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30 07:0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1.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为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同时也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抢救圆明园十二兽首遗产,圆明园十二兽首纪念币首次铸币。圆明园十二兽首青铜尊在下列那次侵华战争中被掠走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
3.浙江慈溪一带曾流传这样的民歌“洋人好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民歌中老百姓把太平军战士称为红头军。这首民歌直接反映出
A.金田起义 B.太平军对抗清政府
C.定都天京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4.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志士是
A.谭嗣同 B.刘光第 C.杨旭 D.康广仁
5.小明非常喜欢看历史小说,可他碰到了一个难题:各种小说对戊戌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说法不一。请你帮他选择一个符合史实的正确说法
A.1898年6月“明定国是”诏的颁布 B.公车上书
C.严复译著《天演论》的出版 D.《马关条约》的签订
6.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l00周年系列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构想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武昌 B.南京 C.东京 D.广州
7.温家宝总理曾经在美国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
A.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 B.创立了同盟会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建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8.初二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主题相符的是
①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②邓世昌血染黄海
③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中国同盟会的纲领中能涉及到“民生”的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0.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哪场运动而闻名?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11.某班学生收集了右边边三幅照片,分别是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请根据他们生平的共同点,为该学生拟定一个研究主题是
A.追求民主的引路
B.近代化开端拓荒者
C.君主立宪的倡导者
D.民主革命的首倡者
12.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九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D.国共合作实现
13.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道:“宴到中间,承宣宫人告,吴总监来电话,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不要出府回家,因学生将要游行……”作者回忆的这件事情是
A.公车上书 B. 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四一二政变
14.1921—1949 年,中国共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整整奋斗了28 年。“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遵义会议 C.一大召开 D.七届二中全会
15.一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中的四点结论错误的一项是
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C.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D.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6.“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以上是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在《告全体将士书》中所说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理由是
①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 ②抗议蒋介石向日本侵略者妥协的对外政策
③逼迫蒋介石下台 ④反对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7.某同学想了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史实,应推荐他阅读或者观看下列哪一部作品?
A B C D
1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计算)。以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9.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要和平,争民主”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20.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共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的说:“打了三个胜仗, 白了一根头发, 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2.下列符合材料中“基本任务”的军事行动是
A.挺进大别山
B.发动辽沈战役
C.解放北平
D.解放南京
23.解放战争中,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策略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4.1949年4月,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军将领周克玉写了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杨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一战役的场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5.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重庆谈判 ②南昌起义 ③五四运动 ④ 南京解放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二、非选择题(共计50分,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
26.上海被称“东方梦巴黎”,这座国际性都市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变化。
阅读下列与上海历史相关的图文材料:
材料一:清政府赔款2100万元;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中英协定关税等。
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三:1919年6月3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材料四:
1921年中共会议会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它的签订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列出晚清政府在上海开办的具有代 表性的军事企业或民用企业。
(3)依据材料三说出这场运动的伟大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 http: / / www.21cnjy.com )921年中共会议的名称?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5)阅读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
 
27.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但结局不一样,其结果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
材料2: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 (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塞了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入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材料3: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1995年《人民日报》社论
请回答:
(1)材料1中“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什么主 权?最能体现19世纪末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特点的是其中哪一条款?
(2)《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导致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这次历史事件的主要发起者是谁?
(3)各举一例佐证材料3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英勇抗战”的结论。
(4)结合材料2、材料3和所学过的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主要原因。
(5)结合材料3谈谈八年抗战的胜利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徒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 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材料四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
(2)材料二中的诏书表明了一种什么态度?由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中的“文”是谁?他领导的“颠覆满洲专制政府”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材料四与近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所冲破的封建思想是汉武帝采 纳谁的建议而被确立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在近代化历程中学习西方呈现出什么趋势?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A B D A B C A C D C A C C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A C D A C B D C A B D C
二、非选择题(共计50分,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
26.(16分)
(1)《南京条约》(2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洋务运动(2分) ,江南制造总局(或上海机器织布局)(2分)。
(3)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分)
(4)中共一大(2分),经济全球化(2分)。
(5)一座城市的国际地位与国家强弱有关,落后就要挨打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27.(18分)
(1)领土主权(2分);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分)。
(2)公车上书(2分);康有为或梁启超(2分)。
(3)台儿庄战役(2分);百团大战(2分)
(4)失败原因:清政府腐败(2分);胜利原因:实行全民族抗战(2分)。
(5)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或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打精神力量)(2分)
28.(16分)
(1)洋务运动。(2分)
(2)不满现状,决心改革(2分)。维新变法运动。(2分)
(3)孙中山(2分)。辛亥革命。(2分)
(4)新文化运动(2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2分)
(5)由浅入深(或从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