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科学期末复习卷2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45分)
1.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碳酸钠、苏打、Na2CO3
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纯碱、NaOH
2.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中流动的是动脉血B.④中为原尿,不含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
C.肾单位由②④⑦构成D.⑥中含水、无机盐、尿素等
3.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与一种新的化学合成方法有关。新的合成过程更简单快捷,产生的副产品和有害废物更少,原子利用率更高,是“绿色化学”的典范。下列反应中,符合以上“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A.烧制生石灰:
B.湿法炼铜:
C.制氢氧化铜:
D.利用纯碱制碳酸氢钠:
4.如图是太阳能电池路灯,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种能量通过再次转化储存在大容量蓄电池内,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电池路灯使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白天给蓄电池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路灯的塑料和铝合金灯柱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5.如图所示,图甲为某人的心房、心室舒张、收缩时间的关系图,图乙为某一瞬间心脏内瓣膜的状态图。据图回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①为主动脉
B.图乙中的动脉瓣处于闭合状态
C.此人当时的心率为80次/分钟
D.图乙状态发生在图甲中的0.1~0.4秒时段
6.下列是蛋白质在人体内代谢的思维导图:
其中a、b、c、d各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依次是( )
A.摄食、吸收、运输、分解 B.消化、吸收、合成、分解
C.摄食、吸收、合成、分解 D.消化、吸收、合成、排泄
7.下列科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量氢氧化钠 B.测定溶液pH
C.配制溶液 D.用吸收
8.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一定有
B.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一定有
C.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一定有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一定有
9.图像蕴含了科学模型和数学运用的方法,这种可视化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证据在科学及其它领域的运用将会是一种通识。请分析以下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表示和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足量的水中
B.表示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中的变化情况
C.表示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
D.表示向和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
10.已知某混合溶液由HCl、Na2CO3、H2SO4、CuCl2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该混合液由HCl、组成
B.该混合液由H2SO4、CuCl2组成
C.该混合液由HCl、组成
D.该混合液由Na2CO3、CuCl2组成
11.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进行了以下实验,并用微观示意图表述实验过程,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B.C. D.
12.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采取实验进行检验:将混合气体先通入澄清石灰水时无明显现象产生,导出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后再通入放有炽热氧化铜粉末的试管,发现试管中有红色物质出现.最后将试管中导出的气体通入放有白色硫酸铜粉末的U形管,未见有明显现象产生,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定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 )
A. B.和 C. D.和
13.小柯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种金属R的活动性强弱,并根据实验现象编制检索表如图,根据检索表可知,金属R的活动性强弱排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14.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铜与氢气反应后得到的中常常混有少量。现将和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得到固体,则原混合物中含的质量为( )
A. B. C. D.
1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到b端,如图乙所示是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随滑动变阻器R2阻值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源电压为6V
B.P在b端时,由乙图可知电阻R2=50Ω,此时电路电流为0.1A
C.P在b端时,电阻R1的功率为0.1W
D.P在b端时,该电路的总功率为0.5W
二、填空题(40分)
16.(4分)在世界范围内,据统计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如图是两种氮肥标签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化肥属于 肥,具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的作用,如果缺乏此化肥,会导致叶色发 。
(2)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 ;
A.易溶于水 B.受热易分解 C.有挥发性
(3)两种化肥中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的是 。
17.(6分)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某本特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水除来自饮水和进食外,还可由自身细胞的 产生;
(2)人体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来的,其中能运送氧的是血细胞中的 ;(选填“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
(3)治疗急性肠炎往往需要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从体静脉进入循环系统到达发病部位,此过程中抗菌药物依次通过心脏各腔(如图)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18.(4分)在物质的转化复习时,老师设置了“火车开起来”的游戏环节。游戏规则:箭头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能进行如图所示的转化,“火车”就能开动。
(1)若车厢中的物质都含有钠元素,要让这列“火车”开动起来,符合条件的A物质有 ;
(2)请让这列“四节火车”开动起来:
19.(4分)某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时,实验过程如图1(每次都匀速提起相同钩码,不计摩擦);
(1)根据图1可知,实验中所用动滑轮的重力为 牛;
(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如果家里安装日光灯,你认为图2中的安装方式 更合理。(选填“甲”或“乙”)
20.(6分)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某学习小组开展了配置“无土营养液”的项目化学习。
(1)甲、乙同学配置的无土营养液主要成分如下。结合评价量表给甲乙两组打分,得分较高的是 。
甲:KCl、K2CO3、CaCl2
乙:KNO3、Ca(NO3)2、KCl
指标 评价标准 分值
指标一 营养液中含氮磷钾元素,每种可加1分(同种不累加) 3分
指标二 组内物质能共存,不发生化学反应,发生一个反应扣1分 2分
小组同学结合酸碱盐的性质学习,建构了“皇冠图”模型表示物质间的反应情况。
(2)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由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钾,可用_______进行检验。
A.方案①,滴加稀HCl溶液B.方案②,滴加BaCl2溶液
(3)植物吸收的营养液中的无机盐,主要由茎中的 (填结构)进行运输。
21.(6分)有一斜面长s=5m,高h=2m,用弹簧测力计把一物块沿斜面从底部匀速拉到顶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若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物体的重力为 N,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 N,使用斜面可以 (选填“省力”或“省功”)。
22.(6分)历史上与合成氨((NH )有关的研究曾3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中一种利用N2与H2O反应合成NH 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反应①产物Li3N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如图所示的反应历程中,除生成NH3外,还生成了一种助燃性单质气体,该气体为 。
(3)NH3与H2O、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铵(NH4HCO3),碳酸氢铵属于 肥。
23.(4分)如图所示,为光滑弧形槽、滑槽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段是粗糙程度相同的平面,段是光滑平面,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滑槽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到C处挤压弹簧,D处为弹簧被挤压到最短长度(弹簧能恢复到原来位置,不计碰撞时的能量损失)。第1次反弹后能沿着弧形槽上升到处(不计空气阻力)。请回答:
(1)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 (填“守恒”“不守恒”);
(2)小球第一次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三、探究题(36分)
24.(6分)酶的活性受很多因素的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唾液淀粉酶进行如下实验:
(说明:蓝色的斐林试剂和麦芽糖在加热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而斐林试剂与淀粉却不会反应。因此,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麦芽糖的存在与否。)
(1)小明设计本实验想要验证的猜想是 。
(2)预测A试管加斐林试剂加热后的现象是 。
(3)指出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 。
(4)研究人员继续研究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实验过程如下:a)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的淀粉溶液1ml,蒸馏水1ml;b) ;c)然后分别向三支试管中滴加唾液1ml;d)五分钟后分别向三支试管中滴加斐林试剂,观察现象。
25.(6分)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分别进行了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小柯通过乙图实验确定了样品是部分变质,实验过程中滴加的氯化钡必须足量,其目的是 。
(3)下列溶液能代替乙图实验中的氯化钡溶液,起到相同的作用的有________。(可多选)
A.氢氧化钡B.硝酸钡C.硝酸钙 D.氯化钙
(4)小柯认为,图乙中如不滴加酚酞等指示剂,也能检验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请写出能代替指示剂的物质是 。
26.(6分)小金对“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
(1)如图甲所示,若一个钩码重0.5牛,则此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是 牛,当小金把弹簧测力计由位置a改变至位置b时,虽然可以直接读出力的大小,但 测量不方便,所以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2)小金思考后,决定在图甲实验装置中增加如图乙的刻度圆盘,刻度线与图甲杠杆的刻度线标度一样,可以绕着O点旋转,装置组合后如图丙所示,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步骤如下:
①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a到位置b,逆时针旋转刻度圆盘,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线与刻度圆盘的刻度线 ,就可在刻度圆盘刻度线上直接读出力臂;
②……
请补充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他步骤(可配图说明)。 。
27.(6分)某小组以图1装置用CO还原CuO制取Cu,不同温度下反应4小时后固体物质的XRD图如图2所示。(XRD图谱可用于判断某固体物质是否存在,不同固体出现的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
(1)酒精灯加热温度为600℃时,图1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 。
(2)分析图2,用CO还原CuO的实验中,要使CuO完全被还原,应满足反应的条件是 。
(3)请分析图1的实验装置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取agCuO放在图1管中,在一定温度下实验,最终得到固体产物Cu和Cu2O的质量为bg,则生成的CO2质量
为 (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g。
28.(6分)在学习了“机械能”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为我市某游乐园体验项目设计了“过山车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过山车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运行过程安全,体验感好。 能正常使用 不能正常运行
指标二 更好的利用地理优势,摆脱外界能源依赖。 适当使用外界能源 能量完全依靠外界
同学们利用凹槽,拼接软管,小车等器材设计了如下模型、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1)在某次实验中小车从A点匀速下滑至点B该过程小车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该小组设计的作品,小车不借助外界能量,从A点静止下滑,不考虑能量损失,小车能否顺利通过点C ;(选填“能”或“否”)
(3)根据评价表,该模型“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针对该模型提出更合理的设计方案: 。
29.(6分)某兴趣小组连接了图甲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有电源(可选电压为4.5V、6V),规格为“20Ω 2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额定功率小于0.75W),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甲图连接的电路有一处错误,请把接错的那一根导线找出来打“×”,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接;
(2)正确连接电路后,当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则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
(3)该小组同学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利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电压表V1、V2等器材,测量额定电压为U额的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检查无误后进行实验。
①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V1的示数为U额,同时读出另一个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
②用已知科学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出小灯泡额定功率P额为 。
四、解答题(5+7+8+8+11,共39分)
30.正确认识人体能帮助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如图是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标号①②③表示人体的一些器官,a~g分别表示部分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消化道中的 (填器官名称)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图中器官②属于 系统中的器官。
(3)冬季饮水较少时,尿液排出量也基本正常,是因为 ;
A.人体可以从食物中吸收水分 B.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水分
C.冬季汗液量减少 D.人体呼吸过程也会排出水分
(4)在a~g的生理过程中的哪一项参与血糖调节: (填字母)。
(5)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 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1.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2)小华取 10 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 B 装置质量增加 了 4.6 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 20 克稀盐酸加入 1.25 克样品中,生成的 CO2 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本实验条件下 CO2 的密度为 1.8 克/升。已知小敏、小华 和小军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相同,请分析数据,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32.图1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一款“高空修枝”工具的示意图。使用时,一只手握紧杆子保持静止,另一只手用的力缓慢拉绳子,带动滑轮组工作,在A点产生的拉力为,从而使修剪刀绕O点转动,其刀口对树枝的力为。请回答。
合金类型 低碳钢 中碳钢 高碳钢
碳的质量分数 低于0.3% 0.3%~0.6% 高于0.6%
(1)为了探究制作修剪刀的碳钢合金(含Fe、C两种元素)类型兴趣小组取制作修剪刀的废料进行了实验检测:取样品1.0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428毫升(按0.035克计)氢气。通过计算并结合下表判断修剪刀材质属于哪种合金类型?
(2)某时刻,弹簧处于原长,若修剪刀的刀口对树枝施加的力为960牛,是树枝对刀口的力(如图2),此时绳子端需施加的力为多大?(已知厘米,厘米,滑轮中各股绳子视为平行,工具自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33.智能扫地机器人(如图甲)可通过灰尘传感器自动寻找灰尘清扫。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可简化成图乙。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E的变化如图丙所示。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
(1)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
(2)接通电源,当地面灰尘增多时,使照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变小,光敏电阻阻值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此时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等吸入集尘盒;当灰尘清扫到一定程度时,电动机停止工作,指示灯亮,扫地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据此分析电动机所在的支路为 ;(选填“A”或“B”)
(3)已知扫地机器人的额定电压为,扫地时的额定功率为,电池总容量为。已知当剩余电量为电池总容量的20%时,机器人就会主动寻找充电器充电。请问在充满一次电后,机器人可以扫地多少分钟?
(4)为了使扫地机器人在地面的灰尘更少时就能开始工作,请你写出一条对其控制电路的改进措施: 。
34.学校开展项目化学习挑战赛——设计制作重力灯。
【项目要求】设计制作重力灯,将重物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使LED灯发光;
【提供器材】若干LED灯、细线、若干滑轮、若干钩码、小型发电机、齿轮、导线等
【产品调试】
(1)小明制作的重力灯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为了使规格为“0.4安,1瓦”的LED灯正常发光,重力灯的稳压蓄电设备输出电压应为 伏;
(2)小明共制作了四盏重力灯,各重力灯的各项参数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参数,4号重力灯的重物质量应该是 千克。(假定重力灯的能量转化效率相同)
重力灯编号 重物离地高度(米) 重物质量(千克) LED灯额定功(瓦) 发光时间(分钟)
1 2.4 25 1 6
2 2.4 50 1 12
3 1.2 50 2 3
4 1.2 ? 3 3
(3)下图图乙表示悬挂重物用的滑轮使用方式,图丙表示重力灯的齿轮增速器内齿轮使用方式。重物下落时,图乙中滑轮带动图丙中左侧齿轮转动,左侧齿轮再带动右侧齿轮转动,从而使发电机的线圈转动发电。为了提高发电机内线圈的转速,小明应该选择的滑轮和齿轮最佳的组合方案是 (用字母序号表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A、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O,俗称生石灰.错误;
B、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2CO3,俗称苏打,正确;
C、碳酸钙的化学式是CaCO3,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错误;
D、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NaOH,俗称烧碱,错误。
故选B。
2.C
【分析】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肾小球,③出球小动脉、④肾小囊、⑤肾小管、⑥收集管、⑦肾静脉。
【解析】A.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①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③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与肾动脉相连,肾动脉的动脉血流入入球小动脉,经肾小球时,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主要是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而完成的,因而没有能量的消耗,故而从肾小球流出的血即出球小动脉的血仍然是动脉血,A正确。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④肾小囊内,形成原尿,B正确。
C.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⑤肾小管组成,肾小管由②肾小球和④肾小囊组成,C错误。
D.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D正确。
故选 C。
3.D
【分析】符合绿色化学这一特点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合一,生成物只有一种。
【解析】A、烧制生石灰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
B、湿法炼铜的化学反应是置换反应,故B不正确;
C、制氢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
D、利用纯碱制碳酸氢钠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夜晚路灯照明,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需要消耗蓄电池中的化学能;白天太阳光照射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板内;
A.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太阳能电池路灯使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故B正确;
C.白天给蓄电池充电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错误;
D.路灯的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铝合金灯柱属于金属材料,故D错误。
故选B。
5.D
【分析】如图所示,图甲为某人的心房、心室舒缩时间的关系图。先是两个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接着是两个心房舒张心室收缩,然后是两个心房和心室都舒张。图乙为某一瞬间心脏内瓣膜的状态图,图乙中①肺动脉,②主动脉。
【解析】A.图乙中的①连接心脏的右心室为肺动脉,②连接心脏的左心室为主动脉,A错误。
B.图乙表示心脏左右心室收缩,动脉瓣处于打开状态,B错误。
C.该人的心动周期是0.8秒,所以该人的心率是60÷0.8=75(次/分钟),C错误。
D.图乙表示心脏左右心室收缩,左右心房舒张,图乙状态发生在图甲中的0.l~0.4秒时段,D正确。
故选D。
6.B
【分析】图中的a消化、b吸收、c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d氧化分解。
【解析】由蛋白质在人体内代谢的思维导图可知:蛋白质经过a消化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通过b吸收进入血液,氨基酸被需要运输到身体各部分,c合成蛋白质成为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组织细胞内的d蛋白质被氧化分解产生代谢废物并释放出能量。所以其中a、b、c、d各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依次是消化、吸收、合成、分解,B正确。
故选B。
7.D
【解析】A.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不能放在纸上,氢氧化钠固体有腐蚀性,此选项错误;
B. 测定溶液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此选项错误;
C. 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液体,配制NaOH溶液在烧杯中进行,此选项错误;
D.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用NaOH吸收CO2,此选项正确。
故选D。
8.C
【解析】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不一定有碳酸根离子,还可能含碳酸氢根离子,选项错误;
B、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中不一定有氯离子,还可能含碳酸根离子,选项错误;
C、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了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的可能性,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选项正确;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溶液中不一定有钡离子,还可能是钙离子,选项错误,故选C。
9.C
【解析】A、NaOH和NaCl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足量的水中,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分别升高,一段时间后温度恢复至常温;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图像错误;
B、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胃液中酸性变弱,pH逐渐增大,但氢氧化铝难溶于水,溶液的pH不可能等于7、大于7,故选项图像错误;
C、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是固体,因此固体质量减少但不能为零,故选项图像正确;
D、向Zn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ZnCl2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C。
10.C
【解析】由产生沉淀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质量关系图,开始滴加Ba(OH)2溶液时,不出现沉淀,说明混合溶液中含有与之反应但不形成沉淀,在HCl、Na2CO3、H2SO4、CuCl2四种物质中,只有HCl符合上述分析的要求,因此可确定混合溶液中含有HCl;又由于HCl、H2SO4、CuCl2不能与Na2CO3在溶液中共存,所以混合溶液中不能含Na2CO3;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水,也不溶于酸,因此,若混合溶液中含H2SO4,则在滴入Ba(OH)2的同时就会出现沉淀,与图不相符,混合溶液中不含H2SO4,根据题中限制条件“两种混合而成”,可确定混合溶液中含有HCl和CuCl2。
故答案为:C。
11.C
【解析】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瓶2水面上方存在二氧化碳分子,不存在碳酸分子,溶液中存在水分子和碳酸分子,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瓶2水面上方存在二氧化碳分子,溶液中存在水分子和碳酸分子,错误;
C、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3水面上方存在二氧化碳分子多,正确;
D、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图3水面上方存在二氧化碳分子比图2多,溶液中存在水分子,几乎不存在二氧化碳分子,错误。
故选C。
12.A
【解析】①“混合气体先通入澄清石灰水时无明显现象产生”,有两种情况,一是混合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是混合气体中CO2、HCl同时存在,通过石灰水时氯化氢先反应,所以看不到浑浊。所以此时不能对CO2、HCl做出肯定判断;
②“导出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后再通入放有炽热氧化铜粉末的试管,发现试管中有红色物质出现”因为H2、CO都可以和氧化铜在加热时反应生成红色的铜,所以此时可得出H2、CO二者中至少有一种;
③“最后将试管中导出的气体通入放有白色硫酸铜粉末的U形管,未见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上一步实验没有水生成,故可得出结论氢气一定不存在,CO一定存在。
故选A。
13.A
【解析】锌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锌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锌>氢。2中金属是不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说明它们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2a中的金属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位置排在银的前面;3中金属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3中金属的位置排在银的前面;3a中的金属R能与硝酸铜反应,说明位置排在铜的前面,即R>Cu。故金属R的活动性强弱排序正确的是Zn>R>Cu>Ag。故选A。
14.A
【解析】设原混合物中含Cu2O的质量为x,
x=0.9g。
故选A。
15.D
【解析】A.据图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时,电路为定值电阻R1单独串联,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据乙图可知,电源电压为6V,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P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据乙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最大为50Ω,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P在b端时,电阻R1的功率为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P在b端时,该电路的总功率为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 氮 黄 B 碳酸氢铵
【解析】(1)两种化肥中都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氮肥具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如果缺乏此化肥,会导致叶色发黄;
(2)保存碳酸氢铵时要放在阴暗处,施用时要避免高温天气,由此说明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故选:B;
(3)两种化肥中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的是碳酸氢铵,因为碳酸氢铵能够与熟石灰反应产生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17. 呼吸作用 红细胞 B
【分析】(1)有机物在人体细胞中经过氧化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以及其它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为呼吸作用。
(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
(3)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解析】(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水除来自饮水和进食外,还可由自身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
(2)人体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来的,其中能运送氧的是血细胞中的红细胞。
(3)静脉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后首先参与体循环,通过上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然后再进行肺循环,通过肺静脉进入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因此药物随血液循环依次流经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即B:③→④→…→①→②。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以及血液循环过程。
18. NaCl(合理即可) CuO→CuCl2
【解析】(1)硫酸钠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若车厢中的物质都含有钠元素,要让这列“火车”开动起来,符合条件的A物质有NaCl(合理即可);
(2)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所以这列“四节火车”是:Cu→CuO→CuCl2→Cu(OH)2。
19. 0.2 甲
【解析】(1)[1]根据图1可知,直接用手提起两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则两个钩码的重力为2N;使用动滑轮提起两个钩码,动滑轮上有两股绳,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1N,则动滑轮重力
(2)[2]由图1可知,拉力与竖直方向夹角越大,拉力也越大,所以图2中,图乙绳子承受的拉力更大,故应该选用甲图比较合理。
20.(1)乙
(2)A
(3)导管
【解析】(1)甲:KCl、K2CO3、CaCl2中含有钾元素加1,K2CO3与CaCl2生成碳酸钙沉淀能发生反应,发生反应扣1分,得分0分;
乙:KNO3、Ca(NO3)2、KCl中含有钾、氮元素得2分,组内物质能共存,不发生化学反应,扣0分,得分2分;
则甲乙两组打分,得分较高的是乙;
(2)结合“皇冠图”模型可知:
A、方案①,滴加稀HCl溶液:碳酸钾中的碳酸根与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硫酸钾、氯化钾与稀盐酸均不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反应,则可探究是否含有碳酸钾、符合题意;
B、方案②,滴加BaCl2溶液:Ba2+与碳酸钾中的碳酸根离子、硫酸钾中硫酸根离子反应均能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则无法探究是否含有碳酸钾,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的一系列管状结构,负责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由下向上输送到植株的身体各处,植物吸收的营养液中的无机盐主要通过茎中的导管进行运输。
21. 7.2 0.72 省力
【解析】[1]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6N,根据
可得,物体的重力
[2]有用功为
W有=Gh=7.2N×2m=14.4J
总功为
W总=Fs=3.6N×5m=18J
克服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18J﹣14.4J=3.6J
由W额=fs可得,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
[3]因为F<G,所以使用斜面能省力;因为W总>W有,所以使用斜面不能省功。
22.(1)-3
(2)氧气/O2
(3)氮
【解析】(1)在Li3N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1)+x=0,解得x=-3,所以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2)如图所示的反应历程中,除生成NH3外,还生成了一种助燃性单质气体,该气体为氧气(O2);
(3)碳酸氢铵(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23. 守恒 B
【解析】(1)[1]AB为光滑弧形槽,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不受摩擦力阻力,机械能守恒,因而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的总量守恒。
(2)[2]BC段是粗糙程度相同的平面,此过程有摩擦阻力,机械能减小,CD段是光滑平面,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滑槽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到C处挤压弹簧,D处为弹簧被挤压到最短长度,弹簧能恢复到原来位置,不计碰撞时的能量损失,从C到D到返回C,机械能的总量不变,然后C到B机械能减小,故第一次经过B点时机械能最大,重力势能没有改变,则B点的动能最大,速度最大。
(3)[3]只有在BC和CB上克服摩擦力做功,减小了机械能,两次的摩擦力和距离相同,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因而小球第一次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是减小的机械能的一半为
24. 酶的活性可能受(酸性)pH 的影响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水浴加热的温度应为 370C; 或还需设置一组 pH 大于 7 的实验 分别放入 00C(或明显低于 370C),370C,800C(或明显高于 370C)的水中水浴
加热(370C 的温度必须要有)
【分析】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由图可知:第一步:A、B表示试管中放入等量的浆糊→A加清水,B加稀HCL→A、B分别加1ml唾液;第二步:表示将两支试管放在25℃温水中水浴;第三步:表示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斐林试剂,据此解答。
【解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小明将2只是个都放在25℃的环境中,A试管加入清水,B试管滴5%的稀HCL溶液,实验的变量是PH值的不同,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所以小明设计本实验想要验证的猜想是酶的活性可能受(酸性)pH的影响。
(2)蓝色的斐林试剂和麦芽糖在加热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而斐林试剂与淀粉却不会反应。由于A试管内加入清水,唾液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滴加斐林试剂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B试管滴5%的稀HCL溶液,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淀粉被部分分解或没有被分解,滴加斐林试剂后不生成红色沉淀。
(3)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没有设置对照组;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因此,指出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水浴加热的温度应为 370C;或还需设置一组 pH大于7的实验。
(4)研究人员继续研究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实验过程如下:a)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的淀粉溶液1ml,蒸馏水1ml;b)分别放入00C(或明显低于 370C),370C,800C(或明显高于 370C)的水中水浴加热(370C的温度必须要有);c)然后分别向三支试管中滴加唾液1ml;d)五分钟后分别向三支试管中滴加斐林试剂,观察现象。
【点睛】本题属于信息题的考查,根据题目的信息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得出结论,难度较大,能够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25.(1)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让无色酚酞变红色
(2)检验并除去碳酸钠
(3)BCD
(4)CuCl2溶液(合理即可)
【解析】(1)氢氧化钠变质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于水溶液仍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故小柯的说法不正确;
(2)氯化钡与溶液中的碳酸钠反应能够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乙图中滴加足量氯化钡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碳酸钠;
(3)A、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若用氢氧化钡代替氯化钡会向溶液中引入氢氧化钠,溶液仍为碱性,影响实验结果,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够起到检验并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的目的,不影响实验结果,符合题意;
C、硝酸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能够起到检验并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的目的,不影响实验结果,符合题意;
D、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够起到检验并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的目的,不影响实验结果,符合题意;
故选BCD;
(4)根据碱的通性可知,氢氧化钠除了能够使指示剂变色外,还能够和CuCl2等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26.(1) 2N 力臂
(2) 重合 见解析
【解析】(1)[1]由图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代入数据可得
解得
[2]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臂在杠杆上可以直接读出,当用弹簧测力计拉,若弹簧测力计倾斜时,拉力不再与杠杆垂直,这样力臂会发生变化,相应变短,力臂不在杠杆上,即力臂不能直接读出。
(2)[1]刻度线与弹簧测力计的细线方向重合,即刻度尺上的读数即为力臂。
[2]多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和弹簧测力计方向,收集杠杆平衡时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27.(1)黑色固体变红
(2)温度应要控制在500℃以上
(3)不合理;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
(4)
【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600℃时,固体中只含有Cu,所以图1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
(2)由图谱可知,用CO还原CuO欲制取纯净的Cu,反应的温度应要控制在500℃以上;
(3)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图1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
(4)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
x=。
28. 减小 否 将小车出发点A移至山体更高点
【解析】(1)[1]在某次实验中小车从A点匀速下滑至点B该过程 ,小车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则动能不变;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小车的机械能减小。
(2)[2]根据图片知道,A点和C点高度相同,则二者重力势能相同,那么小车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即它不能顺利通过C点。
(3)[3]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针对该模型提出更合理的设计方案:将小车出发点A移至山体更高点。
29.(1)
(2)0.5
(3)
【解析】(1)原电路图中,灯泡没有接入电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是错误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灯泡、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如下图所示:
(2)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额定功率小于0.75W,由可知,小灯泡额定电流小于
假设灯泡额定电流为0.3A,当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源电压为
因可选电源电压为4.5V和6V,故该实验所用的电压为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小灯泡额定电流为
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3)由图乙可知,灯泡、R0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灯泡和R0两端电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V1的示数为U额,此时灯泡正常发光;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R0两端电压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灯泡额定电流为
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30. 小肠 泌尿 ABC d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分析】图示中:①肺,②肾脏,③皮肤,a呼吸运动,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分泌胰液过程,d分泌胰岛素过程,e吸收过程,f排尿、g排汗。
【解析】(1)消化道中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2)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因此图中的②肾脏属于泌尿系统。
(3)冬季饮水较少时,尿液排出量也基本正常,主要是因为冬季汗液量减少,另外人体出来饮水还可以从食物中吸收水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也能产生少量水分。
故选:ABC。
(4)c表示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d表示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代谢。
(5)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1. 79% B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 7.3%
【分析】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1)第1次加入稀盐酸50g消耗样品中的碳酸钙5g,第2次加入稀盐酸50g,剩余滤渣2.1g,又消耗碳酸钙2.9g。两次消耗的碳酸钙质量为5g+2.9g=7.9g,故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2)碱石灰不但能吸收CO2气体还能做干燥剂吸收水蒸气,和挥发出的HCl气体。
(3)小军实验盐酸过量,小华实验测出的CO2质量不准,而只有小敏实验流程第一步时盐酸完全反应,已知加入50g盐酸时,对应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10g-5g=5g
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y
32.(1)见解析
(2)见解析
【解析】(1)设铁Fe的质量为x
x=0.98g
碳的质量为:1.00g-0.98g=0.02g;碳的质量分数为:,故属于高碳钢。
(2)由图2可知,O为支点,F3为阻力,OC为阻力臂,OB为动力臂,根据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
960N×2cm=F2×8cm
则
F2=240N
工具自重和摩擦忽略不计,对上面定滑轮受力分析
F2=3F1
则
F1=80N
33. 磁 变大 A 54min 增大R0的阻值
【解析】(1)[1]电磁继电器消耗电能,使电磁铁周围存在磁场,所以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2)[2][3]由题可知,R为光敏电阻,由丙图可知,当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变小,光敏电阻阻值将变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弹簧将衔铁拉起来,电路中的A触点接入电路中,此时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等吸入集尘盒,所以电动机在支路A。
(3)[4]充满电后,电池总容量为3000mA h,扫地时的额定功率为30W,扫地机器人的额定电压为12V,则机器人可以扫地时间
(4)[5]电动机工作时电磁铁最大磁性强弱一定,线圈匝数不变时;若想让家里的地面灰尘更少,照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增强,由丙图可知,当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变强,光敏电阻阻值将变小,要使机器人开始工作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应增大定值电阻R0的阻值。
34. 2.5 75 C和E
【解析】(1)[1]由知道,重力灯的稳压蓄电设备输出电压应为
(2)[2]设重力灯的能量转化效率,由1号灯知道
①
代入数据解得
故由①知道4号重力灯的重物质量应该是
(3)[3]由图乙知道,图C是最省力的,由于左侧和右侧齿轮相同时间转过的齿数相同,所以,周长短的齿轮转过的圈数较多,所以,E符合题意,故CE组合较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