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优课PPT】【2024新版】七上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优课PPT】【2024新版】七上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5 13:38:15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
素养目标
进一步了解在文学创作中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对于写作的作用。
01
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02

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有一次在课堂上请学生说出任何一个东西,然后通过想象,现场给学生编一个故事。一个学生说出一个成语“咬牙切齿”,曹文轩思考了约五分钟后,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章章
有一个人,对世界充满了仇恨,他每天都是咬牙切齿,结果在他很年轻的时候,一口的好牙就已经被咬碎了,他只好配了一对假牙。有一天夜里,他听到家里卫生间发出水的声音,他觉得很奇怪,家里就他一个人,怎么会有声音呢?他把灯拉亮了一看,什么也没发现,然后他又上床去睡觉。刚躺上床,卫生间的水又响了“咕噜咕噜”翻腾。
章章
这一回他没有把灯拉亮,而是摸黑悄悄地走到卫生间门口,然后借着从窗外照进来的月光——他看到什么?假牙晚上都要拿下来泡在杯子里面的清水中,原来是两排假牙在互相撕咬--这就是咬牙切齿”的故事。
章章
畅所欲言
文文,你来说说这个故事有趣在哪里?
章章
咬牙切齿是“由于极端愤怒或忍住极大的痛苦而咬紧牙齿”的意思。
文文
但是这里,曹文轩教授却将其创造性地想象为“两排牙齿相互撕咬”,让人耳目一新。
文文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使表达更有意思,更吸引人。
文文
没错,敲重点
章章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理解概念
明晰区别
什么是联想?
回忆学过的课文,你能说出哪些运用了联想手法的句子?
章章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
文文
联想
由春天万物复苏,新生命开始,作者想到“刚落地的娃娃”;
由春光明媚,让人喜爱,想到“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由充满活力,给人力量,想到“健壮的青年” 。
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
联想
明确概念
什么是联想?
“伞”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果从不同角度发挥联想,你会想到什么?
章章
同步训练
蘑菇、荷叶
文文
雨伞的来历,与雨伞相关的人、物、事(买卖伞的人、歌曲、故事《白蛇传》)
文文
对,文文你这叫
章章
相似联想
这叫
章章
相关联想
什么是联想?
同步训练
章章,还有吗?我想不到了。
文文
有的伞是用来遮风挡雨的,有的却是隐形的“保护伞”
章章
这就是
章章
对比联想
什么是想象?
《西游记》中对天庭有诸多的描写,如果真的有天庭,你觉得它是什么样子的?
章章
同学们一起尽情想象,用语言描述天庭的神、事、物。
章章
理解想象的本质:
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什么是想象?
文文,你和同学们分组围坐,第一个同学以“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作为开头讲述故事,其他同学依次接龙直到呈现出完整的故事。
章章
同步训练——故事接龙
要求
故事开头要富有悬念。
不管前一名同学的话有多么离奇,都要想办法使情节保持一定的连贯性与合理性。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故事才能精彩。
什么是想象?
各组分享故事,看看哪一组同学的故事情节更为连贯,内容更为精彩。
章章
同步训练——故事接龙
精彩范例
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有人摔倒了,旁边行人扫了一眼摔倒的老人,就匆匆离开了。这时,我站了出来。
我跑过去准备扶这位摔倒的老人。后来,我忽然想到,这会不会是碰瓷的?万一不是呢?
犹豫不决,灵机一动,我胸有成竹……
精彩范例
我急忙过去,立刻将老人扶了起来。
老人一把抓住我,大声说道:“是你把我推倒了,赔钱!”我赶紧挣扎挣脱,却被老人死死抓住,根本跑不掉。
你推我搡,拉拉扯扯,旁边也有人给老人帮腔——可能是同伙吧?
天气炎热,我又急又气,满脸通红,大汗淋漓。
突然,我一头栽倒,牙关紧咬,双眼紧闭,不省人事。
“不好了!不好了!孩子晕过去了……”围观的人们大喊,“快报警,快报警……”
老人松开了手,脸上充满了恐慌……突然老人站了起来,撒腿跑了。
我也站了起来说:“还敢碰瓷?看咱俩谁厉害!”
什么是想象?
明晰关联
联想是想象的基础,
想象是联想的拓展与生发,
两者经常处于“伴生”状态。

借鉴课文
探究方法
阅读书上153页《天上的街市》,找出相应小节,
说说哪些地方运用的是联想?哪些地方运用的是想象?
章章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街灯
明星
联想
街市
明星
想象
物品
珍奇
想象
存在
存在
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天河
牛郎
织女
想象
牛郎
织女
自由幸福
的生活
想象
明确
作者由街灯和明星相似产生联想,想到了天上有街市。既然有街市,就有“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就想象有逛街的人——牛郎织女“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一连串联想和想象,构造美丽奇幻的天上街市情景。
牢记要点
联想要自然恰切。
想象要合情合理。
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写作实践
发挥联想和想象,为本单元课文《皇帝的新装》续写一个故事。不少于500字。
章章
提示
认真阅读课文的结尾,想象故事发展的各种可能,然后抓住一点落笔。
要使人物的言行和性格与之前的表现相符,故事发展和情节设计要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写作指导
既然是续写,一定是在前文故事后面接下来的故事。因此,要忠实于原文故事的人物性格和相关情节走向。这样的续写才是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要发挥想象。因为,故事本身就是虚构的,续写更是虚构的,没有想象几乎不可能写出来。要在熟读原文故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可能的表现进行想象,而且想象要尽可能新奇。这样写出来的“续写”才能不落俗套。
原文是童话故事,要保持讲故事的语言风格统一。
精彩范例
《皇帝的新装》续
在路上,一边走,一边皇帝心里就想,接下来怎么办?嗯,无论如何,不能承认被骗了,堂堂一个皇帝怎么能那样?太丢脸了。
回到皇宫,立刻命人抬来了一口精致的箱子,让内臣们脱下他的衣服一件一件放进去,结结实实锁好。正在这时,有人来报告,守门官求见,说有要事。
这守门官也是皇帝的亲信,跟着皇帝去看过新装。皇帝让人把他带进来,他请皇帝让其他人退下,然后报告说,他早怀疑那两个裁缝是骗子了,已经暗地里派人盯着很久了。现在两个人都抓起来了,问皇帝怎么处置,又给皇帝提了一条建议。皇帝一听,真是太好了,正合心意,马上吩咐召集文武大臣。
大臣们都来了,一个个面面相觑,特别是那些被皇帝派去看布料的人,建议皇帝穿这样布料衣服参加游行的人,非常害怕,不知道皇帝会怎么处置他们。
“来人!”皇帝吩咐,“把他们带上来!”
武士们押着两个骗子走出来。大臣们一看,立刻吓傻了,他们猜皇帝一定会把骗子千刀万剐,然后再处罚他们。
两个骗子也早已脸色煞白,根本走不了路了,要靠武士们架着才能迈步。
皇帝亲自走下宝座,来到两个骗子跟前,解开了绑绳,并故意生气对武士们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我的客人?他们多么能干!给我做了多么漂亮的衣服?”
大臣们一听都懵了,骗子也懵了。
精彩范例
皇帝回到宝座上。
“说我什么衣服都没穿的,都是什么人?”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回答。 “是小孩子,是老百姓。”守门官回答。
“这就对了嘛!”皇帝笑了,“小孩子的话能当真?老百姓懂个屁?你们都说我的衣服好看,正说明你们聪明嘛。老百姓为什么都是老百姓?就是没你们聪明嘛!”
“皇上圣明啊!”大臣们一下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这衣服太好了。我要把它好好收着,以后就用这来选拔官员。”
“皇上圣明啊!”大臣们高呼。
精彩范例
从此以后,两个骗子大摇大摆地出入宫廷,带着“御聘织师”头衔和勋章,到全国各地旅游,各地官员都客客气气接待他们。一次旅途中,在深山里遇到了强盗,被强盗杀死了。其实是守门官派的人,冒充强盗干的。
尽管全国人都知道皇帝的新装是假的,但是,谁也不敢在公开场合讲,因为有好多人因为这样讲了,被当作藐视圣躬,抓起来杀掉了。
不过,皇帝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因为这都是守门官的主意,守门官了解他的底细。后来,终于找了一个借口,把这守门官杀了,又在一天晚上故意放火,烧掉了存放新装箱子的那座宫殿。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提新装的事了。逢年过节,和大臣们一起吃饭喝酒,常常回忆当年穿新装游行的盛况,感叹新装没了,好可惜。
几个老大臣也逢人就说,跟皇帝一起回忆往事,一起感叹。
老百姓们都笑死了。
精彩范例

课后练笔
你有没有憧憬过未来的生活?你觉得,十年以后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做什么?又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呢?请以《十年后的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章章
提示
可以大胆想象,但要符合你性格发展的逻辑。不仅要想象你自己的生活,还要想象十年后社会的发展,因为这是十年后的你所生活的环境。
不要只是概括地叙述,要在具体情境中展开故事,通过一件或几件小事,结合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具体地展现你的性格、心态,以增加真实感。七上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文学创作中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对于写作的作用。
2.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有一次在课堂上请学生说出任何一个东西,然后通过想象,现场给学生编一个故事。一个学生说出一个成语“咬牙切齿”,曹文轩思考了约五分钟后,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对世界充满了仇恨,他每天都是咬牙切齿,结果在他很年轻的时候,一口的好牙就已经被咬碎了,他只好配了一对假牙。有一天夜里,他听到家里卫生间发出水的声音,他觉得很奇怪,家里就他一个人,怎么会有声音呢 他把灯拉亮了一看,什么也没发现,然后他又上床去睡觉。刚躺上床,卫生间的水又响了“咕噜咕噜”翻腾。这一回他没有把灯拉亮,而是摸黑悄悄地走到卫生间门口,然后借着从窗外照进来的月光--他看到什么 假牙晚上都要拿下来泡在杯子里面的清水中,原来是两排假牙在互相撕咬--这就是咬牙切齿”的故事。
同学们,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有趣在哪里?
明确:
咬牙切齿是“由于极端愤怒或忍住极大的痛苦而咬紧牙齿”的意思,但是这里曹文轩教授却将其创造性地想象为“两排牙齿相互撕咬”,让人耳目一新。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使表达更有意思,更吸引人。
二、理解概念,明晰区别
联想和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写作文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有助于打开思路,激发灵感,写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文章。
(一)什么是联想?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如朱自清的《春》里,由春天万物复苏,新生命开始,作者想到“刚落地的娃娃”;由春光明媚,让人喜爱,想到“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由充满活力,给人力量,想到“健壮的青年”,这些都是联想。
1.明确概念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
2.同步训练
“伞”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果从不同角度发挥联想,你会想到什么?
示例:
相似联想——蘑菇、荷叶
相关联想——雨伞的来历,与雨伞相关的人、物、事(买卖伞的人、歌曲、故事《白蛇传》)
对比联想——有的伞是用来遮风挡雨的,有的却是隐形的“保护伞”
(二)什么是想象
《西游记》中对天庭有诸多的描写,如果真的有天庭,你觉得它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尽情想象,用语言描述天庭的神、事、物。理解想象的本质: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1.明确概念
想象:基于实有的材料,运用合理的虚构,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的新形象。
2.同步训练——故事接龙
同学们分组围坐,第一个同学以“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作为开头讲述故事,其他同学依次接龙直到呈现出完整的故事。
各组学生分享故事,看看哪一组同学的故事情节更为连贯,内容更为精彩。
(三)明晰关联
联想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联想的拓展与生发,两者经常处于“伴生”状态。
三、借鉴课文,探究方法
阅读《天上的街市》,找出相应小节,说说哪些地方运用的是联想 哪些地方运用的是想象
明确:
作者由街灯和明星相似产生联想,想到了天上有街市。既然有街市,就有“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就想象有逛街的人——牛郎织女“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一连串联想和想象,构造美丽奇幻的天上街市情景。
联想和想象是我们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武器。写作时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就好比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有助于打开思路、激发灵感,写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文章。但在写作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联想要自然恰切。
2.想象要合情合理。
3.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四、写作实践
【写作指导】
1.既然是续写,一定是在前文故事后面接下来的故事。因此,要忠实于原文故事的人物性格和相关情节走向。这样的续写才是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2.要发挥想象。因为,故事本身就是虚构的,续写更是虚构的,没有想象几乎不可能写出来。要在熟读原文故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可能的表现进行想象,而且想象要尽可能新奇。这样写出来的“续写”才能不落俗套。
3.原文是童话故事,要保持讲故事的语言风格统一。
五、课后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