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32 分。
1.网上热传一段视频,唤醒了“80、90后”的记忆,奶奶站在凳子上用杆秤给小
孙子称体重,多才的网友根据视频画了一幅漫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奶奶对凳子的压力是由于凳子的形变引起的
B. 小孩所受的重力方向一定垂直于地面
C. 凳子对奶奶的支持力与奶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小孩被提起后的重心一定位于秤钩的正下方
2.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置坐标 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
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 轴相切于10 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做加速运动,乙车做减速运动
B.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 2
C. 乙车的初位置 0 = 20
D. 5 时两车相遇,此时甲乙两车速度大小相等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物体从同一高度分别沿斜面 、 下滑,两物体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斜
面与水平面接触处有光滑的小圆弧相连。若物体甲由静止下滑运动到水平面上的 点静止,则乙物体由静止
下滑,当其运动到水平面时,将停在( )
A. 点右侧 B. 点 C. 点左侧 D. 无法确定
第 1 页,共 11 页
4.“嫦娥七号”探测器将于2026年前后发射,准备在月球南极登陆,登陆月球前假设探测器绕月球做周期
为 1的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可认为等于月球半径。月球绕地球做周期为 2的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
为月球半径的 倍。引力常量为 ,则( )
A.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求出地球的质量 B.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求出月球的质量
2
3
1 1 地
2
1
C. 周期 1和 2满足
2
= 3 D. 地球质量与月球质量之比 = 2
2 月 2
5.如图所示,倾角为 = 30 的固定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轻质弹簧,轻质弹簧一端与固定于斜面底端的
挡板 连接,另一端与物块 连接,物块 上方放置有另一物块 ,物块 、 质量均为 且不粘连,整个系统
在沿斜面向下的 = 的恒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某一时刻将力 撤去,若弹簧将 、 弹起的过程中,
、 能够分离,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撤去力的瞬间, 、 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1
B. 撤去力的瞬间, 对 的弹力大小为
2
C. A、 被弹起的过程中,两者即将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D. 若斜面粗糙且与 、 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 能被弹起,分离位置与斜面光滑时相同
6.在篮球比赛中,开场跳球时,裁判从某一高度沿竖直向上抛出篮球,篮球沿竖直方向返回原高度。假设
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升过程动量的变化率小于下降过程动量的变化率
B. 上升过程动能的变化量等于下降过程动能的变化量
C. 上升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大于下降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
D. 上升过程受重力冲量的大小小于下降过程受重力冲量的大小
7.如图甲所示,倾斜的传送带正以恒定速率 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倾角为37°。一物块以初速度 0
从传送带的底部冲上传送带并沿传送带向上运动,其运动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物块到传送带顶端时速
度恰好为零, 37° = 0.6, 37° = 0.8, 取10 / 2,则( )
第 2 页,共 11 页
A. 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8
B. 摩擦力对物块一直做负功
C.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D. 0~1 内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1~2 内摩擦力产生的热量
8.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从技术到生产都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某辆新能源汽车在某测试场的水平路
面上由静止启动做直线运动,汽车先做加速度为 = 4 /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额定功率 = 100 后
保持功率不变继续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的质量 = 2 × 103 ,汽车受到的阻力为所受重
1
力的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10 /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
A. 汽车从启动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牵引力一直增大
B. 汽车的最大速度为40 /
C.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2.5
D. 汽车从启动到最大速度所经历的时间为12.5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0 分。
9.如图所示,一光滑绝缘的半圆柱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横截面是半径为 的半圆。现让质量为 、带电
量为+ 的小球从半圆柱体顶端 由静止沿圆柱体表面滑下,当滑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的位置 时,恰好
离开半圆柱体。若在空间加上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电场强度大小 = ,重力加速度
为 ,其他条件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3 页,共 11 页
2
A. 未加电场时, 角的余弦值cos =
3
1
B. 未加电场时,小球在 点恰好离开圆柱体时的速度大小为 √ 3
2
C. 加上电场时,小球将在 之间某位置离开圆柱体
4
D. 加上电场时,小球恰好离开圆柱体时的速度大小为√
3
1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 和 (均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它们分居圆心两侧,用不可伸长
的轻绳相连,两物块质量均为1 .与圆心距离分别为 和 ,其中 < 且 = 1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滑动摩擦力,当圆盘以不同角速度 绕轴 ′匀速转动时,绳中弹力 与
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
度 = 10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 = 0.1
B. 物块 与圆心距离 = 2
C. 当角速度为1 / 时圆盘对 的静摩擦力指向圆心
D. 当角速度为√ 2 / 时, 恰好要相对圆盘发生滑动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
1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
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 滑下后从 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 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
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
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
第 4 页,共 11 页
(1)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有___________。
A.斜槽轨道光滑 .斜槽轨道末段水平
C.每次从斜槽上相同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 .图中档条 每次必须等间距下移
(2)在某次实验中,甲同学每次都将小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
挡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
做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中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
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 1、 2、 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2 1 < 3 2 . 2 1 = 3 2
C. 2 1 > 3 2 .无法判断
(3)乙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时该同学使用频闪仪和照相机对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进
行拍摄,频闪仪每隔0.05 发出一次闪光,某次拍摄后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图中未包括小球刚离开轨道的影
像)。图中的背景是放在竖直平面内的带有方格的纸板,纸板与小球轨迹所在平面平行,其上每个方格的边
长为5 。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小球影像的高度差已经在图中标出。则小球运动到图中位置 时,其速度
的水平分量大小为__________ / ;根据图中数据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 / 2.(结果
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绳和滑轮的质量忽略不计,轮与轴之
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第 5 页,共 11 页
(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天平分别测出物块 、 的质量2 0和3 0( 的质量含遮光片)。
②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 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 =__________ 。
③将重物 , 用轻绳按图甲所示连接,跨放在轻质定滑轮上,一同学用手托住重物 ,另一同学测量出挡
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 ,之后释放重物 使其由静止开始下落。测得遮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为 ,则此时重物 速度 =__________(用 、 表示)。
(2)要验证系统(重物 , )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用重力加速度 、 、 和 表示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2 分。
13.在抗震救灾中,一名训练有素的武警战士(可视为质点)从直升机上通过一根竖直的长绳由静止开始缓慢
滑下(此时速度很小可认为等于零).在离地面27 高处,武警战士感到时间紧迫,想以最短的时间滑到地面,
开始以加速度大小为8 /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该武警战士落地的速度不能大于6 / ,减速的加速度
大小为3 / 2,长绳的下端恰好着地.求:
(1)武警战士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距离;
(2)武警战士下滑的最短时间.
14.如图所示,一圆心为 、半径为 的光滑半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下端与光滑水平面在 点相切。
在水平面上,质量为2 的小物块 以某一速度向质量为 的静止小物块 运动。 、 发生弹性正碰后, 恰
好通过半圆弧轨道最高点。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忽略空气阻力。求:
(1) 从半圆弧轨道飞出后第一次落到水平面的位置到 点的距离 。
(2) 、 碰前瞬间物块 的速度 0的大小。
第 6 页,共 11 页
(3) 通过 点时,对半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15.如图所示,质量 2 = 1 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小车上表面与固定光滑的半径 = 1.8 的四分
之一圆弧轨道的底端 相切,小车右端不远处是一矗立的石柱。把质量 1 = 0.5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
光滑圆弧轨道顶端 点由静止释放,小滑块水平滑上小车,小车与右侧石柱碰后立刻以原速率反弹。已知滑
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0.3,重力加速度大小 = 10 / 2。如果小车与石柱碰撞前瞬间滑块与小车
的动量恰好相等,小车与石柱碰撞反弹后向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来。
(1)小车右端与石柱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2)若小滑块始终未从小车上掉落,小车的最短长度为多少?
(3)若不改变其他条件,让质量 ′ = 2 的小滑块从光滑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且小滑块始终未从小车
上掉落,求小车停下来时运动的总路程。
第 7 页,共 11 页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1)
(2)
(3) 1.0 9.7
2
12.【答案】(1) 1.020
2
4
(2) = ( )
7
2 2 2
13.【答案】解:(1)设最大速度为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 = ,
2 1 2 2
代入数据解得: = 12 / ,
2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距离为: 1 =
= 9 ;
2 1
(2)战士下滑的最短时间为: = + = 3.5 。
1 2
14.【答案】(1)由题知,碰撞后 恰好通过半圆弧轨道最高点,则有
2
′
=
解得
′ = √
从最高点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有
第 8 页,共 11 页
1
2 = 2
2
解得
= 2√
则水平方向的位移为
= ′ = 2
(2) 从 点到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有
1 1
2 = ′2 2
2
2
解得
= √ 5
与 发生弹性正碰,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1 1 1
2 0 = 2 + , × 2
2 = × 2 2 0 +
2
2 2 2
联立解得
3 1
0 = √ 5 , 4 = √ 5 4
(3) 通过 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
2 = 2
解得
21
= 8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通过 点时,对半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21
′ = = 8
15.【答案】解:(1)滑块从凹槽中下滑到底端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1
1 = 1
2
0 2
解得
0 = 6 /
滑块滑上小车后小车和滑块系统动量守恒,则当小车将要碰到石柱时设小车的动量为 ,则滑块的动量也为
,则
第 9 页,共 11 页
1 0 = 2
解得
= 1.5 /
此时滑块的速度
1 = 3 /
小车的速度
2 = 1.5 /
从滑块开始滑上小车到将要碰到石柱由动能定理
1
21 2 = 2 2 2
解得
2 = 0.75
(2)滑块的位移
1 1
1 1 = 1
2 2
2 1
2 1
0
解得
1 = 4.5
此过程中滑块相对小车的位移
1 = 4.5 0.75 = 3.75
小车碰到石柱后以 2 = 1.5 / 的速度被弹回,此时滑块的速度向右,动量为
= 1.5 /
速度
1 = 3 /
最终当两者共速时由动量守恒
2 2 1 1 = ( 2 + 1)
解得
= 0
则由能量关系可知
1 1 1
1 2 =
2
2 2 + 1
2
1 (
2
2 2 2 2
+ 1)
解得
2 = 2.25
第 10 页,共 11 页
则小车的长度最小值为
= 1 + 2 = 6
1
(3)让质量 ′ = 2 的小滑块从光滑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根据 ′ 22 = 2 2 车 1
得小车将要碰到石柱时速度大小 车 1 = 3 /
根据
此时滑块速度
′
小车碰到石柱同以大小为 车 1 = 3 / 的速度被弹回,小车加速度 = = 6 /
2
2
到滑块与小车共速:
解得: 车 2 = 2 /
小车第二次碰到石柱后弹回到第二次与滑块共速, 2 车 + ′ 车 = ( 2 + ′) 2 2 车 3
1
解得: 车 3 = 车 2 3
以此类推,直到最终静止
2 2 2
所以小车停下来时运动的总路程 车 1 车 2 车 3 = + 2 × + 2 × + 2 × + 2 2 2 2
解得: = 3.0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