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离子键 课时同步练(含解析)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1 离子键 课时同步练(含解析)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2-05 11:2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化学键
第1课时 离子键
◆ 知识点一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
1.下列有关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之间的吸引作用
B.在CaCl2中,Ca2+与Cl-、Cl-与Cl-之间均存在离子键
C.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族和第ⅦA族元素均形成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2. 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 )
A.HF B.NaCl C.CO2 D.CH4
3.下列有关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离子都具有8电子结构
B.离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
C.盐酸中存在H+、Cl-,因此HCl是离子化合物
D.任何非金属原子都容易形成简单阴离子
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钠原子、氯原子通过电子的得失均可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
B.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称为离子键
C.在氯化钠中,除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D.NaCl、ZnSO4、NaOH等都是离子化合物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第ⅠA族和第ⅦA族元素原子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D.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一般能形成离子键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a2O和Na2CO3都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都含有离子键
B.CaO和NaCl熔化时要破坏离子键
C.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NaOH溶于水的过程,破坏了离子键
7.氢化钠(NaH)与水反应生成H2和NaOH,可用作野外生存的生氢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NaH和NaOH都是离子化合物
B.生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
C.NaH中氢离子(H-)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
D.Na+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 知识点二 电子式及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
8.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Ca2+[::
B.
C.
D.
9.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
A.
B.
C.
D.
10.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硫化钠的电子式:Na+[::]2-Na+,它属于离子化合物
B.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 ×Mg×+2···
C. OO互为同位素
D.中子数为10的氧的一种核素O
1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HClO的电子式为H:::
B.Cl-的结构示意图:
C.氯化镁的电子式:Mg2+[::
D.NaCl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12.食盐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下列有关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炒菜时放入食盐并不破坏NaCl中的离子键
B.某胃药(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生成的AlCl3属于离子化合物
C.盐酸中HCl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产生了H+和Cl-
D.NaCl晶体受热熔化而导电,但离子键并未被破坏
13.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A、B、C为位于同一周期的相邻元素,它们分别与D形成的分子中都有10个电子,且A和C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E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E和C只能形成E2C一种化合物
B.由B、D组成的物质是电解质
C.A和C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属于离子化合物
14.X、Y、Z、M、R 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M 单质可与化合物 ZYX 水溶液反应,也可与化合物 XR 水溶液反应,且均产生 X 单质。化合物 ZYX与化合物 XR 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常温下不能与 M 单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五种元素分别处于不同主族
B.Z、M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中均含离子键
C.简单离子半径:XD.Z和R形成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时破坏离子键
1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粒子有1个原子核,核内有17个质子,20个中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Mg(OH)2:  ,
NH4I:  。
(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2S:  ;
H2O:  。
16.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相对位置如下表, A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 C D
A B ……
(1)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
(2)A、B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填化学式,下同)>    。
(3)C、D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填化学式,下同)>   。
(4)A元素与C元素可形成两种常见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分别为       和        。
(5)用电子式分别表示A、B和D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
(6)写出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D的氢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7.氮化钠(Na3N)是一种实施管制的化学品,它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与水作用可产生N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        ,该化合物由    键形成。
(2)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比较Na3N中两种粒子的半径:r(Na+) (填“>”“=”或“<”)r(N3-)。
第三节 化学键
第1课时 离子键
1.D [解析]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包括吸引作用和排斥作用,A错误;离子键存在于阴、阳离子之间,CaCl2中Cl-与Cl-之间不存在离子键,B错误;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与第ⅦA族元素形成离子键,氢元素与第ⅦA族元素不形成离子键,C错误;离子化合物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因此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D正确。
2.B [解析] HF、CO2和CH4中不含离子键;NaCl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3.B [解析] 离子不一定都具有8电子结构,如Li+为2电子结构,故A错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离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故B正确;盐酸中存在H+、Cl-,但是HCl中不存在离子键,故C错误;不是任何非金属原子都可以形成简单阴离子,如Si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故不易形成简单阴离子,故D错误。
4.B [解析] 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Na+,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Cl-,二者通过电子的得失均可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A正确;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包括引力和斥力,B错误;在氯化钠中,除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C正确;离子化合物指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NaCl、ZnSO4、NaOH等都是由阳离子、阴离子组成的,都是离子化合物,D正确。
5.D [解析] 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A项错误;第ⅠA族的H元素和第ⅦA族元素原子化合时,不形成离子键,B项错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C项错误。
6.C [解析] Na2O和Na2CO3都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故A正确;CaO和NaCl均为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熔化时要破坏离子键,故B正确;金属在熔融态能导电,但金属是单质,不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NaOH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破坏了离子键,故D正确。
7.D [解析] Na+和OH-都含有10个电子,但质子数不同,前者质子数为11,后者质子数为9,D错误。
8.D [解析] 两个氯离子均要单独写,不能合并在一起表示,应改为[::]-Ca2+[::]-,A项错误;离子电荷的表示方法(如R2-)与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如)不同,“2-”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而“-2”则表示化合价为-2价,另外,化合价应写于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应改为,B项错误;简单阳离子符号周围不用方括号,应改为,C项错误。
9.C [解析] NaBr的电子式应写成Na+,A项错误;CaF2的电子式应写成,B项错误;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应将“”写成“”,D项错误。
10.B [解析] 硫离子和钠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硫化钠,电子式为Na+[::]2-Na+,故A正确;氯离子和镁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镁,其形成过程为,故B错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OO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氧元素的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则质量数为18,即O,故D正确。
11.D [解析] HClO的电子式为H:::,A错误;Cl-的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氯化镁的电子式为[::]-Mg2+[::]-,C错误;NaCl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D正确。
12.C [解析] 炒菜时放入食盐,NaCl溶于水发生电离,离子键被破坏,A错误;AlCl3不是离子化合物,B错误;HCl溶于水时,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产生了H+和Cl-,C正确;NaCl晶体受热熔化,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而电离时离子键被破坏,D错误。
13.C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位置,分别与D形成10电子分子,且A和C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则D是H,A是C,B是N,C是O;E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E是Na元素。O和Na可形成Na2O和Na2O2两种化合物,A错误;N和H形成的化合物有NH3、N2H4等,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C和O形成的CO和CO2两种常见化合物,都不属于离子化合物,C正确;H、C、N、O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NH4)2CO3、NH4HCO3,属于离子化合物,D错误。
14.A [解析] 由题给信息推知,X、Y、Z、M、R分别为H、O、Na、Al、Cl。H和Na同处于第ⅠA族,A错误;Al2O3含有离子键,Na2O、Na2O2中均含离子键,B正确;简单离子半径:H+15.(1Cl- 
(2)[H::]-Mg2+[::H]-
(3) Na+[::]2-Na+ H·+··+·HH::H
[解析] (1)某种粒子有1个原子核,核内有17个质子,20个中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电子数比质子数多1个,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核内有17个质子,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Cl-。(2)Mg(OH)2由Mg2+和OH-构成,电子式为[H::]-Mg2+[::H]-;NH4I由N和I-构成,电子式为。
16.(1)三 ⅡA (2)NaOH Mg(OH)2
(3)HF H2O (4)Na+[::]2-Na+
Na+[:::]2-Na+
(5)
(6)HF+OH-F-+H2O
[解析] A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A是Na;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C是O。结合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推知,B为Mg,D为F。(1)元素B是Mg,处于第三周期第ⅡA族。(2)元素的金属性:Na>Mg,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NaOH>Mg(OH)2。(3)元素的非金属性:O17.(1)  离子 (2)复分解 (3)<
[解析] (1)钠位于第ⅠA族,是活泼金属,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N位于第ⅤA族,易得到3个电子,形成N3-,故Na+与N3-可形成离子化合物。(2)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Na3N+3H2O3NaOH+NH3↑。(3)Na+与N3-属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钠的核电荷数大于氮的核电荷数,故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