,则乙醇汽油的热值是 J/kg;如果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在1标准大气压下,可以将 kg,20℃的水加热到沸腾。(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8.如图所示是牛顿摆球.当左边的小球撞击后静止了,右边的小球向右摆动.当右边的小球撞击后静止时,左边的小球向左摆.经过较长时间就会发现,小球摆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到最后会静止下来,这说明小球的 能减少了,转化为 能了,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
三、实验题
1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 10g。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然后通过观察 (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 来比较两种燃料热值大小;
(2)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时,得到液体a、b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丁所示,则液体 (选填“a”或“b”) 的比热容较大;
(3)某同学用图戊装置测酒精的热值。加热前酒精灯的质量为m1,加热一段时间后变为m2,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水的初温t1,末温t2,水的比热容用c表示。用以上符号表达该同学测酒精热值q的计算式:q=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会 (选填“偏大”、“偏小”)。
2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燃料热值的大小是通过 (选填“加热时间的长短”或“液体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的;
(2)如果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热源加热,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若A的比热容是cA,B的比热容是cB,则cA cB,在0~5min内A吸收的热量 B吸收的热量:(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另一小组使用甲图所示的装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另外三杯液体a、b、c进行加热,直至沸腾,并做出图像如图戊所示,则液体 有可能是同种液体。(选填“a和b”、“b和c”或“a和c”)。
21.如图1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液体的初温相同。
(1)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利用其中 两幅图进行实验;
(2)安装装置时,应按照 的顺序安装(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实验时,两烧杯应装入等 的液体;
(3)根据记录的数据做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如图2所示:
①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由图可以看出,加热初期,两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 升高更高的温度:
③由此表明, 液体的吸热本领较大;
(4)为了研究不同燃料的热值,正确选择其中 两幅图进行实验。在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液体的质量及燃料的质量,并记录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若a、b液体的比热容已知)计算出了液体吸收的热量,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某种燃料的热值。则该热值与实际燃料的热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
22.一辆卡车要将砂石拉往一个施工现场,卡车和砂石总质量为9t.卡车先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以30kW的输出功率匀速行驶了10min。之后卡车行驶到一个山坡下,为了将砂石从山坡底运送到山坡顶的施工现场,司机将输出功率提升到120kW,用时2.5min,消耗了1.3kg柴油才到达坡顶。柴油的热值为4.3×107J/kg,g取10N/kg。求:
(1)1.3kg的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卡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3)卡车爬上坡顶的过程中,卡车内燃机的效率是多少?(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D B A A A A D
题号 11 12
答案 B C
13.3600
14. 内 机械 做功
15. 内 机械 做功
16. 大 不变
17. 化学 2.5
18. 机械 内 不变
19.(1) 甲乙 升高的温度
(2)a
(3) 偏小
20.(1) 甲乙 液体升高的温度
(2) 小于 等于
(3)a和b
21.(1)甲丙
(2) 从下到上 质量
(3) 加热时间 a b
(4) 甲乙 偏小
22.(1)的柴油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2)卡车输出的牵引力为
由于卡车做匀速运动,受到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受到的阻力为
(3)卡车爬上坡顶的过程中,内燃机输出的有用功为
则卡车内燃机的效率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