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人的呼吸与消化》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 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 描述人体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 6.2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描述动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食物和适宜的温度。 学业要求 1.能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 2.认同保护人体具有呼吸功能和摄取养分功能器官的重要性。 3.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与他人交流证据和观点。
单元课时设计 4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人的呼吸与消化
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由《人的呼吸》《运动和呼吸》《食物的旅行》《食物与营养》四课组成,以两两并列的逻辑关系展开。前两课与后两课以人体系统为隐线而具有内在联系,又因认识不同的人体系统而相对独立,因此在结构上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第一课《人的呼吸》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呼吸现象,认识呼吸器官及作用,了解空气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运动和呼吸》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测量、分析,用实证的方法增进对呼吸系统的认识。 第三课《食物的旅行》和第四课《食物与营养》是以“食物”为话题,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及其日常保健,了解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做到合理膳食。
主题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及主要功能在认知上普遍存在着模糊和偏差。他们不清楚这些器官是如何“工作”的,更不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建立清晰、完整的认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测量、体验、模拟、探究等活动,用直观形象的手段逐步解开“人体暗箱”,在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后进而认识消化系统,实现学习的迁移,发展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人体的其他系统奠定基础。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问题+游戏+讨论;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视频+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能够了解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 科学思维:通过测量、体验、模拟、探究等活动,能够理解呼吸和消化系统在人体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发展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探究实践:能够通过实验比较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运用科学方法保护呼吸器官;能通过实验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运用科学方法保护消化器官。能够应用食物的营养成分知识合理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 态度责任:能有意识地关注人的呼吸和消化,提高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研究兴趣。认识到呼吸和健康的关系,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付诸实践行动。 。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认识呼吸器官 通过游戏体验呼吸,观看视频《呼吸器官及作用》,通过阅读讨论了解呼吸器官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将呼吸现象与身体变化联系起来的一个过程。人在呼吸时胸腔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学生也可以感觉到。学生的感受很自然也很深刻,问题的产生也很自然,解决问题的欲望也很强烈。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以后的探究提供了前提。
任务2 名称: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学生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利用澄清石灰水对比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引导学生发现我们呼吸时,吸进的是空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较多的气体。 设计意图:设计实验是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研究思路的同时,还要注意鼓励学生相互质疑、评价,这样做可以在尊重学生的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发现的机会。
任务3 名称:自然界的氧循环。 播放视频《自然界的氧循环》。学生讨论回答自然界的氧循环过程。 设计意图:视频+文字讲解,可以清晰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以及氧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第2课时 任务4 名称: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播放运动员赛前和赛后的采访视频。讨论运动前后呼吸的变化。测量三种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次数。 设计意图:从观看视频以及生活体验入手,使学生们了解运动会加快呼吸,引出课题。通过实验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可以让学生对呼吸的概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知。
任务5 名称:认识并测量肺活量 准备实验材料并按照步骤合作完成测量内容。记录数据并填入表格。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分析结果。 设计意图:测量肺活量的活动,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并加深对测量原理的理解。
任务6 名称:保护呼吸器官 自主讨论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形成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具体方法、增强保健意识。
第3课时 任务8 名称:食物的“旅行” 集体讨论吃进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分小组讨论,形成结论,并且在人体轮廓图中画出“旅行图”。 设计意图:交流“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到哪儿去了”,并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图”,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便于切入认识消化器官的学习,也训练了学生用画图方式进行交流的能力。
任务9 名称: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及作用 根据旅行图,集体讨论消化器官的作用。形成结论。 设计意图:认识消化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人体的内部就像一个“暗箱”,可以利用图片、人体模型、课件等材料,将“暗箱”可视化,以帮助学生认识消化器官名称及消化的过程。
任务10 名称: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 准备实验材料,合作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总结消化道是通过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1.人倒立时吃进去的东西会怎样行进? 2.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设计意图:食物在消化道里是怎样运动的,这是学生学习消化系统的“盲区”,无法直接观察、感知,模拟活动能很好地让学生迁移认识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蠕动”。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了解健康饮食习惯。
第4课时 任务11 名称:食物的分类 根据常识,对日常生活的食品进行分类。集体讨论,得出答案。 教师介绍七大营养素、不同种类食物含有的营养素及对人体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日常的食物有初步认识。经过教师详细的讲解,学生能对七大营养素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任务12 名称:研究食物中的营养 准备实验材料,合作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1: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2:食物中是否含有油脂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食物中有哪些主要的营养素。
任务13 名称:制作科学食谱 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小组交流制作食谱。 通过视频介绍平衡膳食算盘。 设计意图:游戏引入增加兴趣,让学生关注到不同种类的食物在搭配时要注意量的多少,从而深刻了解平衡膳食算盘的意义,进而指导他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菜单。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 1.能够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 2.通过实验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3.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过程。 第2课时: 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频率、肺活量。 2.知道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掌握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第3课时: 1.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知道其功能,了解消化过程。 2.知道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 3.知道消化器官的保健常识。 第4课时: 1.知道食物含有7大营养素 2.能举例说出哪些食物含有这些营养素 3.知道要合理搭配食物,不能偏食、挑食。
评价指标 第1课时:人的呼吸 科学观念:了解并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呼吸器官模型认识呼吸器官;通过实验和阅读了解呼吸与空气间的关系。 科学实践:会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区别。 态度责任:能够有意识地关注人的呼吸,提高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研究兴趣。 第2课时:运动和呼吸 科学观念:知道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科学思维:学会自己设计简单实验验证简单问题;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理解运动对呼吸的影响,能够分析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 科学实践:能够用测量的方法收集三种状态下呼吸次数的数据;能够使用简易的装置测量肺活量,知道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 态度责任: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增强健康意识 。 第3课时:食物的旅行 科学知识: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知道其功能,了解消化过程。知道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知道消化器官的保健常识。 科学思维:能借助简单的图形、文字,记录、描述并整理信息;结合生活实际知道要保护自己的消化器官,养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 科学探究:能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通过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逐步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第4课时:食物与营养 科学观念:能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给食物分类。知道食物含有7大营养素,能举例说出哪些食物含有这些营养素,知道要合理搭配食物,不能偏食、挑食。 科学思维:通过阅读资料,知道有哪些营养素及作用,并能举例说出哪些食物含有这些营养。 科学实践:通过滴碘液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态度责任: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土豆是否含有淀粉。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设计一份营养又健康的菜单。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小能手我会填 _______是我们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2.碘酒遇到含有_______的食物会变蓝。 3.消化道通过_______方式使食物前进。 二、小聪明我会选 1.我们呼吸的目的是吸进( ),呼出( )。 ①氧气 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2.我们吸进空气时,气体经过的呼吸器官依次是( )。 ①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②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③鼻腔、咽、喉、肺、气管、支气管 3.运动后,人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①增加 ②不变 ③减少 4.在安静状态下,各个同学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①相同 ②有一些差别 ③差别很大 三、小法官我会判 1.气管是我们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 ) 2.生活在海里或者河里的鱼不需要吸进氧气。 ( ) 3.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变浑浊。 ( ) 4.进行三次同样的测量,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 ) 四、解答题 你知道哪些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肺 2.淀粉 3.蠕动 二、选择题。 1.① ③ 2.① 3.① 4.② 三、判断题。 1.× 2.× 3.√ 4.√ 四、解答题 不吸烟,远离二手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经常用淡盐水漱口等。 不暴饮暴食、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细嚼慢咽等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运动与呼吸》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通过一个交流活动,了解学生对呼吸有快有慢的初步认识,以此引出测量三种状态下的呼吸次数的活动。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同龄人之间、男女生之间、儿童和成人之间在相同状态下的呼吸次数都存在差异。此活动可以为下面认识肺活量做铺垫。 第二部分,在通过阅读认识肺活量的基础上,实际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教学中,可以通过比一比不同学生的肺活量,找一找和每分钟呼吸次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现肺活量大对健康有好处。最后通过“如何增加肺活量”的问题引出第三部分的学习。 第三部分,读图,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各种方法。通过对不同行为的分析,让学生认识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意义,树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意识。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运动后呼吸会加快、肺活量的大小有一定的认识,但都属于粗浅、零碎、模糊的。而像肺活量的大小、怎样可以增大肺活量,对于大部分三年级学生而言还缺乏基本的认识。所以本课教学的着力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运动前后呼吸的变化,感受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2)对于肺活量大小的认识,通过制作简易肺活量测量仪、自测肺活量等逐步帮助建立; (3)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增强健康意识。 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科学思维:学会自己设计简单实验验证简单问题;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理解运动对呼吸的影响,能够分析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 科学实践:能够用测量的方法收集三种状态下呼吸次数的数据;能够使用简易的装置测量肺活量,知道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 态度责任: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增强高健康意识 。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呼吸加快,休息后呼吸又恢复到正常。 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频率、肺活量。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观看视频。讨论运动前后呼吸的变化。测量三种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次数。能基本能不能认识并测量肺活量准备实验材料并按照步骤合作完成测量内容。记录数据并填入表格。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分析结果。能基本能不能保护呼吸器官自主讨论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形成结论。能基本能不能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主题情景:我们已经学习了人的呼吸器官及作用原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运动时和静止时,呼吸的频率和强度都不一样。运动与呼吸到底有什么联系呢?环节一: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同学们,我们无时无刻离不开呼吸,不同的状态下我们的呼吸程度也不同。现在我们先观看一段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运动员比赛后的呼吸变化》 教师提出问题:运动前后呼吸有什么变化?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答案。 现在我们来测量一下不同状态地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实验名称: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实验材料:秒表或计时钟、跳绳、记录表。 实验步骤: 1.3~5名同学为一组,1名同学负责计时,其他同学保持在安静状态下,在规定时间内记录自己的呼吸次数。 2.小组成员轮流计时,多做几次实验,将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内。 3.同样,3~5名同学为一组,1名同学负责计时,其他同学跳绳1分钟,逐渐加快,做此运动一分钟后停止。停止后,做运动的同学马上记录自己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4.小组成员轮流计时,多做几次实验,将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内。 注意: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运动会使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又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每个人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都会增多;相同条件下,男生和女生的呼吸次数相差不多,老师比同学的呼吸次数要少。 小贴士:运动后呼吸会加快。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量也比平时多导致呼吸加快。 观看视频,集体讨论得出答案。 准备实验材料并按照步骤合作完成测量内容。 填写测量数据,分析测试结果 总结 活动意图说明:从观看视频以及生活体验入手,使学生们了解运动会加快呼吸,引出课题。通过实验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可以让学生对呼吸的概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知。环节二:认识并测量肺活量教师提出问题: 什么是肺活量? 出示学习卡片。 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 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 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 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 毫升以上。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强。 现在我们来测量一下肺活量吧! 实验名称: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 实验材料:塑料瓶(2升)、弯头吸管、装适量水的水槽。 实验步骤: 1.在标好刻度的塑料瓶里装满水。 2.把瓶子倒置在水槽里,插入弯头吸管。 3.深吸一口气,通过吸管尽力向瓶里吹气。 4.记录排出的水量。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分析:肺活量大的同学,一次尽力呼出的气体体积也越大,因此从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也越多。 实验结论:排出水量越多的同学肺活量越大。集体讨论,得出答案。通过示意图和文字解释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肺活量。 准备实验材料并按照步骤合作完成测量内容。 活动意图说明:测量肺活量的活动,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并加深对测量原理的理解。环节三:保护呼吸器官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吸器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呼吸质量,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1)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 教师解释:戴口罩可以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还有预防过敏或避免吸入大量有害物质。 (2)经常开窗通气 教师解释:开窗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致病微生物浓度,从而预防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 (3)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教师解释:香烟中所含有的各种有害物质会损害到呼吸器官的功能健康。 (4)用棉签蘸淡盐水轻轻擦拭鼻腔 教师解释:盐水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用棉签蘸盐水洗鼻可以有效清洁鼻腔。 (5)不要用力擤鼻涕 教师解释:用力擤鼻涕可能会引起鼻部皮肤的损伤导致鼻翼部的软组织感染发炎、引起鼻炎。 (6)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教师解释:积极的锻炼会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能有效预防呼吸道的感染,还能使呼吸肌逐渐地发达,增强肺的功能,增加肺活量。集体讨论得出结论。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讨论,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具体方法、增强保健意识。
7.板书设计 运动和呼吸 安静状态下(次/分钟)运动结束时(次/分钟)休息3分钟后(次/分钟)
结论:运动后呼吸频率会加快,运动结束后呼吸会恢复正常;运动越剧烈,呼吸频率越高。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 )。 A.6000毫升以上 B.2500~4000毫升 C. 1000毫升以下 2.下面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错误的是( )。 A.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B.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C.空气污染严重时,出门也不戴口罩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结束时一分钟的呼吸次数越多证明身体越好 B.小学生的肺活量应在1000毫升以下 C.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 二、判断题 1.人的大脑长时间缺氧就会造成不可扭转的损伤。 ( )。 2.吸二手烟不会危害我们的呼吸器官。 ( )。 3.运动结束时,一分钟的呼吸次数会减少。( )。 4.憋气会使大脑变得迟钝。( )。 5.运动员比一般人的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 参考答案: 一、BCC 二、√××√√ 实践作业:课下进行一个吹气比赛,看谁一口气吹的时间长(注意安全范围内量力而行)。
9.教学反思与改进 通过互动讨论、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学生们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明白了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与健康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他们的实际经验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综合素养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第2课时
运动与呼吸
(苏教版)三年级
上
01
教学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知道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01
02
学会自己设计简单实验验证简单问题;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理解运动对呼吸的影响,能够分析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
03
能够用测量的方法收集三种状态下呼吸次数的数据;能够使用简易的装置测量肺活量,知道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
科学观念
04
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提高健康意识 。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
“仿生机器人”是指模仿生物、从事生物特点工作的机器人。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仿人机器人”将弥补年轻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家庭服务和医疗等社会问题,并能开辟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发展和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我校决定制作仿真机器人模型,三年级复杂收集人的呼吸和消化系统资料,希望同学们集体行动起来!
教学情境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的呼吸器官及作用原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运动时和静止时,呼吸的频率和强度都不一样。运动与呼吸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探究新知
运动员比赛后的呼吸变化
活动一:测量在不同状态地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探究新知
运动前后呼吸有什么变化?
探究新知
实验名称: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实验材料:秒表或计时钟、跳绳、记录表
探究新知
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
1.3~5名同学为一组,1名同学负责计时,其他同学保持在安静状态下,在规定时间内记录自己的呼吸次数。
2.小组成员轮流计时,多做几次实验,将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内。
实验名称: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探究新知
3.同样,3~5名同学为一组,1名同学负责计时,其他同学跳绳1分钟,逐渐加快,做此运动一分钟后停止。停止后,做运动的同学马上记录自己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4.小组成员轮流计时,多做几次实验,将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内。
实验名称: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探究新知
次数 安静状态下 运动结束时 休息3分钟后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26
27
25
26
39
38
37
38
31
29
30
30
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的测量记录
实验名称: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运动会使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又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每个人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都会增多;相同条件下,男生和女生的呼吸次数相差不多,老师比同学的呼吸次数要少。
探究新知
实验名称: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探究新知
运动后呼吸会加快。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量也比平时多导致呼吸加快。
探究新知
什么是肺活量呢?
活动二:认识并测量肺活量
探究新知
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肺活量与人的呼吸密切相关。
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 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 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 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 毫升以上。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强。
肺活量小百科
探究新知
实验名称: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
实验材料:塑料瓶(2升)、弯头吸管、装适量水的水槽。
探究新知
1.在标好刻度的塑料瓶里装满水。
2.把瓶子倒置在水槽里,插入弯头吸管。
3.深吸一口气,通过吸管尽力向瓶里吹气。
4.记录排出的水量。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名称: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
探究新知
实验分析:肺活量大的同学,一次尽力呼出的气体体积也越大,因此从塑
料瓶里排出的水量也越多。
实验结论:排出水量越多的同学肺活量越大。
学生编号 肺活量
1
2
3
4
5
6
实验名称: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
探究新知
实验名称: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
用标准测试仪可以更准确、更方便地测出肺活量。
探究新知
增大肺活量最显著的方法是多参加体育活动。此外,在生活和学习中要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正确的站姿和坐姿有利于呼吸顺畅,增大肺活量。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调整呼吸的方法来增大肺活量。如可以深呼吸后屏住呼吸5~10秒再呼气,每天坚持10分钟,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另外,我们要远离烟雾,尤其是香烟和手烟,香烟中的有毒成分会破坏肺部功能,导致肺活量严重下降。
增大肺活量的方法
探究新知
活动三:保护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还有预防过敏或避免吸入大量有害物质。
探究新知
活动三:保护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经常开窗通气
开窗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致病微生物浓度,从而预防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
探究新知
活动三:保护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香烟中所含有的各种有害物质会损害到呼吸器官的功能健康。
探究新知
活动三:保护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健康人的肺
吸烟人的肺
探究新知
活动三:保护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用棉签蘸淡盐水轻轻擦拭鼻腔
盐水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用棉签蘸盐水洗鼻可以有效清洁鼻腔。
探究新知
活动三:保护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不要用力擤鼻涕
用力擤鼻涕可能会引起鼻部皮肤的损伤导致鼻翼部的软组织感染发炎、引起鼻炎。
探究新知
活动三:保护呼吸器官
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积极的锻炼会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能有效预防呼吸道的感染,还能使呼吸肌逐渐地发达,增强肺的功能,增加肺活量。
课堂练习
1.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 )。
A.6000毫升以上 B.2500~4000毫升 C. 1000毫升以下
2.下面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错误的是( )。
A.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B.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C.空气污染严重时,出门不戴口罩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结束时一分钟的呼吸次数越多证明身体越好
B.小学生的肺活量应在1000毫升以下
C.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
一、选择题
B
C
C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人的大脑长时间缺氧就会造成不可扭转的损伤。 ( )。
2.吸二手烟不会危害我们的呼吸器官。 ( )。
3.运动结束时,一分钟的呼吸次数会减少。( )。
4.憋气会使大脑变得迟钝。( )。
5.运动员比一般人的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运动会加快呼吸,能够用测量的方法收集三种状态下呼吸次数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知道运动对呼吸有影响;能够使用简易的装置测量肺活量,知道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提高健康意识。
作业布置
课下进行一个吹气比赛,看谁一口气吹的时间长(注意安全范围内量力而行)。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