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未来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新未来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5 18:5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省新未来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国产大飞机一飞冲天,中国高铁叫响全球,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近年来,一系列大国重器、一个个超级工程、一项项科技成就,背后都离不开技艺高超、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们默默付出、孜孜以求。“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是顶梁柱,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高度评价大国工匠,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你是大国工匠。”“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孙景南激动不已。
作为来自一线的工匠,孙景南在发言中分享了她的思考:“何为‘匠’?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历经磨砺方能实现突破。”从业30多年,正是凭着这股“斤斤计较”的劲头,孙景南从学徒工成长为中国中车著名技能专家、外国专家眼中赫赫有名的“东方女焊神”,见证了我国轨道交通从传统的铁路客车到地铁、高铁动车组,从国外技术引进到大范围自主研发的奋进历程。
孙景南正是中国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代表。无数能工巧匠在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中,一步一个脚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添砖加瓦。步入新时代,大国工匠的时代价值更加凸显。在电机公司挑战水轮机装配世界级难题,在汽轮机厂为大国重器注入澎湃动力,在文物保护中心“复活”千年文物……作为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们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深入钻研、勇于创新,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唱响了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摘编自李昌禹、易舒冉、邱超奕《大国工匠,总书记点赞的顶梁柱》)
材料二:
工匠精神近年来成为一大热词。究其因,从个体层面看,乃是由于当今消费者需求的提升和个性化趋势,促使企业生产日益转向“需求中心”,从而对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当代工匠精神的勃兴,则与当前制造业的转型密切关联。中国的改革开放适逢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以庞大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生产资源,以及相关投资利好政策,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成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在全球制造业的价值链体系中,“中国制造”始终处于比较低端的位置,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关键技术自给率相对较低,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同时,资源利用率偏低和环境污染严重,人均劳动生产率偏低,产品附加值低,使不少企业的利润已经变得“比刀片还薄”,致使不少制造企业转向价格战,最终陷入恶性竞争。如今,中国制造业赖以发展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一方面,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回流”的挤压;另一方面,还受到新兴经济体“中低端分流”的挑战,比如,越南、泰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低端制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中国制造”面临着被替代的竞争压力。
就在中国制造业遭遇困境之际,随着虚拟经济的唱响,大量资金“脱实向虚”,使得实体经济普遍感受到经营困难,“中国制造”由此逐步陷入一种深层的窘境。正是在这种情势下,中国制造业被重新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互学互鉴,共同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早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就明确指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而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当务之急,一方面,需要去除浮躁的心理,把更多的创新力量、资金转向实体,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即摒弃以往过度依赖消耗资源能源、不珍惜环境的高强度投入的增长方式,转变为更多依靠人力资本集约投入、科技创新拉动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乃是打造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明。
其中,至为关键的莫过于技术和精神两个层面。由于在技术和精神之间,无论技术多么优秀,都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而其背后的精神则是很难被模仿和超越的,因而,精神相对于技术而言,显得更为重要。纵观世界制造强国,无论是“日本制造”还是“德国制造”,其强大莫不与工匠精神密切相关。显然,中国要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真正缺乏的不是钱和技术,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工匠精神。
(摘编自彭新武《工匠精神的中国语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国工匠在我国一系列重大工程和科技成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和栋梁。
B.孙景南作为大国工匠代表,其成长历程印证了工匠在专业领域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实现突破。
C.中国制造业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越南等新兴经济体以低价劳动力承接产业转移,导致竞争加剧。
D.中国制造业要转型升级,需要在发展方式转变、打造中国特色制造文明等方面着力,工匠精神尤为关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费者需求提升和个性化趋势促使企业生产转向“需求中心”,是工匠精神从个体层面看兴起的原因。
B.中国制造业只要集中更多的创新力量和资金转向实体,就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C.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成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得益于庞大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等优势。
D.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强大与其工匠精神密切相关,也表明精神层面因素在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中关于“工匠精神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的一项是( )
A.在电子制造行业,工匠们会对芯片制造工艺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改进材料配方等方式,开发出更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
B.在高端机械制造领域,工匠们会对机械零件的尺寸精度进行反复测量和打磨,使其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C.中国的一些老字号制造业品牌,如同仁堂等,在制药过程中严格遵循古法炮制,对药材质量严格筛选,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D.在服装加工行业,很多企业的员工为了赶制出客户需要的大量订单,会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加班加点,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任务。
4.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工匠精神,请概括总结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和联系。
5.2024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旨在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请结合材料分析,文件的颁布对于我国制造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望春门
李知展
雪湖水好。
水好,是以草好。草好,食草动物的肉质便水到渠成地好。雪湖周边的牛羊比别的地方的值钱,原因就在这里。不说羊,也不表牛肉的其他做法,单说雪湖牛肉煎包,远近闻名。镇子上的肠胃几天不见这煎包就满腹意见,在肚子里催动着主人快马加鞭,脚一旦站在包子铺前,吸一口熟谙的香气,整个人就舒坦了。四邻八乡的人家,逢集赶会总买上五七个,带给孩子打打牙祭。
老孟的煎包在镇子上最地道。别的地方的人路过小镇,问起哪家的最堪信任,镇上的人头也不抬,顺嘴回道:“望着街角,早上排队的那家就是。”还不忘嘱咐一句,“早点儿起啊,人多。”老孟每天只卖十锅,这个数目是推敲出来的,他若是这天不停手,其他店铺门可罗雀,基本就没法干了。老孟咂摸咂摸,一人饮不了一江水,不能太绝,遂早起卖到九点多,收摊。他这边收了,同行的生意才有得做。老孟不保守,虽不可能把秘方宣之于众,但和面调馅都不避人。有人在他这里潜伏一段,以为偷得绝学,另立门户后,却还是做不出那个味。
老孟剁牛肉不用刀,说是免遭铁腥气,用根粗壮的槐木棒槌,一下一下捶打,千锤百炼后,肉质细腻缠绵。有人东施效颦,总是差了一层。人问老孟是何原因,老孟喝口酒,咳一声:“不过是个耐心烦。”没什么好稀奇的,不过耐得住心罢了。
不要以为老孟以煎包为傲。事实上,老孟当初做这个还有点羞惭之意。知根知底的才会告诉你,老孟祖上在开封、洛阳都有酒楼,“望春楼”,春山可望,烈火烹油,繁华一时。后来,老孟这一支落回雪湖老家,开枝散叶十几口,都得养活,只好做起了镇子上第一个流动小摊。谁承想几十年做下来,烟熏火燎中,一锅一锅的煎包把自己垫成了小吃界的高处不胜寒。
唯有店里墙上传下来的一幅大画《寒梅望春图》,无言诉说着世事变迁。此画据说是清末当地名家笔墨,酒后即兴挥毫,称奇的是花瓣夸张、巨大,处理如心形。大雪如泼,苍道老树,红梅欲燃,点点如火,都如千颗万颗心在烧、在跳。冰雪泥泞中挺着一股子清洁的精气神,日子在熬,人也在熬,梅花欲燃,数九寒天里,总难掩春信。画上,一人,隔着门,望向梅花。门楣上隶书三字:望春门。此画应是悬在当年“望春楼”入门影壁上的。人望梅花,梅花望春,过了此门,春花春酒,春色无垠。
老孟和这老画一样沉默。再配上宽阔的体形,让人觉得朴实厚重,平添一份信任。可话少也分两种:一是本就性情缄默,不爱说;二是心里有话,无人说,只好憋着。老孟其实是后一种。在镇子上,同行说不得,子女只看进账多少,妻子原也吃苦耐劳,有了钱,在子女煽动下,对老孟执拗不去市里开分店很是恼火。那些手艺二三流,镇子上混不下去的师傅们,借助“雪湖牛肉煎包”响当当的名头,在外面折腾得盆满钵盈,而老孟还在镇子上守着,也难怪妻子上火,月末盘账时,都会朝手心啐口唾沫,恶狠狠地瞪他一眼。
老孟一叹。
老程,也就是我爹,在外沉默,可回了家什么都爱和我说,大到镇上的命案,小到生活琐事。长大后才知道,那不过是因为他心里寂寞。我是他的树洞,当然我也爱听。
他看老孟,就如两个性情相近的人互为镜像,我爹替他总结过:老孟的煎包好吃,是因他有耐心,他为何这么有耐心呢,还不是因为长日寂寞,无人可说。经我爹这么一说,好像每一个油润润的煎包,都是老孟心里藏着的无处诉说的、热腾腾的话。老孟听说后,很感动。他一激动,爱在围裙上来回搓手,那天两只大手搓得通红,呵呵笑着,非要拉着从派出所下班路过的老程说:“爷们儿,喝点儿,后晌卤了两只野兔。”
我爹就这德行,闲下来好饮几盅,一辈子光景消磨此间。母亲将他不思上进裹足不前都归结于酒,却忘了老程的性格也许就是随遇而安。他能享受三五杯酒的散淡,没她那么高的心气,是以母亲一次次摔碎酒杯也不管用。
老孟卤野兔时,会丢进一把兔子窝边的茅草根,是以肉香里带一缕回甘。最有意思的还是兔头,收拾干净,卤上半天,浓油赤酱勾了脸,盛在白瓷盘里,看上去仪态万方,吃一口,滋味绵长。能吃上的没几个,一是野兔不常有,攒够卤一次的挺费劲,二是这道菜老孟虽拿手,却不卖,只是和老友做个下酒菜。老孟做好,叫上我爹,卷闸门拉下,只留一个小灯,摆上桌,几个兔头、一碟花生、一盘猪头肉、一壶酒。两人啃一气,喝两口,说几句,中间佐以大量的沉默。然而这沉默也是厚实的。有时候喝开心了,老孟提议:“弟,再来点儿。”老程涨红着脸,也就附和:“嗯,哥,那就再来点儿。”两人实则酒量一般,不为酒,图的是那份抽离现实的醺醺然,图的是在一块儿的亲切感。有次老孟喝多了,说:“谁稀罕去市里开分店,去了,光顾着挣钱,找谁聊天呢?”老程兔头啃了一半,停住了,抱住老孟的手,也吐了真言:“哥,我为啥不愿调到外地升个小官?你在这里呢,我不舍得”望着墙上的《寒梅望春图》,良久,两人攥着手,笑了,一笑又觉得俩大老爷们,手拉手的,挺不好意思。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孟的煎包在镇子上最地道,他坚持用传统方法制作,有人模仿却无法超越,体现了他对传统技艺的坚守和传承。
B.老孟祖上曾有酒楼,如今却做煎包,他内心充满无奈和不甘,墙上的《寒梅望春图》反映了他对过去辉煌的怀念。
C.文章以“我”的视角进行叙述,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场景、心理等无所不知,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使叙述更有说服力。
D.文中对雪湖牛肉煎包的描写细腻生动,展现了小镇的生活风貌,也暗示了人们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两者之间的矛盾。
7.关于文中老孟卤野兔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孟卤野兔时会加入窝边的茅草根,体现了他对烹饪的独特见解和用心。
B.兔头这道菜老孟虽拿手却不卖,只与老友分享,展现了他重友情的一面。
C.段落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兔头的色香味,意在表现美味对老程的诱惑力。
D.两人吃兔头喝酒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厚实的沉默氛围,凸显了彼此的情谊。
8.作者在文中多处提到《寒梅望春图》,有何作用?
9.文中讲,老孟不愿去市里开分店,老程也不愿升职去外地,都守在小镇上。有人认为这是他们的性格使然,有人却不完全赞同。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公①十日斋戒,召管仲饮。管仲至,公执爵,夫人执尊,觞三行,管仲趋出。公怒曰:“寡人斋戒十日而饮仲父,寡人自以为修矣。仲父不告寡人而出,其故何也?”鲍叔、隰朋趋而出,及管仲于途,曰:“公怒。”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少进傅堂②,公曰:“寡人斋戒十日而饮仲父,自以为脱于罪矣。仲父不告寡人而出,未知其故也。”对曰:“臣闻之,沉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慢于朝者缓于政,害于国家者危于社稷,臣是以敢出也。”公遽下堂曰:“寡人非敢自为修也仲父年长虽寡人亦衰矣吾愿一朝安仲父也。”对曰:“臣闻壮者无怠,老者无偷③,顺天之道,必以善终者也。三王④失之也,非一朝之萃,君奈何其偷乎?”管仲走出,君以宾客之礼再拜送之。
(节选自《管子·匡君》)
[注]①公:齐桓公。②傅堂:傅,靠近,靠近堂屋。③偷:苟安。④三王:夏桀、商纣王、周幽王。
材料二:
秋,七月,王世充①左仆射豆卢行褒、右仆射苏世长等来降。上②与行褒、世长皆有旧,先是,屡以书招之,行褒辄杀使者。既至长安,上诛行褒而责世长。世长曰:“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陛下既得之矣,岂可复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乎!”上笑而释之,以为谏议大夫。尝从校猎高陵,大获禽兽,上顾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游猎,薄废万机,不满十旬,未足为乐!”上变色,既而笑曰:“狂态复发邪?”对曰:“于臣则狂,于陛下甚忠。”尝侍宴披香殿,酒酣,谓上曰:“此殿炀帝之所为邪?”上曰:“卿谏似直而实多诈,岂不知此殿朕所为,而谓之炀帝乎?”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其华侈如倾宫、鹿台③,非兴王之所为故也。若陛下为之,诚非所宜。臣昔侍陛下于武功④,见所居宅仅庇风雨,当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宫室,已极侈矣,而又增之,将何以矫其失乎?”上深然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王世充:隋末起义领袖之一。②上:唐高祖李渊。③倾宫、鹿台:高大华丽的宫殿,相传是商纣王所建。④武功:李渊造反前所住之地。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寡人非A敢自为B修也C仲父D年长E虽寡人亦衰F矣G吾愿一安H仲父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与《与朱元思书》“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的“反”用法相同。
B.再,与《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中的“再”意思不相同。
C.薄,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厚古薄今”中的“薄”意思不相同。
D.为,与《琵琶行》“为君翻作《琵琶行》”中的“为”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桓公在斋戒十日后,和夫人一起宴请管仲,然而管仲却在宴会进行中不告而出,这让桓公十分恼怒。
B.管仲离开宴席,鲍叔和隰朋追上他并告知齐桓公发怒,管仲返回,直到走到中庭齐桓公才同他说话。
C.管仲以“沉于乐者洽于忧”等道理劝速齐桓公,强调君主应勤勉治国,不应该因个人享乐而荒废政事。
D.李渊与苏世长曾有旧交,苏世长多次来劝谏李渊,如以李渊游猎和建造的披香殿奢华等事借机劝谏。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既得之矣,岂可复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乎!
(2)今因隋之宫室,已极侈矣,而又增之,将何以矫其失乎?
14.同样是向君主进谏,管仲和苏世长的劝谏风格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淮阳县令
马戴①
荒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
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田。
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
故老青葭岸,先知宓子②贤。
[注]①马戴:晚唐诗人,因直言被贬龙阳尉,后逢赦回京。②宓子:即宓子贱,孔子弟子。他为人度最宽宏有君子之德,孔子称其“可使南面”,即可担任一方长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荒堤上杨柳依依,如轻烟袅袅,孤棹悠然,营造了凄清氛围,为全诗奠定了低沉的感情基调。
B.颔联运用对仗手法,萧寺与淮戍相通,芜城依傍着楚地的田野,画面开阔,展现送别之地的环境。
C.鱼盐在桥上交易,雨中船灯闪烁,内容丰富具体,生动体现了当地充满烟火气的生活风貌。
D.全诗语言质朴自然,画面感强,送别时的场景与诗人心境相契合,使整首诗显得真实而亲切。
16.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尾联运用宓子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教授来到一个偏远荒凉之地调研,他住的房子旁边芦苇丛生,竹影婆娑,此情此景,让他不禁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描述“,”。
(2)李爷爷经常对着我们几个晚辈诉说逝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就像曹操《短歌行》中所写的“,”。
(3)诗人在描写景物时,经常以数字入诗来加强艺术表达效果,如“,”就是如此。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存在着一个看似隐形却又数量十分庞大的微生物王国。这个王国神奇又微小,尽管看上去 A ,但在地球生态系统和生命中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人体中亦是如此。
微生物王国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生物等几大类生物。虽然大多数微生物肉眼不可见,( 甲 ),例如,1立方厘米的土壤中,可能存在数百万个微生物个体。虽然大部分都是“小不点”,但微生物在人体中发挥的作用 B ,举个简单的例子,每个人的口腔、肠胃中就含有非常多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还可以合成维生素或其他对身体有益的物质。
那么,微生物是如何侵入人体细胞的呢?首先,它们需要与人体接触。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接触感染、食物或水源等( 乙 )。①当微生物与人体接触时,②它们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出入人体,③牢牢黏附在体内细胞表面,④会释放有害的一些化学物质,⑤使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
微生物无处不在,又不可或缺,很多时候扮演着非常有意思的角色。微生物与人体细胞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细菌在人体中的行为亦正亦邪。有时候,它们与人体细胞形成共生关系,对人体有益,如肠道菌群有助于消化和促进免疫系统健康,但有时候又会引发各种感染和疾病。当然,也有一些病毒天生充当“裁判员”角色,它们只骚扰细菌,通过感染细菌来控制细菌数量,并达到维持微生物平衡的作用。因此,我们只有多去关注人体中的微生物,才能发现这个奇妙王国更多的惊喜和秘密,难道不应该是这样吗?
18.请以“微生物”为本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生动形象的话,概括描述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要求:语意完整,比喻贴切,表达流畅,不超过60个字。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章结尾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人认为运用合理,有人认为可以删去。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4年9月13日授予李振声院士“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领域的杰出贡献。李振声被誉为“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与“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曾有记者问他:“水稻和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两种粮食作物,‘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你都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奖。袁隆平广为世人所知,但是您似乎没有他有名气?”李振声回答:“没有必要做这个比较,有人说‘南袁北李’,我们一个搞水稻,一个搞小麦,都是为了培育粮食新品种努力,只要培育出好品种,农民增收了,我就幸福。”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简析:
  一、现代文阅读
  1.C(中国制造业陷入困境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因为越南等新兴经济体以低价劳动力承接产业转移,导致竞争加剧” 表述片面,还包括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体系中位置低端、资源利用率偏低、环境污染严重、人均劳动生产率偏低、产品附加值低、资金 “脱实向虚” 等原因)
  2.B(“只要集中更多的创新力量和资金转向实体,就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说法过于绝对,从材料可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还需要打造中国特色制造文明,弘扬工匠精神等多方面努力)
  3.D(材料二强调的工匠精神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技术的深入钻研、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等方面,D 项 “员工为了赶制订单团结协作加班加点” 未体现工匠精神的这些内涵,更多体现的是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4.材料一主要观点:大国工匠在我国重大工程和科技成就中作用重大,其时代价值凸显,在平凡岗位成就不平凡业绩,应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材料二主要观点:工匠精神兴起与个体需求和制造业转型相关,中国制造业面临困境需转型升级,工匠精神在技术易被模仿超越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工匠精神。联系:两则材料都围绕工匠精神展开,材料一强调大国工匠的作用和价值,为材料二论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提供了具体实例支撑;材料二则从宏观层面分析工匠精神兴起的原因以及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是对材料一的理论升华和深入剖析。
  5.①有利于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增强其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制造业,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②有助于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提升制造业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③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激励更多企业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从 “制造大国” 向 “制造强国” 的转变。
  6.A(B 项 “内心充满无奈和不甘” 过度解读,老孟虽有对祖上辉煌的感慨,但从他做煎包的用心等可看出他对当下生活和手艺的尊重;C 项 “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场景、心理等无所不知” 错误,文中主要以 “我” 的有限视角展开叙述;D 项 “暗示了人们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两者之间的矛盾” 错误,文中主要展现小镇生活风貌和人物情感,未突出此矛盾)
  7.C(“意在表现美味对老程的诱惑力” 错误,描写兔头主要是为了展现老孟的烹饪手艺以及两人的情谊,而非突出对老程的诱惑力)
  8.①结构上:《寒梅望春图》贯穿全文,起到线索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凑。如从画悬于 “望春楼” 影壁到挂在老孟店里,串联起老孟家族的变迁与老孟的经历。②内容上:烘托人物形象,老孟像画中的梅花一样,在平凡生活中坚守,历经岁月仍有一份精气神;同时反映世事变迁,见证了老孟从祖上辉煌到如今做煎包的起伏。③主题上:蕴含着对生活的希望与坚守的主题,梅花望春,老孟在小镇坚守煎包手艺,也怀着对生活的期待,如老孟和老程在画下喝酒聊天,从彼此情谊中汲取生活的力量。
  9.①性格因素:老孟和老程都有随遇而安、性情缄默的性格特点。老孟做煎包耐心细致,不慕外界繁华,守着小镇的生活;老程享受三五杯酒的散淡,不愿为升职调离小镇,他们都能在平凡小镇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②情感因素:他们在小镇有深厚的情谊。老孟与老程互为知己,老孟做野兔与老程分享,老程理解老孟不愿去市里开分店的想法,他们不舍得离开彼此,这种情感羁绊让他们选择留在小镇。③生活态度因素:老孟和老程都注重生活的本真。老孟认为在小镇做煎包能享受生活,去市里只图挣钱而失去生活乐趣;老程不被妻子对物质和仕途的追求所左右,更倾向于在小镇过自在的生活,他们都追求一种简单、真实且有温度的生活方式。
  二、文言文阅读
  10. BEG(寡人非敢自为修也,仲父年长,虽寡人亦衰矣,吾愿一朝安仲父也)
  11. C(“薄废万机” 的 “薄” 是 “略微” 的意思,与 “厚古薄今” 中的 “薄”(轻视)意思不同)
  12. B(“直到走到中庭齐桓公才同他说话” 错误,管仲返回后,先在倍屏而立处,桓公不与言,少进中庭,桓公仍不与言,少进傅堂,桓公才说话)
  13. (1)陛下已经得到了天下,难道可以再对一同争夺天下的人发怒,追究他们争夺天下的罪过吗?(“既”,已经;“忿”,对…… 发怒;“问”,追究)
  (2)如今凭借隋朝的宫室,已经极其奢侈了,却又增建,将用什么来矫正隋朝的过失呢?(“因”,凭借;“极侈”,极其奢侈;“何以”,用什么;“矫”,矫正)
  14. ①管仲的劝谏风格较为直接、严肃。他直陈沉湎享乐、厚味慢行、慢朝缓政对国家的危害,如 “沉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慢于朝者缓于政,害于国家者危于社稷”,以严厉的话语警示齐桓公要勤勉治国,不可懈怠。②苏世长的劝谏风格较为委婉、机智。他以幽默的语言和巧妙的类比进行劝谏,如以 “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陛下既得之矣,岂可复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乎”,用打猎争鹿的比喻来劝解李渊不要对降将发怒;以 “此殿炀帝之所为邪”“臣实不知,但见其华侈如倾宫、鹿台,非兴王之所为故也” 借对宫殿的评价来劝谏李渊不要过于奢华,在看似诙谐中让君主接受劝谏。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 A(“营造了凄清氛围,为全诗奠定了低沉的感情基调” 错误,首联 “荒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 营造的是一种悠然闲适的氛围,而非凄清低沉)
  16. ①点明主旨,尾联通过提及宓子贱的贤能,表达了当地百姓对贤明县令的期待与赞誉,也暗示了诗人对淮阳县令的期望,希望他能像宓子贱一样治理有方。②丰富内涵,运用典故使诗歌在送别之外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让读者联想到宓子贱的君子之德和治理才能,从而丰富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③结构完整,尾联与前文对淮阳县的描写相呼应,使诗歌结构更加完整,从送别之地的环境、生活风貌写到对县令的期望,层次分明。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 (1)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示例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示例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 微生物如人体健康的隐形卫士,在口腔、肠胃中默默助力消化食物,增强免疫功能,合成有益物质,守护人体健康。
  19. A. 微不足道 B. 不容小觑
  20. ④句,“有害的一些化学物质” 语序不当,改为 “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②句,“出入” 改为 “进入”。
  21. (甲)但它们数量极其庞大 (乙)都是微生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22. 认为运用合理:①此句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关注人体微生物的重要性,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更有说服力。②与前文 “微生物无处不在,又不可或缺,很多时候扮演着非常有意思的角色” 相呼应,突出微生物与人体关系的奇妙,强化了文章主旨。认为可以删去:①文章在论述微生物与人体关系后已自然收尾,此句略显多余,删去可使文章结尾更加简洁。②文章主要在客观介绍微生物,此句带有一定的主观引导性,删去可使文章风格更统一。
  六、作文
  立意参考:
  1.专注奉献,无问名利:强调像李振声院士一样专注于自己的科研领域,默默奉献,不被名利所左右,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
  2.合作共进,各有价值:以 “南袁北李” 为例,阐述不同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虽研究方向不同,但都为解决粮食问题而努力,体现合作与各自独特价值,可延伸到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人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3.谦逊豁达,心怀大我:论述李振声院士面对名气比较时的谦逊态度,他以农民增收、培育好品种为幸福追求,体现出心怀大我、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倡导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这种豁达心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