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5 21:2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东汉
三国
220-280
266-316
十六国
304-439
317-420
东 晋
北齐
北周
北魏
西魏
东魏
北朝 439-581
南朝 420-589




朝 代 歌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司马睿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率领中原地区的大批缙绅、士大夫及庶民百姓,从京师洛阳南下渡江至建康(今南京)定都建立东晋政权。
(一)东晋的建立:
·建立时间:
·建 立 者:
·都 城:
朝代知识小卡片(东晋)
317年
建康(今南京)
司马睿
晋元帝司马睿
(二)东晋的统治概况:
一、东晋的兴亡
司马睿与王导共坐御床
来坐坐坐!甭跟我客气!
结合教材和材料,
思考东晋得以建立的条件是什么
材料一:[元]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显著),敦(王敦) 与从弟(堂弟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世家大族与皇帝共治天下
“门阀政治”
①政治上依靠王导;
②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
(二)东晋的统治概况:
一、东晋的兴亡
北伐中原,收复故土
北伐
问题1.南迁的北方人心中最渴望的是什么?
问题2.东晋政府如何做?北伐的杰出将领是谁?
问题3.北伐的结果如何?为什么?
东晋多次北伐,曾收复黄河以南部分地区。祖逖
北伐失败,未能恢复中原
原因:东晋朝延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掣肘;有的统帅北伐利用北伐发展自己的势力。
内耗
闻鸡起舞
中流击楫
(三)东晋的兴亡:
一、东晋的兴亡
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淝水之战(东晋VS前秦)
“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公元420年,布衣出生的大将刘裕令傀儡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自己代晋称帝,建立了南朝的宋国,从此东晋宣告灭亡。
(1)兴盛:
(2)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420年
479年
502年
557年
589年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称帝前曾任官职
宋 刘裕 420—479年 建康 平北将军
齐 萧道成 479—502年 建康 骠骑大将军
梁 萧衍 502—557年 建康 大司马(总领军事)
陈 陈霸先 557—589年 建康 车骑将军
①政权更迭频繁
②定都建康
③武将夺权
④疆域缩小
⑤国力衰弱
根据材料,说说南朝政权有何特点。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六朝古都
——南京
二、南朝的政治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宋武帝
宋文帝
:南齐末年,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是为梁武帝。其统治后期,由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导致大规模叛乱长时间无法平息,建康失守。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繁荣
衰败
你还记得西晋灭亡前的历史中,重要王朝都城都在什么地方么?
说一说这些都城在地理分布上呈现什么特点?
秦·咸阳
西周·镐京
西汉·长安
东周·洛邑
东汉·洛阳
西晋·洛阳
蜀汉·成都
东吴·建康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比较《史记》与《宋书》里描写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楚越之地(江南地区),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物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西汉时的江南:萧条、落后
南朝时的江南:繁荣、富足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原因:
根据材料,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材料一: 江南地区古代森林、沼泽广泛分布,具备了农业发展的良好条件……人口自然繁殖的环境比较适宜。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材料二:(南朝宋)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 社会比较安定。——《宋书》
材料三:据谭其骧统计,晋室南迁的人口多达九十万,占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中原人民把他们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了江南,迅速改变了江南“火耕水耨”的落后面貌,这对江南地区的开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上)》
材料四:元帝为晋王,课督农功……诏曰:“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熯(han四声,平整土地,准备耕种)地”。 ——《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③北方人的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④ 统治者的重视
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表现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兴修水利工程;
③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推广和改进犁耕、粪肥等先进生产技术);
④水稻产量提高(双季稻);
⑤实行农业多种经营等。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建康是当时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
阅读课本104-105页,说说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江南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海外贸易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意义:
①秦汉
②魏晋南北朝
③宋代
南北经济比重对比
经济重心:是指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提供动力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地区。
材料二:中原文明在汉末魏晋之后不断南迁,在江淮以南扎根,并开枝散叶,实现了南北文明的同构与融合。这都对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与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大中华版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范依畴《“衣冠南渡”与南北融合》
①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②为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奠定了基础。