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5.1人的呼吸 课时课件+课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5.1人的呼吸 课时课件+课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05 16:49:42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1课时
人的呼吸
(苏教版)三年级

01
教学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
01
02
通过观察呼吸器官模型认识呼吸器官;通过实验和阅读了解呼吸与空气间的关系。
03
会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区别。
科学观念
04
能够有意识的关注人的呼吸,提高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研究兴趣。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
“仿生机器人”是指模仿生物、从事生物特点工作的机器人。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仿人机器人”将弥补年轻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家庭服务和医疗等社会问题,并能开辟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发展和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我校决定制作仿真机器人模型,三年级复杂收集人的呼吸和消化系统资料,希望同学们集体行动起来!
教学情境
学校制作仿生机器人,三年级负责搜集呼吸和消化系统知识。同学们热情高涨,开始学习消化和呼吸系统。首先,我们先了解呼吸系统。人的呼吸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探究新知
同学们,我们的日常活动离不开呼吸。比如潜水运动员必须背着氧气瓶进行呼吸。
活动一:认识呼吸器官
探究新知
“认识呼吸器官”活动规则
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游戏。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探究,讨论得出结论。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探究新知
2.将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将上述动作重复几次,有什么感受?
感受呼吸
1.将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将上述动作重复几次,有什么感受?
探究新知
感受呼吸
1.将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将上述动作重复几次,有什么感受?
将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时,有气体进、出鼻腔的感觉。将食指放在鼻前,能感受到气体的进出。通过鼻子能感受到呼吸的存在。深呼吸时,有气体进、出腹部的感觉。
探究新知
2.将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将上述动作重复几次,有什么感受?
感受呼吸
两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时会感觉到身体的起伏,即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通过胸下方能感受到呼吸的存在。
探究新知
呼吸器官及作用
探究新知
人体的呼吸器官有哪些?作用分别是什么?
探究新知
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
管、肺。
每个呼吸器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空气进入体内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器官的共同特点是壁薄、面积大、湿润、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
探究新知
(1)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
过滤、加温、加湿作用。
(3)气管是圆筒形的管道,上接咽、喉,下端分为左、右支气管。
(2)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能让气
体进入气管,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
清洁作用。
探究新知
(4)左、右支气管伸入肺,并在肺里分成许多
更细小的支气管。气管和支气管有清除异物、
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
(5)肺在胸腔内,分左肺和右肺,肺里密布着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然后排出体外。
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
探究新知
活动二: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相同吗?
实验名称: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探究新知
实验材料:两个相同的塑料袋、澄清石灰水
塑料袋
澄清石灰水
探究新知
取一个塑料袋,把袋口撑开,袋口朝前在空中迅速移动,然后马上扎紧袋口,收集空气。
收集空气
实验名称: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探究新知
向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实验现象。
加入澄清石灰水
实验名称: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探究新知
另取一个塑料袋 ,用手将塑料袋中的空气挤出。用力吸气,然后对准塑料袋口呼气,马上扎紧袋口。如此反复几次,直到塑料袋鼓起。
实验名称: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收集呼出的气体
探究新知
向袋中倒人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名称: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加入澄清石灰水
探究新知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装有空气的塑料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不易变
浑浊;向装有呼出气体的塑料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会发现澄
清石灰水容易变浑浊,有白色沉淀产生。
二氧化碳气体遇到澄清石灰水时,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白色沉淀产生。我们呼吸时,吸进的是空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较多的气体。
实验名称: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探究新知
活动三:自然界的氧循环
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氧气会不会枯竭?
探究新知
自然界的氧循环
探究新知
氧气为什么不会枯竭呢?
探索新知
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气以外,其他动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就连河里和海里的鱼也离不开水中的氧气。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
课堂练习
1.鼻腔、咽、气管和支气管都有调节 ( ) 的作用。
A.空气温湿度 B.空气进气量 C.氧气浓度
2.肺是 ( ) 系统的主要器官。
A.消化 B.呼吸 C.循环
3.将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我们感觉 ( ) 。
A.很舒服 B . 呼吸不通畅 C.没什么不同
一、选择题
A
B
B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和肺。 ( )
2.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器官。 ( )
3.人呼吸时吸收的是氧气,排出的是二氧化碳。 ( )
4.植物能产生氧气。 ( )
5.人离开空气1秒都不行,只要离开马上就会死( )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作用以及系统的工作流程;能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能够有意识的关注人的呼吸,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作业布置
画一个人体呼吸系统的图画,分小组进行展示。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人的呼吸》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感受呼吸的存在。这是一个思维聚焦活动,借此丰富对呼吸活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展后续学习。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并了解呼吸器官的作用及工作流程,对呼吸系统建立初步认识。 第二部分,通过在两种气体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比较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第三部分,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简单地认识氧 气与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他们对空气和呼吸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对呼吸器官的名称、位置、形状和功能的系统了解 。可以通过游戏、实验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经验,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操作 ,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呼吸器官的名称和功能。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了解并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呼吸器官模型认识呼吸器官;通过实验和阅读了解呼吸与空气间的关系。 科学实践:会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区别。 态度责任:能够有意识地关注人的呼吸,提高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研究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 难点:通过实验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认识呼吸器官在游戏过程中,能将呼吸现象与身体变化联系起来。能基本能不能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按照活动步骤合作完成实验内容。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能基本能不能自然界的氧循环。观看视频,集体讨论,得出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的方式,以及氧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能基本能不能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主题情景:学校制作仿生机器人,三年级负责搜集呼吸和消化系统知识。同学们热情高涨,开始学习消化和呼吸系统。首先,我们先了解呼吸系统。人的呼吸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环节一:认识呼吸器官同学们,我们的日常活动离不开呼吸。比如潜水运动员必须背着氧气瓶进行呼吸。老师出示图片。 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了解一下呼吸吧! 教师出示规则: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游戏。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探究,讨论得出结论。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1.将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将上述动作重复几次,有什么感受。 2.将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将上述动作重复几次,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答案。 参考: 1.将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时,有气体进、出鼻腔的感觉。将食指放在鼻前,能感受到气体的进出。通过鼻子能感受到呼吸的存在。 2.深呼吸时,有气体进、出腹部的感觉。两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时会感觉到身体的起伏,即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通过胸下方能感受到呼吸的存在。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吧! 教师出示视频:《呼吸器官及作用》 那么,人体的呼吸器官有哪些?作用分别是什么? 教师出示卡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形成初步答案。 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它们的作用: (1)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 (2)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能让气体进入气管,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 (3)气管是圆筒形的管道,上接咽、喉,下端分为左、右支气管。。 (4)左、右支气管伸入肺,并在肺里分成许多更细小的支气管。气管和支气管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 (5)肺在胸腔内,分左肺和右肺,肺里密布着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然后排出体外。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 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呼吸过程吧!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进一步探索。 完成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将呼吸现象与身体变化联系起来的一个过程。 集体讨论,得出答案。通过示意图和文字解释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各种呼吸器官以及它们的作用。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游戏让学生将呼吸现象与身体变化联系起来的一个过程。人在呼吸时胸腔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学生也可以感觉到。学生的感受很自然也很深刻,问题的产生也很自然,解决问题的欲望也很强烈。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以后的探究提供了前提。环节二: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实验名称: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实验材料:两个相同的塑料袋、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取一个塑料袋,把袋口撑开,袋口朝前在空中迅速移动,然后马上扎紧袋口,收集空气。 2.向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实验现象。 3.另取一个塑料 ,用手将塑料袋中的空气挤出。用力吸气,然后对准塑料袋口呼气,马上扎紧袋口。如此反复几次,直到塑料袋鼓起。 4.向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向装有空气的塑料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不易变浑浊;向装有呼出气体的塑料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容易变浑浊,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气体遇到澄清石灰水时,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白色沉淀产生。我们呼吸时,吸进的是空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较多的气体。按照活动步骤合作完成实验内容。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活动意图说明:设计实验是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研究思路的同时,还要注意鼓励学生相互质疑、评价,这样做在尊重学生的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发现的机会。环节三:自然界的氧循环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氧气会不会枯竭? 教师播放视频《自然界的氧循环》 氧气为什么不会枯竭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 1.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气以外,其他动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就连河里和海里的鱼也离不开水中的氧气。 2.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学生观看视频。 集体讨论得出结论。活动意图说明:视频+文字讲解,可以清晰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以及氧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7.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人的呼吸 吸气流程: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 呼气流程:人体不需要的气体→肺部→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体外。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一、选择题 1.鼻腔、咽、气管和支气管都有调节( ) 的作用。 A.空气温湿度 B.空气进气量 C.氧气浓度 2.肺是( ) 系统的主要器官。 A.消化 B.呼吸 C.循环 3.将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我们感觉( ) 。 A.很舒服 B . 呼吸不通畅 C.没什么不同 二、判断题 1.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和肺。 ( ) 2.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器官。 ( ) 3.人呼吸时吸收的是氧气,排出的是二氧化碳。 ( ) 4.植物能产生氧气。 ( ) 5.人离开空气1秒都不行,只要离开马上就会死( ) 参考答案: 一、ABB 二、√√√√× 实践作业:画一个人体呼吸系统的图画,分小组进行展示。
9.教学反思与改进 通过丰富的师生互动和实践活动,本节课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通过实验观察和小组研究,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呼吸过程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通过学生们的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展示和分享,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这样的教学过程符合心理与健康教学的理念,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人的呼吸与消化》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 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 描述人体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 6.2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描述动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食物和适宜的温度。 学业要求 1.能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 2.认同保护人体具有呼吸功能和摄取养分功能器官的重要性。 3.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与他人交流证据和观点。
单元课时设计 4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人的呼吸与消化
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由《人的呼吸》《运动和呼吸》《食物的旅行》《食物与营养》四课组成,以两两并列的逻辑关系展开。前两课与后两课以人体系统为隐线而具有内在联系,又因认识不同的人体系统而相对独立,因此在结构上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第一课《人的呼吸》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呼吸现象,认识呼吸器官及作用,了解空气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运动和呼吸》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测量、分析,用实证的方法增进对呼吸系统的认识。 第三课《食物的旅行》和第四课《食物与营养》是以“食物”为话题,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及其日常保健,了解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做到合理膳食。
主题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及主要功能在认知上普遍存在着模糊和偏差。他们不清楚这些器官是如何“工作”的,更不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建立清晰、完整的认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测量、体验、模拟、探究等活动,用直观形象的手段逐步解开“人体暗箱”,在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后进而认识消化系统,实现学习的迁移,发展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人体的其他系统奠定基础。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问题+游戏+讨论;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视频+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能够了解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 科学思维:通过测量、体验、模拟、探究等活动,能够理解呼吸和消化系统在人体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发展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探究实践:能够通过实验比较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运用科学方法保护呼吸器官;能通过实验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运用科学方法保护消化器官。能够应用食物的营养成分知识合理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 态度责任:能有意识地关注人的呼吸和消化,提高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研究兴趣。认识到呼吸和健康的关系,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付诸实践行动。 。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认识呼吸器官 通过游戏体验呼吸,观看视频《呼吸器官及作用》,通过阅读讨论了解呼吸器官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将呼吸现象与身体变化联系起来的一个过程。人在呼吸时胸腔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学生也可以感觉到。学生的感受很自然也很深刻,问题的产生也很自然,解决问题的欲望也很强烈。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以后的探究提供了前提。
任务2 名称: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学生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利用澄清石灰水对比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引导学生发现我们呼吸时,吸进的是空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较多的气体。 设计意图:设计实验是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研究思路的同时,还要注意鼓励学生相互质疑、评价,这样做可以在尊重学生的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发现的机会。
任务3 名称:自然界的氧循环。 播放视频《自然界的氧循环》。学生讨论回答自然界的氧循环过程。 设计意图:视频+文字讲解,可以清晰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以及氧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第2课时 任务4 名称: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播放运动员赛前和赛后的采访视频。讨论运动前后呼吸的变化。测量三种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次数。 设计意图:从观看视频以及生活体验入手,使学生们了解运动会加快呼吸,引出课题。通过实验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可以让学生对呼吸的概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知。
任务5 名称:认识并测量肺活量 准备实验材料并按照步骤合作完成测量内容。记录数据并填入表格。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分析结果。 设计意图:测量肺活量的活动,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并加深对测量原理的理解。
任务6 名称:保护呼吸器官 自主讨论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形成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具体方法、增强保健意识。
第3课时 任务8 名称:食物的“旅行” 集体讨论吃进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分小组讨论,形成结论,并且在人体轮廓图中画出“旅行图”。 设计意图:交流“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到哪儿去了”,并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图”,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便于切入认识消化器官的学习,也训练了学生用画图方式进行交流的能力。
任务9 名称: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及作用 根据旅行图,集体讨论消化器官的作用。形成结论。 设计意图:认识消化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人体的内部就像一个“暗箱”,可以利用图片、人体模型、课件等材料,将“暗箱”可视化,以帮助学生认识消化器官名称及消化的过程。
任务10 名称: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 准备实验材料,合作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总结消化道是通过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1.人倒立时吃进去的东西会怎样行进? 2.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设计意图:食物在消化道里是怎样运动的,这是学生学习消化系统的“盲区”,无法直接观察、感知,模拟活动能很好地让学生迁移认识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蠕动”。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了解健康饮食习惯。
第4课时 任务11 名称:食物的分类 根据常识,对日常生活的食品进行分类。集体讨论,得出答案。 教师介绍七大营养素、不同种类食物含有的营养素及对人体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日常的食物有初步认识。经过教师详细的讲解,学生能对七大营养素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任务12 名称:研究食物中的营养 准备实验材料,合作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1: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2:食物中是否含有油脂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食物中有哪些主要的营养素。
任务13 名称:制作科学食谱 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小组交流制作食谱。 通过视频介绍平衡膳食算盘。 设计意图:游戏引入增加兴趣,让学生关注到不同种类的食物在搭配时要注意量的多少,从而深刻了解平衡膳食算盘的意义,进而指导他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菜单。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 1.能够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 2.通过实验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3.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过程。 第2课时: 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频率、肺活量。 2.知道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掌握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第3课时: 1.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知道其功能,了解消化过程。 2.知道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 3.知道消化器官的保健常识。 第4课时: 1.知道食物含有7大营养素 2.能举例说出哪些食物含有这些营养素 3.知道要合理搭配食物,不能偏食、挑食。
评价指标 第1课时:人的呼吸 科学观念:了解并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呼吸器官模型认识呼吸器官;通过实验和阅读了解呼吸与空气间的关系。 科学实践:会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区别。 态度责任:能够有意识地关注人的呼吸,提高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研究兴趣。 第2课时:运动和呼吸 科学观念:知道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科学思维:学会自己设计简单实验验证简单问题;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理解运动对呼吸的影响,能够分析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 科学实践:能够用测量的方法收集三种状态下呼吸次数的数据;能够使用简易的装置测量肺活量,知道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 态度责任: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增强健康意识 。 第3课时:食物的旅行 科学知识: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知道其功能,了解消化过程。知道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知道消化器官的保健常识。 科学思维:能借助简单的图形、文字,记录、描述并整理信息;结合生活实际知道要保护自己的消化器官,养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 科学探究:能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通过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逐步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第4课时:食物与营养 科学观念:能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给食物分类。知道食物含有7大营养素,能举例说出哪些食物含有这些营养素,知道要合理搭配食物,不能偏食、挑食。 科学思维:通过阅读资料,知道有哪些营养素及作用,并能举例说出哪些食物含有这些营养。 科学实践:通过滴碘液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态度责任: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土豆是否含有淀粉。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设计一份营养又健康的菜单。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小能手我会填 _______是我们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2.碘酒遇到含有_______的食物会变蓝。 3.消化道通过_______方式使食物前进。 二、小聪明我会选 1.我们呼吸的目的是吸进( ),呼出( )。 ①氧气 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2.我们吸进空气时,气体经过的呼吸器官依次是( )。 ①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②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③鼻腔、咽、喉、肺、气管、支气管 3.运动后,人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①增加 ②不变 ③减少 4.在安静状态下,各个同学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①相同 ②有一些差别 ③差别很大 三、小法官我会判 1.气管是我们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 ) 2.生活在海里或者河里的鱼不需要吸进氧气。 ( ) 3.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变浑浊。 ( ) 4.进行三次同样的测量,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 ) 四、解答题 你知道哪些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肺 2.淀粉 3.蠕动 二、选择题。 1.① ③ 2.① 3.① 4.② 三、判断题。 1.× 2.× 3.√ 4.√ 四、解答题 不吸烟,远离二手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经常用淡盐水漱口等。 不暴饮暴食、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细嚼慢咽等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