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5 11:4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现行人教版最新统编教材—《历史(必修)》 内容来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主题:《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依据
课程标准 了解新航路的开辟,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课题及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第6课,是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一课。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子目: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第一子目与第二、三子目呈现因果的逻辑关系,第二子目介绍了四位航海家开辟的航线,第三子目主要介绍了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和南半球新世界的开辟。本课是下一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前提,也是本单元主题“世界走向整体”的开始。因为各条新航路的开辟,不仅为东西方的交往开辟了新的途径,更是使人类认识到了全新的世界,也为全球各地联系的建立和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人类全球化时代的开端,由此人类历史开始由分散的、基本各自独立发展的历史,进入开始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历史,人类文明也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也开始的进行殖民扩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学情分析 在学习热情上来看:因为本课属于教材前半部分内容,讲述的是航海家们的远航探险活动,所以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学习兴趣应该较为浓厚,加之通过上半年的学习和积累,对历史的求知欲有所增强; 在认知水平上来看:本课也属于初中世界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学生对它并不陌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过程应有一些了解,但由于中考开卷,对新航路主要路线的空间认识不够清晰。而其他航路的开辟作为新增加的内容,这是学生的知识盲区,但是难度并不大; 在学习方法上:经过高一一学期的历史学习,学生的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有所提升,一定程度上能够根据史料结合所学进行分析与解释。经过初中与高中的地理学习,学生对于世界地图的认知与解读有一定基础。但对于历史地图容易忽略,加之此时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对中西联系的认识不够全面,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相关资料、图片、地图等帮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和体会。
教学目标
具体目标 素养达成
1.通过分析各类型史料,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必然性与可能性,体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能够利用表格、地图、时间轴等,描述几位航海家远洋航行的时间、路线、过程等,理解人类认识世界视野和能力的改变,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3.认识新航路开辟的艰辛过程,感知航海家勇于冒险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坚韧品格。 4.结合梁启超“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追问,通过合作探究对比分析中西航海事业不同命运的原因,体会现代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唯物 史观 时空 观念 史料 实证 历史 解释 家国 情怀
√ √
√ √
√ √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全球航路开辟的重要航线 教学难点 全球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对比
教学资源和教法学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课件 (二)教法学法 教师使用的教法有:史料研习法、情境创设法,图片分析法、比较法、任务驱动法、探究法、讲授法。 学生学法主要对应有:研读史料、角色扮演、识读图片、对比分析、完成合作探究任务以及思考归纳、自主学习。
评价任务
1、通过预习教材、分析史料、思考问题,达成学习目标1; 2、通过预习教材、完成表格、角色扮演、在地图上绘制路线等,达成学习目标2; 3、通过分析史料,达成学习目标3; 4、通过合作探究、分组展示、完成表格、教师引导等,达成学习目标4。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早春三月,正是外出的好时节。咱们班计划举行一次研学活动,但要向学校进行申请。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咱们的申请书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答案预设】: 为什么去?(原因、目的) 去哪儿? (目的地) 从哪儿走?(路线勘探并确定) 谁提供支持?(物资) 怎么去?(交通工具) 如何保障安全? …… 【教师反馈】:大家回答的非常全面,相信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咱们班的申请一定能通过。 【教师过渡】:其实,在500多年前,有一群人也在为自己的出行做着准备,他们甚至为了出行开辟了许多新的航路。他们为什么出行?去哪儿?又是如何保障安全的呢?接下来,让我们穿越时空,跟随他们的脚步,去感受他们的航海之旅。让我们进入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首先,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追根溯源,探寻他们开辟新航路的动因和条件。 认真倾听教师的提问,积极思考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跟随教师将目光从现实社会拉回到500多年前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好奇。齐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通过真实情境导入,在刚上课时就将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到课堂上来,引发学生对出行准备的思考。并为之后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做准备。 通过由今及古的引导,将学生从现实社会拉回到课本所述的历史事件当中,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通过齐读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课学习任务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为之后的教学做铺垫。
一、 追根溯源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一)动因 【教师提问】:首先,让我们明确两个概念:何为旧航路?何为新航路? 【答案预设】:旧航路指的是丝绸之路,新航路指的是西方开辟的海上通路。 【教师反馈】:回答的非常好,但不太准确。从地图中我们能够看出,旧航路是指由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而新航路指的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开辟了通往印度、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教师提问】:已有旧航路,为何还要开辟新航路?(出行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 【答案预设】: 奥斯曼帝国崛起,威胁传统商路 【教师反馈】: 回答的非常棒,从地图中我们能看到奥斯曼帝国位于旧航路的关键位置。奥斯曼帝国崛起后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引发商业危机,这便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教师提问】:既然路已断,为何还非要去?(结合材料和预习回答) 【答案预设】: 经济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思想原因: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追求幸福 宗教原因:通过海外扩张传播基督教 【教师总结】: 非常好,让我们再结合两幅图片直观感受一下,上边的图片中看出这俩人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金币,展现了当时的西欧人对财富的渴望。下边这幅图展现的是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的场景,我们会发现有人在把十字架插在地上,而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这其实就展现了新航路开辟对于黄金和传教的需求。 【教师提问】:既然一定要出行,但世界那么大,西欧人要去哪儿?(目的地) 【答案预设】:东方 【教师追问】:为什么西欧人对去东方如此的迫切? 【答案预设】:《马可·波罗行纪》诱导西欧人到东方寻金。 【教师反馈】:非常好,如果是你,看了马可波罗的描述,你想不想去?(想)这就使西欧出现了寻金热,这便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原因。 【教师提问】:已经定好了去哪儿,但是旧路已断,现在要从哪儿走?(路线勘探并确定) 【答案预设】:大西洋 【教师总结】:对,资源短缺促使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尝试从大西洋获取资源不断取得成功(近洋航行),迈向海洋的步伐随之加快(远洋航行)。 【教师提问】:谁提供支持?(物资) 【答案预设】:西班牙,葡萄牙王室 【教师追问】:为什么葡萄牙和西班牙最为支持航海活动,最早开辟新航路? 【答案预设】:①资源短缺②地理位置优越③掌握了较为先进的航海技术④较早完成中央集权,强化王权,获取财富⑤热衷传播天主教。 (二)条件 【教师提问】:那他们怎么去?(交通工具) 又是如何保障安全的呢?(结合图片回答) 【答案预设】:航海经验丰富 地理、航海知识的日益丰富(地圆学说、洋流、季风等) 造船、航海技术不断提高(指南针、星盘等) (三)小结 【教师过渡】:接下来咱们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做一个小结,大家注意完善一下笔记,并思考一下哪个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答案预设】: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教师过渡】:要到东方去,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么,都有哪些航海家开启了自己的航海之旅呢? 思考并回答问题,结合地图倾听教师讲授,弄清两个概念。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文字、地图)以及教材内容,自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 注意用综合的视角看待问题。 自行对本子目的内容进行总结,注意笔记的完善,形成正确的逻辑结构。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由概念解读作为开端,首先,让学生明确的新旧航路概念;其次,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最后,为后边的设问做铺垫。 结合导入部分对出行的总结,依据学情设置若干问题,一步步进行追问,每一个问题都穿插有史料研习和图片分析,可以带动学生对新航路开辟之动因和条件的思考,在让学生理解本课重点内容的同时,扩展学生的认知。 在引导学生解读材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总结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唯物史观思考问题。
二、 扬帆启航 (新航路的开辟) 【教师讲授】:请大家对照表格核对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并记忆一下: 【教师过渡】: 为了让大家更快更好的记忆,老师给大家一个锦囊妙“记”。 【教师提问】请四位“航海家”展示: 你是谁?你要去哪里?受哪国支持?航行方向?最终结果如何?并在地图上绘制出你走的路线。 【教师总结】:大家觉得这几位小小航海家表现怎么样?(学生评价)从地图中我们会发现这几位航海家的旅程有一些共同之处:首先,他们的航海活动都围绕一个中心—欧洲;其次,他们都有一个目标—东方。他们的航行分了两个方向—向东、向西,两个方向分别形成了两条航线—向东: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向西:西欧—美洲—亚洲—西欧。四位航海家受两个国家支持:葡萄牙、西班牙,受葡萄牙支持的是迪亚士、达伽马,受西班牙支持的是哥伦布、麦哲伦。 【教师过渡】:那么,他们的旅途又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阅读史料,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预设】:(开放式答案,主要围绕航海的艰苦,航海家勇于冒险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坚韧品格) 【教师总结】:很好,大家都感受到了新航路开辟的艰辛,航海家意志。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具有双面影响:一方面,它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交流,原来分散的世界开始逐渐走向整体。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但在开辟新航路的同时进行的殖民扩张,破坏了当地的文明,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对照表格,核对预习成果,遗漏的地方自行在教材进行补充。记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锦囊妙“记”记忆四位航海家的对应成就。 四位学生角色扮 演,利用地图和表演展示出四位航海家的对应成就,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观看并评价。 根据自己找到的答案和教师的归纳总结,在脑海中形成较为成熟的知识框架。 阅读材料,认识麦哲伦船队的不易,组织语言谈自己的感受。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并思考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双面影响。 课前已自行阅读教材进行预习,答案核对以列表形式更清晰明了,且能明确记忆内容。 利用锦囊妙“记”用谐音顺口溜的形式记忆,巩固基础知识,快速且不容易遗忘。 角色扮演,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创设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仿佛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地图让学生获得对航线清晰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通过归纳出的航海示意图让学生脑海中形成新航路开辟一中心、一目标、两方向、两航线、两国家、四人物的知识结构,便于记忆、加深印象。 通过展示史料并解读,让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的艰辛过程,感知航海家勇于冒险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坚韧品格。并通过教师的强调,让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双面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三、千帆竞渡 (其他航路的开辟) 【教师过渡】:新航路开辟后,可以说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欧洲其他国家怎能不心急?于是他们开始在高纬度地区寻找新的航路。 【教师讲授】:请大家按照表格核对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 请同桌两两结合,在教材第38页地图上绘制一下其他航路的开辟路线。 【教师讲授】:其他航路开辟的意义: ①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 ②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 ③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对照表格,核对预习成果,遗漏的地方自行在教材进行补充。 根据教师的要求同桌两两结合,在教材第38页地图上绘制其他航路的开辟路线。 认真倾听教师对其他航路开辟的讲解。 课前已自行阅读教材进行预习,答案核对以列表形式更清晰明了,且能明确记忆内容。 同桌结合,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运用地图让学生获得对航线清晰的认知,感知航线开辟的先后顺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让学生形成对其他航路开辟整体的认识,感受到整个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也愈加清晰。
中西对比,以史为鉴,升华主题 【教师过渡】:其实,在古代中国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航海家,他就是明朝时期七下西洋的郑和。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内容,阅读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并试着回答梁启超提出的问题。 【答案预设】: (组一展示) 梁启超观点:认为郑和虽然较早进行远洋航海,但“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没有像西方新航路开辟那样,推动远洋航海事业的持续发展,开辟世界新纪元,产生划时代的影响。 【教师过渡】:为什么同样的历史机遇,却有异样的历史结局? (组二、三、四、五、六分别展示比较项) 【教师反馈并提问】:大家展示的非常好,请大家想一想造成中西航海不同命运的根源是什么? 【答案预设】:经济基础不同 【教师过渡】:中国明朝,郑和船队横渡印度洋,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虽然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但却并未成为大航海时代的一份子。而现代中国,咱们的习总书记却有一个“蓝色信念”:把我国建设成海洋强国。我们要学习习总书记的思想,顺应时代潮流,持续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崛起,注重经略海洋。 回忆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内容,阅读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发表观点,合作探究,选出代表,展示成果。 通过教师讲授,积极思考从全球航路的开辟中我们应当得到的启示。体会现代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提供史料,问题导学,结合梁启超“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追问,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从背景、性质、目的、影响等角度对比分析中西航海事业不同命运的原因,让学生初步掌握对比论证的史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提升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通过明朝郑和船队,从古及今,在最后回望当代,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蓝色信念”的原话。以史为鉴,升华主题。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汲取经验教训。让学生体会现代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落实家国情怀。
课堂总结 【教师过渡】:接下来,让我们回顾本课,进行课堂总结。 跟随教师引导,认真梳理本课知识框架,识记重点内容。 通过梳理本课知识框架,让学生形成对本课整体的认识,回顾重点内容。
达标检测 【教师过渡】:最后,让我们用达标检测,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 1.一位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 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材料意在说明( ) A.企业家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 B.企业家们狂热的传播天主教 C.企业家是鼓吹“寻金热”的主要代表人物 D.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 2.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 B.哥伦布、达·伽马 C.哥伦布、迪亚士 D.迪亚士、麦哲伦 3.16世纪,英国、荷兰等国相继开始在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如荷兰的巴伦支曾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东西方的传统航路已被隔断 B.欧洲商业危机急需得到解决 C.英荷欲开辟最短的欧亚航线 D.西葡贸易垄断地位面临挑战 4.航海家迪亚士的船队在航行中遭遇飓风,迪亚士及其同伴葬身海底;航海家达伽马的船队,出发时有160人,但生还者仅54人;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出发时有265人,但生还者仅18人。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者具有( ) A.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B.造福人类的斗争精神 C.冒险与拼搏精神 D.追求科学的奉献精神 当堂思考,给出答案。 当堂达标检测,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消化理解程度。
板书设计
6.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追根溯源——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二、扬帆启航——新航路的开辟 三、千帆竞渡——其他航路的开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