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把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元朝的运河、大都的繁荣、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②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自己是少数民族的身份,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产生历史的前后对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元代的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是一个较为开放的社会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和问题教学法的交叉使用。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2、教具准备:制作多媒体幻灯片,播放视频,充分利用板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难点:如何理解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行省制度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 很高兴和大家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走进今天的历史课堂。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你能看出什么?还能看出和老师有关系吗?大家猜猜我是什么民族?而现在同学们没有发现我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这就是我们历史上说的民族融合。
你知道我国历史上在那个时期出现过这种民族融合吗?(学生回答)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在那个时期的民族融合达到了登峰?我们一同走进元朝。
二、合作探究 解读探究
(一)民族融合的发展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9页.,仔细阅读最后自然段。
思考:元朝的民族融合表现在那些方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1.汉族外迁;2.契丹、女真等汉化;3.蒙古族迁入中原;4.出现新民族---回族。) 你了解回族吗?分布特点:大分散,小聚居。信仰伊斯兰教,不吃猪肉等等。
师:回族与各民族友好相处,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局面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请同学们阅读69--70页的小字部分和课本70页的“动脑筋”题。
问:汉族外迁带去了什么?蒙古族内迁带来了什么?这样带来带去有什么作用呢?
思考:元朝的民族融合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
(反映了蒙古族与汉族杂居相处,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差别,这是融合和发展的结果。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过渡:元朝这种民族融合是在什么前提下出现的?(是在元朝统一全国的背景下出现的)谁为民族融合做出了贡献?
(二)“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请问:你们知道元朝是哪个少数民族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的吗?(蒙古族)这个民族现在生活在哪里?你了解多少?(游牧民族、蒙古草原、马背上的民族,那达慕大会等等)我们走进12世纪的蒙古部落看看去吧。
请看材料:《蒙古秘史》中有这样一首诗歌:
“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戮” 这首诗歌反映了12世纪蒙古高原上的什么局面?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当时的牧民,你此时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后来这种局面是怎样改变的?(结合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回答)①组织了有一支强大的军队;②经过多年战争,打败了其它部落;③顺应了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④个人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等等。
总结: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家,对蒙古族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历史人物,至今仍受到蒙古族人民的尊崇和全国人民的敬重。
过渡:大家想不想知道成吉思汗的子孙是怎样统一全国的?
(三)忽必烈建立元朝
1. 请看67页的相关内容,了解元朝的建立情况。
思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描写谁?能从他身上反映出什么精神?
(他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思考:
元朝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却又受到后人的敬佩,这是为什么?
①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 ②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③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④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师:元的统一,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统一的历史时期,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一种进步。
2.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不易。”
面对如此广阔的领土,刚建立的民族政权。忽必烈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巩固统治?
阅读课本68页—69页完成表格的填写。(在书中用横线标出来)
方 面 具 体 措 施
农业 禁止圈占土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
交通运输 开凿大运河;开辟海运。
商业 “大都”是政治中心,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对外交往 与亚洲、欧洲和非洲交往频繁。马可·波罗来华居住十几年。
政治 实行“行省制”.
师:元世祖重视农业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南粮北运开凿大运河,大都商业的繁荣引来了世界各地的商人。这些措施都有力地促进了元朝经济的发展。下面我们重点看看交通运输方面。(教师利用大屏幕上的图讲解元朝大运河)
3.探究:比较一下,隋朝大运河与元朝大运河有哪些区别?(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来区别)
(温馨提示:从目的、中心、河段、南北地点、运河形状、作用等)
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 隋朝大运河
(点拨)中心不同,一个在洛阳,一个在大都。
一个比较弯曲,一个比较平缓。因为元世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令开凿两段新的运河把原有运河连起来。一段是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一段是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这样相对隋朝大弯曲状,元朝的大运河是截弯取直。现在的京杭运河就是元朝大运河的基础上开通的。今天的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就是利用了原有的运河线路。
此外我们发现图中元朝还多了海运路线,从刘家港出发,到直沽再到大都。后来粮食的运输逐渐以海运为主,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海船吨位大可以多运粮食,运河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海运顺风速度较快,另外宋朝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也为海运提供条件。
过渡:比较完了交通运输方面,我们再来了解元朝的政治方面的具体措施。
4.请同学们看课本69页的《元朝疆域》图,(利用多媒体讲解)
思考:元世祖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对西藏的管理又是如何实现的?现在的台湾在元朝叫什么?请你看看河北省属于什么行省?
思考:元朝设立行省制有何作用?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总结出:首先,为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影响;其次,加强了这样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再次是行省制度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友好相处,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今天我们学习了元朝,请你谈谈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板书设计】
12.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
忽必烈统一全国
行省制
民
族
融
合
外迁
迁入
汉化
回族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