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深圳龙岭学校七年级月考试卷
历 史 (2016.3)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下列哪个朝代的“政治文化”最恰当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2.唐太宗说:“白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
A.对外交往 B.民族关系 C.任用贤才 D.虚心纳谏
3.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封建帝王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4.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 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
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在杜甫《忆昔》这首诗中“开元全省日”指的是
A.唐高宗统治初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6.益阳市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 ( http: / / www.21cnjy.com )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A.开元盛世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贞观之治
7.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业珍品的是
A.青花瓷 B.冰裂纹瓷器 C.唐三彩 D.白瓷
8.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9.我国历史上实行的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科举制度创立于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10.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右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题名是科考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 ②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③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④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民主制
13.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A.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C.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D.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14.“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朝和某一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A.维吾尔族 B.藏族 C.彝族 D.白族
15.复旦大学钱文忠在讲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位伟大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A.释迦牟尼 B.玄奘 C.鉴真 D.郦道元
16.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A.宋、辽 B.宋、夏 C.宋、金 D.辽、夏
17.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用铜版印刷,版图精美。 “交子”的出现有利于
①商业的发展 ②西域地区的开发 ③印刷业的发展 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控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0.朱德“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对联中,“诗圣”指的是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杜牧
二、判断题 (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21. 618年,李世民(即唐太宗)建立唐朝,其在位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产生活安定,国力逐步强盛。
22. 唐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23.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博大精深。
24.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唐朝工匠李春主持建造的。
25. 宋朝手工业中造船业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当时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26.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我国古代,书法名家辈出。唐代的柳公权,被称为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27.唐朝都城 (填古地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南宋都城 (填古地名)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28. 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耶律)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完颜)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29. 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他设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四、材料与问答 (共18分)
30.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材料三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锂。
——唐·周匡物《及第谣》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31.有唐一代平等友好的民族政策造就了融洽的民族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步辇图》
材料三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朕”指哪位历史人物?此材料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三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据材料二、三列举唐朝与这个民族密切交往的两个事例。
(3)材料二所示《步辇图》是唐代哪一位画家的代表作?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南宋 严羽
材料四(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1)材料一中所说“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请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哪位皇帝时?他设置了什么考试科目?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3)材料四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DBBCD ACCBB
11-20 CCBBB ACACB
二、判断题
21-26 BAABAB
三、填空题
27.长安 临安
28.阿保机 阿骨打
29.唐招提寺 市舶司
四、材料题
30.(1)唐玄宗(李隆基)。 措施: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
(2)耕作;灌溉。
(3)科举制度; 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4)玄奘。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
31.(1)唐太宗(或李世民) 开明(或平等/友好)
(2)吐蕃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嫁到吐蕃/进藏
(3)阎立本
32.(1)隋炀帝;进士科
(2)材料二反映了科举制度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考试制度的影响(其他国家也效仿科举制度,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三反映了科举制度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皇帝;维护统治(巩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